期刊文献+
共找到524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分泌学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3
1
作者 刘仕群 莫一心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3年第5期519-519,共1页
内分泌学科在内科系统属于专科、小科,但内容多而枯燥,进展快,许多学员反映理解不了,难记.传统上采用大课方式教学,辅以少量见习,学员学得快忘得快.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内分泌系统的疾病越来越常见,比如糖尿病、甲亢(Graves 病)的... 内分泌学科在内科系统属于专科、小科,但内容多而枯燥,进展快,许多学员反映理解不了,难记.传统上采用大课方式教学,辅以少量见习,学员学得快忘得快.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内分泌系统的疾病越来越常见,比如糖尿病、甲亢(Graves 病)的发病率直线升高.如何提高内分泌教学水平,是我们内分泌科医师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分泌学教学 教学方式 内分泌疾病 实习教学
下载PDF
内分泌总论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2
作者 刘仕群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4年第4期378-378,共1页
内分泌总论教学在医学本科内科学教学中内容多、杂,教学时数少,相关知识点多,学员听完后容易模糊.而学好总论对以后学习内分泌系统各论的内容有着重要意义.本人多次参加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在此谈谈一些粗浅体会.
关键词 内分泌总论 注意事项 正负反馈机制 教学方法 内分泌疾病
下载PDF
鞍区肿瘤术后内分泌代谢紊乱的防治和管理
3
作者 王丹 薛耀明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3年第4期268-271,共4页
随着神经外科经鼻蝶内镜技术的进步,鞍区肿瘤手术全切率和安全性已明显提高。但由于肿瘤类型、大小、生物特性多变,且鞍区位置特殊,术中有时难免损伤下丘脑、垂体,造成垂体内分泌和水、盐代谢紊乱,导致患者术后出现记忆力下降、生长发... 随着神经外科经鼻蝶内镜技术的进步,鞍区肿瘤手术全切率和安全性已明显提高。但由于肿瘤类型、大小、生物特性多变,且鞍区位置特殊,术中有时难免损伤下丘脑、垂体,造成垂体内分泌和水、盐代谢紊乱,导致患者术后出现记忆力下降、生长发育停滞、不孕不育、肥胖、多尿、电解质紊乱等,并且医患存在对下丘脑、垂体和靶腺激素替代认识不足,治疗不规范,随访不积极,严重时危及生命。本文从内分泌专科医生角度,详细阐述鞍区肿瘤术后垂体功能减退、下丘脑综合征及水、盐代谢紊乱的防治和管理,希望通过本文规范激素替代治疗,促进患者垂体功能重建,改善患者预后,提高远期生活质量,减少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鞍区 垂体功能减退症 下丘脑综合征 高钠血症 低钠血症
下载PDF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高糖状态下血管内皮细胞NO释放及ET-1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周琳 高方 薛耀明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32-534,共3页
目的观察高糖状态下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体外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ECV-304)一氧化氮(NO)释放及内皮素-1(ET-1)分泌的影响。方法不同葡萄糖(Glu)浓度(5.5mmol/L,20mmol/L)的培养液细胞中,分别加入含不同浓度ox-LDL(0μg/ml,50μg/m... 目的观察高糖状态下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体外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ECV-304)一氧化氮(NO)释放及内皮素-1(ET-1)分泌的影响。方法不同葡萄糖(Glu)浓度(5.5mmol/L,20mmol/L)的培养液细胞中,分别加入含不同浓度ox-LDL(0μg/ml,50μg/ml,100μg/ml)进行氧化损伤48h,观察细胞形态、3H-TdR标记法测定细胞增殖、特异性硝酸还原酶法检测细胞内NO表达、放射免疫法测定ET-1含量。结果①高糖状态下高浓度ox-LDL抑制ECV-304的增殖,且呈浓度依赖性;②高浓度Glu和ox-LDL具有正协同作用,促进ET-1的分泌,且对ET-1的促分泌作用高浓度ox-LDL可能要强于高血糖。而NO含量则随作用时间延长表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动态变化过程。结论高浓度Glu和ox-LDL对ECV-304具有协同损伤作用,高糖状态下ox-LDL可直接导致VEC-304功能的异常,引起ET-1产生增多以及损伤内皮NO系统,促进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葡萄糖 内皮素-1 一氧化氮
下载PDF
胰高糖素样肽GLP-1(7-36)NH_2对β细胞内游离钙和胰岛素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毅飞 汪吉仪 王国华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胰高糖素样肽 胰岛素分泌 GLP-1(7-36)NH2 β细胞内游离钙
下载PDF
CDIO理念下中医院校大学英语翻转课堂实证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曾秋霞 付剑鹏 +1 位作者 何艳秋 曾艳梅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年第22期44-46,共3页
目的研究CDIO理念下中医院校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的效果。方法选取某中医院校大一新生80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学生接受传统的大学英语授课方式,研究组学生接受CDIO理念下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的授课模式,2年后对学生... 目的研究CDIO理念下中医院校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的效果。方法选取某中医院校大一新生80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学生接受传统的大学英语授课方式,研究组学生接受CDIO理念下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的授课模式,2年后对学生进行随访问卷调查,比较2组学生的授课满意度、英语综合水平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结果经过2年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学后,研究组学生的授课满意为90.00%(36/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2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评分(93.52±7.0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的综合能力评分(85.37±6.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医院校采用CDIO理念下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取得良好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IO理念 大学英语 翻转课堂 教学质量
下载PDF
胰高糖素样肽-1(7-36)NH_2对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和膜电位的作用
7
作者 王毅飞 汪吉仪 王国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194-1197,共4页
目的 :探讨GLP - 1(7- 36 )NH2 促胰岛素分泌的机制。方法 :以DiBAC4 (3)为探针 ,用粘附式细胞仪研究GLP - 1(7- 36 )NH2 对培养的新生大鼠胰岛 β细胞膜电位的作用 ,并用放免法检测GLP - 1(7- 36 )NH2在不同葡萄糖浓度下引起的胰岛素... 目的 :探讨GLP - 1(7- 36 )NH2 促胰岛素分泌的机制。方法 :以DiBAC4 (3)为探针 ,用粘附式细胞仪研究GLP - 1(7- 36 )NH2 对培养的新生大鼠胰岛 β细胞膜电位的作用 ,并用放免法检测GLP - 1(7- 36 )NH2在不同葡萄糖浓度下引起的胰岛素分泌量的变化。结果 :在 2 8mmol/L葡萄糖时 ,GLP - 1(7- 36 )NH2 使 β细胞胰岛素分泌无明显增加 ,β细胞膜电位无明显变化 ;在 5 6、16 7mmol/L葡萄糖时 ,GLP - 1(7- 36 )NH2 使胰岛素分泌明显增加 ,它能增强葡萄糖引起的 β细胞膜去极化反应。在 16 7mmol/L葡萄糖时 ,加入EGTA或硝苯吡啶后 ,GLP - 1(7- 36 )NH2 不能引起胰岛素分泌 ,β细胞膜也无去极化反应。 结论 :GLP - 1(7- 36 )NH2 具有葡萄糖浓度依赖的促胰岛素释放作用 ,它能增强葡萄糖引起的 β细胞去极化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胰岛 胰岛素 膜电位 Β细胞
下载PDF
胰淀素对大鼠胰岛素分泌的影响及胰岛细胞内Ca^(2+)信号调节机制
8
作者 薛耀明 周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72-572,共1页
目的:探讨胰淀素对大鼠胰岛素分泌的影响及胰岛β细胞内Ca2+信号调节机制。方法:应用单层培养的新生SD大鼠胰岛β细胞,以放射免疫双抗体法检测不同浓度胰淀素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同时采用黏附细胞仪(ACAS570细胞仪)和钙特异荧光探针Fluo... 目的:探讨胰淀素对大鼠胰岛素分泌的影响及胰岛β细胞内Ca2+信号调节机制。方法:应用单层培养的新生SD大鼠胰岛β细胞,以放射免疫双抗体法检测不同浓度胰淀素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同时采用黏附细胞仪(ACAS570细胞仪)和钙特异荧光探针Fluo-3-AM检测胰岛β细胞内Ca2+变化。并进一步在不同的钙阻断剂条件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淀素 大鼠 胰岛素分泌 胰岛细胞 Ca^2+信号 调节机制 糖尿病
下载PDF
胰淀素对大鼠胰岛素分泌细胞储钙释放的抑制作用
9
作者 周琳 薛耀明 金春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874-874,880,共2页
目的 :研究胰淀素抑制大鼠胰岛素 (Ins)分泌的细胞内储钙释放的作用。方法 :以体外培养的新生SD大鼠胰岛单层细胞作模型 ,应用敏感特异的Ca2 +荧光探针和ACAS 5 70粘附细胞仪 ,加入鸟苷酸环化酶抑制剂亚甲蓝后 ,观察胰淀素抑制Ins分泌... 目的 :研究胰淀素抑制大鼠胰岛素 (Ins)分泌的细胞内储钙释放的作用。方法 :以体外培养的新生SD大鼠胰岛单层细胞作模型 ,应用敏感特异的Ca2 +荧光探针和ACAS 5 70粘附细胞仪 ,加入鸟苷酸环化酶抑制剂亚甲蓝后 ,观察胰淀素抑制Ins分泌时的细胞内游离Ca2 +变化的机制。结果 :10 μmol/L胰淀素作用的胰岛 β细胞 ,给予鸟苷酸环化酶抑制剂亚甲蓝 ( 30 0mg/L)处理后 ,在 16 7mmol/L葡萄糖刺激下 ,[Ca2 +]i 荧光强度的升高在 10 0s内达至基线的 2 0 0 % ,升高速度为 2 0× 10 -3 /s,与亚甲蓝作用前相比 ,荧光强度的升高有显著差异 (P <0 0 1) ,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 :高浓度胰淀素作用后 ,β细胞对高糖刺激下 [Ca2 +]i 浓度的降低 ,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内三磷酸肌醇受体 (IP3 R)敏感钙池释放钙离子受到抑制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 胰淀素 胰岛素
下载PDF
甲状旁腺素相关肽对INS-1细胞株胰岛素分泌的影响
10
作者 梁华晟 薛耀明 钟宇华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2732-2733,2736,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素相关肽(PTHrP)对大鼠胰岛β细胞瘤株INS-1胰岛素含量的影响。方法根据不同干预条件分为空白对照组、PTHrP干预组(分别应用1、10、100 pmol/L的PTHrP干预),48 h后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作用,Fura...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素相关肽(PTHrP)对大鼠胰岛β细胞瘤株INS-1胰岛素含量的影响。方法根据不同干预条件分为空白对照组、PTHrP干预组(分别应用1、10、100 pmol/L的PTHrP干预),48 h后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作用,Fura-3/AM荧光负荷技术测定Ca2+。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胰岛素及胰腺-十二指肠同源框1(PDX-1)的表达。结果 PTHrP对INS-1细胞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能力及Ca2+负荷呈浓度依赖性关系。PTHrP组上调胰岛素及PDX-1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THrP可以促进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及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素相关肽 胰岛素 INS-1
下载PDF
葡萄糖浓度波动对INS-1细胞胰岛素分泌的影响
11
作者 林占 薛耀明 关美萍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2期63-65,共3页
目的初探葡萄糖浓度波动对大鼠胰岛素瘤INS-1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影响机制。方法将INS-1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糖组(5.5 mmol/L葡萄糖培养液培养)、持续高糖组(16.7 mmol/L葡萄糖培养液培养)、波动组(用16.7 mmol/L葡萄糖培养液培养2 h,再换5.... 目的初探葡萄糖浓度波动对大鼠胰岛素瘤INS-1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影响机制。方法将INS-1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糖组(5.5 mmol/L葡萄糖培养液培养)、持续高糖组(16.7 mmol/L葡萄糖培养液培养)、波动组(用16.7 mmol/L葡萄糖培养液培养2 h,再换5.5 mmol/L培养3 h,每天重复3次,夜间9 h维持在5.5 mmol/L的培养液中)、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L-cysteine,NAC)+正常糖组、NAC+持续高糖组、NAC+波动组,后3组的培养基中均预先负载终浓度为1.0 mmol/L的NAC,余干预措施相同,均干预72 h。荧光素酶方法检测细胞内三磷酸腺苷(adenosine-triphosphate,ATP)含量,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胰岛素分泌水平。结果 INS-1细胞ATP含量及胰岛素分泌水平在持续高糖组及波动组均较正常糖组显著下降,且波动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NAC+波动组及NAC+持续高糖组细胞ATP含量及胰岛素分泌水平分别较波动组及持续高糖组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性高糖及波动性高糖损伤INS-1细胞的胰岛素分泌可能与减少细胞ATP含量有关,且波动性高糖较前者更严重,氧化应激可能是波动性高糖及持续性高糖导致INS-1细胞ATP减少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浓度波动 三磷酸腺苷 N-乙酰半胱氨酸 胰岛素分泌
下载PDF
醋酸敏感的G蛋白耦联受体FFAR2调控胰岛素分泌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晓冉 薛耀明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7年第3期293-296,共4页
目的探讨对醋酸敏感的G蛋白耦联受体-短链脂肪酸受体2(FFAR2)及其配体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和相关机制。方法使用以C57BL/6J为背景的野生型(WT)小鼠(n=17)和敲除编码受体基因Ffar2的转基因(KO)小鼠(n=15),分别于第6周和第26周测定体重、... 目的探讨对醋酸敏感的G蛋白耦联受体-短链脂肪酸受体2(FFAR2)及其配体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和相关机制。方法使用以C57BL/6J为背景的野生型(WT)小鼠(n=17)和敲除编码受体基因Ffar2的转基因(KO)小鼠(n=15),分别于第6周和第26周测定体重、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水平。提取小鼠胰岛细胞,随机分组分别给予不同浓度葡萄糖和FFAR2配体物质(SCA14、SCA15、CPTB和CMTB)刺激,并使用ELISA方法测定胰岛素分泌量。结果不同基因型小鼠的体重、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体外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实验中,KO型胰岛细胞在低浓度葡萄糖刺激下胰岛素分泌量与WT型无差别,高浓度葡萄糖刺激下KO型胰岛细胞胰岛素分泌量少于WT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类似生理浓度的醋酸盐(1mM)刺激胰岛素分泌,在WT型胰岛细胞中,胰岛素分泌量是无醋酸盐时的2倍以上,在KO型胰岛细胞中,促进作用减弱。FFAR2配体物质SCA14、SCA15在WT型同样促进胰岛素分泌,而在KO型胰岛细胞中则无类似作用。另一类FFAR2配体物质CMTB、CPTB在WT型和KO型胰岛细胞中均抑制胰岛素分泌。结论敲除Ffar2不影响小鼠的生长发育。FFAR2可调控胰岛素分泌,并具有血糖依赖性。作为FFAR2的主要配体,醋酸可刺激胰岛素分泌且具有受体依赖性。其他FFAR2配体中,SCA14、SCA15与醋酸作用类似,但CPTB和CMTB抑制胰岛素分泌且不依赖受体产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 FFAR2 醋酸盐 小鼠
下载PDF
对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基于移动APP+家属共管血糖的研究
13
作者 叶香 黎楷 +6 位作者 黄敏 张倩 李际敏 刘荣珍 孟敏 朱少玉 谢翠华 《护理学报》 2024年第9期60-65,共6页
目的评价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移动APP+家属共管血糖改善自我管理行为和血糖控制的有效性及可持续性。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6月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9)和试验组(n=68)... 目的评价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移动APP+家属共管血糖改善自我管理行为和血糖控制的有效性及可持续性。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6月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9)和试验组(n=68)。对照组采用移动APP血糖管理模式,试验组采用移动APP+家属共管血糖模式。观察并比较干预前、干预3个月末、干预6个月末2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家庭成员行为量表、照顾者负担量表的变化和得分差异。由于这5个指标均不服从正态分布,所以在分析之前对其分别做基于秩次的逆正态变换(INT)。结果干预前2组的INT变换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糖尿病患者家庭成员行为量表和照顾者负担量表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3个月末和6个月末的INT变换后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得分、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优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干预前,试验组干预3个月末的INT变换后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得分升高;干预3个月末和6个月末的INT变换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照顾者负担量表得分降低,INT变换后家庭成员行为量表得分升高。结论移动APP+家属共管血糖可以增加家庭支持水平,改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血糖控制,且不增加家属照顾负担。研究者停止干预3个月后,患者仍然具有良好的血糖控制水平,可在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智能血糖管理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移动APP 家属 血糖 自我管理
下载PDF
α-硫辛酸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7
14
作者 韩亚娟 高方 +2 位作者 薛耀明 李际敏 孟敏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2464-2466,共3页
目的观察α-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30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均静脉滴注α-硫辛酸注射液600 mg,1次/d,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1次/d,连续用药2周。治疗前后分别记录TCSS... 目的观察α-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30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均静脉滴注α-硫辛酸注射液600 mg,1次/d,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1次/d,连续用药2周。治疗前后分别记录TCSS评分、TSS评分及阳性症状VAS评分,并进行足部10 g尼龙丝压力觉、温度觉、振动感觉阈值检查,抽血检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治疗后TCSS评分、T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疼痛、烧灼、麻木、感觉减退症状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压力觉检查异常点数、温度觉及腱反射检查均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0.05),振动感觉阈值检查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MDA较治疗前显著下降,SOD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结论α-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硫辛酸 前列地尔
下载PDF
血清IL-6、hs-CRP与妊娠期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被引量:33
15
作者 余芳 薛耀明 +4 位作者 李晨钟 沈洁 高方 余艳红 付霞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99-801,共3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炎症因子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在我院产科门诊对孕前无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的24 ̄36周孕妇进行筛查并分组:40例正常孕妇(NGT组)、23例确诊妊娠期糖尿病孕妇(GDM组)...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炎症因子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在我院产科门诊对孕前无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的24 ̄36周孕妇进行筛查并分组:40例正常孕妇(NGT组)、23例确诊妊娠期糖尿病孕妇(GDM组)、25例孕龄女性(对照组)。放射免疫法测IL-6水平,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hs-CRP水平,同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分泌指数HOMA-B。结果(1)GDM组血清IL-6、hs-CRP水平均高于NGT组和对照组(P<0.01),但NGT组和对照组两项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2)HOMA-IR在GDM组显著高于NGT组和对照组(P<0.01),NGT组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HOMA-B在GDM组显著低于NGT组和对照组(P<0.01),NGT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3)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FBG、FINS、IL-6、hs-CRP与HOMA-IR显著相关(P<0.01),多元回归分析提示FINS、FBG、IL-6、hs-CRP是影响HOMA-IR的显著因素(回归系数分别为0.563、0.992、0.325、0.231,P<0.01)。结论GDM患者的血清IL-6、hs-CRP水平明显升高,且为影响HOMA-IR的显著因素,提示炎症因子IL-6、CRP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加重胰岛素抵抗,参与GDM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白细胞介素6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短期内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的观察 被引量:70
16
作者 汪敏 高方 +3 位作者 薛耀明 韩亚娟 符霞军 何飞英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64-566,共3页
目的对HbA1c>9%的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12周的口服药物短期强化治疗,观察强化方案的疗效。方法对HbA1c>9%的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12周的短期强化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FPG、2 h PG、HbA1c均显... 目的对HbA1c>9%的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12周的口服药物短期强化治疗,观察强化方案的疗效。方法对HbA1c>9%的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12周的短期强化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FPG、2 h PG、HbA1c均显著下降(P<0.01);HOMA-IR下降、HOMA-B升高(P均<0.01);TG、CHOL、LDL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 HbA1c>9%的新诊断的T2DM患者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短期强化方案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强化治疗 格列美脲 胰岛Β细胞功能 血脂
下载PDF
广州城郊社区居民糖尿病及糖调节受损的流行现状调查分析 被引量:23
17
作者 曹瑛 薛耀明 +7 位作者 李晨钟 张蔓丽 高方 谢翠华 曾慧妍 罗祥蓉 李际敏 付霞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122-2124,共3页
目的了解广州城郊社区18岁以上居民糖尿病及糖调节受损的流行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城郊6个社区18岁以上,居住5年及5年以上的居民共1532人进行糖尿病患病率及糖调节受损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完成调... 目的了解广州城郊社区18岁以上居民糖尿病及糖调节受损的流行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城郊6个社区18岁以上,居住5年及5年以上的居民共1532人进行糖尿病患病率及糖调节受损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完成调查1532人,广州城郊社区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8.48%,糖调节异常患病率为6.59%;年龄、体质量指数、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家族史、高血脂、高血压和吸烟均为糖尿病和糖调节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广州城郊社区居民糖尿病患病及糖调节异常流行状况严峻,防治糖尿病的关键在于对40岁以上有糖尿病和高血压家族史人群在肥胖、高血压及脂代谢紊乱等危险因素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城郊 社区 糖尿病 糖调节受损 流行病学
下载PDF
链脲佐菌素诱导C57BL/6J小鼠2型糖尿病模型研究 被引量:26
18
作者 王彤 周国用 +4 位作者 马静 赵泳谊 冯自由 汤秀群 凌文华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92-97,共6页
目的 建立与 2型糖尿病 (非胰岛素依赖型糠尿病、NIDDM)病人临床特征和发病过程相似的NIDDM动物模型。方法 用高脂肪饲料喂养C57BL/6J雄性断乳小鼠 3周 ,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 (STZ) ,继续喂养 4周 ,测定给药前和给药后 1、3、4周非空... 目的 建立与 2型糖尿病 (非胰岛素依赖型糠尿病、NIDDM)病人临床特征和发病过程相似的NIDDM动物模型。方法 用高脂肪饲料喂养C57BL/6J雄性断乳小鼠 3周 ,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 (STZ) ,继续喂养 4周 ,测定给药前和给药后 1、3、4周非空腹血糖、实验结束时非空腹胰岛素水平 ,观察胰腺形态学变化。结果 喂养 3周后 (给药前 )高脂饲料 -STZ组及高脂饲料 -柠檬酸组血糖浓度 (7 0± 0 39)mmol/L、(6 8± 0 4 5)mmol/L高于普通饲料 -STZ组及普通饲料 -柠檬酸组 (5 3± 0 4 0 )mmol/L、(5 4± 0 39)mmol/L ,P <0 0 5;实验结束时 ,高脂饲料 -STZ组血糖浓度 (13 1± 2 0 1)mmo/L高于高脂饲料 -柠檬酸 (6 9± 0 4 6 )mmol/L、普通饲料 -柠檬酸组 (6 0± 0 4 6 )mmol/L和普通饲料 -STZ组 (7 1± 0 6 2 )mmol/L(P <0 0 5) ,各组间血浆胰岛素浓度、体重及饮水量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实验过程中高脂饲料STZ组和柠檬酸组小鼠每天进食热量 (6 4 4 9± 9 2 )kJ/只 ,(70 7± 9 6 )kJ/只 ,显著高于普通饲料STZ组和柠檬酸组 (52 7± 7 9)kJ/只 ,(57 3± 11 7)kJ/只 ;各组小鼠胰腺和胰岛细胞形态正常。结论 高脂肪饲料和STZ是用C57BL/6J断乳幼鼠建立NIDDM模型所必须的 ,10 0mg/kg体重STZ对普通饲料小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C57BL/6 高脂 NIDDM 链脲佐菌素 喂养 2型糖尿病 饲料 断乳 柠檬酸
下载PDF
六味地黄丸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大鼠血浆脂联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6
19
作者 钱毅 薛耀明 +3 位作者 李佳 朱波 潘永华 张燕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血浆脂联素水平的影响。方法自发性2型糖尿病大鼠OLETF鼠40只,随机分为六味地黄丸干预组和对照组,LETO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干预组从8周龄起以六味地黄丸2.4mg·kg-1·d-1灌胃给...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血浆脂联素水平的影响。方法自发性2型糖尿病大鼠OLETF鼠40只,随机分为六味地黄丸干预组和对照组,LETO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干预组从8周龄起以六味地黄丸2.4mg·kg-1·d-1灌胃给药,其余两组以等量清水灌胃。定期OGTT试验,监测各组大鼠摄食及体质量增长情况,每周称量大鼠体质量和摄食量。于8、32和40周龄时分批宰杀大鼠。检测血浆脂联素、血浆胰岛素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的血浆脂联素水平均明显增加。对照组血浆脂联素水平与LETO组相比显著降低。结论OLETF鼠血浆脂联素水平与胰岛素敏感性呈正相关。六味地黄丸早期干预能明显增加OLETF鼠血浆脂联素水平,改善OLETF鼠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六味地黄丸 OLETF鼠 脂联素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38
20
作者 关美萍 薛耀明 +4 位作者 沈洁 周琳 高方 刘仕群 李晨钟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0-71,共2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202例病人,分为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组、单纯性脑卒中组和单纯糖尿病组,测定各组患者的血清尿酸及血脂水平,分析其与2型糖尿病脑卒中的相关性。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组...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202例病人,分为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组、单纯性脑卒中组和单纯糖尿病组,测定各组患者的血清尿酸及血脂水平,分析其与2型糖尿病脑卒中的相关性。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组与单纯糖尿病组相比,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及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水平无明显差别,而血尿酸及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则有显著差异(P分别为0.002和0.009)。结论低HDL血症是男女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而高尿酸血症则是男性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的另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脑卒中 高尿酸血症 低HDL血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