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假性膜部瘤与真性膜部瘤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心律失常发生率的比较与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童一帆 颜友良 +2 位作者 李顺辉 李秀丽 刘丽赟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8期44-46,共3页
目的分析假性膜部瘤与真性膜部瘤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并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将227例成功进行介入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患者分为假性膜部瘤组(n=160)与真性膜部瘤组(n=67),每例患者术前均经临床体检、心电图、胸部X线... 目的分析假性膜部瘤与真性膜部瘤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并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将227例成功进行介入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患者分为假性膜部瘤组(n=160)与真性膜部瘤组(n=67),每例患者术前均经临床体检、心电图、胸部X线、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对其围术期持续心电监测数据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真性膜部瘤组术后各种心律失常发生率较假性膜部瘤组明显增加(P<0.01),其中以传导阻滞发生尤为明显。结论真性膜部瘤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增加,与其解剖结构有关。因此,术中操作轻柔,选择合适的封堵器,术后严密观察,积极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均可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真性膜部瘤 介入封堵术 心律失常
下载PDF
经导管封堵卵圆孔未闭患者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童一帆 刘丽赟 +2 位作者 黄鑫 邓雨晴 李顺辉 《当代医学》 2020年第21期12-14,共3页
目的观察经导管卵圆孔未闭封堵后新发心房颤动的发生情况以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9月在本院接受卵圆孔未闭封堵术患者共66例(其中不明原因脑卒中37例、偏头痛29例)。患者术前行24 h动态心电图,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 目的观察经导管卵圆孔未闭封堵后新发心房颤动的发生情况以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9月在本院接受卵圆孔未闭封堵术患者共66例(其中不明原因脑卒中37例、偏头痛29例)。患者术前行24 h动态心电图,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接受24 h动态心电图及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66例均成功完成封堵术,术后共发现新发心房颤动3例(3例患者均合并房间隔膨出瘤),其中2例为阵发性心房颤动,1例为持续性心房颤动,术后6个月未发现心房颤动。结论 PFO合并房间隔膨出瘤及使用较大型号卵圆孔封堵器会增加PFO经导管封堵术术后心房颤动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圆孔未闭 经导管封堵术 心房颤动 房间隔膨出瘤
下载PDF
丹参多酚酸盐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对患者hs-CRP、血管内皮功能、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万红兵 程金荣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35期40-42,46,共4页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氯吡格雷对冠心病患者hs-CRP、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3月于我院进行救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氯吡格雷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氯吡格雷对冠心病患者hs-CRP、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3月于我院进行救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采用丹参多酚酸盐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疗程均为2周。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对比治疗前后两组hs-CRP、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s-CRP、内皮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未对治疗进展产生影响。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可有效改善hs-CRP、内皮功能、血液流变学水平,减轻心肌持续性损伤,利于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丹参多酚酸盐 氯吡格雷 HS-CRP 血管内皮功能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L的影响
4
作者 刘建萍 张卫 +1 位作者 葛郁芝 汪玉如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1期1551-1552,共2页
关键词 心绞痛 不稳定型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CD40配体
下载PDF
舒张性心力衰竭发病机制及诊治现状 被引量:3
5
作者 翟华季 颜友良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0年第12期124-125,127,共3页
关键词 舒张性心力衰竭 发病机制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左心耳封堵术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心脏利尿钠肽分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彭金华 王平 +5 位作者 胡婧 杨靓淇 郑丹 刘小军 张丽 颜友良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9年第6期873-876,共4页
目前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人数逐渐增加,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治疗极其重要。左心耳封堵术作为治疗心房颤动的一种新技术,能有效地预防卒中,同时,左心耳封堵术后对心脏利尿钠肽分泌功能有一定影响,但临床研究较少。现对此做一系统综述,探... 目前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人数逐渐增加,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治疗极其重要。左心耳封堵术作为治疗心房颤动的一种新技术,能有效地预防卒中,同时,左心耳封堵术后对心脏利尿钠肽分泌功能有一定影响,但临床研究较少。现对此做一系统综述,探讨左心耳封堵术对心脏利尿钠肽分泌功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左心耳封堵术 利尿钠肽
下载PDF
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暴发性心肌炎1例 被引量:2
7
作者 谢江波 温燕华 +3 位作者 刘道江 彭金华 邹家旺 李顺辉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65-66,共2页
暴发性心肌炎(fulminant myocarditis,FM)起病急,发展快,临床表现多样,易造成漏诊和误诊。我科于2018年11月26日收治1例FM患者,以消化道感染为前驱症状,反复多变的心电图及泵衰竭为特点,从起病至死亡仅仅3天,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 暴发性心肌炎(fulminant myocarditis,FM)起病急,发展快,临床表现多样,易造成漏诊和误诊。我科于2018年11月26日收治1例FM患者,以消化道感染为前驱症状,反复多变的心电图及泵衰竭为特点,从起病至死亡仅仅3天,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46岁,因上腹胀伴发热2天,腹痛伴呕吐2 h入我院消化科。患者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胀,呈持续性,食欲减退,腹泻、畏寒、发热,最高体温38.6℃,在社区诊所静脉点滴抗生素2日无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发性心肌炎 急性心肌梗死 心电图
下载PDF
下肢被动运动训练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姚芬芬 张芳 +3 位作者 张雪梅 饶堃睿 曹明星 方译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0年第11期1-4,13,共5页
目的观察运用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进行下肢被动运动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的生活质量、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常规药... 目的观察运用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进行下肢被动运动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的生活质量、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治疗+双下肢放入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仪(仪器不运转),治疗组常规药物治疗+下肢被动MOTO运动。治疗1个疗程(2周)时,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明尼苏达心衰量表(MLHFQ)评分以及6分钟步行试验(6MWT)结果。结果2组治疗后MLHFQ评分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5.65±8.12)分比(42.43±11.5)分,P<0.05];2组治疗后6MWT距离均较治疗前更长P<0.05),且治疗组长于对照组[(349.12±90.56)m比(304.98±98.32)m,P<0.05]。结论下肢被动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运动耐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下肢被动运动 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 明尼苏达心衰量表 6分钟步行试验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的效果评定及护理 被引量:2
9
作者 熊苗璐 《当代医学》 2017年第22期172-174,共3页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以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进行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的3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全面细致的护理干预,评定患者...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以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进行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的3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全面细致的护理干预,评定患者临床治疗以及护理效果。结果在这些患者中显效15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75%。在这些患者中有2例患者穿刺口周围出现血肿,其他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临床效果显著,配合全面细致的护理服务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患者并发症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 内介入治疗 血肿 并发症
下载PDF
隐源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卵圆孔未闭的临床及影像学检查分析 被引量:19
10
作者 王豪 孙园园 +5 位作者 邓雅琴 宋嫣 夏生根 陈晖 罗丽华 汪前洲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67-70,共4页
目的探讨卵圆孔未闭(PFO)伴隐源性缺血性脑卒中(CS)临床特点及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的优劣,研究卵圆孔未闭与隐源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0月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不明原因急性CS患者156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 目的探讨卵圆孔未闭(PFO)伴隐源性缺血性脑卒中(CS)临床特点及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的优劣,研究卵圆孔未闭与隐源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0月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不明原因急性CS患者156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与观察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148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经胸右心声学造影和经颅多普勒对比增强试验(cTCD)诊断PFO,并比较两组PFO及PFO合并房间隔瘤(ASA)的发病率。以手术封堵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观察组中经胸右心声学造影和经颅c TCD两种检测方法有无差异。结果观察组的PFO及PFO合并ASA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cTCD检出PFO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5.8%(50/66)、88.9%(80/90)和83.3%(130/156);经胸右心声学造影检出PFO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0.9%(60/66)、94.4%(85/90)和92.9%(145/156)。经胸右心声学造影在不明原因急性CS患者中检出PFO的敏感性、准确性均优于c TCD(P<0.05)。结论不明原因急性CS患者PFO发病率高于正常健康人群,其检查方法首选右心声学造影。经胸右心声学造影及c TCD诊断卵圆孔未闭具有确切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心血管造影术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经颅 卵圆孔未闭
下载PDF
老年冠脉支架植入患者自我感受负担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妹芳 朱海萍 +2 位作者 陈丽燕 朱燕珍 王瑾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7年第2期86-91,共6页
目的探讨老年冠脉支架植入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应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医院综合焦虑抑郁量表(HAD)、生活质量量表(SF-36)及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FACESII-CV)对215例不同年龄段的老年冠脉... 目的探讨老年冠脉支架植入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应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医院综合焦虑抑郁量表(HAD)、生活质量量表(SF-36)及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FACESII-CV)对215例不同年龄段的老年冠脉支架植入术后的患者及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将结果录入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调查对象自我感受负担得分为(33.23±6.84)分。多元逐步回归模型结果发现焦虑、家庭亲密度、家庭月收入、生活质量是老年冠脉支架植入术后自我感受负担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老年冠脉支架植入术后自我感受负担整体处于中度状态,国家、社会及医护人员应引起重视,采取有效的保障措施,给予针对性地疏导支持,促进患者整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支架植入 自我感受负担 影响因素 老年
下载PDF
老年糖尿病饮食治疗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建萍 张卫 汪玉如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5-7,共3页
关键词 老年糖尿病 饮食治疗 糖尿病并发症 碳水化合物 糖尿病 协同作用 药物治疗
下载PDF
缬沙坦+饮食控制对高血压合并糖耐量降低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童一帆 李顺辉 +1 位作者 刘丽赟 邓雨晴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13期138-140,144,共4页
目的 探讨缬沙坦+饮食控制对高血压合并糖耐量降低患者胰岛素抵抗情况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2014年7-12月门诊诊断为高血压合并糖耐量降低的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其中缬沙坦组给予缬沙坦80 mg,1次/d,缬沙坦+饮食控... 目的 探讨缬沙坦+饮食控制对高血压合并糖耐量降低患者胰岛素抵抗情况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2014年7-12月门诊诊断为高血压合并糖耐量降低的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其中缬沙坦组给予缬沙坦80 mg,1次/d,缬沙坦+饮食控制组在给予缬沙坦80 mg,1次/d的同时,严格饮食控制,共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空腹胰岛素(FINS)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压较治疗前相比均得到有效控制(P〈0.01),缬沙坦组FBG治疗前:(6.14±0.50)mmol/L vs治疗后:(6.10±0.44)mmol/L,2 h PBG治疗前:(9.27±0.75)mmol/L vs治疗后:(9.19±0.56)mmol/L,FINS治疗前:(14.93±1.07)m U/L vs治疗后:(14.89±0.98)m U/L,HOMA-IR治疗前:(4.09±0.54)vs治疗后:(4.05±0.4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96,P=0.128,P=0.124,P=0.085)。缬沙坦+饮食控制组FBG治疗前:(6.10±0.52)mmol/L vs治疗后:(5.45±0.43)mmol/L,2 h PBG治疗前:(9.38±0.84)mmol/L vs治疗后:(8.03±0.59)mmol/L,FINS治疗前:(14.77±1.13)m U/L vs治疗后:(13.14±1.02)m U/L,HOMA-IR治疗前:(4.02±0.55)vs治疗后:(3.20±0.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糖耐量降低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 饮食控制 高血压 糖耐量降低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章智华 周丽萍 +1 位作者 陈阳 李秀丽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8年第9期37-37,39,共2页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8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2组,厄贝沙坦组40例,采用厄贝沙坦150 mg,口服,1次/d;依那普利组40例,采用依那普利10 mg,口服,2次/d,6周为1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疗效...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8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2组,厄贝沙坦组40例,采用厄贝沙坦150 mg,口服,1次/d;依那普利组40例,采用依那普利10 mg,口服,2次/d,6周为1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厄贝沙坦组与依那普利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和8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那普利组有4例发生干咳而停药。结论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贝沙坦 依那普利 高血压
下载PDF
儿童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分析与护理 被引量:3
15
作者 熊强珍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2年第7期114-115,117,共3页
目的总结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患儿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在150例儿童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的患儿中,49例发生并发症,对每例患儿发生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48例并发症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均... 目的总结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患儿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在150例儿童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的患儿中,49例发生并发症,对每例患儿发生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48例并发症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均治愈;1例封堵器脱落的并发症患儿,经紧急外科手术后,痊愈出院。结论严密观察、早期发现、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是减少和控制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并发症和患儿顺利康复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封堵术后 并发症 原因分析 护理对策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对自测血糖知识知晓程度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荣芳 《当代医学》 2015年第26期156-157,共2页
目的调查糖尿病患者对自测血糖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提高糖尿病患者对自测血糖的依从性。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确诊为糖尿病的160例患者进行4个方面共计16个知识点的调查。结果患者对血糖监测的基本概念掌握57.5分,对自我监测血糖的... 目的调查糖尿病患者对自测血糖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提高糖尿病患者对自测血糖的依从性。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确诊为糖尿病的160例患者进行4个方面共计16个知识点的调查。结果患者对血糖监测的基本概念掌握57.5分,对自我监测血糖的注意事项掌握39.44分,对不同时间点自我血糖监测的意义掌握30.37分,对血糖监测的时间与频率掌握48.51分。结论需开展糖尿病患者规范自测血糖相关知识的培训,以尽快提高患者自测血糖知识的知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自测血糖 知识
下载PDF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内皮祖细胞凋亡的机制探讨
17
作者 李秀丽 颜友良 +2 位作者 李顺辉 张卫 张皑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1年第6期450-453,共4页
目的:探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人脐静脉血内皮祖细胞(EPCs)凋亡的信号途径。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人脐静脉血单个核细胞,培养7天后,收集贴壁细胞分成以下各组:(1)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以RPMI1640培养液继续培养48 h;(2)... 目的:探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人脐静脉血内皮祖细胞(EPCs)凋亡的信号途径。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人脐静脉血单个核细胞,培养7天后,收集贴壁细胞分成以下各组:(1)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以RPMI1640培养液继续培养48 h;(2)ox-LDL各浓度组(共3组):EPCs培养24 h后,再分别换用含5,10,20 mg/L ox-LDL的RPMI1640培养液继续培养24 h;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Akt、磷酸化Akt的蛋白表达时加上一组。(3)Wortmannin组:EPCs培养24 h后,换用含Wortmannin 100μmol/L RPMI1640培养液继续培养24 h。采用MTT法检测EPCs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提取细胞RNA,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Bcl-2mRNA表达;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Bcl-2蛋白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Akt的蛋白表达。结果:Ox-LDL呈浓度依赖性抑制EPCs增殖、诱导EPCs凋亡(P<0.01),基础状态下内皮祖细胞表达Bcl-2mRNA及蛋白,ox-LDL处理能抑制其表达,降低磷酸化Akt的表达,并存在量效关系(P<0.05)。结论:Ox-LDL抑制EPCs增殖、诱导EPCs凋亡的作用是通过抑制Akt活化,下调凋亡抑制蛋白Bcl-2实现的;Ox-LDL的作用机制至少部分是依赖PI3K/Akt信号通路实现,这可能影响血管内皮的修复及新生血管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BCL-2 PI3K/Akt信号转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