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吴茱萸次碱:一种多靶点天然化合物的药理学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罗丹 颜行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207-2213,共7页
吴茱萸次碱是中药吴茱萸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学效应,如心血管保护作用、改善脑功能、保护胃黏膜、抗炎抗氧化等。在多种疾病模型的研究发现,吴茱萸次碱可作用于辣椒素受体、环氧化酶-2、NADPH氧化酶及乙酰胆碱酯酶等多种药物... 吴茱萸次碱是中药吴茱萸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学效应,如心血管保护作用、改善脑功能、保护胃黏膜、抗炎抗氧化等。在多种疾病模型的研究发现,吴茱萸次碱可作用于辣椒素受体、环氧化酶-2、NADPH氧化酶及乙酰胆碱酯酶等多种药物靶点,从多环节缓解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本文对近年来吴茱萸次碱作用的靶点及药理学作用及其衍生物的构效关系进行综述,为以吴茱萸次碱为先导化合物开发多靶点药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次碱 多靶点 辣椒素受体 NADPH 环氧化酶-2
下载PDF
缝隙连接的血管生物学作用及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余艳荣 刘勇 +1 位作者 彭维杰 罗丹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3年第4期96-100,共5页
缝隙连接(gap junction,GJ)是介导相邻细胞间直接通讯的特殊膜通道,由连接蛋白(connexin,Cx)构成的半通道再相互锚定组成,其功能主要是在细胞间起代谢耦联和电耦联作用。血管结构中存在丰富的GJ,广泛参与血管的各项生理功能。近年来的... 缝隙连接(gap junction,GJ)是介导相邻细胞间直接通讯的特殊膜通道,由连接蛋白(connexin,Cx)构成的半通道再相互锚定组成,其功能主要是在细胞间起代谢耦联和电耦联作用。血管结构中存在丰富的GJ,广泛参与血管的各项生理功能。近年来的大量研究表明,Cx表达的改变所致的GJ细胞间通讯功能障碍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血管病变密切相关。本文就GJ在血管生物学中的作用及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隙连接 连接蛋白 血管 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 再狭窄
下载PDF
TRPV1的血管生物学作用及与血管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汪小英 彭维杰 罗丹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8年第6期81-85,共5页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1,TRPV1)是瞬时受体电位(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TRP)超家族成员中的明星分子,广泛分布于血管组织中,参与调节血管功能。文章回顾了近年来TRPV1在血管中发挥的...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1,TRPV1)是瞬时受体电位(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TRP)超家族成员中的明星分子,广泛分布于血管组织中,参与调节血管功能。文章回顾了近年来TRPV1在血管中发挥的生物学作用,并总结其与血管相关疾病的关系,旨在为血管相关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PV1 血管 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 肺动脉高压
下载PDF
吴茱萸次碱改善溶血性磷脂酰胆碱诱导的内皮细胞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功能障碍 被引量:8
4
作者 刘勇 余艳荣 +4 位作者 彭维杰 况海斌 徐宏 宋培源 罗丹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514-1519,共6页
目的探讨吴茱萸次碱(rutaecarpine,Rut)抗溶血性磷脂酰胆碱(LPC)损伤的内皮保护效应及对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功能(GJIC)的调节作用。方法在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预先加入不同浓度的Rut(1.0、0.3、0.1μmol·L-1),处理10 mi... 目的探讨吴茱萸次碱(rutaecarpine,Rut)抗溶血性磷脂酰胆碱(LPC)损伤的内皮保护效应及对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功能(GJIC)的调节作用。方法在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预先加入不同浓度的Rut(1.0、0.3、0.1μmol·L-1),处理10 min后加入LPC(10 mg·L-1)共同孵育24 h。应用辣椒素受体(TRPV1)竞争性拮抗剂CAPZ(10μmol·L-1)研究TRPV1是否介导Rut的保护效应。荧光定量PCR检测缝隙连接蛋白Cx37、Cx40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Cx37和Cx40的蛋白水平,划痕负载试验测定GJIC功能。检测内皮细胞活力(MTT法)、活性氧(ROS)水平和细胞培养液中NO水平及单核细胞黏附,以评价内皮细胞损伤程度。结果 LPC明显下调HUVEC中Cx37和Cx40的mRNA和蛋白水平,抑制缝隙连接染料迁移。而Rut可明显恢复Cx37、Cx40的表达,改善GJIC功能,并减轻LPC诱导血管内皮损伤,表现为增加细胞活力和NO水平,抑制ROS生成和单核细胞黏附。预先给予CAPZ可取消这些效应。结论 Rut可抑制LPC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恢复Cx37和Cx40的表达而改善GJIC,其机制与激活TRPV1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溶血性磷脂酰胆碱 吴茱萸次碱 荧光定量PCR检测 功能障碍 WESTERNBLOT MRNA水平
下载PDF
缝隙连接蛋白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单核-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勇 彭维杰 罗丹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4年第3期81-84,共4页
缝隙连接蛋白(Cx)是构成细胞间缝隙连接或半通道的跨膜蛋白超家族,在动脉粥样硬化发展中有重要作用。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细胞主要表达3种Cx亚型:Cx37、Cx40和Cx43。不用细胞来源的Cx亚型在血管生理中表现为不同生理功能。循环中单核... 缝隙连接蛋白(Cx)是构成细胞间缝隙连接或半通道的跨膜蛋白超家族,在动脉粥样硬化发展中有重要作用。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细胞主要表达3种Cx亚型:Cx37、Cx40和Cx43。不用细胞来源的Cx亚型在血管生理中表现为不同生理功能。循环中单核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是动脉粥样硬化等血管炎症病变的关键环节。本文重点对不同细胞源性Cx亚型在单核-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作一文献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隙连接蛋白 单核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 黏附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吴茱萸次碱抑制Ang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Cx43表达上调 被引量:5
6
作者 汪小英 余艳荣 +2 位作者 王美玲 彭维杰 罗丹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39-1145,共7页
目的探讨吴茱萸次碱(rutaecarpine,Rut)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缝隙连接蛋白43(Cx43)表达,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和表型改变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加入不同浓度的Rut(0.3、1.0、3.0μmol·L^(-1))预处理VSMCs 10 min后,加... 目的探讨吴茱萸次碱(rutaecarpine,Rut)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缝隙连接蛋白43(Cx43)表达,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和表型改变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加入不同浓度的Rut(0.3、1.0、3.0μmol·L^(-1))预处理VSMCs 10 min后,加入AngⅡ(1μmol·L^(-1))共同孵育24 h,应用辣椒素受体(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1,TRPV1)竞争性拮抗剂Capsazepine(CAPZ,10μmol·L^(-1)),探讨TRPV1是否介导Rut的效应。Western blot检测VSMCs中Cx43和NF-κB亚基p65的水平,免疫细胞化学判断p65核转位。CCK-8和Ed U法检测VSMCs增殖,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确定对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收缩型标志蛋白α-SMA和Calponin水平。结果Rut可抑制AngⅡ诱导的Cx43表达上调,并抑制p65核转位,预先给予CAPZ可取消此效应。Rut抑制AngⅡ诱导的VSMCs增殖,表现为抑制VSMCs的DNA合成及细胞活力,还可抑制VSMCs表型转化,以上效应均被CAPZ部分阻断。结论 Rut可下调Cx43表达,从而抑制AngⅡ诱导的VSMCs增殖和表型转换,其机制涉及TRPV1/NF-κB信号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次碱 缝隙连接蛋白43 辣椒素受体 平滑肌细胞 增殖 表型转换
下载PDF
脂氧素与免疫调节研究进展
7
作者 周晓燕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8年第3期82-85,共4页
关键词 脂氧素 免疫介质 免疫细胞
下载PDF
TRPV1/SIRT1介导吴茱萸次碱抗Ang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衰老 被引量:1
8
作者 余艳荣 汪小英 +3 位作者 祝思路 王寒霞 彭维杰 罗丹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61-267,共7页
目的探讨吴茱萸次碱(rutaecarpine,Rut)对长寿蛋白SIRT1表达及Ang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衰老的影响。方法采用AngⅡ(1μmol·L^(-1))孵育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72 h,预先加入不同浓度的Rut(... 目的探讨吴茱萸次碱(rutaecarpine,Rut)对长寿蛋白SIRT1表达及Ang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衰老的影响。方法采用AngⅡ(1μmol·L^(-1))孵育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72 h,预先加入不同浓度的Rut(0.3、1、3μmol·L^(-1)),采用TRPV1拮抗剂CAPZ(10μmol·L^(-1))和AMPK抑制剂Compound C(1μmol·L^(-1))探讨TRPV1/AMPK是否介导Rut的保护效应。SA-β-Gal测定衰老细胞数目,DCFH-DA法测定细胞ROS水平。划痕愈合结合Transwell检测VSMCs迁移。Western blot检测VSMCs中长寿蛋白SIRT1和衰老相关蛋白p53、p21的表达以及p-AMPK水平。结果Rut明显地抑制AngⅡ诱导的VSMCs衰老和ROS生成,并抑制VSMCs迁移。预先给予TRPV1拮抗剂可取消Rut这一保护作用。AngⅡ可降低SIRT1的表达,给予Rut可剂量依赖性地恢复SIRT1的表达,且下调其下游衰老相关蛋白p53和p21的表达。AngⅡ可抑制p-AMPK,加入Rut能恢复p-AMPK水平。CAPZ和Compound C可消除Rut升高SIRT1表达的效应。结论Rut可上调SIRT1表达,抑制AngⅡ诱导的VSMCs衰老和迁移,其机制可能激活TRPV1/AMPK信号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次碱 SIRT1 TRPV1 血管平滑肌细胞 细胞衰老 迁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