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0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笼液蛋白酶消减牛乳蛋白致敏表位的研究
1
作者 李婷婷 邱毓 +1 位作者 李欣 陈红兵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28-38,共11页
目的:利用废弃猪笼液中的蛋白酶来消减牛乳主要致敏原蛋白的致敏性。方法:首先采集了米兰达猪笼草(Nepenthes×Miranda)的猪笼液,经过滤、5 kDa膜超滤、真空冷冻干燥和复溶获得酶活为126.276 U/mL的猪笼液蛋白酶液。然后用此酶对牛... 目的:利用废弃猪笼液中的蛋白酶来消减牛乳主要致敏原蛋白的致敏性。方法:首先采集了米兰达猪笼草(Nepenthes×Miranda)的猪笼液,经过滤、5 kDa膜超滤、真空冷冻干燥和复溶获得酶活为126.276 U/mL的猪笼液蛋白酶液。然后用此酶对牛乳蛋白进行酶解,通过液相色谱-二级质谱法(LC-MS/MS)鉴定酶解后肽段产物,对比致敏原表位数据库以判断蛋白酶对表位的酶切情况。结果:牛乳主要致敏原蛋白中P1位的K、V、F、R、Y、I、S和L以及P1’位的D、A、V、I、L、F、E、R、Y、N、T、Q、S、W和P的肽键被有效酶解,酶切位点位于相对应的表位内,且位于蛋白表面和内部的表位均有被酶解。其中,来自α-LA的表位Eα-LA1中的K-V以及表位Eα-LA2中的K-V和K-A被酶解频率较高,来自β-LG的被酶解频率高的表位处的肽键为Eβ-LG1和Eβ-LG2中的L-D、V-Y和Y-V,来自αs1-CN的表位Eαs1-CN1中大部分的R-F和F-F被高频酶解,来自αs2-CN的表位Eαs2-CN1中的L-N、R-Y、K-F和K-T和表位Eαs2-CN2中的K-T、K-L和K-I被酶解频率较高,β-CN中被酶解频率较高的表位为Eβ-CN1和Eβ-CN2中的L-Q、S-W、D-V、L-T、T-D和E-N。结论:猪笼液蛋白酶水解对牛乳蛋白致敏原蛋白表位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破坏作用,猪笼液有望成为新型蛋白酶开发的资源,实现农业废弃物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笼草 猪笼液蛋白酶 牛乳蛋白 致敏性 表位破坏
下载PDF
抗生素与肠道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2
作者 曹婧 文学方 武涌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6期797-807,共11页
肠道微生物群在肠道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不仅能够改变肠道内菌群和代谢物的变化,更能直接或间接调控肠道内环境的免疫反应,最终加重肠道的损伤。抗生素作为对抗不利于肠道健康的菌群的主流药物,可通过降低肠道内... 肠道微生物群在肠道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不仅能够改变肠道内菌群和代谢物的变化,更能直接或间接调控肠道内环境的免疫反应,最终加重肠道的损伤。抗生素作为对抗不利于肠道健康的菌群的主流药物,可通过降低肠道内细菌浓度、改变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调节代谢物的产生以及调控免疫反应等方式来影响肠道疾病的发病进程。但抗生素在应用于肠道疾病治疗的过程中仍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例如多重耐药病原体的出现、抗生素抗性基因的高表达以及全身性副作用及并发症的发生等。本文作者详细描述了肠道疾病的发生与肠道微生物群的关联;抗生素在肠道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并对抗生素在肠道疾病治疗中的利弊作用进行了系统总结,为抗生素在肠道疾病中的运用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肠道疾病 肠道微生物群 肠道生态失调
下载PDF
褐藻多糖改善肥胖及其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伍洋 武涌 +4 位作者 陈红兵 金雪玲 黄道武 余秀梅 郑双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83-389,共7页
肥胖问题日益严重,伴随而来的肥胖并发症如血脂异常、非酒精性脂肪肝、氧化损伤、全身性炎症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褐藻多糖是从棕色海藻以及部分海洋无脊椎动物中提取的生物活性多糖,具有改善肥胖及其并发症等疾病的功效,逐渐成为当前... 肥胖问题日益严重,伴随而来的肥胖并发症如血脂异常、非酒精性脂肪肝、氧化损伤、全身性炎症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褐藻多糖是从棕色海藻以及部分海洋无脊椎动物中提取的生物活性多糖,具有改善肥胖及其并发症等疾病的功效,逐渐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本文举例介绍了当前国内外褐藻多糖在食品、药品和医学方面的部分应用,并讨论了当前的不足,为进一步研究褐藻多糖功效和开发新产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藻多糖 海藻 肥胖 膳食补充剂 并发症
下载PDF
粮食中主要真菌毒素及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4
作者 程裕贵 胡靖康 +1 位作者 江湖 熊勇华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5-234,共10页
真菌毒素是由某些真菌在适宜条件下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在粮食中危害严重并持续引起全球食品安全问题的真菌毒素包括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伏马菌素、赭曲霉毒素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许多国家和地区对这些毒素在粮食中的含... 真菌毒素是由某些真菌在适宜条件下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在粮食中危害严重并持续引起全球食品安全问题的真菌毒素包括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伏马菌素、赭曲霉毒素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许多国家和地区对这些毒素在粮食中的含量制定了严格的限量要求,在成分复杂的粮食样本中有效提取真菌毒素并进行灵敏准确的检测非常重要。文章介绍了粮食中污染的主要真菌毒素,归纳了粮食中真菌毒素的样本前处理方法和检测方法,并结合实际应用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劣,预测了粮食中真菌毒素分析方法的发展方向,为真菌毒素的防控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 真菌毒素 样本前处理 检测方法
下载PDF
炎症性肠病子代患病的性别差异及其机制研究
5
作者 吴雨泓 陈碧华 +4 位作者 吴欢 刘瀚文 欧阳璞玉 孟轩夷 陈红兵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19-827,共9页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小鼠子代中患IBD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方法将BALB/c雌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a?ve组)和DSS模型组(DSS组),Na?ve组小鼠自由饮用高压灭菌水,DSS组连续饮用2%葡聚糖硫酸钠溶液(dextran so...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小鼠子代中患IBD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方法将BALB/c雌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a?ve组)和DSS模型组(DSS组),Na?ve组小鼠自由饮用高压灭菌水,DSS组连续饮用2%葡聚糖硫酸钠溶液(dextran sodium sulfate,DSS),7 d后更换为自由饮用高压灭菌水10 d,共进行3~4个循环,同时与健康雄鼠合笼构建IBD母鼠模型。待幼鼠出生后8周,将幼鼠分为Con组和IBD组,Con组自由饮用高压灭菌水7 d,IBD组饮用3%DSS溶液7 d构建IBD模型。造模期间通过每日监测小鼠体重、粪便一致性以及便血情况进行疾病活动指数评分;观察结肠组织的病理切片、杯状细胞和黏液层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结肠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IL-1β、IL-33和IL-10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测定结肠中紧密连接蛋白和MUC-2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IBD雌性小鼠相比,IBD雄性小鼠疾病活动指数评分更高、结肠显著缩短,结肠中出现大量炎性浸润、隐窝异常和杯状细胞缺失的现象,闭合蛋白(occludin,OCLN)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IL-6、IL-33水平显著升高、IL-10水平显著下降。结论IBD小鼠的子代中雄鼠比雌鼠的结肠炎症状更严重,主要与肠道上皮屏障功能严重受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结肠炎 炎症反应 上皮屏障 肠道屏障
下载PDF
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SF联合植物乳杆菌1201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缓解作用
6
作者 陈嘉辉 张建华 +3 位作者 彭玲玲 吕惠惠 魏华 万翠香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CAS 2024年第5期437-446,共10页
为了探讨益生菌对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小鼠的作用,我们通过给予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饮食来建立NAFLD小鼠模型,同时灌胃100μL益生菌混合物(植物乳杆菌1201+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SF)干... 为了探讨益生菌对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小鼠的作用,我们通过给予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饮食来建立NAFLD小鼠模型,同时灌胃100μL益生菌混合物(植物乳杆菌1201+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SF)干预12周。结果显示,双菌联合干预可恢复NAFLD小鼠的肝功能、缓解氧化应激和调节自噬;显著改善小鼠肠道菌群,减少内毒素产生,从而抑制LPS/NF-κB信号通路,缓解炎症反应。此外,双菌联合干预改善了小鼠胰岛素抵抗水平,调节PI3K-Akt/AMPK信号通路,进而调节脂质代谢,降低肝脏中的脂质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动物双歧杆菌 植物乳杆菌 肠道菌群 炎症
下载PDF
3种功能食品原料提取物毒性研究及安全性评价
7
作者 陈力 陈湛 范青生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173-179,共7页
目的 研究3种功能食品原料(红景天、五味子和蜂花粉)醇/醇水提取物毒性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利用小鼠急性毒性实验、遗传毒性实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实验、雄性小鼠精子畸形实验)和大鼠30 d喂养实验对3种提取物的毒性进行考察。结果 小... 目的 研究3种功能食品原料(红景天、五味子和蜂花粉)醇/醇水提取物毒性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利用小鼠急性毒性实验、遗传毒性实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实验、雄性小鼠精子畸形实验)和大鼠30 d喂养实验对3种提取物的毒性进行考察。结果 小鼠对红景天、五味子和蜂花粉提取物的最大耐受量都大于20 g/(kg·bw);3种提取物在遗传毒性实验均呈阴性反应;给予大鼠5.0 g/(kg·bw)红景天、五味子、蜂花粉提取物(分别相当于成人日推荐量250倍、250倍、500倍)连续灌胃30d,大鼠生长正常,无中毒症状、异常症状和死亡,各试食组动物体重、进食量、饲料利用率、血常规指标、常见血液生化指标、脏器重量以及病理组织学等指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毒性反应。结论 红景天、五味子、蜂花粉提取物属无毒物质,无遗传毒性和长期毒性。本研究为以红景天、五味子和蜂花粉提取物为原料的功能食品开发和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安全性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 五味子 蜂花粉 醇提取物 毒性 安全性评价
下载PDF
基于Expi 293F细胞的玉米赤霉烯酮重组全长抗体表达的研究
8
作者 王何瑶 梁赟 +3 位作者 钟于红 郭原臻 黄斌辉 何庆华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7-76,共10页
免疫分析技术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抗体是免疫分析的核心元件。然而,目前食品安全领域所使用的抗体主要基于多克隆抗体或通过杂交瘤细胞体内培养而获得的单克隆抗体,不仅涉及动物福利及病毒污染问题,还可能面临非... 免疫分析技术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抗体是免疫分析的核心元件。然而,目前食品安全领域所使用的抗体主要基于多克隆抗体或通过杂交瘤细胞体内培养而获得的单克隆抗体,不仅涉及动物福利及病毒污染问题,还可能面临非靶向抗体污染和细胞抗体基因丢失等挑战。以食品中常见的真菌毒素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为研究对象,基于作者所在实验室自制的抗ZEN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株(Z14),采用亚型特异性引物分别扩增抗ZEN抗体的重、轻链全长基因序列,构建了ZEN重组全长抗体的表达载体,并使用PEI介导实现了ZEN重组全长抗体在Expi 293F细胞内的瞬时转染表达。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检测(indirect competitive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IC-ELISA)结果显示,基于重组全长抗体建立的ZEN抑制标准曲线,其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_(50))为2.43 ng/mL,线性范围(IC_(20)~IC_(80))的质量浓度为0.66~8.88 ng/mL,亲和常数Ka为3.87×10^(10)L/moL,性能均优于传统腹水制备的ZEN单克隆抗体,为未来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大规模生产抗ZEN的重组全长抗体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赤霉烯酮 重组抗体 真核表达
下载PDF
磁性固相萃取在检测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8
9
作者 吴科盛 许恒毅 +2 位作者 郭亮 梁语嫣 熊勇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317-320,共4页
近年来,磁性固相萃取(MSPE)技术被越来越多的用于样品的预处理,与普通的固相萃取技术相比,MSPE具有操作简便、萃取时间短、有机溶剂使用量少、易于自动化等优点,在检测分析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MSPE技术进行了简介,并综述了近1... 近年来,磁性固相萃取(MSPE)技术被越来越多的用于样品的预处理,与普通的固相萃取技术相比,MSPE具有操作简便、萃取时间短、有机溶剂使用量少、易于自动化等优点,在检测分析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MSPE技术进行了简介,并综述了近10年来MSPE在检测分析中的应用概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固相萃取 样品预处理 磁性固体 应用概况
下载PDF
肉桂醛与柠檬醛抗曲霉菌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33
10
作者 谢小梅 张文平 +1 位作者 付颖瑗 许杨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30-432,共3页
关键词 肉桂醛 柠檬醛 抗曲霉菌作用 中药 病原菌
下载PDF
EDC法制备黄曲霉毒素B_1人工抗原的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江湖 熊勇华 +1 位作者 许杨 黄增德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25-128,共4页
本研究采用EDC法制备了黄曲霉毒素B1人工抗原,通过TLC与ELISA对制备过程监控,确定了最佳的肟化反应时间与偶联反应时间。同时,就黄曲霉毒B1与牛血清白蛋白的起始摩尔比对偶联产物中这两物质摩尔比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25℃肟... 本研究采用EDC法制备了黄曲霉毒素B1人工抗原,通过TLC与ELISA对制备过程监控,确定了最佳的肟化反应时间与偶联反应时间。同时,就黄曲霉毒B1与牛血清白蛋白的起始摩尔比对偶联产物中这两物质摩尔比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25℃肟化反应24h、偶联反应24h,当黄曲霉毒素B1与牛血清白蛋白的起始摩尔比为30:1时,得到了黄曲霉毒素B1与牛血清白蛋白的摩尔比为5:1的黄曲霉毒素B1人工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B1 人工抗原 EDC 肟化
下载PDF
荷叶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12
作者 杨冀艳 胡磊 许杨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54-558,共5页
荷叶黄酮是荷叶中的重要活性成分,具有多种医疗功效。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荷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测定方法、化学成分、生理活性以及应用现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其在医药、保健品、食品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荷叶黄酮 提取分离 测定方法 化学成分 生理活性
下载PDF
发酵菜籽粕脱毒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24
13
作者 陆豫 余勃 +2 位作者 藏超 杨胜远 邓丽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67-271,共5页
目的:探索菜籽粕固体混菌发酵脱毒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中心组合旋转实验设计,评价发酵工艺中的5个关键因素,即初始pH、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和水料比及其交互作用对硫甙脱除率的影响,确定最佳反应条件。结果:建立了5个发酵... 目的:探索菜籽粕固体混菌发酵脱毒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中心组合旋转实验设计,评价发酵工艺中的5个关键因素,即初始pH、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和水料比及其交互作用对硫甙脱除率的影响,确定最佳反应条件。结果:建立了5个发酵条件的一个2次多项式数学模型,该模型极显著(p<0.0001),拟合优度良好。借助模型方程产生的等高线图及统计软件,分析得出最大硫甙脱除率下各个因子的最适水平分别为pH5.1,接种量6.2%,水料比2:1,发酵时间47h,发酵温度29℃。在此条件下,硫甙脱除率达到了97%。结论:应用响应曲面法可适用于不同复配菌种的发酵工艺优化方法,科学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籽粕 脱毒 固体发酵 中心旋转组合设计
下载PDF
红曲菌几种主要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4
作者 黄志兵 许杨 +2 位作者 张泓 何庆华 李燕萍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3-148,共6页
红曲在我国古代也称"丹曲",传统的红曲是指以大米为原料,接种红曲菌经固态发酵而成的红曲米。红曲在中医上具有健脾化食、燥湿化痰、活血化瘀等功效;工业上常用于制作红曲米酒和腌渍肉、鱼等。红曲菌能产生多种次级代谢产物,... 红曲在我国古代也称"丹曲",传统的红曲是指以大米为原料,接种红曲菌经固态发酵而成的红曲米。红曲在中医上具有健脾化食、燥湿化痰、活血化瘀等功效;工业上常用于制作红曲米酒和腌渍肉、鱼等。红曲菌能产生多种次级代谢产物,例如红曲色素、莫纳可林K(MonacolinK,MK)、γ-氨基丁酸(GABA)、抗氧化物质、降血压物质等,其中部分代谢产物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抗菌、抗氧化和抗癌等重要的生理活性。本文介绍了近年来红曲菌几种主要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菌 红曲 次级代谢产物
下载PDF
酶法水解蚕蛹蛋白制备免疫活性肽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4
15
作者 杨安树 陈红兵 +1 位作者 郑功源 范青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25-227,共3页
利用复合酶水解蚕蛹蛋白制备小分子多肽,通过正交实验得到水解工艺的优化组合为:木-Fla复合酶,酶用量为0.5%,底物含量为4%(1∶25),酶解pH为7.0,反应温度为60℃,酶解时间为3h,在此条件下水解,小分子多肽得率为32.16%,同时建立了毛细管凝... 利用复合酶水解蚕蛹蛋白制备小分子多肽,通过正交实验得到水解工艺的优化组合为:木-Fla复合酶,酶用量为0.5%,底物含量为4%(1∶25),酶解pH为7.0,反应温度为60℃,酶解时间为3h,在此条件下水解,小分子多肽得率为32.16%,同时建立了毛细管凝胶电泳测定蚕蛹多肽分子的检测方法。碳粒廓清实验表明:蚕蛹蛋白酶水解液中小分子多肽可增强小鼠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水解 蚕蛹蛋白 免疫活性肽
下载PDF
肉桂醛、柠檬醛抗黄曲霉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5
16
作者 谢小梅 方建茹 许杨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32-34,共3页
目的:研究肉桂醛、柠檬醛的抗黄曲霉作用。方法:在含不同浓度药物的蔡氏培养液中接种一定量的黄曲霉孢子,每隔 4h分别取定量培养液涂布于蔡氏培养皿上进行霉菌计数,直到48h。 26.5℃培养 72h后计数萌发的霉菌孢子;用扫描电镜观察药物作... 目的:研究肉桂醛、柠檬醛的抗黄曲霉作用。方法:在含不同浓度药物的蔡氏培养液中接种一定量的黄曲霉孢子,每隔 4h分别取定量培养液涂布于蔡氏培养皿上进行霉菌计数,直到48h。 26.5℃培养 72h后计数萌发的霉菌孢子;用扫描电镜观察药物作用后黄曲霉的形态、表面结构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肉桂醛、柠檬醛的浓度分别在≥0.05μg/ml、0.28μg/ml作用4h后,萌发的黄曲霉孢子数明显减少;肉桂醛、柠檬醛作用后黄曲霉孢子菌丝的形态、表面结构明显改变。结论:肉桂醛、柠檬醛对黄曲霉孢子萌发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柠檬醛抑制黄曲霉孢子的萌发更迅速,两者可能通过破坏真菌细胞结构起抗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醛 柠檬醛 黄曲霉 扫描电镜 抗菌作用 食品防腐剂
下载PDF
微生物生产共轭亚油酸的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刘晓华 曹郁生 陈燕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69-72,共4页
介绍了共轭亚油酸的结构、性质、作用和机理 。
关键词 共轭亚油酸 结构 性质 作用机理 生产方法 生物异构法 抗癌 减肥
下载PDF
肉桂醛、柠檬醛抑制黄曲霉生长机制研究 被引量:24
18
作者 谢小梅 龙凯 +1 位作者 方建茹 许杨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01-302,共2页
目的研究中药活性成分肉桂醛、柠檬醛对黄曲霉细胞膜麦角固醇生物合成的影响,以探讨其抗菌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黄曲霉接种在含有不同浓度药物的蔡氏固体培养基中,同时设不加药物为空白对照,置26.5℃恒温培养3 d,刮取平皿上菌苔,称重、皂... 目的研究中药活性成分肉桂醛、柠檬醛对黄曲霉细胞膜麦角固醇生物合成的影响,以探讨其抗菌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黄曲霉接种在含有不同浓度药物的蔡氏固体培养基中,同时设不加药物为空白对照,置26.5℃恒温培养3 d,刮取平皿上菌苔,称重、皂化,提取真菌中的难皂化脂,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其中的麦角固醇含量。结果柠檬醛浓度为0.16μg/ml、肉桂醛浓度为0.09μg/ml作用黄曲霉后,麦角固醇含量较未用药组显著降低。结论肉桂醛、柠檬醛可能通过影响黄曲霉麦角固醇的生物合成抑制黄曲霉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醛 柠檬醛 麦角固醇 黄曲霉
下载PDF
共轭亚油酸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9
作者 刘晓华 曹郁生 陈燕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8-50,共3页
共轭亚油酸由含有共轭双键的亚油酸的位置和几何异构体组成 ,具有多种生理活性作用。综述了共轭亚油酸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包括气相色谱、银离子高效液相色谱、气 -质联用和高效毛细管电泳。选择可靠的分析方法是共轭亚油酸研究的关键。
关键词 共轭亚油酸 分析方法 气相色谱法 银离子高效液相色谱法 气-质联用法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
下载PDF
食物蛋白质的酶法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20
作者 刘潇 吴进菊 +1 位作者 高金燕 陈红兵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409-413,共5页
酶法改性技术是改善食物蛋白质功能特性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主要从共价交联作用、水解作用、脱酰胺作用和磷酸化作用4个方面阐述酶法改性食物蛋白质的机制及应用,其中共价交联作用研究前景广阔,水解作用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方法,脱酰胺作... 酶法改性技术是改善食物蛋白质功能特性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主要从共价交联作用、水解作用、脱酰胺作用和磷酸化作用4个方面阐述酶法改性食物蛋白质的机制及应用,其中共价交联作用研究前景广阔,水解作用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方法,脱酰胺作用近年来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而酶法磷酸化的研究则相对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蛋白质 共价交联作用 水解作用 脱酰胺作用 磷酸化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