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方言成分在文学作品中的出现方式及相关问题——以当代江西作家作品为考察对象 被引量:5
1
作者 李胜梅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33-138,共6页
方言成分在文学作品中的出现方式表现为如下不同层次 :直接选用方言词语和语法格式 ,这是多数情况 ;方言成分与相应的共同语成分在语篇中前后出现 ,形成语义复现 ;方言成分“升格”为作品的描写或议论对象。上述方式与作家的创作意图、... 方言成分在文学作品中的出现方式表现为如下不同层次 :直接选用方言词语和语法格式 ,这是多数情况 ;方言成分与相应的共同语成分在语篇中前后出现 ,形成语义复现 ;方言成分“升格”为作品的描写或议论对象。上述方式与作家的创作意图、对方言的敏感和判断力、语言规范化意识等相关 ;泛地域的方言成分 ,不利于作品语言风格的统一和地方特征的突出 ;方言成分的有效运用 ,可补充共同语的表现力 ,可提升方言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方言 共同语 方言成分 同义形式 文学语言
下载PDF
试论18世纪英国小说文体的形成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被引量:3
2
作者 赖骞宇 詹慧芳 袁演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8-93,共6页
18世纪英国小说是作为一种对深远的文化和社会变化的文学反映而出现的。社会和文化的变化以文学的形式反映出来,小说成为了一种载体;反过来,因为小说对于这些变化的反映而进一步促进了这些变化的发生并且使某些观念得以牢固树立。
关键词 18世纪 英国 小说 文体 文化
下载PDF
江西境内赣方言人称代词单数的"格"之考察 被引量:5
3
作者 肖萍 陈昌仪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56-159,共4页
江西境内方言的人称代词单数的"格"的分布呈现出主宾格严格区分和不严格区分两种类型。这种"格"的演化模式呈现出鄱阳湖流域板块和信江流域板块。两大板块的第三称人称代词单数"格"的区别来自上古中原汉... 江西境内方言的人称代词单数的"格"的分布呈现出主宾格严格区分和不严格区分两种类型。这种"格"的演化模式呈现出鄱阳湖流域板块和信江流域板块。两大板块的第三称人称代词单数"格"的区别来自上古中原汉语,词形上则受吴方言词缀的影响和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方言 板块 动因
下载PDF
汉字书写系统改进的五点建议 被引量:3
4
作者 余颂辉 龙小军 赵晓伟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1-155,共5页
汉字作为国际通行的汉语书写系统,历经几千年的发展改良,影响越来越大,但仍有不尽人意之处,需要进行改进。建议现行汉字书写系统的改进从以下五个方面去进行:扩大专名号的使用范围;译名第一次出现时应加外文原文以示区别;专名出现在两... 汉字作为国际通行的汉语书写系统,历经几千年的发展改良,影响越来越大,但仍有不尽人意之处,需要进行改进。建议现行汉字书写系统的改进从以下五个方面去进行:扩大专名号的使用范围;译名第一次出现时应加外文原文以示区别;专名出现在两行首尾处时加双斜线“//”以示连接;一些容易读错的字应加拼音以标注读音;在语流停顿处加上小圆点以区别歧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书写系统 文本改进 阅读效率
下载PDF
新时期以来中国古典文学学术史研究述略 被引量:2
5
作者 胡建次 潘牡芳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4年第4期48-52,共5页
新时期以来,我国古典文学学术史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表现为1、理论倡导和探讨从无到有,不断深入;2、研究工作由零碎到形成规模,出现了一批研究成果;3、对文学研究的梳理总结形式逐渐多样化,研究品格不断提高。
关键词 新时期 古典文学 学术史研究 历程 成就 特点
下载PDF
西方意识流文学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熊岩 李慧勤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12-115,共4页
西方意识流文学是20世纪的一个重要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意识流小说在传入我国之后开始与中国本土文学相结合,并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鲁迅、郭沫若等对意识流理论与技巧的关注与尝试,新感觉派小说... 西方意识流文学是20世纪的一个重要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意识流小说在传入我国之后开始与中国本土文学相结合,并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鲁迅、郭沫若等对意识流理论与技巧的关注与尝试,新感觉派小说对意识流手法、技巧的采纳与运用,新时期小说对意识流理论、观念与技巧全方位的借鉴与扬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流 技巧 新感觉派 新时期小说
下载PDF
庐陵事业起夷陵——欧阳修贬官夷陵时期的思想状况和文学创作 被引量:4
7
作者 文师华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0-125,共6页
欧阳修贬官夷陵期间,表现出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和仁政爱民的思想,提出了师经重道的主张,并首倡舍传从经的研究新风气。他所创作的诗赋,可分为咏物、赠友、纪游三类,形式上已初步形成了清新自然、平易疏放的特色。
关键词 欧阳修 贬官 随遇而安 仁政爱民 师经重道 舍传从经 艺术特色
下载PDF
宋代江西经学研究之格局 被引量:1
8
作者 罗春兰 兰健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4-50,共7页
宋代江西经学研究风气大开,涌现了许多名家与名作。经学流派各张其帜,疑经派与道统派相互交锋,在诗经学、尚书学、三礼学、春秋学、易经学等研究领域,均有震荡,特色鲜明。赣籍学者于经学各领域中或为担纲,或开宗立派,引类推毂,声气相求... 宋代江西经学研究风气大开,涌现了许多名家与名作。经学流派各张其帜,疑经派与道统派相互交锋,在诗经学、尚书学、三礼学、春秋学、易经学等研究领域,均有震荡,特色鲜明。赣籍学者于经学各领域中或为担纲,或开宗立派,引类推毂,声气相求,使疑古之风趋于成型,推动了宋代经学研究风气的转捩。延及南宋,集大成者朱熹的出现,成为两宋经学研究的高标。赣籍学者前后踵继,共同构筑了宋代学术高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 诗经学 尚书学 三礼学 春秋学 易经学
下载PDF
跨文明“异质性”研究——21世纪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被引量:1
9
作者 杜吉刚 祝远德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9-123,148,共6页
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与传统的影响研究、平行研究相比,研究的关注点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这就是对于“异质性”研究的强调。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这一研究思路的转向具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一是能够促进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以及... 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与传统的影响研究、平行研究相比,研究的关注点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这就是对于“异质性”研究的强调。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这一研究思路的转向具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一是能够促进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以及世界文明间的和谐共处;二是能够促进文明间文学的对话与交流,能够促进世界文学乃至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三是能够促进世界性理论的不断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性 跨文明研究 影响研究 平行研究 世界性理论
下载PDF
《正字通》著作权考辨——兼论张自烈、廖文英之关系 被引量:3
10
作者 段晓华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0-143,共4页
《正字通》是明末清初的流行字典,也是当前语言文字学研究的重要典籍文献。长期以来,有关此书的著作权与署名问题存在着争论,意见不一。最新文献资料研究显示,此书是由张自烈撰著,廖文英刊行,二人是文友及主客关系。
关键词 《正字通》 张自烈 廖文英 著作权
下载PDF
理解差异:马克思恩格斯文学批评标准比较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赞梅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17-121,共5页
恩格斯在1847年提出了"美学和历史的观点",1859年在写给拉萨尔的评《济金根》一信中又提出了"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并明确地把它界定为文学批评的"最高标准"。绝大多数论者都认为恩格斯提出的标准就是马... 恩格斯在1847年提出了"美学和历史的观点",1859年在写给拉萨尔的评《济金根》一信中又提出了"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并明确地把它界定为文学批评的"最高标准"。绝大多数论者都认为恩格斯提出的标准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文学批评标准,其实不然,因为不但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创始人马克思对文学批评标准有不同的理解,而且恩格斯本人前后两次提出的标准的内涵也不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批评标准 马克思 恩格斯 美学观点 历史观点
下载PDF
也谈“N_1(的)N_2”内部语义关系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阳春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8-113,共6页
讨论了区分领属关系和属性关系的形式标准,并区分“N1(的)N2”的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认为单说的“N1N2”内部只有属性关系,没有领属关系。领属结构单说时的结构形式是“N1的N2”,与其他结构组合时其中的“的”有时可以隐去。属性结构的... 讨论了区分领属关系和属性关系的形式标准,并区分“N1(的)N2”的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认为单说的“N1N2”内部只有属性关系,没有领属关系。领属结构单说时的结构形式是“N1的N2”,与其他结构组合时其中的“的”有时可以隐去。属性结构的形式一般是“N1N2”,若凸显偏项,可以出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1N2” 属性关系 静态 动态
下载PDF
论后现代语境下比较文学的文学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丹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0-124,共5页
在强调文化多元主义和注重文化对话的后现代语境中,关于文学性的探讨对于比较文学确立学科身份、避免学科泛化、拓展学科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比较文学的文学性逐渐脱离单一的既定内涵和研究方法的规定,出现虚化的倾向。然而这却意... 在强调文化多元主义和注重文化对话的后现代语境中,关于文学性的探讨对于比较文学确立学科身份、避免学科泛化、拓展学科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比较文学的文学性逐渐脱离单一的既定内涵和研究方法的规定,出现虚化的倾向。然而这却意味着比较文学研究在后现代语境下对文学性问题的重估,即比较文学正力图依托文学性建立学科自身的问题域,通过对文学性的再论说推动比较文学的理论嬗变、话语转型和学科重建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文学 后现代语境 文学性
下载PDF
先合后分 渐行渐远——试论神话从文学中旁落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德保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0-156,共7页
文学起源于神话,文学与神话密不可分,这为世界文学史所证实。但是,文学后来又从神话中分离,且距离愈来愈远,这其中有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诸如后世文字中的神话与原始神话的关系;在文以载道的文化背景下文人眼中的神话越来越趋于边缘化等。
关键词 神话 文学 起源 旁落
下载PDF
论左翼文化思潮对徐訏文学路向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洪华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1-136,共6页
徐訏早期在思想和创作上均受到左翼文化思潮的较大影响。他系统阅读了大量的马克思主义著作,自称是"马克思主义的信徒",在其编辑的杂志上积极宣传抗日救亡的主题,在创作题材和表现方法上也倾向左翼,揭示社会矛盾,表现阶级冲... 徐訏早期在思想和创作上均受到左翼文化思潮的较大影响。他系统阅读了大量的马克思主义著作,自称是"马克思主义的信徒",在其编辑的杂志上积极宣传抗日救亡的主题,在创作题材和表现方法上也倾向左翼,揭示社会矛盾,表现阶级冲突。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徐訏在思想上放弃了马克思主义,转而信奉自由主义,在创作上超越了现实主义,转向了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但值得注意的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石的左翼文化仍然一直潜隐地影响着他后期的文学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翼文化 徐訏 文学路向
下载PDF
论张说文学思想的"通变"特色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精耕 《闽江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53-57,共5页
作为初盛唐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张说在文学上尤多建树。不仅以诗歌创作为盛唐诗导夫先路,而且提出了很 有见地的文学思想。"通变"是张说文学思想的特色:既有继承"四杰"、陈子昂等人革新理论的一面,也有超迈... 作为初盛唐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张说在文学上尤多建树。不仅以诗歌创作为盛唐诗导夫先路,而且提出了很 有见地的文学思想。"通变"是张说文学思想的特色:既有继承"四杰"、陈子昂等人革新理论的一面,也有超迈前贤、创新的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变 张说 文学思想 特色
下载PDF
“文学宗府,驰名海内”——鲍照在隋唐的接受述论
17
作者 罗春兰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5-69,共5页
本文主要陈述鲍照在隋唐为读者所接受的状况,并对其原因进行全面探析。鲍照在隋唐时期得到充分首肯和接受,成为其接受史上的高峰期,这主要是因为鲍照的创作切合了隋唐人的期待视野,同时,鲍照资料在隋唐的广泛传播,也为其广为接受提供了... 本文主要陈述鲍照在隋唐为读者所接受的状况,并对其原因进行全面探析。鲍照在隋唐时期得到充分首肯和接受,成为其接受史上的高峰期,这主要是因为鲍照的创作切合了隋唐人的期待视野,同时,鲍照资料在隋唐的广泛传播,也为其广为接受提供了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唐 鲍照 传播 接受 期待视野
下载PDF
比较文学:历史探求与现实思考
18
作者 赖骞宇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4-139,共6页
比较文学自诞生以来经历了三次危机。对于中西比较文学来说,危机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就目前中国比较文学的研究现状而言,要紧的还是脚踏实地,多做研究。要对国际学术界共同关心的问题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提出并解决已有的理论话语未曾涉... 比较文学自诞生以来经历了三次危机。对于中西比较文学来说,危机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就目前中国比较文学的研究现状而言,要紧的还是脚踏实地,多做研究。要对国际学术界共同关心的问题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提出并解决已有的理论话语未曾涉及的理论命题,真正做到理论创新,从而争取国际文化对话中的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文学 中国学派 文化对话
下载PDF
从何其芳的人格变化看大学生人格教育
19
作者 黄红春 黄伟春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1年第11期74-78,共5页
文学教育是人格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何其芳是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不能被忽略的一个作家。他的文学事业与他的精神人格息息相关。从敏感内向的多情诗人到激越、务实的抗战文人,从自由知识分子到体制内的文艺工作者,何其芳的精神人格经... 文学教育是人格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何其芳是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不能被忽略的一个作家。他的文学事业与他的精神人格息息相关。从敏感内向的多情诗人到激越、务实的抗战文人,从自由知识分子到体制内的文艺工作者,何其芳的精神人格经历了两次大变化:从"小我"到"大我"再到"无我"。这种变化反映了一代知识分子自我塑形和体制改造人的是是非非。同时,它也是当下大学生人格教育的一面镜子,可以照见正确与错误的路径,给人多方面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其芳 人格 大学生
下载PDF
比较文学本科教学的整合型模式构想
20
作者 周丹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37-40,共4页
为适应当代社会培养宽口径、厚基础、能力强、素质全面的创新型人才目标的需要,比较文学本科教学的整合型模式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动态化教学模式:整合比较文学的学科理念与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明确教学定位;整合比较文学的学术资源与... 为适应当代社会培养宽口径、厚基础、能力强、素质全面的创新型人才目标的需要,比较文学本科教学的整合型模式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动态化教学模式:整合比较文学的学科理念与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明确教学定位;整合比较文学的学术资源与学生的知识结构,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整合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注重学生的学习实践,并积极构建教师、学生与社会文化生活各领域的立体交流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文学 本科教学 整合型 教学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