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念珠菌生物膜的形成过程及其抗真菌耐药性
1
作者 陈婷 李璇 +1 位作者 黄孝天 张陆兵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4年第1期130-135,139,共7页
白念珠菌的生物膜是相对于其悬浮生长状态而言的一种独特的生长形式,是其产生毒力或致病的关键因子,生物膜形态的白念珠菌对多种抗真菌药物表现出高度耐药,给临床治疗带来巨大挑战。对白念珠菌生物膜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有助于感染性... 白念珠菌的生物膜是相对于其悬浮生长状态而言的一种独特的生长形式,是其产生毒力或致病的关键因子,生物膜形态的白念珠菌对多种抗真菌药物表现出高度耐药,给临床治疗带来巨大挑战。对白念珠菌生物膜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有助于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新抗真菌药物的开发。文章综述了白念珠菌生物膜形成的4个关键阶段,即黏附、增殖、成熟、扩散以及其耐药性形成的代表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念珠菌 生物膜 形成过程 抗真菌药
下载PDF
南昌地区育龄妇女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感染情况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罗洁 刘金辉 +1 位作者 周慧敏 余海燕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5年第1期18-20,28,共4页
目的:调查分析南昌地区已婚育龄妇女弓形虫(TOX)、风疹病毒(RV)、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情况,为预防感染,降低出生缺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西省生殖保健中心、南昌市人口计生委宣教服务中心及南昌市所辖地区的各免费孕前优... 目的:调查分析南昌地区已婚育龄妇女弓形虫(TOX)、风疹病毒(RV)、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情况,为预防感染,降低出生缺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西省生殖保健中心、南昌市人口计生委宣教服务中心及南昌市所辖地区的各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点进行TOX、RV、CMV特异性抗体检测的15 879例妇女的临床资料及TOX、RV、CMV感染情况。结果:南昌地区育龄妇女TOX-IgM阳性率为4.20%、TOX-IgG阳性率为5.50%、RVIgG阳性率为96.70%、CMV-IgM阳性率为6.50%、CMV-IgG阳性率为95.20%。地域、季节、动物接触史及不良孕产史均为影响3种病原微生物感染率的重要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针对南昌地区上述3种病原微生物的感染特点,将农村地区的育龄妇女列为重点筛查人群,对有不良孕产史的育龄妇女加强孕前优生指导,建议育龄妇女妊娠前三个月的致畸敏感期尽量避开春季,以有效降低不良妊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风疹病毒 巨细胞病毒 育龄妇女 孕前保健
下载PDF
江西地区儿童感染的乙型肝炎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邹淑慧 夏方娜 +2 位作者 周艳 肖九长 刘金辉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4年第9期6-12,共7页
目的:初步调查江西地区乙肝疫苗免疫儿童感染的乙型肝炎病毒全基因组的分子特征。方法收集江西省儿童医院11445份乙肝疫苗免疫儿童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 HBV-M,抽提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血清中的 HBV DNA,分3个... 目的:初步调查江西地区乙肝疫苗免疫儿童感染的乙型肝炎病毒全基因组的分子特征。方法收集江西省儿童医院11445份乙肝疫苗免疫儿童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 HBV-M,抽提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血清中的 HBV DNA,分3个相互重叠片段 PCR 扩增 HBV 基因并测序,采用 ContigExpress 软件对所测序列拼接成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各读码框核苷酸和氨基酸变化。对 HBV 不同基因型以及所获得的 HBV 全基因组的 S 基因序列进行系统进化树的构建以确定基因型。结果11445份血清样品中,检测出117份 HBsAg 阳性标本,进行分段重叠扩增并测序,最终拼接出58份完整的 HBV 基因组,均为 B 基因型和 adw 血清型。对各开放读码框进行序列比对发现 PreS 区存在散在分布的突变:如 A2990C→ H48P、A2999C→ N51T、C3041T→ P65L、C3097A→L84I 和 A3136G→ T97A;S 区突变集中在120~200 aa,主要突变位点为 C533A→ P127T、A541C→Q129H、G588C→G145A、T753A→F200Y;前 C 区突变位点有 A1814C/T1815C→M1P、G1896A→ W28*,C 区出现1例 C1913A→P5T 变异;P 区出现散在分布的突变位点,未发现与耐药性有关的突变位点,其 RT 区 YMDD 核序也未发生变异;X 区氨基端主要突变点为:G1437T/A→ G22C/S、G1476A→ G35R 和 G1503A/T/C/T1504G→V44I/F/L/C,羧基端突变集中在120~150 aa,出现5例 A1762T/G1764A→K130M/V131I 突变。结论了解分析儿童 HBV 全基因组的分子特征和突变情况,为疫苗免疫儿童感染乙肝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病毒学分子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全基因组 儿童 江西地区
下载PDF
肠道病毒非结构蛋白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静怡 张洁妤 黄孝天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3年第8期81-84,96,共5页
肠道病毒是一类主要经消化道传播的病毒,可引起人类多种疾病。随着对肠道病毒研究的深入,发现肠道病毒的非结构蛋白在病毒增殖和宿主致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就肠道病毒非结构蛋白功能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肠道病毒 非结构蛋白 功能
下载PDF
免疫蛋白酶体在病毒感染中的作用
5
作者 徐忆莲 刘琼 黄孝天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73-875,880,共4页
蛋白酶体是细胞内存在的一种多亚基复合物,对真核细胞内环境的稳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免疫蛋白酶体是能够调控炎症因子、参与MHC-I抗原提呈路径的一类特殊蛋白酶体。本文对近年来免疫蛋白酶体在病毒复制、免疫逃逸、致病性以及... 蛋白酶体是细胞内存在的一种多亚基复合物,对真核细胞内环境的稳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免疫蛋白酶体是能够调控炎症因子、参与MHC-I抗原提呈路径的一类特殊蛋白酶体。本文对近年来免疫蛋白酶体在病毒复制、免疫逃逸、致病性以及抗病毒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设计新型抗病毒药物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体 免疫蛋白酶体 病毒复制 免疫逃逸 抗病毒治疗
下载PDF
中草药提取物在糖尿病肾病中抑制TLR4的相关信号通路 被引量:3
6
作者 李蓉 李丹 杜宇娜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22年第1期121-128,共8页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与Toll样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 4,TLR4)相关的炎症因子可能参与其发生发展。TLR4是由胞外域、胞浆区和跨膜区这三部分组成的一种I型跨膜蛋白。TLR4主要可介导Toll样受体4/丝裂...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与Toll样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 4,TLR4)相关的炎症因子可能参与其发生发展。TLR4是由胞外域、胞浆区和跨膜区这三部分组成的一种I型跨膜蛋白。TLR4主要可介导Toll样受体4/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Toll Like Receptor 4/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TLR4/MAPK)和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Toll Like Receptor 4/nuclear factor-kappaB,TLR4/NF-κB)两条信号通路,可促进多种炎症因子的释放,诱导炎症反应,介导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s,ARB)等许多西药已被证明能对DN患者的肾功能起保护作用,但只通过单一靶点或通路来延缓DN的发展,并未从源头上阻断DN的发生,探索准确可行的药物是目前医学的研究热点。中草药提取物在许多科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如黄连素、淫羊藿苷、熊果酸、伞形酮等几种中草药提取物,均具有抑制TLR4相关信号通路的作用,并可通过对TLR4相关信号通路的抑制减轻糖尿病肾病症状。因此,本文主要围绕TLR4的结构组成、TLR4相关信号通路及中草药提取物治疗的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TLR4相关信号通路 中草药提取物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外膜囊泡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标先 黄孝天 刘琼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65-572,共8页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被认为是引起人类胃部疾病的元凶之一。外膜囊泡(Outer Membrane Vesicles,OMVs)是由细菌外膜自发脱落而形成的囊泡状结构,其具有细菌外膜多数成分,包括外膜蛋白、多糖、脂质以及其他蛋白组分。越来越...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被认为是引起人类胃部疾病的元凶之一。外膜囊泡(Outer Membrane Vesicles,OMVs)是由细菌外膜自发脱落而形成的囊泡状结构,其具有细菌外膜多数成分,包括外膜蛋白、多糖、脂质以及其他蛋白组分。越来越多的研究正在关注外膜囊泡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同时,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外膜囊泡作为疫苗,在防治幽门螺杆菌感染中也展现了良好的应用潜力。因此,本综述总结了目前关于幽门螺杆菌外膜囊泡组成成分的研究,并讨论了外膜囊泡在幽门螺杆菌存活和致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外膜囊泡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中发挥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外膜囊泡 功能 应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