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84篇文章
< 1 2 1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林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探索
1
作者 郁万文 国靖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9期0017-0020,共4页
在归纳现代农业特点的基础上,剖析了农林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构建出“搭建合作平台-开展联合培养-多方协同育人模式”来培养新农科高校学生创新能力,构建基于教育体系、物质支撑体系、成熟的创新文化三要素的... 在归纳现代农业特点的基础上,剖析了农林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构建出“搭建合作平台-开展联合培养-多方协同育人模式”来培养新农科高校学生创新能力,构建基于教育体系、物质支撑体系、成熟的创新文化三要素的农林高校人才培养创新系统来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保障农业农村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高校 创新能力 多方协同培育模式 多维共育培养系统
下载PDF
“能力-效率”视角下农林特色高校科技创新力提升路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璐 崔光彩 +1 位作者 杨莉 汪贵斌 《江苏科技信息》 2024年第13期30-34,共5页
聚焦农林高校科技创新力的评价与提升,文章选取“双一流”建设高校南京林业大学为对象,构建具有农林特色的创新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和DEA模型,从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创新效率双重视角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能力-效率”二... 聚焦农林高校科技创新力的评价与提升,文章选取“双一流”建设高校南京林业大学为对象,构建具有农林特色的创新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和DEA模型,从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创新效率双重视角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能力-效率”二维矩阵评价模型,对科技创新力和发展协调性进行综合评价,从而探究农林高校科技创新力提升的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效率 因子分析 DEA模型 二维矩阵分析
下载PDF
面向智慧林业本科专业的“森林精准培育”课程思政融入教学模式探索
3
作者 周凯 曹林 《现代园艺》 2024年第22期188-192,共5页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新农科高校教学建设中的重要举措,在人才培养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森林精准培育”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的专业主干课程,授课内容不仅包括森林培育过程精准化的理论专业知识,更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学元素。以“...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新农科高校教学建设中的重要举措,在人才培养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森林精准培育”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的专业主干课程,授课内容不仅包括森林培育过程精准化的理论专业知识,更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学元素。以“森林精准培育”课程为例,围绕提升教师师德师风思想政治素质、课程思政元素发掘、课程思政教学实施方法、兼顾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考核评价等多个方面,结合生产实践案例教学,探索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效融合的路径,促进课程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的有机结合和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以期达到立德树人的教学效果,同时为林学相关课程思政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森林精准培育 教学体系 人才培养
下载PDF
林业高校机制体制创新研究和实践探索
4
作者 蒋国斌 曹福亮 +1 位作者 勇强 胡海波 《江苏科技信息》 2017年第23期55-57,共3页
中国林业产业面临转型升级,迫切需要破解行业机制体制瓶颈进行科技创新。文章从林业高校开展协同创新出发,以江苏省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例,提出组织管理体系和资源配置、人事管理和人员考评机制、人才培养模式、科研组织模... 中国林业产业面临转型升级,迫切需要破解行业机制体制瓶颈进行科技创新。文章从林业高校开展协同创新出发,以江苏省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例,提出组织管理体系和资源配置、人事管理和人员考评机制、人才培养模式、科研组织模式、国际合作5个方面探索构建协同管理模式,创新机制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高校 机制体制 协同创新
下载PDF
苏州生态景观林土壤有机碳储量及活性组分的垂直分布特征 被引量:1
5
作者 姚新华 唐建 +5 位作者 毕雷雷 唐盛兰 夏秀丽 顾海波 袁在翔 关庆伟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2期312-318,共7页
为探究生态景观林类型对土壤有机碳(SOC)固持的影响,选择苏州市香樟人工林(Cinnamomum camphora plantation)、喜树人工林(Camptotheca acuminata plantation)、水杉人工林(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plantation)、栾树人工林(Koelr... 为探究生态景观林类型对土壤有机碳(SOC)固持的影响,选择苏州市香樟人工林(Cinnamomum camphora plantation)、喜树人工林(Camptotheca acuminata plantation)、水杉人工林(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plantation)、栾树人工林(Koelreuteria paniculata plantation)和池杉人工林(Taxodium distichum var.imbricatum plantation)5种生态景观林为研究对象,测定分析了各林分的0~20 cm、20~40 cm、40~60 cm和60~80 cm、80~100 cm 5个土壤层次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DOC)、微生物生物量碳(MBC)以及易氧化有机碳(EOC)的含量与储量。结果表明:(1)各土层有机碳含量及储量分别在3.34~18.91 g·kg^(-1)和12.98~66.99 t·hm^(-2)之间,并且在不同林分之间差异显著,尤其是表层土壤有机碳;并且,香樟和喜树人工林0~100 cm土壤有机碳储量要显著高于其余3种林分。(2)不同生态景观林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差异显著,且具有明显的表聚效应;在不同林分之间,栾树和水杉人工林0~100 cm土壤可溶性有机碳与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储量最高,喜树和香樟人工林0~100 cm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储量最高。(3)试验地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主要与全氮、全磷极显著正相关,与容重极显著负相关。生态景观林类型显著影响0~100 cm土壤有机碳及活性组分的含量和储量;相较于水杉、栾树和池杉人工林,香樟和喜树人工林更有利于试验区土壤有机碳固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活性有机碳 生态景观林 土壤层次 垂直分布
下载PDF
不同激素处理和扦插时间对幼化乌桕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涛 黄涛 +4 位作者 孙李勇 彭大庆 朱长红 陈小溪 李淑娴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55,99,共13页
【目的】优化乌桕扦插育苗试验,为乌桕的无性繁殖提供实践参考;观察生根过程的形态、解剖学结构及营养物质变化,为乌桕生根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6年生乌桕为材料,分析幼化处理后在外源激素(200、500、800 mg·L^(-1)的NAA和... 【目的】优化乌桕扦插育苗试验,为乌桕的无性繁殖提供实践参考;观察生根过程的形态、解剖学结构及营养物质变化,为乌桕生根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6年生乌桕为材料,分析幼化处理后在外源激素(200、500、800 mg·L^(-1)的NAA和800、1000、1200 mg·L^(-1)的IBA)和扦插时期(6、9月)对乌桕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定期拍照进行形态观察以确定采样周期,利用石蜡切片技术观察插穗的解剖学结构,并采用蒽酮比色法和考马斯亮蓝法测定可溶性糖、淀粉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幼化处理可以明显提高乌桕扦插生根效果;IBA处理组的生根效果明显优于NAA,当IBA浓度为1200 mg·L^(-1)时生根率最高,可达100%。6月乌桕扦插的各生根指标均高于9月。解剖学观察未发现潜伏根原基,因此乌桕嫩枝扦插不定根源于诱生根原基,存在皮部及愈伤两种生根类型;在乌桕扦插生根过程中,处理组淀粉含量变化呈“下降—上升”趋势,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呈“上升—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对照组变化趋势与激素处理组相似,但峰值出现时间比处理组推迟7 d左右。【结论】乌桕不定根发生属于混合生根类型,幼化处理可有效提高乌桕扦插生根效果,6月扦插,1200 mg·L^(-1)的IBA激素处理生根效果最好,且生长调节剂能提高营养物质积累与代谢速度,促进插穗生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桕 嫩枝扦插 解剖结构 生长调节剂 营养物质
下载PDF
4个北美冬青品种对干旱胁迫的应激反应及耐旱性比较
7
作者 李雪霞 钟颂正 +2 位作者 陈茜 狄晶晶 陈颖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4-41,共8页
为研究北美冬青(Ilex verticillata)品种的耐旱性,以4个北美冬青品种‘Red Sprite’(Rp)、‘Gray’(Gr),‘Oosterwijk’(Os)、‘Winter Gold’(Gd) 2年生扦插苗为试验材料,分别干旱处理6 d(轻度干旱)和12 d(重度干旱),研究北美冬青对干... 为研究北美冬青(Ilex verticillata)品种的耐旱性,以4个北美冬青品种‘Red Sprite’(Rp)、‘Gray’(Gr),‘Oosterwijk’(Os)、‘Winter Gold’(Gd) 2年生扦插苗为试验材料,分别干旱处理6 d(轻度干旱)和12 d(重度干旱),研究北美冬青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反应及抗氧化机制,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4个北美冬青品种的耐旱性。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加,4个北美冬青品种的叶片含水量、光合色素质量分数均逐渐降低,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质量分数均逐渐增加。干旱强度大,这些指标的变化幅度也大,其中,Os的相对电导率、Gd的丙二醛质量分数的增幅最大。干旱胁迫也导致了活性氧的激增,特别是重度干旱情况时,4个品种体内的活性氧质量分数(超氧阴离子自由基、H_(2)O_(2))显著增加,其中,Gr的H_(2)O_(2)与Os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质量分数增幅最大。干旱情况,各品种的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显著增强,抗氧化物(抗坏血酸和还原型谷胱甘肽)质量分数也都出现显著增加,其中,Gr的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还原型谷胱甘肽、抗坏血酸质量分数3个指标在严重干旱情况时,上升幅度更加显著,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25.4%、274.3%、174.8%,说明Gr的AsA-GSH循环在抗氧化系统中起着更重要的作用,能够使其体内的应激反应与活性氧清除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因而,Gr更加耐旱些。通过主成分分析进行耐旱性综合评价,4个品种的耐旱性从强到弱依次为Gr、Rp、Os、G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美冬青品种 干旱胁迫 胁迫应激 耐旱性比较
下载PDF
苏州生态景观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
8
作者 唐建 姚新华 +5 位作者 王亚军 林雪茜 谭芊芊 邹朋峻 袁在翔 关庆伟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2期305-311,共7页
本研究目的是调查苏州市不同生态景观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分析林分差异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为城市生态景观林的构建提供微生物方面的基础数据。以苏州市香樟人工林(Cinnamomum camphora plantation)、喜树人工林(... 本研究目的是调查苏州市不同生态景观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分析林分差异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为城市生态景观林的构建提供微生物方面的基础数据。以苏州市香樟人工林(Cinnamomum camphora plantation)、喜树人工林(Camptotheca acuminata plantation)、水杉人工林(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plantation)、栾树人工林(Koelreuteria paniculata plantation)和池杉人工林(Taxodium distichum var.imbricatum plantation)5种生态景观林为研究对象,测定分析了各林分的0~20 cm、20~40 cm、40~60 cm、60~80 cm和80~100 cm 5个土壤层次全碳(TC)、全氮(TN)、全磷(TP)以及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MBC、MBN和MBP)。结果表明:(1)试验地各土层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分别在447.0~957.1、1.4~56.2和1.2~3.3 mg·kg^(-1)之间,并且在不同景观林之间差异显著。其中,栾树人工林0~100 cm土壤具有较高MBC和MBN的平均含量,香樟人工林土壤则有较高的MBP平均含量。(2)林分类型对微生物生物量化学计量比(MBC∶MBN、MBC∶MBP、MBN∶MBP)、熵值(qMBC、qMBN和qMBP)以及土壤与微生物之间化学计量不平衡性有显著影响。其中,针叶林一般具有较高的MBC∶MBN、MBC∶MBP和qMBC,而阔叶林总体具有较高的MBN∶MBP、qMBN、qMBP和土壤-微生物之间化学计量不平衡性。(3)试验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其化学计量比主要与土壤容重、全碳、全氮以及全磷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生态景观林类型显著影响0~100 cm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相较于针叶林,阔叶林一般具有较高的MBN、MBP以及土壤-微生物之间化学计量不平衡性,表明阔叶林微生物生物量更易受土壤氮磷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生物量 化学计量比 生态景观林 微生物熵 土壤
下载PDF
蓝莓多酚微胶囊的制备及体外消化特性研究
9
作者 赵慧芳 吴文龙 +2 位作者 李维林 俞小花 刘洪霞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01-1011,共11页
【目的】旨在研究蓝莓多酚的提取纯化及微胶囊制备工艺,为研发具有缓释功能的蓝莓多酚微胶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酶解渣汁分离后的蓝莓皮渣为试验材料,通过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和不同大孔树脂在蓝莓多酚纯化上的作用,确定蓝莓多酚的... 【目的】旨在研究蓝莓多酚的提取纯化及微胶囊制备工艺,为研发具有缓释功能的蓝莓多酚微胶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酶解渣汁分离后的蓝莓皮渣为试验材料,通过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和不同大孔树脂在蓝莓多酚纯化上的作用,确定蓝莓多酚的提取纯化工艺,在此基础上通过均质和冷冻干燥的方法制备蓝莓多酚微胶囊,以包埋效率为主要指标,结合颜色和结构表征明确蓝莓多酚微胶囊的最佳制备工艺,并进一步分析微胶囊的体外胃肠消化特性。【结果】(1)分别比较园蓝、巴尔德温和寨选4号3个品种蓝莓果渣和果汁提取物,发现果渣提取物的总多酚含量均高于果汁提取物,寨选4号最高达2倍以上;(2)通过比较10种大孔树脂对蓝莓多酚吸附和解吸附的性能,优选出HPD-300、HPD-100B和HPD-1003种树脂,并比较不同乙醇体积分数对蓝莓多酚的解吸附效率,确定选用80%的乙醇溶液对蓝莓多酚进行解吸附;(3)选择HPD-100B大孔树脂进行提取和纯化的扩大试验,获得纯度达71.4%的蓝莓多酚提取物;(4)在此基础上比较麦芽糊精、大豆蛋白和乳清蛋白3种壁材对蓝莓多酚的包埋率,发现大豆蛋白的包埋率最高,并且复配阿拉伯胶能够进一步提高多酚的包埋率;(5)通过色差的比较发现,相比多酚提取物,微胶囊产品的L*降低,a*、b*升高,即微胶囊的明度降低,红色增强,蓝色减弱;(6)扫描电镜结果显示与片层结构的多酚提取物相比,微胶囊呈现交联状的圆球形;(7)体外消化试验发现,多酚提取物在胃液和肠液中的释放率均达到99.8%,而多酚微胶囊在胃液和肠液中的释放率分别为65.77%和74.31%。【结论】蓝莓多酚的最优制备工艺为蓝莓皮渣粗提物水液上样HPD-100B、HPD-300或HPD-100大孔树脂,5倍柱体积的水冲洗,80%的乙醇收集蓝莓多酚,且经减压浓缩和冷冻干燥制备得到蓝莓多酚提取物,纯度达71.4%。蓝莓多酚微胶囊的最优制备工艺为阿拉伯胶与大豆蛋白比例为3∶7,壁材溶液质量分数10%,芯壁比1∶5,芯壁混合液pH 2.0,4000 r/min均质10 min,冷冻干燥。所制备的蓝莓多酚大豆蛋白+阿拉伯胶微胶囊的包埋率97.6%,颜色为带有红、蓝色调的低明度粉末,结构为交联状的圆球形,具有一定的缓释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多酚 大孔树脂 微胶囊 扫描电镜 体外消化
下载PDF
种业振兴行动下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以江苏省扬州市为例
10
作者 袁刚 陈晨 王伟业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27,共8页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农业种质资源是包含畜禽、水产、农作物以及微生物等的种质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和现代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关系国家粮食安全。在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下,须强化对农业种质...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农业种质资源是包含畜禽、水产、农作物以及微生物等的种质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和现代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关系国家粮食安全。在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下,须强化对农业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以江苏省扬州市为例,近年来,该市积极开展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抢救了一批珍稀农业种质资源,挖掘培育了一批新种质。从该市农业种质资源基本情况、保护与利用案例、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开展研究发现,扬州市主要农作物种质资源74种,畜禽种质资源68种,水产种质资源61种,且优质种质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与高效利用。然而,在保护与利用过程中也存在保护能力不足、保护意识不强、资源利用共享不够、人才队伍建设基础薄弱等问题需要加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业振兴 农业种质资源 保护 利用 乡村振兴 扬州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超声辅助乙醇提取银杏叶莽草酸工艺
11
作者 郁万文 杨森 +1 位作者 赵丹 吴项乾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99-107,共9页
以银杏干叶为试材,采用超声辅助70%乙醇提取莽草酸,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研究了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莽草酸提取得率的影响,优化了银杏叶莽草酸的最佳提取工艺,以期为银杏叶莽草酸的提取提供参考... 以银杏干叶为试材,采用超声辅助70%乙醇提取莽草酸,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研究了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莽草酸提取得率的影响,优化了银杏叶莽草酸的最佳提取工艺,以期为银杏叶莽草酸的提取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8 g·mL^(-1),提取温度66℃,提取时间65 min(每提取1次),提取次数2次。该条件下测得银杏叶莽草酸提取得率量为1.805%,与理论得率(1.883%)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 莽草酸 超声辅助提取 工艺优化
下载PDF
基于1DCNN融合多源表型数据的杨树干旱胁迫评估方法
12
作者 张慧春 周子阳 +3 位作者 边黎明 周磊 邹义萍 田野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86-296,共11页
目前关于不同杨树品种抗旱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用传统测量方法获取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表型参数进而分析杨树的抗旱性,依据多源成像传感器提取的表型参数指标确定杨树干旱胁迫等级的方法较为少见。为了阐明杨树耐旱的表型机制、筛选抗... 目前关于不同杨树品种抗旱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用传统测量方法获取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表型参数进而分析杨树的抗旱性,依据多源成像传感器提取的表型参数指标确定杨树干旱胁迫等级的方法较为少见。为了阐明杨树耐旱的表型机制、筛选抗旱性树种和明确杨树抗旱等级,本文以杨树不同性别的喜水和耐旱品种为研究对象,在杨树苗期进行梯度干旱胁迫处理,通过热红外以及RGB多源成像传感器获取杨树冠层温度参数与颜色植被指数表型数据,并建立基于1DCNN的多任务分类模型划分杨树苗期品种抗旱等级与干旱胁迫等级等2个分类任务,探究杨树性别与生长时间对杨树干旱胁迫响应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以27组数据变量降维后的4个特征作为模型变量,与传统机器学习算法SVM、RF、XGBoost相比,本文提出的1DCNN多任务分类模型在杨树品种抗旱等级分类与单株干旱胁迫等级分类2个任务中的模型分类精度皆达到最优,分类准确率分别为81.8%和62.3%;引入杨树的性别和生长时间后共6个特征作为模型的输入变量后,杨树苗期品种抗旱等级与干旱胁迫等级的分类精度显著提高,1DCNN多任务分类模型在2个分类任务中的准确率分别达到93.5%与76.6%,模型分类准确率分别提高11.7个百分点与14.3个百分点。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热红外与RGB成像传感器获取多源表型数据,并建立1DCNN多任务分类模型对实现杨树干旱胁迫等级评估的可行性,同时表明杨树的性别和生长时间作为模型输入变量能够有效提升模型的分类精度,可为筛选杨树抗旱性品种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干旱胁迫 卷积神经网络 植物表型 多源表型数据 多任务分类模型
下载PDF
光质对银杏苗木生长及黄酮类化合物积累的影响
13
作者 王改萍 章雷 +3 位作者 赵慧琴 曹福亮 丁延朋 王峥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3-171,共9页
【目的】探究红、蓝光质对银杏苗木生长及黄酮类化合物积累的影响。【方法】以1年生银杏苗为材料,设置红光、蓝光、红蓝混光3种光质,并以白光作为对照(CK),在处理的第3、6、9、12周分别测定银杏苗的黄酮含量及单株产量、黄酮合成相关酶... 【目的】探究红、蓝光质对银杏苗木生长及黄酮类化合物积累的影响。【方法】以1年生银杏苗为材料,设置红光、蓝光、红蓝混光3种光质,并以白光作为对照(CK),在处理的第3、6、9、12周分别测定银杏苗的黄酮含量及单株产量、黄酮合成相关酶活性和黄酮总还原力,并在第12周测定其生长指标。【结果】光质处理下,银杏苗木的总生物量均低于CK,苗高在蓝光处理下显著提高,地径受光质影响较小。黄酮合成相关酶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肉桂酸4-羟化酶(C4H)的活性在混光和蓝光处理下提高,而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L)活性仅在红光处理下提高。光质极显著影响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总黄酮)含量、单株黄酮产量及黄酮提取液总还原力,各处理黄酮产量及总还原力均表现为蓝光和混光强于红光和CK,即蓝光和混光有利于黄酮类化合物的积累及抗氧化能力的提高。随着光质处理时间的延长,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变化趋势总体表现为前期(第3~6周)高于后期(第9~12周),普遍在第6周达到最大值。【结论】混光和蓝光处理可促进银杏苗木黄酮类化合物的积累及相关酶活性,红光则相反;叶用银杏光质处理时间以6周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红蓝光质 生长生理 黄酮成分
下载PDF
鹅掌楸基因组部分SNP标记在种源评价中的应用
14
作者 陆叶 施季森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1期93-96,共4页
以6个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种源和3个北美鹅掌楸(Liriodendron tulipifera)种源共计23个个体作为研究群体,选取11对真实SNP位点,对这253个SNP标记的PCR产物进行正反向Sanger测序。结果表明:在11个真实SNP位点中,8个SNP位点在... 以6个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种源和3个北美鹅掌楸(Liriodendron tulipifera)种源共计23个个体作为研究群体,选取11对真实SNP位点,对这253个SNP标记的PCR产物进行正反向Sanger测序。结果表明:在11个真实SNP位点中,8个SNP位点在中国鹅掌楸和北美鹅掌楸间呈现出多态性,其中3个位点是检测鹅掌楸和北美鹅掌楸种间分化的潜在标记。11个SNP标记在北美鹅掌楸种内都没有多态性。lm_ll_10205、lm_ll_10836、lm_ll_3853和lm_ll_82464个SNP位点在我国东部的湖南浏阳、浙江松阳和江西庐山3个种源间存在多态性,仅有lm_ll_10205位点在我国西部种源间存在多态性。前期开发的SNP标记可以用于鹅掌楸种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研究种源间SNP位点的变异特征为揭示鹅掌楸的起源、进化以及遗传变异多样性提供了科学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美鹅掌楸 鹅掌楸 SNP标记 SNP位点 种源
下载PDF
基于RPA等温扩增的松材线虫快速检测技术体系建立
15
作者 张伟 车吉明 +3 位作者 理永霞 马健 李东振 张星耀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共8页
利用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基因组分析和等温扩增技术,设计生产松材线虫野外快速检测技术产品并测试其效果。结果表明:比较分析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mucronatus基因组发现松材线虫特异性基因Bx-gene12,以... 利用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基因组分析和等温扩增技术,设计生产松材线虫野外快速检测技术产品并测试其效果。结果表明:比较分析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mucronatus基因组发现松材线虫特异性基因Bx-gene12,以此为基础设计特异性扩增引物和探针,对采集自不同地区的松材线虫、拟松材线虫和松树内其他线虫株系采用研磨颗粒以1500 r/min转速震荡5 min的破碎方法有效释放线虫DNA,40℃等温扩增15 min反应条件下可有效区分松材线虫和其他线虫,检测灵敏度达到100 fg或1条线虫;该快速检测方法在25 min内有效检测出染病黑松Pinus thunbergii和赤松Pinus densiflora松木内的松材线虫。利用RPA等温扩增技术实现25 min内对野外环境下松材线虫的快速检测,可为松材线虫病及时有效防控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快速检测 等温扩增 技术体系
下载PDF
基于多视角图像形态颜色纹理特征融合的生物量获取
16
作者 张慧春 田啟飞 +1 位作者 边黎明 GE Yufeng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95-305,共11页
可见光成像以其快速、经济和非破坏性等优势,正成为高通量植物表型和遗传研究的有效工具,但仍有待解决基于可见光图像评估肉眼不可见的产量表型特性。本文针对植物叶片遮挡重叠及变量尺度单一导致图像数据精度受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 可见光成像以其快速、经济和非破坏性等优势,正成为高通量植物表型和遗传研究的有效工具,但仍有待解决基于可见光图像评估肉眼不可见的产量表型特性。本文针对植物叶片遮挡重叠及变量尺度单一导致图像数据精度受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多视角图像融合多类别特征评估高粱地上生物量的技术方法。对15个种质基因的300株高粱进行了双因素(水分和养分)双水平(高和低)试验。基于旋转平台,利用可见光相机对每株高粱等角度间隔自动采集10幅侧视图像和1幅俯视图像,通过植物掩膜图像提取每株高粱形态特征(俯视、侧视投影面积)、颜色特征(RGB像素值)与纹理特征(均值、协方差、同质性等),将多个视角下的信息平均化处理,并基于图像R、G、B像素值构建16个颜色植被指数。结果表明,相对于考虑单一类型变量和单视角下的图像信息,基于多视角平均化图像信息融合形态、纹理、颜色特征能显著增加对高粱地上生物量表型的获取能力。利用SVR、RF、BPNN算法融合21组优化图像数据变量构建高粱地上生物量回归模型,精度最高的RF算法模型测试集决定系数R2为0.881,均方根误差(RMSE)为60.714 g/m^(2),平均绝对误差(MAE)为42.364 g/m^(2)。为进一步优化RF算法模型的参数,选取GA、GS、SSA对RF算法模型进行超参数寻优。结果表明,SSA-RF优化模型测试集R2提升至0.902,RMSE为48.706 g/m^(2),MAE为39.877 g/m^(2)。基于多视角图像形态-颜色-纹理特征融合能从有限的信息中衍生得到更多有效信息用于估测高粱地上生物量,从而为高粱生长监控、胁迫检测、水肥精确施用和良种快速筛选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视角图像 地上生物量 形态特征 颜色特征 纹理特征 表型
下载PDF
2011-2020年河南小浪底栓皮栎人工林生态系统碳通量日数据集
17
作者 黄辉 周宇 +1 位作者 张劲松 孟平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4年第3期97-103,共7页
我国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在缓解气候变化和区域碳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南太行地区是我国黄河重点生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该区域开展人工林通量观测研究对于理解黄河重点生态区气候变化对森林碳汇的影响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栓皮栎(Quer... 我国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在缓解气候变化和区域碳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南太行地区是我国黄河重点生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该区域开展人工林通量观测研究对于理解黄河重点生态区气候变化对森林碳汇的影响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是我国天然分布最广的树种之一,也是山区的主要造林树种,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本数据集为河南小浪底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小浪底站)自2011年累计的栓皮栎人工林生态系统日尺度碳通量数据产品,时间范围为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数据指标包含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NEE)、生态系统呼吸(RE)和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PP),数据处理参考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研究网络(ChinaFLUX)质量控制和处理规范。本数据集可为分析该区域人工林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机制提供支撑,也可为黄河重点生态区人工林碳汇管理提供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皮栎人工林 涡度相关 碳通量 小浪底
下载PDF
不同强度UVA对银杏杂交子代生理生化的影响
18
作者 赵群 王改萍 +3 位作者 徐意 赵慧琴 王峥 翟金庭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68,共11页
【目的】探究不同强度UVA对银杏杂交子代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抗氧化酶活性、黄酮代谢相关酶活性以及总黄酮含量的影响,得出提高银杏总黄酮含量的最佳光质处理,为银杏的栽培与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二年生银杏杂交子代实生苗... 【目的】探究不同强度UVA对银杏杂交子代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抗氧化酶活性、黄酮代谢相关酶活性以及总黄酮含量的影响,得出提高银杏总黄酮含量的最佳光质处理,为银杏的栽培与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二年生银杏杂交子代实生苗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强度的紫外光UVA(395~405 nm)处理,在相同强度的白光(300μmol·m^(2)·s^(-1))下分别添加2、4、6根UVA紫外灯,紫外光强为20μmol·m^(-2)·s^(-1)(UVA-2)、40μmol·m^(-2)·s^(-1)(UVA-4)、60μmol·m^(-2)·s^(-1)(UVA-6),以白光(300μmol·m^(2)·s^(-1))做为对照(CK)。【结果】不同强度UVA处理对银杏杂交子代各项生理指标都存在显著影响,随着UVA强度的增加,银杏杂交子代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金叶银杏SOD、POD、PAL、C4H、4CL酶活性随着UVA强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绿叶银杏SOD酶活性随着UVA强度的增加而增加,而POD、PAL、C4H、4CL酶活性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银杏杂交子代总黄酮含量、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在UVA-4处理20 d时达到最大,绿叶银杏总黄酮含量最高,为28.65 mg·g^(-1),比CK处理高56.3%。除了SOD和POD外,金叶银杏其他生理指标都低于绿叶银杏。相关性结果表明,银杏各生理指标间都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多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叶色、处理时间以及UVA强度对银杏各项生理指标都存在极显著影响,并且UVA强度和处理时间两者的交互效应对抗氧化酶活性、黄酮代谢相关酶活性、黄酮含量以及DPPH、ABTS自由基清除率存在极显著影响。【结论】不同强度UVA处理对银杏杂交子代各指标存都在显著影响,40μmol·m^(-2)·s^(-1)的UVA处理20 d绿叶银杏总黄酮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杂交子代 UVA 黄酮
下载PDF
缓释肥对檫木容器苗生长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积累的影响
19
作者 黄逢龙 刘泽茂 +3 位作者 许樊蓉 喻方圆 周日巍 雷海年 《南方林业科学》 2024年第2期17-20,53,共5页
为探究不同含氮量的缓释肥对檫木容器苗生长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积累的影响,以当年生檫木容器苗为研究对象,在生长期每隔60 d测定其苗高和地径,并于生长停止后,测定其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积累状况。结果显示:缓释肥... 为探究不同含氮量的缓释肥对檫木容器苗生长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积累的影响,以当年生檫木容器苗为研究对象,在生长期每隔60 d测定其苗高和地径,并于生长停止后,测定其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积累状况。结果显示:缓释肥处理的檫木苗高、地径、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表明施用缓释肥对檫木容器苗的生长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积累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每株施用0.1 g缓释肥处理的檫木容器苗的淀粉含量最高,为9.51 mg·g^(-1);而平均苗高(85.33 cm)、地径(8.74 mm)、地上生物量(10.61 g)和地下生物量(7.92 g)、可溶性糖含量(52.62 mg·g^(-1))等均略低于每株施用0.2 g缓释肥的处理。综合考虑生产成本等因素,建议生产上檫木容器育苗缓释肥施用量为每株0.1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檫木 缓释肥 容器苗 生长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下载PDF
饭甑青冈叶绿体基因组及特征分析
20
作者 陆叶 叶代全 +3 位作者 翁禹豪 郑雪燕 李勇 刘鹏 《江苏林业科技》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饭甑青冈(Cyclobalanopsis fleuryi)是中国及越南的常绿树种,具有重要的经济和药用价值。该研究以饭甑青冈叶片为材料,通过Illumina HiSeq X ten高通量测序平台,对其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测序、组装和注释。结果表明,饭甑青冈叶绿体全基因... 饭甑青冈(Cyclobalanopsis fleuryi)是中国及越南的常绿树种,具有重要的经济和药用价值。该研究以饭甑青冈叶片为材料,通过Illumina HiSeq X ten高通量测序平台,对其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测序、组装和注释。结果表明,饭甑青冈叶绿体全基因组具有典型的四分体结构,全长为160796 bp,共注释129个基因,其中包括83个蛋白编码基因、38个tRNA基因和8个rRNA基因。密码子偏好性分析表明饭甑青冈的密码子使用模式偏向以A或U结尾,亮氨酸(Leu)密码子使用频率最高,半胱氨酸(Cys)使用率最低。重复序列分析共检测到292个SSR位点,其中单碱基重复的SSR位点最多,有183个,无六碱基重复。壳斗科叶绿体基因组比较分析显示,反向重复区的位置和边界区域的基因分布无明显的收缩与扩张现象。系统发育分析表明,饭甑青冈与云山青冈(C.sessilifolia)、小叶青冈(C.myrsinifolia)亲缘关系密切。该研究为饭甑青冈的分子标记、物种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等研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饭甑青冈 叶绿体基因组 密码子偏好性 壳斗科 系统发育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