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留学生解剖学全英文教学的几点体会 被引量:6
1
作者 万丽丹 刘德明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3期293-294,共2页
根据教学经验和留学生课堂反馈,总结适合医学留学生学习特点的人体解剖学英文授课模式,对留学生教学改革提出建议,旨在培养适应国际化竞争需求的高水平医学留学生。
关键词 解剖学 留学生 教学
下载PDF
断层解剖学网络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 被引量:13
2
作者 段菊如 黄冲 +2 位作者 江婕 周勤 鲁纯纠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6-98,共3页
随着虚拟仿真与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普遍应用,使断层解剖学实验教学网络化成为可能。南昌大学医学院断层解剖学课程是省级精品课程,几年来,为把这门精品课程建设好,课程组进行了多种探索,课程组根据学生能力培养需求,利用学校的网络教... 随着虚拟仿真与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普遍应用,使断层解剖学实验教学网络化成为可能。南昌大学医学院断层解剖学课程是省级精品课程,几年来,为把这门精品课程建设好,课程组进行了多种探索,课程组根据学生能力培养需求,利用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了断层解剖学实验技术网络虚拟与仿真实验教学平台,有效地提高了断层解剖学实验教学的互动性和开放性,文章总结了其有益的经验和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平台建设 断层解剖学 网络
下载PDF
Kawase入路中岩斜区暴露范围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伍洪昊 李美华 +2 位作者 罗穆云 万丽丹 鲁纯纠 《江西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55-57,59,共4页
目的为改进Kawase入路中增加岩尖磨除范围及扩大岩斜区暴露程度的方法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采用10%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颅湿标本16具(32侧),观察并测量岩尖周围结构之间的位置关系;模拟Kawase入路操作,对手术全程及术野的暴露范围进行... 目的为改进Kawase入路中增加岩尖磨除范围及扩大岩斜区暴露程度的方法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采用10%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颅湿标本16具(32侧),观察并测量岩尖周围结构之间的位置关系;模拟Kawase入路操作,对手术全程及术野的暴露范围进行观测。结果三叉神经孔至岩浅大神经与下颌神经交点的距离为(12.49±1.09)mm,三叉神经孔至弓状隆起与岩嵴交点距离为(29.45±3.81)mm,Kawase入路中岩斜区的暴露深度约为(14.43±1.05)mm。结论熟悉颞骨岩部的显微解剖及其周围结构之间的位置关系,能在经岩骨前部入路的手术操作中充分暴露岩斜区,并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wase入路 岩斜区 应用解剖
下载PDF
颅中窝入路岩部切除中耳蜗定位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伍洪昊 李美华 +2 位作者 罗穆云 段菊如 万丽丹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9-131,共3页
目的:探讨耳蜗的定位方法和定位标志,为颅中窝手术入路中磨除岩尖及耳蜗在颅底外科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采用10%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颅湿标本10具(20侧),观察并测量耳蜗及其与周围结构之间的位置关系。结果:耳蜗基底圈的内... 目的:探讨耳蜗的定位方法和定位标志,为颅中窝手术入路中磨除岩尖及耳蜗在颅底外科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采用10%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颅湿标本10具(20侧),观察并测量耳蜗及其与周围结构之间的位置关系。结果:耳蜗基底圈的内侧壁至三叉神经孔的距离为(10.36±1.50)mm,下颌神经与岩浅大神经交点和内耳门后缘的连线至三叉神经孔的距离为(8.04±0.99)mm,提出耳蜗的定位四边形。结论:颅中窝手术入路操作中,在下颌神经与岩浅大神经交点和内耳门后缘的连线的内侧磨除岩尖部骨质时,不容易损伤耳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中窝入路 耳蜗 应用解剖
下载PDF
阔筋膜张肌瓣修复上肢深度烧伤的解剖研究
5
作者 华萍 闵定宏 +1 位作者 吕虎 李国辉 《江西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8-11,共4页
目的为提高阔筋膜张肌瓣修复上肢的移植存活率和功能重建的满意度提供解剖依据。方法教学用尸体30具(48侧)及完整下肢5侧,对阔筋膜张肌的血供、神经、肌形及髂胫束进行观察并记录。结果阔筋膜张肌星长梭形,长14.5~17.5cm,宽3.6... 目的为提高阔筋膜张肌瓣修复上肢的移植存活率和功能重建的满意度提供解剖依据。方法教学用尸体30具(48侧)及完整下肢5侧,对阔筋膜张肌的血供、神经、肌形及髂胫束进行观察并记录。结果阔筋膜张肌星长梭形,长14.5~17.5cm,宽3.6~4.2cm,厚0.8~1.2cm,髂胫束长25~28cm,宽4~7cm,厚0.5cm,由臀上神经下支支配。旋股外侧动脉分支3支型占74%,2支型占24%,1支型占2%;阔筋膜张肌由升支供血占77%,升横支共同供血占23%;升横共干占75%,升横分叉存在4种位置,近肌前缘和深面分叉的横支分支至阔筋膜张肌(12侧),也分出浅皮支(21侧)至阔筋膜皮肤。结论阔筋膜张肌瓣以升支或升横干、降支为肌、皮双血管蒂,带阔筋膜张肌神经、股前外侧皮神经,修复上肢深度烧伤,血运丰富,运动和感觉功能存在。阔筋膜瓣以横支浅皮支和降支为双血管蒂,带股前外侧皮神经,修复无肌肉缺损上肢烧伤,血运充足,感觉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皮瓣 阔筋膜张肌 修复 深度烧伤 上肢深度烧伤 解剖研究
下载PDF
经岩骨前部入路中岩浅大神经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6
作者 伍洪昊 李美华 +2 位作者 王惠萍 万丽丹 鲁纯纠 《江西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岩浅大神经与岩骨周围结构之间的位置关系,为经岩骨前部入路中定位岩骨内重要结构及磨除颞骨岩部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采用10%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颅湿标本16具(32侧),观察并测量岩尖周围结构之间的位置关系;模拟经岩骨前部入... 目的探讨岩浅大神经与岩骨周围结构之间的位置关系,为经岩骨前部入路中定位岩骨内重要结构及磨除颞骨岩部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采用10%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颅湿标本16具(32侧),观察并测量岩尖周围结构之间的位置关系;模拟经岩骨前部入路操作,对手术全程及术野的暴露范围进行观测。结果岩浅大神经为经岩骨前部入路中的一个重要标志,其构成手术入路中磨除岩尖的最外界。结论熟悉颞骨岩部的显微解剖及其周围结构之间的位置关系,能在经岩骨前部入路的手术操作中最大限度地扩大岩斜区的暴露范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岩骨前部入路 岩浅大神经 应用解剖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和海马核因子-κ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吕诚 胡小令 +1 位作者 万斌 杨宝林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2186-2188,共3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15只SD雄性大鼠等分成对照组、模型组、用药组。模型组大鼠给予双侧海马各一次性注射凝聚态β淀粉样蛋白(Aβ)1~40,对照组大鼠海马...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15只SD雄性大鼠等分成对照组、模型组、用药组。模型组大鼠给予双侧海马各一次性注射凝聚态β淀粉样蛋白(Aβ)1~40,对照组大鼠海马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用药组大鼠在海马注射凝聚态Aβ1~40后腹腔注射雷公藤内酯醇,Morris水迷宫试验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NF-κB表达的变化。结果行为学试验显示,在定位航行试验中,模型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用药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较模型组明显缩短;在空间探索试验中,模型组大鼠跨越原平台位置的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用药组大鼠跨越原平台位置的次数较模型组明显增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模型组胞核表达NF-κB的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用药组胞核表达NF-κB的细胞数明显减少。结论雷公藤内酯醇对AD模型大鼠海马NF-κB的活化有抑制作用,并以此改善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醇 阿尔茨海默病 核因子-ΚB 学习记忆
下载PDF
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依从性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被引量:38
8
作者 程捷 万斌 +3 位作者 李雯霞 左亚芬 席梦君 李桃香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第18期1654-1656,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教育管理学组编写的《中国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情况调查问卷》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人数共170例;调查过程由经过培训的专职护士全程管理... 目的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教育管理学组编写的《中国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情况调查问卷》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人数共170例;调查过程由经过培训的专职护士全程管理,患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愿如实填写。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依从性总体欠佳,与患者的文化程度、是否接受监测教育、是否合并神经病变有关;与家庭人均收入、费用的支付方式、是否合并其它急慢性并发症无关。结论应加强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的血糖监测教育。尤其是对文化程度低、自主症状不典型的患者,加强血糖监测重要性的理念植入非常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血糖监测 依从性 调查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对AD模型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黄涛波 吕诚 +1 位作者 胡小令 桂婷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2766-2770,共5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P)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及其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用药组。模型组给予双侧海马各一次性注射凝聚态Aβ1-40,Morris水迷宫实验判断模型成功与否...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P)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及其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用药组。模型组给予双侧海马各一次性注射凝聚态Aβ1-40,Morris水迷宫实验判断模型成功与否。对照组大鼠双侧海马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用药组大鼠在模型制作成功后每日腹腔注射TP0.4mg/kg,共15d。应用流式细胞仪、TUNEL染色、透射电镜技术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细胞色素C和Bcl-2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用药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TUNEL染色阳性细胞数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1);用药组大鼠海马细胞色素C阳性产物数和平均光密度均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1),Bcl-2阳性细胞数和平均光密度均较模型组明显增加(P<0.01)。结论 TP对AD模型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TP增加AD模型大鼠海马神经细胞Bcl-2蛋白表达、减少细胞色素C的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醇 Β-淀粉样蛋白 神经细胞凋亡 阿尔茨海默病
下载PDF
微囊化兔嗅球组织移植对脊髓损伤大鼠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曾旭 王向东 +2 位作者 王航辉 杨宝林 周聪发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3559-3562,共4页
目的:观察微囊化兔嗅球组织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后细胞凋亡及功能恢复的影响,并探讨其对脊髓继发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实验于2004-10/2005-07在南昌大学基础医学院应用解剖研究室完成。选择清洁级SD大白鼠120只,按... 目的:观察微囊化兔嗅球组织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后细胞凋亡及功能恢复的影响,并探讨其对脊髓继发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实验于2004-10/2005-07在南昌大学基础医学院应用解剖研究室完成。选择清洁级SD大白鼠12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损伤对照组、单纯细胞悬液移植组、微囊化移植组,每组30只。制作T10节段脊髓全横断损伤模型。正常对照组仅打开椎管,暴露脊髓不作移植;损伤对照组仅用明胶海绵填塞脊髓损伤腔隙;单纯细胞悬液移植组植入吸附细胞悬液的明胶海绵块;微囊化移植组用与断端腔隙大小相吻合的明胶海绵块吸附10μL的微囊化细胞,植入洞腔。分别于术后12h,1,3,7,21d5个时间点对动物进行BBB评分后处死。取损伤区1cm范围脊髓节段,常规石蜡包埋,水平切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TUNEL染色,观察凋亡细胞的数量及分布变化。按BBB评分法对大鼠术后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评分,共分22级,最低分0分,最高分21分,分数越高,运动功能恢复越完善。结果:纳入大鼠120只,存活96只,存活率为80%。其中以损伤对照组及单纯细胞悬液移植组死亡率较高,损伤对照组大鼠死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脊髓损伤导致损伤平面以下神经功能的丧失所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所导致的;而单纯细胞悬液移植组是因为免疫排斥反应所导致。①术后3d内各组间BBB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7,21d微囊化移植组和单纯细胞悬液移植组大鼠BBB评分高于损伤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7.25±1.17),(4.58±0.38),(2.67±0.61)分;(10.42±1.63),(6.08±0.80),(3.33±0.68)分,F=4.528,3.821,P<0.05],且经微囊化处理后比单纯兔嗅球组织细胞悬液移植运动功能恢复更好(F=4.112,P<0.05);而损伤对照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均较差。②光镜下损伤对照组、单纯细胞悬液移植组脊髓损伤后,脊髓内空洞增大,损伤范围基本确定,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在微囊化移植组脊髓损伤明显减轻,细胞皱缩不明显、胞质、胞核较清晰。③术后1,3,7d微囊化移植组TUNEL阳性细胞数及凋亡指数低于损伤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以术后3d为例,TUNEL阳性细胞数分别为(8.83±1.33),(14.50±1.05)个/视野,P<0.01;凋亡指数分别为10.45±1.58,17.06±1.23,P<0.01)。结论:微囊化兔嗅球组织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后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能促进脊髓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细胞凋亡 嗅球 微囊化
下载PDF
后鼓室颞骨切片与CT对照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段菊如 魏江平 +2 位作者 李明智 熊俊平 鲁纯纠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55-358,共4页
目的:为后鼓室及耳科病变的影像诊断和手术治疗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15例成人头部标本,以眦耳线(CML)为基线,获得间隔为1.00mm,厚度为1.00mm的CT图像,扫描后的头部标本按原定位截取以耳颞区为中心的组织块并将其制成厚为1.00mm的连续... 目的:为后鼓室及耳科病变的影像诊断和手术治疗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15例成人头部标本,以眦耳线(CML)为基线,获得间隔为1.00mm,厚度为1.00mm的CT图像,扫描后的头部标本按原定位截取以耳颞区为中心的组织块并将其制成厚为1.00mm的连续横断薄层切片。标本切片与CT图像对照,对颞骨内砧骨窝、鼓索隆起、茎突隆起、面神经隐窝、鼓室窦、岬小桥、外耳道上棘等结构进行观察。结果:砧骨窝深度为1.49mm,至面神经锥曲的距离为5.67mm。后鼓室窦内侧壁至面神经水平部的距离为3.14mm。外耳道上棘至面神经垂直段、鼓索神经、鼓岬的距离分别为16.76mm、15.94mm和21.81mm。结论:耳颞区断面标本与CT图像进行对照研究,其结果对耳科疾病的影像诊断及手术治疗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骨 后鼓室 解剖学 横断面 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对大鼠大脑皮质内注射β-淀粉样蛋白后补体C1q和C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吕诚 胡小令 +3 位作者 杨宝林 万斌 聂菁 李耀斌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00-803,共4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对大鼠大脑皮质内注射β-淀粉样蛋白(Aβ)后补体C1q和C3表达的影响。方法 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等分成对照组、Aβ组、用药组。Aβ组大鼠给予双侧大脑皮质各一次性注射凝聚态Aβ1-40,对照组大鼠大脑皮质注射等量生理...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对大鼠大脑皮质内注射β-淀粉样蛋白(Aβ)后补体C1q和C3表达的影响。方法 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等分成对照组、Aβ组、用药组。Aβ组大鼠给予双侧大脑皮质各一次性注射凝聚态Aβ1-40,对照组大鼠大脑皮质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用药组大鼠在大脑皮质注射凝聚态Aβ1-40后腹腔注射雷公藤内酯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RT-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大脑皮质C1q和C3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Aβ组大鼠大脑皮质C1q和C3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和平均光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用药组大鼠大脑皮质C3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较Aβ组明显减少(P<0.05),用药组大鼠大脑皮质C1q和C3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较Aβ组明显减弱(P<0.01)。RT-PCR结果显示,Aβ组大鼠大脑皮质C1q和C3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用药组大鼠大脑皮质C1q和C3 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Aβ组(P<0.05,P<0.01)。结论雷公藤内酯醇对大鼠大脑皮质内注射Aβ后补体C1q和C3的表达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醇 Β-淀粉样蛋白 C1Q C3 大脑皮质
下载PDF
面神经垂直段在横、冠状断层和CT上的定位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3
作者 段菊如 张博 +4 位作者 钟斌 李明智 魏江平 熊俊平 鲁纯纠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4-126,共3页
目的:为面神经及耳科病变的影像诊断和手术治疗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30例成人头部标本,15例以眦耳线(CML)为基线,15例以CML相垂直的直线为基线,获得间隔为1.0 mm,厚度为1.0 mm的CT图像,扫描后的头部标本按原定位截取以耳颞区为中心的... 目的:为面神经及耳科病变的影像诊断和手术治疗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30例成人头部标本,15例以眦耳线(CML)为基线,15例以CML相垂直的直线为基线,获得间隔为1.0 mm,厚度为1.0 mm的CT图像,扫描后的头部标本按原定位截取以耳颞区为中心的组织块并将其制成厚为1.0 mm的连续横(冠)状薄层切片。标本切片与CT图像对照,对颞骨内面神经垂直段及邻近结构进行观测。结果:(1)横断层:VFN距面神经隐窝、鼓室窦、鼓索神经、外耳道上棘距离分别为(0.63±0.15)mm、(2.17±0.12)mm、(5.16±0.10)mm和(16.80±1.19)mm;(2)冠状断层:VFN长度平均值为(14.28±1.30)mm,VFN至鼓索神经、后半规管距离分别为(2.49±0.19)mm和(2.53±0.33)mm。结论:耳颞区火棉胶横断和冠状薄层断面标本能良好显示VFN及其周围结构的解剖位置和毗邻关系,可直接与HRCT扫描图像图像进行对照研究,其结果对耳科疾病的影像诊断及手术治疗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骨 面神经 断层解剖 CT 火棉胶
下载PDF
经络研究的四大主流学派及其分析 被引量:30
14
作者 华萍 吕虎 +1 位作者 原林 唐雷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07-413,共7页
目的:总结、归纳经络研究的各个流派。方法:查阅文献,回顾经络研究历史。结果:中、外学者几十年针灸经络探秘,逐渐形成经络研究的四大主流学派:神经生理学派——神经传导学说,生理生化学派——体液循环学说,生物物理学派——生物场学说... 目的:总结、归纳经络研究的各个流派。方法:查阅文献,回顾经络研究历史。结果:中、外学者几十年针灸经络探秘,逐渐形成经络研究的四大主流学派:神经生理学派——神经传导学说,生理生化学派——体液循环学说,生物物理学派——生物场学说,整体间隙学派——结缔组织结构学说,对这些理论进行了归纳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络研究/历史 中医流派
下载PDF
微囊化兔坐骨神经组织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神经元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万斌 马建敏 +1 位作者 傅文学 刘德明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63-467,共5页
目的:观察大鼠脊髓半横断损伤后植入微囊化兔坐骨神经组织对一氧化氮合酶(NOS)表达的影响。方法:尼氏染色和NADPH-d组织化学染色。利用图像分析系统检测染色标记细胞数和阳性细胞平均面积、平均光密度。结果:脊髓损伤后神经元数量减... 目的:观察大鼠脊髓半横断损伤后植入微囊化兔坐骨神经组织对一氧化氮合酶(NOS)表达的影响。方法:尼氏染色和NADPH-d组织化学染色。利用图像分析系统检测染色标记细胞数和阳性细胞平均面积、平均光密度。结果:脊髓损伤后神经元数量减少,尼氏体脱失、溶解。术后3d,微囊组NOS阳性细胞数、阳性细胞平均面积及平均光密度均明显高于单损组;术后7d微囊组NOS阳性细胞数和阳性细胞平均面积较细胞组高;术后14d,细胞组NOS阳性细胞数急剧增高超过微囊组,但微囊组仍平稳上升。结论:微囊化兔坐骨神经组织移植能诱导早期NOS表达增加及抑制后期NO过量产生,减轻脊髓继发性损伤,有利于损伤脊髓的修复和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 坐骨神经 移植 异种 脊髓损伤 神经元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对AD细胞模型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聂菁 周明 +4 位作者 吕诚 胡小令 万斌 杨宝林 李耀斌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4-158,共5页
目的:研究雷公藤内酯醇对阿尔茨海默病(AD)细胞模型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探讨雷公藤内酯醇治疗AD的可能机制。方法:用凝聚态Aβ1-40(20μg/ml)刺激的小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MCM)作用于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建立AD细胞模型,应用MTT法和T... 目的:研究雷公藤内酯醇对阿尔茨海默病(AD)细胞模型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探讨雷公藤内酯醇治疗AD的可能机制。方法:用凝聚态Aβ1-40(20μg/ml)刺激的小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MCM)作用于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建立AD细胞模型,应用MTT法和TUNEL染色,观察不同剂量的雷公藤内酯醇(5μg/ml和25μg/ml)在不同时程(2 h和24 h)内对AD细胞模型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结果:加药后2 h除模型MCM组海马神经元凋亡数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正常MCM组(P<0.05)外,其余各组之间海马神经元凋亡数无明显差异。加药后24 h,模型MCM组海马神经元凋亡数较正常对照组和正常MCM组显著增多(P<0.01);低剂量用药MCM组和高剂量用药MCM组海马神经元凋亡数与模型MCM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P<0.01);高剂量用药MCM组海马神经元凋亡数较低剂量用药MCM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雷公藤内酯醇对AD细胞模型海马神经元的凋亡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醇 阿尔茨海默病 海马神经元 凋亡 大鼠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对β-淀粉样蛋白诱导的大鼠小胶质细胞IL-1β和PGE_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耀斌 聂菁 +3 位作者 吕诚 胡小令 薛国勇 鲁纯纠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3521-3523,共3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对β-淀粉样蛋白(Aβ)1-40诱导的大鼠小胶质细胞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前列腺素E2(PGE2)表达的影响。方法本实验用Aβ1-40(20μg/ml)诱导体外培养的原代小胶质细胞,建立阿尔茨海默病(AD)细胞模型,并给予不同剂...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对β-淀粉样蛋白(Aβ)1-40诱导的大鼠小胶质细胞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前列腺素E2(PGE2)表达的影响。方法本实验用Aβ1-40(20μg/ml)诱导体外培养的原代小胶质细胞,建立阿尔茨海默病(AD)细胞模型,并给予不同剂量雷公藤内酯醇(终浓度分别为5、25μg/ml)在不同时程(2 h、12 h、24 h)进行干预,提取细胞培养上清,采用放射免疫学方法检测IL-1β和PGE2的含量。结果加药后12h,模型组IL-1β和PGE2的含量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5μg/ml组和25μg/ml组IL-1β的含量比模型组明显减少(P<0.01),5μg/ml组PGE2的含量比模型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雷公藤内酯醇对Aβ1-40诱导的小胶质细胞IL-1β和PGE2的表达上调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醇 β-淀粉样蛋白 小胶质细胞 白细胞介素1Β 前列腺素E2
下载PDF
一种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原代培养方法 被引量:10
18
作者 周明 聂菁 +1 位作者 吕诚 胡小令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0年第3期1-3,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高效的海马神经元的原代培养方法。方法无菌环境下取新生SD大鼠(24 h内)海马,清洗、剪碎,以0.25%胰蛋白酶消化,200目滤网过滤,混合培养,约5 d后加入阿糖胞苷抑制神经胶质细胞的生长。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神经元...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高效的海马神经元的原代培养方法。方法无菌环境下取新生SD大鼠(24 h内)海马,清洗、剪碎,以0.25%胰蛋白酶消化,200目滤网过滤,混合培养,约5 d后加入阿糖胞苷抑制神经胶质细胞的生长。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表达情况,观察海马神经元形态。结果海马神经元纯度≥90%。神经元接种3 d后具有典型的形态特征,13~14 d突起形成密集的神经纤维网络,14 d后细胞出现凋亡。结论本实验方法步骤简便,可获得纯度较高的海马神经元,为研究与海马神经元相关的疾病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神经元 细胞培养 鉴定 动物 实验 大鼠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海马白细胞介素-1β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吕诚 胡小令 +3 位作者 杨宝林 万斌 聂菁 薛国勇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227-1229,共3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海马白细胞介素-1β(IL-1β)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SD雄性大鼠等分成对照组、模型组、用药组。模型组大鼠给予双侧海马各一次性注射凝聚态Aβ1-40,对照组大鼠海马注射等量生理...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海马白细胞介素-1β(IL-1β)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SD雄性大鼠等分成对照组、模型组、用药组。模型组大鼠给予双侧海马各一次性注射凝聚态Aβ1-40,对照组大鼠海马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用药组大鼠在海马注射凝聚态Aβ1-40后腹腔注射雷公藤内酯醇,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IL-1β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模型组IL-1β阳性细胞数和平均光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用药组IL-1β阳性细胞数和平均光密度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或0.01)。RT-PCR结果显示,模型组IL-1βmRN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用药组IL-1βmRNA水平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雷公藤内酯醇对AD模型大鼠海马IL-1β的表达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醇 阿尔茨海默病 白细胞介素-1Β 海马
下载PDF
高分辨率CT扫描图像对后鼓室及其邻近结构的定位(英文) 被引量:4
20
作者 段菊如 罗淑贞 +2 位作者 魏江平 李明智 鲁纯纠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9期7768-7772,共5页
背景:受扫描层面及部分容积效应的影响,高分辨率CT影像学检查很难准确、清晰地观察颞骨内的细微结构,而应用薄层断面与高分辨率CT图像相结合,可精确辨认耳内各微小结构。目的:实验拟解决高分辨率CT扫描图像对后鼓室及其邻近结构的定位方... 背景:受扫描层面及部分容积效应的影响,高分辨率CT影像学检查很难准确、清晰地观察颞骨内的细微结构,而应用薄层断面与高分辨率CT图像相结合,可精确辨认耳内各微小结构。目的:实验拟解决高分辨率CT扫描图像对后鼓室及其邻近结构的定位方法,为后鼓室及耳科病变的影像变化提供解剖学佐证。设计、时间及地点:耳颞区断面标本与CT图像对照观察,实验于2004-07/2007-06在南昌大学医学院断层影像解剖研究室和江西省人民医院影像中心完成。材料:外观无异常的经100g/L甲醛固定的成人颅脑标本15例(30侧),由南昌大学医学院人体解剖教研室提供;GEHi-speedNx/iSysCT设备由美国通用电器公司提供。方法:以眦耳线为基线,获得间隔为1.00mm,厚度为1.00mm的CT图像,扫描后的头部标本按原定位截取以耳颞区为中心的组织块并将其制成厚为1.00mm的连续横断薄层切片。主要观察指标:标本切片与高分辨率CT图像对照,逐一辨识颞骨内砧骨窝、鼓索隆起、茎突隆起、面神经隐窝、鼓室窦、岬小桥、外耳道上棘等结构。结果:砧骨窝深度为(1.49±0.05)mm,至面神经锥曲的距离为(5.67±0.14)mm。后鼓室窦内侧壁至面神经水平部的距离为(3.12±0.15)mm。外耳道上棘至面神经垂直段、鼓索神经、鼓岬的距离分别为(16.73±1.24)mm、(15.87±1.14)mm和(21.84±2.43)mm。结论:高分辨率CT扫描图像结合耳颞区薄层断面标本可对后鼓室内的砧骨窝、鼓索隆起、茎突隆起、面神经隐窝、鼓室窦、岬小桥等结构进行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骨 后鼓室 解剖学 横断面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