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省某三甲儿童专科医院胃肠道淋巴瘤的超声诊断效能及其超声特点分析
1
作者 袁玲凤 熊俊鹏 +2 位作者 袁蔡晖 迟克强 徐灵均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30期29-31,共3页
目的 探讨江西省某三甲儿童专科医院胃肠道淋巴瘤的超声诊断效能及其超声特点。方法 通过医院HIS系统及科研平台查询病历资料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至2024年2月我院收治的42例疑似胃肠道淋巴瘤患儿,所有患儿均行超声检查、CT及手术病理检... 目的 探讨江西省某三甲儿童专科医院胃肠道淋巴瘤的超声诊断效能及其超声特点。方法 通过医院HIS系统及科研平台查询病历资料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至2024年2月我院收治的42例疑似胃肠道淋巴瘤患儿,所有患儿均行超声检查、CT及手术病理检查。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儿童胃肠道淋巴瘤分别在超声及CT诊断下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采用Kappa分析超声及CT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并分析其超声特点及联合诊断价值。结果 超声及CT诊断淋巴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74.07%vs.66.67%、73.33%vs.80.00%、73.81%vs.71.43%)。超声及CT一致性检验的Kappa值分别为(0.45 vs.0.43),均为中等一致性。在纳入的病例中,共有20例超声检查与病理检查均诊断为淋巴瘤,超声特点为低回声包块、多发低回声包块、回声不均、血流信号丰富、边界清楚。B超与CT联合诊断下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及Kappa分别为81.48%、86.67%、83.33%及0.65。结论 超声检查对儿童胃肠道淋巴瘤的诊断效能类似于CT,可为该类疾病初筛的有效方法之一,其超声特点大多数为腹腔多发的低回声包块,多存在回声不均、血流丰富及边界清楚的特点,两者联合可提高诊断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淋巴瘤 超声 诊断效能 特点 分析
下载PDF
DeBanto评分系统对儿童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张双红 廖玉萍 +5 位作者 段亚群 万盛华 许增华 刘云 吴蔚 肖珍君 《江西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78-82,共5页
目的探讨DeBanto评分对儿童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将AP患者分成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中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组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计算DeBanto、Ranson’s、BISAP和MCTSI评分,比较各评分系统对病情严重程度... 目的探讨DeBanto评分对儿童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将AP患者分成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中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组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计算DeBanto、Ranson’s、BISAP和MCTSI评分,比较各评分系统对病情严重程度预测价值。结果在122例AP中,MAP组90例,MSAP组10例,SAP组22例。DeBanto、Ranson’s、BISAP和MCTSI评分与SAP有显著相关性(P<0.001)。DeBanto评分预测SAP的cut-off为3,特异度与Ranson’s评分一致,比其他两种评分高(P<0.05),阳性预测值比其他三种评分高(P<0.05);DeBanto评分预测全身并发症的特异度与BISAP评分特异度一致,比其他两种评分高(P<0.05),阳性预测值比其他三种评分高(P<0.05)。DeBanto评分预测局部并发症,DeBanto及Ranson’s评分AUC较低,但MCTSI比BISAP评分AUC高(P<0.05)。结论DeBanto评分对儿童AP病情严重程度和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比Ranson’s、BISAP和MCTS评分更高;但是对局部并发症的预测效果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急性胰腺炎 DeBanto评分系统 预测价值
下载PDF
TLR9 mRNA在巨细胞病毒感染儿童外周血中的表达
3
作者 张双红 胡清华 +3 位作者 李璟 康春枝 吴蔚 罗丽娟 《云南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40-43,共4页
目的 探讨HCMV感染患儿外周血中TLR9 mRNA的表达。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2月江西省儿童医院收治HCMV感染8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未给予更昔洛韦治疗23例为治疗前组,给予更昔洛韦治疗27例为治疗后组;同期未感染HCMV健康儿童38例为正常... 目的 探讨HCMV感染患儿外周血中TLR9 mRNA的表达。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2月江西省儿童医院收治HCMV感染8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未给予更昔洛韦治疗23例为治疗前组,给予更昔洛韦治疗27例为治疗后组;同期未感染HCMV健康儿童38例为正常组。采用RT-PCR检测TLR9 mRNA表达,以2^(-△△Ct)方法对mRNA表达进行相对定量,对比分析各组指标的变化。结果 HCMV感染组和正常组外周血中TLR9 mRNA表达量平均值分别为1.986±0.306和3.001±0.543,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24,P=0.088)。HCMV感染治疗前组和治疗后组外周血中TLR9 mRNA表达量平均值分别为1.778±0.312和2.163±0.504,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24,P=0.536)。结论 TLR9 mRNA在HCMV感染儿童外周血中的表达降低,但其表达水平与不同治疗时期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巨细胞病毒 TLR9 mRNA 外周血
下载PDF
江西省2~8岁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重复刻板行为的现况调查及相关临床特征的关联性分析
4
作者 罗秀 黄梨云 +4 位作者 古梅 卢仲慧 熊瑶瑶 钟霞 邹时朴 《江西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112-116,共5页
目的了解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重复刻板行为的现状以及相关临床特征,为ASD的临床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21年5月至2021年11月在江西省儿童医院心理行为科诊断的485例ASD儿童的重复刻板行为问卷修订版... 目的了解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重复刻板行为的现状以及相关临床特征,为ASD的临床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21年5月至2021年11月在江西省儿童医院心理行为科诊断的485例ASD儿童的重复刻板行为问卷修订版(Repetitive Behavior Scale-Revised,RBS-R),了解其刻板行为;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hildhood Autism Rating Scale,CARS)评估ASD的程度;中国韦氏儿童智力测试或者Gesell量表评估智力或者发育商。同时也分析ASD儿童重复刻板行为与相关临床特征的关联性。结果对于因子1(刻板行为量表),性别为男生(4.00,3.00~6.00)、中~重度孤独症(4.00,6.00~8.00)以及IQ<70(5.00,3.00~7.00)的儿童更容易出现重复刻板行为;对于因子2(自伤行为量表),中~重度孤独症患儿(0.00,0.00~1.00)、IQ<70(0.00,0.00~1.00)更容易出现重复刻板行为;对于因子5(固定行为量表),性别为男生(2.00,0.00~4.00)的患儿更容易出现;对于因子6(受限行为量表),性别为男生(3.00,1.00~4.00)更容易出现重复刻板行为;对于量表总分,中~重度孤独症(11.00,15.00~21.00)、IQ<70分(14.00,9.00~21.00)的患儿得分更高。此外,随着患儿年龄的增加,因子4(仪式行为量表)的得分会增加,在因子5(固定行为量表)上,与2~3岁的儿童(2.00,0.00~3.00)相比,7~8岁的儿童(4.00,2.25~5.00)得分更高,其他因子和总分在年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复刻板行为与患儿的性别、智力水平、孤独症的程度以及患儿的年龄均有一定的关系,对于患儿的智力水平以及孤独症的程度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儿童 重复刻板行为 重复刻板行为检查表修订版
下载PDF
联合检测血清IL-6、CRP、SAA/CRP比值对儿童甲型流感的诊断价值
5
作者 王淦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140-0143,共4页
探讨儿童甲型流感使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样蛋白(SAA)和CRP比较(SAA/CRP比较)联合诊断价值,以指导临床诊断措施拟定,促使患者临床获益。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医院收治100的例存在流感症状的患儿,... 探讨儿童甲型流感使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样蛋白(SAA)和CRP比较(SAA/CRP比较)联合诊断价值,以指导临床诊断措施拟定,促使患者临床获益。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医院收治100的例存在流感症状的患儿,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分为非甲型流感组(62例)与甲型流感组(38例),测定甲型流感组、非甲型流感组患儿的血常规指标[白细胞计数(WBC)、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清IL-6、CRP、SAA/CRP比值并比较,对儿童甲型流感使用血清IL-6、CRP及SAA/CRP比值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进行重点分析。结果 甲型流感组患儿的血清IL-6、CRP、SAA/CRP比值均比非甲型流感组高(P<0.05);甲型流感组、非甲型流感组WBC、MPV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发现,儿童甲型流感使用血清IL-6、CRP及SAA/CRP比值联合检测的诊断AUC均>0.70,诊断价值理想,且以联合诊断价值最佳。结论 儿童甲型流感采取血清IL-6、SAA/CRP比值及CRP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较高,有较高的特异度及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流感 儿童 白细胞介素6 C反应蛋白 血清淀粉样蛋白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儿童遗传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例报告
6
作者 万倩 叶瑶 吴崇军 《江西医药》 2024年第11期1083-1086,1094,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遗传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hTTP)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儿童hTT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血小板减少、溶血现象、乳酸脱氢酶升高、外周血可见破碎红细胞、发热症状。此外,2例患者都曾... 目的探讨儿童遗传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hTTP)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儿童hTT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血小板减少、溶血现象、乳酸脱氢酶升高、外周血可见破碎红细胞、发热症状。此外,2例患者都曾被误诊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然而结合2例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活性均明显降低(均低于10%)且ADAMTS13基因检测均为复合杂合突变,最终均确诊为hTTP。病例1接受血浆输注治疗后病情得到明显缓解;病例2家庭治疗依从性差,目前随访中。结论反复血小板低下同时伴有溶血性贫血,应警惕hTTP,基因检测有助诊断。hTTP可采用输注血浆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ADAMTS13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骨盆三联截骨(steel术)治疗大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近期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干 吴欣乐 +2 位作者 杜香平 熊志刚 陈鑫 《江西医药》 CAS 2023年第8期925-927,943,共4页
目的探究骨盆三联截骨术治疗大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2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大龄DDH患儿6例,均行骨盆三联截骨steel术治疗,术后行6个月随访。评估患儿治疗效果、不同时点患儿恢复情况[髋... 目的探究骨盆三联截骨术治疗大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2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大龄DDH患儿6例,均行骨盆三联截骨steel术治疗,术后行6个月随访。评估患儿治疗效果、不同时点患儿恢复情况[髋臼指数(AI)、中心边缘角(CEA)及髋臼股骨头指数(AHI)]、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N)及骨不连的发生情况。结果6例患儿中优3例,良2例,中1例,差0例,优良率为83.33%(5/6)。出院时及术后6个月AI小于术前,CEA及AHI均大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及术后6个月,患儿AI、CEA、AHI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例患儿术后均未出现AVN及骨不连。结论运用骨盆三联截骨steel术治疗大龄DDH患儿具有优良率较高、能有效改善髋臼覆盖情况、AVN发生率较低、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快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大龄儿童 骨盆三联截骨术 髋臼指数
下载PDF
肝豆状核变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自身免疫性肝炎儿童肝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黄慧 林敏 曾桂香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364-367,共4页
目的 分析比较肝豆状核变性(WD)、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和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儿童肝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特征。方法 2018年12月~2022年2月我院诊治的WD患儿37例、NAFLD患儿20例和AIH患儿17例,均接受超声引导下肝活检,行常规组织病理... 目的 分析比较肝豆状核变性(WD)、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和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儿童肝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特征。方法 2018年12月~2022年2月我院诊治的WD患儿37例、NAFLD患儿20例和AIH患儿17例,均接受超声引导下肝活检,行常规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 WD组肝纤维化和铜染色阳性占比分别为78.4%和29.7%,显著高于NAFLD组的10.0%和0.0%(P<0.05),而巨泡状脂肪变性和小脂滴比例分别为62.2%和75.7%,显著低于NAFLD组的95.0%和95.0%(P<0.05);WD组肝组织肝细胞核空泡样变比例为59.5%,显著高于AIH组的17.6%(P<0.05),而门脉炎症、界面性肝炎、小叶内炎症、浆细胞浸润(>30%)和肝细胞玫瑰花样结构比例分别为78.4%、10.8%、64.9%、5.4%和24.3%,显著低于AIH组的100.0%、88.2%、82.4%、64.7%和76.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超微结构方面,WD组线粒体多形性、嵴尖端扩张、膜复制和基质密度增高比例分别为81.1%、83.8%、62.2%和62.2%,显著高于NAFLD组的30.0%、15.0%、5.0%和5.0%(P<0.05)或AIH组的23.5%、11.8%、5.9%和5.9%(P<0.05),而夹杂准晶体比例为0.0%,显著低于NAFLD组的15.0%(P<0.05)。结论 WD、NAFLD和AIH患儿肝组织具有各自特征性的病理学变化,尤其是超微结构的特征变化可能有助于区分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自身免疫性肝炎 组织病理学 超微结构
下载PDF
探讨新发T1DM并DKA儿童免疫功能状态分析
9
作者 周斌 杨玉 +3 位作者 刘志强 谢理玲 杨利 徐晗 《江西医药》 CAS 2022年第11期1709-1712,1717,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新发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并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儿童的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水平,探讨其免疫状态。方法选取我院住院治疗的新发T1DM并DKA儿童40例为观察组,健康儿童20例为对照组,并... 目的通过观察新发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并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儿童的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水平,探讨其免疫状态。方法选取我院住院治疗的新发T1DM并DKA儿童40例为观察组,健康儿童20例为对照组,并测定其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的水平和淋巴细胞亚群的细胞数与百分数。结果(1)观察组IgA水平较对照组显著性增高(P<0.05);IgE、IgG、IgM水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观察组IL-1B、IL8、IFN-γ水平较对照组显著性增高(P<0.05);IL2R、IL6、IL10、IL17、TNFα水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观察组B淋巴细胞及CD4^(+)CD8^(+)双阳性T淋巴细胞较对照组显著性增高(P<0.05),NK细胞数较对照显著性降低(P<0.05);总T淋巴细胞、T4淋巴细胞、T8淋巴细胞及T4/T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发T1DM并DKA儿童存在体液免疫功能异常,部分炎症因子水平增高,并存在B淋巴细胞与T淋巴细胞的双重功能异常,淋巴细胞亚群功能紊乱可能是导致儿童T1DM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酮症酸中毒 免疫球蛋白 细胞因子 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经肱骨小头髓内置针辅助微创技术治疗儿童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研究
10
作者 陈干 未玲玲 +2 位作者 杜香平 吴欣乐 吴敏 《江西医药》 CAS 2023年第6期687-689,700,共4页
目的分析经肱骨小头髓内置针术在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30例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5例。对照组行传统的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观察组施行经肱骨小... 目的分析经肱骨小头髓内置针术在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30例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5例。对照组行传统的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观察组施行经肱骨小头髓内置针术+传统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后随访3个月。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结果两组骨折愈合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50.21±4.67)min]、住院时间[(4.32±0.59)d]短于对照组[(56.97±5.23)min、(7.19±1.04)d],切开复位率[0.00%]低于对照组[40.00%(6/15)],功能恢复优良率[93.33%(14/15)]高于对照组[53.33%(8/15)],并发症发生率[6.67%(1/15)]低于对照组[46.67%(7/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肱骨小头髓内置针术能够有效地维持骨折端的轴向稳定,确保闭合复位内固定可更优良地施行,继而有效地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切开复位比例,促进患者术后恢复,且并发症较少,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其进行大力地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 闭合复位内固定 经肱骨远端髓内置针术 并发症
下载PDF
射频消融治疗15公斤儿童乳头肌室速1例
11
作者 周云国 胡金柱 +3 位作者 陈苏江 徐芳 许飞 段君凯 《江西医药》 CAS 2023年第7期869-870,共2页
左心室乳头肌来源的室性心动过速在成人报道较多,尤其是目前在心内超声心动图(Intracardiac echocardiography,ICE)指导下射频消融手术开展逐渐增加,但其在儿科乳头肌室速的射频消融报道较少,经胸心脏彩超(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 左心室乳头肌来源的室性心动过速在成人报道较多,尤其是目前在心内超声心动图(Intracardiac echocardiography,ICE)指导下射频消融手术开展逐渐增加,但其在儿科乳头肌室速的射频消融报道较少,经胸心脏彩超(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辅助下的低体重儿童乳头肌室速射频消融术未见报道,我们在TTE辅助下射频消融治疗1例15公斤的幼儿左后乳头肌来源的室性心动过速,且治疗效果好,现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儿男,2岁6月,体重15公斤,反复发作心动过速10月,再次持续性发作3小时于2022年3月9日急诊入院。发作心电图提示: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V1和下壁导联呈完全性右束支及左前分支阻滞图形,提示室速可能起源于左后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射频消融术 乳头肌室速 经胸心脏彩超
下载PDF
不同病情急性哮喘发作儿童血常规相关变化的价值探讨
12
作者 朱晓华 汤淑清 李明嫄 《江西医药》 CAS 2022年第10期1575-1579,1591,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病情急性哮喘发作儿童血常规相关数值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血常规中NEU、EOS、LYM、MONO计数及NLR、ELR、LMR变化,并与哮喘组FEV1分析相关性,通过ROC曲线评价相关比值在病情诊断中的价值。结果哮喘组NEU、EOS、NL... 目的探讨不同病情急性哮喘发作儿童血常规相关数值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血常规中NEU、EOS、LYM、MONO计数及NLR、ELR、LMR变化,并与哮喘组FEV1分析相关性,通过ROC曲线评价相关比值在病情诊断中的价值。结果哮喘组NEU、EOS、NLR、ELR明显升高(P<0.001);哮喘重症组NEU、MONO、NLR较非重症组升高,以NEU、NLR更明显(P<0.001);重症组NLR的AUC值最高(AUC=0.773,P<0.001);NEU、EOS、NLR、ELR与FEV1呈负相关,以NEU、NLR更明显,P<0.001。结论血常规相关变化对哮喘急性发作儿童病情预测及评估起重要作用。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时可能以NEU性炎症为主,通过血常规中NLR变化更有助于对儿童哮喘重症发作的临床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哮喘 血常规 一秒用力呼气容积
下载PDF
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慢性化易感因素分析
13
作者 王红 徐忠金 +3 位作者 吴崇军 叶瑶 陈峰 万倩 《江西医药》 CAS 2023年第10期1153-1156,共4页
目的 通过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儿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了解儿童ITP慢性化的易感因素,积累临床经验,以期对儿童慢性ITP做到早期诊断、及时干预。方法 选择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在江西省儿童医院住院的新发ITP患儿,对符... 目的 通过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儿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了解儿童ITP慢性化的易感因素,积累临床经验,以期对儿童慢性ITP做到早期诊断、及时干预。方法 选择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在江西省儿童医院住院的新发ITP患儿,对符合纳入标准的37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性别、发病年龄、血型、发病季节、发病前病毒感染或疫苗接种史、出血分级、初诊时血小板计数、初诊时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ALC)和首诊治疗方案为分组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发病年龄、发病前有病毒感染或疫苗接种史、初诊时ALC和首诊治疗方案与儿童ITP慢性化相关,性别、血型、发病季节、出血分级和初诊时血小板计数与儿童ITP慢性化无相关。结论 儿童ITP慢性化易感因素包括发病年龄、发病前有无病毒感染或疫苗接种史及初诊时ALC,治疗时应对这类患儿重点关注并早期予以激素联合丙球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慢性化 易感因素 儿童
下载PDF
MRI造影和X线造影对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合并瘘的诊断价值
14
作者 朱才娣 周俊霖 +3 位作者 黄素华 丁山 吴主强 黄冰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4年第2期70-73,F0004,共5页
目的探讨MRI造影和X线造影对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CARM)合并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9例在江西省儿童医院就诊并治疗肛门直肠畸形一期造瘘后患儿,对所有患儿同时行MRI造影检查和X线造影检查,分析直肠形态、瘘的有无及瘘的类型,比较2种检... 目的探讨MRI造影和X线造影对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CARM)合并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9例在江西省儿童医院就诊并治疗肛门直肠畸形一期造瘘后患儿,对所有患儿同时行MRI造影检查和X线造影检查,分析直肠形态、瘘的有无及瘘的类型,比较2种检查方法对CARM患儿瘘的诊断准确率。结果29例CARM造瘘后患儿在术中探查均有瘘管。在MRI结肠造影结果中,26例见瘘管,显示瘘管的走形及瘘管类型;3例显示不清,为泄殖腔畸形2例及阴道瘘1例。在X线造影结果中,24例显示瘘管;5例未显示瘘管,为尿道前列腺部瘘3例,直肠尿道球部瘘2例,均显示直肠远端呈鸟嘴样改变。X线造影对CARM瘘管诊断准确率为82.75%(24/29),MRI造影诊断准确率为89.7%(26/29),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06,P=0.353)。结论MRI造影检查可以很好一显示直肠形态、瘘管开口、类型,无放射性伤害,与X线结肠造影检查结果相似,且能提供更详细的肛门直肠解剖,为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重要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造影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 X线造影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的应用研究
15
作者 郭晨 黄春瑜 徐思 《江西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240-243,共4页
目的观察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1月期间,本院小儿心脏病中心1岁以内充血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按术后撤机后不同无创通气支持方式分为经鼻高流量湿化给氧组(HFNC... 目的观察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1月期间,本院小儿心脏病中心1岁以内充血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按术后撤机后不同无创通气支持方式分为经鼻高流量湿化给氧组(HFNC组),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组),各40例。比较两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血气指标、呼吸频率(RR)、二次插管率、拔管后肺不张、术后合并感染发生率。结果HFNC组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短于nCPAP组(P<0.05);时点与组别交互作用对患儿PaCO_(2)、PaO_(2)/FiO_(2)、RR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单独效应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拔管前PaCO_(2)、PaO_(2)/FiO_(2)、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1 h、6 h、12 h、24 h、48 h,HFNC组与nCPAP组PaCO_(2)、PaO_(2)/FiO_(2)、R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NC组二次插管率、并发症发生率较nCPAP组低(P<0.05)。结论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可有效改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氧合指数及呼吸频率,避免二次插管,缩短ICU滞留时间,促进患儿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术后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血气指标 感染
下载PDF
IUGR新生儿血胰岛素、IGF-1及生长激素的测定和意义研究
16
作者 刘艳兵 陈丽萍 +1 位作者 喻云 黄文剑 《江西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663-665,693,共4页
目的研究宫内发育迟缓(IUGR)的发生与生后血中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生长激素的关系,探讨宫内发育迟缓新生儿内分泌环境的特征。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8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诊断为IUGR的患儿为实验组,在相同时间段入院的足月... 目的研究宫内发育迟缓(IUGR)的发生与生后血中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生长激素的关系,探讨宫内发育迟缓新生儿内分泌环境的特征。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8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诊断为IUGR的患儿为实验组,在相同时间段入院的足月适龄儿为对照组。其中实验组中获取的血标本数为生后第1天30例,第7天30例,第21天20例,对照组均为30例。测定并比较实验组在生后第1天、第7天、第21天和对照组血中胰岛素、IGF-1、生长激素的变化。结果(1)实验组生后第1天血IGF-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胰岛素和生长激素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实验组生后第7天血IGF-1和生长激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胰岛素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实验组生后第21天血生长激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胰岛素和IGF-1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UGR新生儿生长发育受内分泌环境调控,IUGR新生儿早期为追赶生长,负反馈性分泌增加IGF-1和生长激素水平,而为维持血糖水平,胰岛素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内发育迟缓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胰岛素 生长激素 新生儿
下载PDF
南昌地区单中心2013年-2019年儿童意外伤害特点分析
17
作者 徐灵均 迟克强 +1 位作者 袁玲凤 刘洪 《中国病案》 2024年第4期68-71,共4页
目的了解南昌市单中心意外伤害就诊患儿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儿童意外伤害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江西省南昌市某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HIS系统数据库中主要诊断国际疾病分类ICD-10编码为S00-T98范围,属于因损... 目的了解南昌市单中心意外伤害就诊患儿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儿童意外伤害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江西省南昌市某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HIS系统数据库中主要诊断国际疾病分类ICD-10编码为S00-T98范围,属于因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就诊的门急诊患儿病例信息并进行流行病学特点分析。结果共收集意外伤害就诊患儿224101人次,其中南昌地区就诊人员占71.28%,男女性别比例为1.77:1;中位数年龄3岁1月,随着年龄的增加意外伤害呈现下降的趋势,不同年份的意外伤害均以婴幼儿及学龄期儿童多见,各年份年龄构成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7.33,P<0.001);2013年-2019年意外伤害就诊人次总体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χ^(2)趋势=2563.919,P<0.001);不同年份的意外伤害就诊患儿均以外伤及异物为主,各年份伤害原因构成的差异有统计学意(χ^(2)=1421.06,P<0.001)。意外伤害以夏秋季多见,不同年份各季节意外伤害构成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7.78,P<0.001)。结论儿童意外伤害患者以男童居多,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是意外伤害的高危人群,近年来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外伤和异物是儿童意外伤害防治的重点,夏秋季为防范儿童意外伤害出现的重点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意外伤害 特点
原文传递
3 kg新生儿经颈内静脉置入临时起搏器1例
18
作者 刘思佳 周云国 《江西医药》 2024年第11期1087-1089,共3页
目的探讨低体重新生儿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临时起搏器置入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3 kg体重新生儿因发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经颈内静脉置入临时起搏器治疗病例资料。结果患儿年龄24天,体重3 kg,诊断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和... 目的探讨低体重新生儿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临时起搏器置入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3 kg体重新生儿因发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经颈内静脉置入临时起搏器治疗病例资料。结果患儿年龄24天,体重3 kg,诊断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和心力衰竭,经颈内静脉置入临时起搏器治疗后心力衰竭好转。结论低体重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新生儿经颈内静脉置入临时起搏器治疗是可行的、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心律失常 临时起搏器
下载PDF
经脐单部位三通道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隐睾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玮安 饶品德 +3 位作者 柴晓燕 熊春凤 吴竞生 吴文波 《江西医药》 CAS 2023年第2期146-149,共4页
目的 探讨经脐单部位三通道腹腔镜手术与传统三孔腹腔镜手术在治疗小儿隐睾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研究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江西省儿童医院收治的61例小儿隐睾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单部位组(35例)与三孔组(26例),单部位组... 目的 探讨经脐单部位三通道腹腔镜手术与传统三孔腹腔镜手术在治疗小儿隐睾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研究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江西省儿童医院收治的61例小儿隐睾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单部位组(35例)与三孔组(26例),单部位组采用在ERAS理念下行经脐单部位腹腔镜睾丸固定术,三孔组采用在ERAS理念下行传统三孔腹腔镜睾丸固定术。比较2组围术期指标、术后6 h、12 h、24 h疼痛程度、术前、术后3个月睾丸容积、术后1个月家属满意度评分及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单部位组和三孔组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部位组术后6 h、12 h、24 h疼痛程度较三孔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2组睾丸容积均较术前增加(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部位组术后1个月的家属满意度评分较三孔组高,VSS评分较三孔组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术后均未发生睾丸回缩、切口感染及裂开、阴囊血肿并发症。结论 与传统三孔腹腔镜手术相比,经脐单部位三通道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隐睾,术后疼痛小,切口美观,几乎无疤痕,家属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脐单部位 三通道腹腔镜手术 传统三孔腹腔镜手术 小儿隐睾
下载PDF
基于智慧病房框架下的ICU探视系统建设实践探究
20
作者 胡佳华 吴金星 袁丹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3年第26期39-41,共3页
利用WebRTC技术+床旁智能交互系统后台搭建患者家属探视通道,改善患者住院就医体验,提升医护人员工作效率,提升智慧病房服务水平。共用床旁智能交互系统的Nginx Web服务器,挂载三个用户服务,分别是家属端、管理端、患者端。家属端登录... 利用WebRTC技术+床旁智能交互系统后台搭建患者家属探视通道,改善患者住院就医体验,提升医护人员工作效率,提升智慧病房服务水平。共用床旁智能交互系统的Nginx Web服务器,挂载三个用户服务,分别是家属端、管理端、患者端。家属端登录后发起探视请求。探视系统使用WebSocket协议向管理端发起请求消息。管理端准许后,管理端将转接到患者端,建立视频通道。家属端、患者端之间的视频通信使用了WebRTC技术。借助于床旁后台服务,远程探视可直接搭载在床旁服务器中,无须耗费额外的服务器资源,且利用床旁的后台服务,实现消息的传送,配合WebRTC技术,实现患者家属的探视功能。床旁终端与远程探视服务相结合,节省了单独部署探视系统的设备资源。提高了ICU的综合服务水平,与医院的区域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病房 床旁智能交互系统 ICU探视 网页实时通信(WebRTC)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