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注脊柱外科手术后的深静脉血栓:预防及治疗 被引量:17
1
作者 周益彪 张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7期4416-4422,共7页
背景:目前国内外对于脊柱手术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存在较大的分歧,对于脊柱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尚未形成统一的看法。目的:分析脊柱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的进展。方法:从中国知网以及Pub Med数据库搜索并经过筛选的1993年1... 背景:目前国内外对于脊柱手术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存在较大的分歧,对于脊柱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尚未形成统一的看法。目的:分析脊柱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的进展。方法:从中国知网以及Pub Med数据库搜索并经过筛选的1993年1月至2016年1月与脊柱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相关的41篇文献,对其当前的预防方法、预防措施以及危险因素、发病率等方面进行总结。结果与结论:①随着手术技术的提高及医疗器械的发展,许多新技术、新器械及生物材料被广泛地应用于脊柱外科,同时复杂性、困难性手术的增加、手术创伤的加大及手术时间的延长,脊柱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也逐年增加,发病率呈现上升的趋势;②脊柱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手段与方式在不断丰富,目前分级预防方式较为成熟有效;③医护人员行静脉穿刺或注射应尽量选择上肢建立静脉通道,避免下肢静脉血管的损伤;④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明确脊柱手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流行病学特点,相关干预的时机与时限,以及有效的药物及物理干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脊柱手术 深静脉血栓 三级预防
下载PDF
椎间孔镜与单纯髓核摘除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2
2
作者 顾丽丽 张学学 +3 位作者 张华秀 刘志礼 曹新添 张达颖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115-118,共4页
目的比较椎间孔镜(TESSYS)技术与单纯髓核摘除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单节段LDH患者5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6例。选择经皮TESSYS技术治疗患者为TESSYS组,选择单纯髓核摘除术治疗... 目的比较椎间孔镜(TESSYS)技术与单纯髓核摘除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单节段LDH患者5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6例。选择经皮TESSYS技术治疗患者为TESSYS组,选择单纯髓核摘除术治疗患者为开放组。对两组患者切口大小、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进行比较。于术前、术后6、24和48 h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和磷酸肌酸激酶(CPK)。手术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术后随访按Macnab标准统计优良率。结果 TESSYS组的切口大小、手术时间、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少于开放组(P<0.05)。TESSYS组术后24和48 h的ESR、CRP、CPK低于开放组(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较术前下降(P<0.05),且两组间术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SSYS组优良率为92.31%,开放组优良率为88.46%。结论 TESSYS技术与单纯髓核摘除术比较,治疗单节段LDH近期疗效相同,对机体创伤反应更小,损害更轻,并且具有切口小、手术和住院时间短、出血量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孔镜 单纯髓核摘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 炎症因子
下载PDF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解压术后大脑皮层结构重塑的MRI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谭永明 周福庆 +3 位作者 刘志礼 曾献军 龚洪翰 何来昌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15-1319,共5页
目的应用基于体素形态学测量(VBM),研究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解压术前、后大脑感觉运动网络(SMN)内的脑区灰质体积的改变,探讨CSM患者大脑感觉运动皮层结构损伤机制及其参与术后结构重塑的神经机制。方法采用3.0 T磁共振对21例CSM患者... 目的应用基于体素形态学测量(VBM),研究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解压术前、后大脑感觉运动网络(SMN)内的脑区灰质体积的改变,探讨CSM患者大脑感觉运动皮层结构损伤机制及其参与术后结构重塑的神经机制。方法采用3.0 T磁共振对21例CSM患者与21名匹配健康对照者进行容积MRI扫描,并进行随访复查;基于VBM方法,采用独立或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CSM患者解压术前、术后大脑感觉运动皮层灰质体积改变情况,及Pearson线性分析异常脑区灰质体积改变情况和临床功能评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者比较,CSM患者术前左侧小脑前叶、左侧顶下小叶、右侧额中回、右侧中央前/后回灰质及双侧岛叶灰质体积减小;CSM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左侧小脑后叶、右侧颞中回及颞上回、右侧丘脑、双侧辅助运动区灰质体积较术前减小,左侧顶下小叶、右侧顶上小叶、右侧中央前回/中央后回灰质体积增加;较健康对照者双侧岛叶灰质体积减小及双侧小脑前叶灰质体积增加(GRF校正)。术前及术后3个月复查时CSM患者组异常区域灰质体积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及病程并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CSM患者解压术前、术后存在感觉运动皮层灰质体积异常,提示脊髓病变可导致大脑结构损伤;解压术后局部灰质趋于正常提示皮质重塑参与CSM术后恢复;CSM患者术前术后感觉运动皮层存在结构性损伤与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功能磁共振 外科减压 感觉运动网络 基于体素形态学测量
原文传递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减压术后感觉运动皮层局部一致性改变的静息态功能MRI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谭永明 周福庆 +4 位作者 刘志忆 吴麟 曾献军 龚洪翰 何来昌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95-499,共5页
目的:利用静息态fMRI(rs-fMRI)技术,探讨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解压术前、术后静息状态下大脑感觉运动网络内的局部功能活动改变情况。方法2013年6月至2014年4月收集拟行减压术的CSM患者21例(患者组)及年龄、性别及受教育程度... 目的:利用静息态fMRI(rs-fMRI)技术,探讨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解压术前、术后静息状态下大脑感觉运动网络内的局部功能活动改变情况。方法2013年6月至2014年4月收集拟行减压术的CSM患者21例(患者组)及年龄、性别及受教育程度匹配的健康志愿者21名(对照组),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均进行rs-fMRI扫描。采用基于局部一致性(ReHo)的方法,计算受试者内源性局部脑功能活动。运用双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CSM患者组术前、术后与对照组之间,配对t检验比较患者手术前后大脑感觉运动网络内ReHo的差异。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观察异常区域ReHo值和临床功能评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SM患者术前静息状态下左侧中央前、后回的ReHo降低(体素数89,t=-3.894,P〈0.05),而右侧顶上小叶的ReHo增高(体素数87,t=3.829,P〈0.05)。CSM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较健康对照组右侧顶上小叶ReHo减低(体素数320,t=-4.5964,P〈0.01),较术前左侧中央前、后回ReHo值升高(体素数372,t=-3.9811,P〈0.05)。术前及术后3个月复查时CSM患者组异常ReHo区域与临床功能评分均无相关性(P&gt;0.05)。结论 CSM患者存在感觉运动皮层静息状态下局部功能活动异常,解压术后局部功能活动趋于正常,提示皮质重塑参与CSM术后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前路病灶清除、钛网异体骨植骨内固定治疗多节段颈椎结核的疗效分析
5
作者 潘伟 曹凯 《医学信息》 2018年第6期183-184,187,共3页
目的分析前路病灶清除、钛网异体骨植骨内固定在治疗多节段颈椎结核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在医院内部选取了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20例多节段颈椎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一对其实施前路病灶清除联合钛... 目的分析前路病灶清除、钛网异体骨植骨内固定在治疗多节段颈椎结核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在医院内部选取了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20例多节段颈椎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一对其实施前路病灶清除联合钛网异体骨植骨内固定进行治疗,对比分析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指标和矢状面序列参数,同时调查患者术后的JOA评分改善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患者手术后的各项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手术后的各项颈椎矢状面序列参数均显著优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随访2年后的的JOA评分改善率为95.00%,并发症发生率为0,且随访2年后所有患者均达到了Ⅱ级以上骨愈合。结论前路病灶清除联合钛网异体骨植骨内固定可以有效实现对多节段颈椎结核患者的治疗,治疗效果好,并发症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病灶清除 钛网异体骨植骨内固定 多节段颈椎结核 有效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