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18a-5p通过介导自噬加重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心肌损伤 被引量:2
1
作者 尹绢 胡龙龙 +3 位作者 韩雪玲 陈露 余玲玲 卢寅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4-33,共10页
目的:高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MiR-18a-5p是微RNA(microRNA,miR)家族中的重要成员,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miR-18a-5p对Hcy损伤心肌细胞的影响。方法:对H9c2细胞进行miR-18a... 目的:高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MiR-18a-5p是微RNA(microRNA,miR)家族中的重要成员,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miR-18a-5p对Hcy损伤心肌细胞的影响。方法:对H9c2细胞进行miR-18a-5p模拟物(mimic)/miR-18a-5p mimic阴性对照(negative control,NC)转染或与Hcy联合干预,另设未处理细胞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eal-time RT-PCR)验证转染效率,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LC3)-I、LC3-Ⅱ、Beclin1、p62、Bax、Bcl-2和Notch2的蛋白质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分析检测miR-18a-5p与Notch2的相互作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cy或转染miR-18a-5p mimic单独处理,或转染miR-18a-5p mimic/miR-18a-5p mimic NC与Hcy联合干预均显著降低H9c2细胞的活力,增加H9c2细胞的凋亡率和ROS的生成,上调Bax和Beclin1的蛋白质表达水平,下调Bcl-2、p62和Notch2的蛋白质表达水平,同时使LC3-Ⅱ/LC3-I值增加(均P<0.05)。与miR-18a-5p mimic NC和Hcy联合干预相比,miR-18a-5p mimic和Hcy联合干预的H9c2细胞上述指标的改变更显著,且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otch2与miR-18a-5p存在靶向结合。结论:MiR-18a-5p通过增加心肌细胞内ROS的生成,诱导自噬和凋亡,加重Hcy诱导的心肌损伤。Notch2是miR-18a-5p的作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8a-5p 心肌损伤 同型半胱氨酸 活性氧 自噬 NOTCH2
下载PDF
早期心脏康复护理联合网络延续指导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运动耐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彭海英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3年第2期75-77,共3页
目的观察早期心脏康复(CR)护理联合网络延续指导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运动耐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74例AM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 目的观察早期心脏康复(CR)护理联合网络延续指导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运动耐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74例AM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CR护理联合网络延续指导。比较2组干预前后运动耐力[6 min步行实验(6MWT)]、心功能分级、日常生活能力[改良巴氏指数(MBI)]改善情况。结果2组干预后心功能Killip分级均有所改善,且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后6MWT值、MBI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且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早期CR护理联合网络延续指导应用于AMI患者,可提高PCI术后运动耐力及心功能,改善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早期心脏康复护理 网络延续指导 运动耐力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V_(1)导联r'波振幅结合阻抗变化评价左束支区域起搏电极植入深度的研究
3
作者 黄强辉 蒋粤萍 +2 位作者 詹碧鸣 黄钱伟 胡金柱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3-278,共6页
目的:探讨左束支区域起搏时,V_(1)导联r’波振幅结合阻抗变化判断电极植入的合适深度。方法:纳入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心脏结构正常、有起搏器植入指征并行左束支区域起搏的住院患者78例,收集患者... 目的:探讨左束支区域起搏时,V_(1)导联r’波振幅结合阻抗变化判断电极植入的合适深度。方法:纳入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心脏结构正常、有起搏器植入指征并行左束支区域起搏的住院患者78例,收集患者基线数据、术中数据和影像学资料,以及术后3、6、9和12个月的随访情况。将起搏时V_(1)导联r’波振幅、阻抗、电极植入深度进行线性相关性及回归分析。结果:78例患者中70例(89.7%)起搏时V_(1)导联QRS波末端出现r’波,8例(10.3%)QRS波表现为r S、RS型或终末端无r’波。线性相关性分析显示,r’波振幅与电极植入深度呈正相关(r=0.424,P<0.01),与阻抗呈负相关(r=-0.256,P=0.03);电极植入深度与阻抗无明显相关性(r=-0.132,P=0.27)。回归分析显示,电极植入深度是r’波振幅的重要影响因素(回归系数=0.056,P=0.000)。结合建立的回归模型和阻抗大小显示,V_(1)导联r’波振幅在0.24~0.69 mV范围内,阻抗在648.30~828.90Ω之间,电极植入深度6~11 mm最合适,穿孔风险小,且能较大概率成功夺获左束支,起搏参数满意,起搏QRS波时限较窄。在术中、术后48 h及12个月随访期间内,患者均未出现电极穿孔、血栓栓塞、心脏填塞、感染、导线脱位等并发症。结论:左束支区域起搏是一种安全可行的起搏方式。在左束支区域起搏时,V_(1)导联r’波振幅在一定合适范围内,并结合阻抗变化可指导左束支区域起搏,有助于降低电极穿孔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束支区域起搏 r’波振幅 电极穿孔 阻抗
下载PDF
氟伐他汀对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中心肌营养素-1的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李菊香 颜素娟 +3 位作者 罗伟 苏海 程晓曙 吴清华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2-134,137,共4页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逆转一氧化氮(NO)缺乏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及其对心肌组织中心肌营养素-1(CT-1)的影响。方法:以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50 mg.kg-1.d-1,ig,qd,连续12周)诱导的NO缺乏性高血压大鼠为模型。第5周开始用氟伐他汀(5 mg....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逆转一氧化氮(NO)缺乏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及其对心肌组织中心肌营养素-1(CT-1)的影响。方法:以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50 mg.kg-1.d-1,ig,qd,连续12周)诱导的NO缺乏性高血压大鼠为模型。第5周开始用氟伐他汀(5 mg.kg-1.d-1)和卡托普利(50 mg.kg-1.d-1)进行干预,ig,qd,连续8周。12周后处死动物,取材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检测心肌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羟脯氨酸的浓度,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心肌中CT-1的表达。结果:给予L-NAME后第2周大鼠血压开始明显升高,经卡托普利干预,血压明显下降,心肌组织中羟脯氨酸浓度降低,AngⅡ分泌减少,CT-1表达下调。而氟伐他汀干预后,虽然血压没有降低,但心肌组织羟脯氨酸和AngⅡ浓度均显著降低,心肌CT-1的表达明显下调。结论:氟伐他汀能逆转NO缺乏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而下调CT-1的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伐他汀 高血压 心肌纤维化 心肌营养素-1
下载PDF
可调节俯卧位通气支架式头部气垫在重度ARDS患者中的应用
5
作者 胡燕 李冬英 +6 位作者 李欣 华雅琪 魏际穷 方岚 余丽娜 习苏园 胡晶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4年第1期78-82,共5页
目的设计研制一种符合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俯卧位通气要求的支架式头部气垫,并于临床验证其应用效果。方法自行研制可调节俯卧位通气支架式头部气垫(简称头部气垫,专利号为ZL 201720526984.6)。以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行俯卧位通... 目的设计研制一种符合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俯卧位通气要求的支架式头部气垫,并于临床验证其应用效果。方法自行研制可调节俯卧位通气支架式头部气垫(简称头部气垫,专利号为ZL 201720526984.6)。以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行俯卧位通气治疗的32例重症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7—2018年收治的14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软枕安置进行俯卧位通气;2019—2020年收治的18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头部气垫安置进行俯卧位通气。观察2组俯卧位通气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体位安置时间和俯卧位通气持续时间。结果2组人工气道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人工气道非计划性阻塞、面部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体位安置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俯卧位通气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自行研制的头部气垫,可以缩短患者体位安置时间,延长俯卧位通气持续时间,降低俯卧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适合ARDS患者俯卧位通气时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俯卧位通气 机械通气 头部气垫 俯卧位通气支架式
下载PDF
家庭-社区一体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期遵医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熊芳 金春莲 +1 位作者 胡菊兰 马琼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0年第9期84-85,共2页
目的探讨家庭-社区一体化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康复期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98例AMI住院患者根据居住地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试验组(居住南昌市,n=52)进行家庭-社区一体化护理干预,对对照组(居住南昌市以外地区,n=46)不施... 目的探讨家庭-社区一体化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康复期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98例AMI住院患者根据居住地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试验组(居住南昌市,n=52)进行家庭-社区一体化护理干预,对对照组(居住南昌市以外地区,n=46)不施加任何影响,6个月后对2组患者遵医率进行调查。结果试验组的遵医率及康复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家庭-社区一体化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遵医率、减少AMI患者的冠心病事件发生率及对患者的康复起着重的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社区一体化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遵医行为
下载PDF
心血管系统中的SMAD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
7
作者 徐旺 江华 +1 位作者 洪葵 李菊香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33-635,共3页
SMAD(small mother against decapentaplegic)家族作为转录因子可转导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超家族成员的信号。在心血管系统中,SMAD蛋白对心脏发育、细胞增殖、生长和凋亡起作用。
关键词 SMAD蛋白 心血管系统 影响因素 转化生长因子β MOTHER 家族成员 TGF-β 转录因子
下载PDF
心房颤动的生物标记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根林 江华 李菊香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70-472,共3页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颤患者的中风和死亡的发生率居高不下。而目前评估房颤中风风险主要基于 CHADS2和 CHAD2 DS2-VASc 评分。近年来研究显示生物标记物对房颤的诊断、预后的判断有帮助,但早期的研究主要集...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颤患者的中风和死亡的发生率居高不下。而目前评估房颤中风风险主要基于 CHADS2和 CHAD2 DS2-VASc 评分。近年来研究显示生物标记物对房颤的诊断、预后的判断有帮助,但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房颤的类型和治疗策略的研究。近年来大型的临床试验证实:生物标记物在诊断和管理心血管疾病上都是有帮助的[1]。为完善房颤预后的评估,笔者就房颤生物标记物作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记物 心房颤动 临床试验 心血管疾病 心律失常 房颤患者 发生率 中风
下载PDF
依达拉奉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9
作者 姜宇 何力鹏 +3 位作者 邓莉 杜哲明 吕遐晟 王东海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3年第9期5-8,33,共5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50只成年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再灌注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10只。建立大鼠急性缺血再灌注模型,描记术中心电图变化。假手术组:开胸,分离左冠...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50只成年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再灌注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10只。建立大鼠急性缺血再灌注模型,描记术中心电图变化。假手术组:开胸,分离左冠状动脉并穿线,不结扎,旷置225min;再灌注组:缺血45min,再灌注3h,灌注前1min将生理盐水按0.2mL·kg-1经右股静脉注入;低剂量组:再灌注前1min,将依达拉奉按3mg·kg-1经右股静脉注入;中剂量组:灌注前1min将依达拉奉按6mg·kg-1经右股静脉注入;高剂量组:灌注前1min将依达拉奉按9mg·kg-1经右股静脉注入。于再灌注末测定血清肌钙蛋白、心肌组织Ca2+、SOD、MDA及Na+-K+-ATPase、Ca2+-ATPase的含量或活性。结果再灌注组与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相比,再灌注后ST段回落程度较低、室性心律失常发作例数稍高,但4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血清肌钙蛋白明显低于再灌注组(均P<0.05);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及再灌注组血清肌钙蛋白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或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再灌注组心肌组织MDA活性、Ca2+含量明显增高,SOD活力及Na+-K+-ATP酶、Ca2+-ATP酶活性明显降低(均P<0.05);与再灌注组比较,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MDA活力及Ca2+含量降低,SOD活力及Na+-K+-ATP酶、Ca2+-ATP酶活性明显增加(均P<0.05)。结论在再灌注前注射依达拉奉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作用机制是有效地清除氧自由基、提高机体抗氧化应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 再灌注损伤 自由基 依达拉奉 动物 实验 大鼠
下载PDF
心脏运动康复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孙兴兰 陈茜 +1 位作者 邱红云 胡菊兰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7年第12期93-94,共2页
目的分析心脏运动康复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采取入院先后单双号分为康复组(n=40)和对照组(n=40),康复组在常规使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由专科护士指导其实施... 目的分析心脏运动康复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采取入院先后单双号分为康复组(n=40)和对照组(n=40),康复组在常规使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由专科护士指导其实施心脏运动康复(心脏康复操、弹力绷带抗阻运动、穴位拍打),由心脏康复专科医生及护士根据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心肺功能、RPE评分、心电图运动平板、6min步行试验等来观察评估其在心脏运动康复前后自理能力的对比,对照组患者只是常规服用药物治疗,未行心脏运动康复治疗。结果康复组一个月后无l例病情加重,自理能力改善,心绞痛发作有所减少。对照组各观察指标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心脏运动康复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也是适合的,心脏运动康复可以产生心血管适应,减轻症状,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有可能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减少后续心脏事件发生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运动康复 冠心病 老年人 自我行为能力
下载PDF
2011美国心脏病学基金会/美国心脏学会2007版《不稳定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管理指南》解读 被引量:17
11
作者 程晓曙 杨人强 《江西医药》 CAS 2012年第5期378-380,共3页
近期,2011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ACCF)和美国心脏学会(AHA)联合发表并更新了2007年版《不稳定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UA/NSTEMI)患者管理的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该版《指南》完善了UA/NSTEMI患者从早期风险评估,到... 近期,2011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ACCF)和美国心脏学会(AHA)联合发表并更新了2007年版《不稳定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UA/NSTEMI)患者管理的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该版《指南》完善了UA/NSTEMI患者从早期风险评估,到后期出院指导的全面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心肌梗死 指南 美国心脏病学 基金会
下载PDF
Rho相关激酶Rock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2
作者 董家龙 李菊香 洪葵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263-266,共4页
Rho相关的卷曲蛋白激酶(Rho-associated coiled-coil protein kinase,ROCK)是新近发现的与细胞凋亡相关的激酶,在多种细胞中均有表达,ROCK参与调节细胞的多种行为与功能,包括收缩、游走黏附、增殖及调亡。研究表明ROCK与血管再狭窄、心... Rho相关的卷曲蛋白激酶(Rho-associated coiled-coil protein kinase,ROCK)是新近发现的与细胞凋亡相关的激酶,在多种细胞中均有表达,ROCK参与调节细胞的多种行为与功能,包括收缩、游走黏附、增殖及调亡。研究表明ROCK与血管再狭窄、心肌损伤、心肌细胞凋亡及心力衰竭等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o相关激酶 ROCK 信号通路 心肌细胞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心-踝血管指数联合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博 朱平先 +3 位作者 吴清华 方胜先 黄雪兰 李家梅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8年第2期53-56,68,共5页
目的探讨心-踝血管指数(CAVI)联合颈动脉内膜厚度(IMT)对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间在龙岗中心医院心内科及协作医院疑诊冠心病行冠脉造影的患者17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Gensini评分情况分为A组(0分)、... 目的探讨心-踝血管指数(CAVI)联合颈动脉内膜厚度(IMT)对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间在龙岗中心医院心内科及协作医院疑诊冠心病行冠脉造影的患者17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Gensini评分情况分为A组(0分)、B组(1~80分)、C组(81~160分),测量并比较各组患者CAVI及IMT值,采用ROC曲线分析CAVI、IMT对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价值。结果 3组患者CAVI、IM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VI、IMT值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性(r=0.542,P=0.000;r=0.254,P=0.001);单因素ROC曲线分析,CAVI值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诊断的敏感度较IMT升高(76.6%比58.6%);CAVI联合IMT值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诊断的敏感度可达91.7%,优于CAVI、IMT单独检测,但特异度有所下降。结论CAVI、IMT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有关,二者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敏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踝血管指数 颈动脉内膜厚度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年龄及性别对正常人群心电图P-R间期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葛晓珍 颜素娟 +3 位作者 王兰芳 李菊香 胡宪珍 罗伟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0年第5期92-93,104,共3页
目的观察正常人群心电图上P-R间期随年龄及性别的变化规律。方法对3 680位健康体检人群按年龄及性别分为6个组:10~20岁组(男304,女292);>20~30岁组(男313,女315);>30~40岁组(男312,女313);>40~50岁组(男302,女303);>50... 目的观察正常人群心电图上P-R间期随年龄及性别的变化规律。方法对3 680位健康体检人群按年龄及性别分为6个组:10~20岁组(男304,女292);>20~30岁组(男313,女315);>30~40岁组(男312,女313);>40~50岁组(男302,女303);>50~60岁组(男310,女305);>60岁组:(男290,女283)。分别测量各组成员12导同步心电图的P-R间期值。结果男性人群>50~60岁组P-R间期较>40~50岁组轻度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P-R间期均随年龄的增长而明显延长(P<0.05或P<0.01);女性人群>40~50岁组P-R间期较>30~40岁组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P-R间期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延长(P<0.05或P<0.01);而同一年龄组男性P-R间期均长于女性人群,除10~20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之外,其余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R间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延长,而且相同年龄段的男性P-R间期长于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 性别 心电图 P-R间期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在心血管病诊断中应用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黄波 姜醒华 罗伟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7年第7期129-131,共3页
关键词 64层螺旋CT 心血管病 诊断
下载PDF
冠心病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秋霞 姜醒华 《医学综述》 2015年第2期222-224,共3页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血管壁炎症性疾病,导致血管损伤或斑块的形成,其特征是炎性细胞浸润。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目前有很多研究证实,冠心病与炎性因子和免疫有...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血管壁炎症性疾病,导致血管损伤或斑块的形成,其特征是炎性细胞浸润。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目前有很多研究证实,冠心病与炎性因子和免疫有关,而与炎症和免疫有关的因子很多。目前有一些新的生物指标如:组织蛋白酶K、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肽素等。这些因子对冠心病的预后和危险分层等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前后心房利钠肽和脑钠肽的变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鲍慧慧 程晓曙 +7 位作者 杨人强 吴延庆 苏海 李萍 姜醒华 程应樟 俞建华 游志刚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7年第5期262-265,共4页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行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前后及不同心律时,外周静脉血中心房利钠肽(ANP)和脑钠肽(BNP)变化及与血液动力学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成功行PBMV的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36例,其中窦性心律11例,...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行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前后及不同心律时,外周静脉血中心房利钠肽(ANP)和脑钠肽(BNP)变化及与血液动力学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成功行PBMV的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36例,其中窦性心律11例,心房颤动25例。于PBMV术前及术后1天、3天取外周静脉血,分别用放射免疫法和酶链免疫法测定血浆中ANP、BNP值;用心导管测定左房平均压(LAP)、肺动脉压(PAP);术后1天行超声心动图测左房内径(LAD)、二尖瓣口面积(MVA)、二尖瓣跨瓣压差(MPG)。结果PBMV术后ANP逐渐下降,由术前216.09±73.84pg/mL降至术后1天188.70±59.22pg/mL,术后3天140.70±41.53pg/mL(P<0.05),其中窦性心律组比心房颤动组ANP下降明显(64.09±32.89pg/mL比32.93±25.73pg/mL,P<0.05)。术后,窦性心律组中BNP先升高、后降低,由术前545.50±206.20pg/mL升至术后1天662.00±270.16pg/mL,术后3天降至430.05±206.30pg/mL(P<0.05);而心房颤动组BNP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天与术前比较,ANP降低(ΔANP)与LAP下降相关性最好(r=0.565,P<0.01),BNP的差值(ΔBNP)与MPG的差值(ΔMPG)呈负相关(r=-0.474,P<0.05),而ΔANP/ΔBNP与MPG下降负相关(r=-0.556,P<0.05)。结论PBMV术后,窦性心律患者比心房颤动患者血浆中ANP、BNP下降明显。PBMV术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动力学。ΔANP/ΔBNP比值是反应MPG变化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狭窄 心脏导管插入术 心钠素 利钠肽 血液动力学现象
下载PDF
选择性血栓抽吸导管的应用有利于急诊PCI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人强 程晓曙 +4 位作者 吴清华 吴延庆 姜醒华 徐劲松 游志刚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1年第S1期47-47,共1页
目的评价血栓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6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患者,根据血栓负荷情况分为两组,抽吸导管组:导丝通过病变后采用Diver CE抽吸导管前向法多次抽吸血栓... 目的评价血栓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6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患者,根据血栓负荷情况分为两组,抽吸导管组:导丝通过病变后采用Diver CE抽吸导管前向法多次抽吸血栓;直接PCI组:导丝通过病变后单纯球囊预扩张后植入支架。比较两组术后即刻TIMI血流分级;术后60 min心电图ST段抬高回落情况;并比较两组术前、术后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TnT)定量、高敏C反应蛋白(hs-CRP)、B型脑利钠肽(BNP)的峰值水平及时间,以及30天后MACE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抽吸导管组有30例行导管抽吸后TIMI血流达到2~3级水平,33例患者支架植入后TIMI血流2~3级水平,只有2例出现慢血流现象;直接PCI组13例行球囊扩张后TIMI血流达到2~3级水平,19例患者支架植入后TIMI血流2~3级水平,有5例患者支架植入后出现慢血流或无复流现象(P<0.05);抽吸导管组术后60 min心电图ST段抬高明显回落(下降0.3~0.6 mV),单纯PCI组术后60 min心电图ST段抬高回落(下降0.1~0.4 mV);两组患者术后CK、CK-MB、cTnT、高峰提前时间无明显差别,但峰值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0天总的MACE事件发生率两组无显著差别,但抽吸导管组心力衰竭发生率较单纯PCI组减少。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治疗中选择性应用Diver CE抽吸导管进行血栓抽吸,安全可行,并可以减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无复流的发生率,降低心肌坏死标记物峰值,有可能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导管 抽吸 心电图 血栓 患者 发生率 术后 支架植入 急诊
下载PDF
心脏介入治疗中患者辐射剂量暴露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许美珍 罗来树 +1 位作者 李颐 钟雯 《江西医药》 CAS 2009年第12期1169-1171,共3页
目的分析心脏介入诊治中患者接受的X射线辐射,探讨减少辐射的方法。方法用美国GE公司的Innova2000数字平板X线机随机配置的剂量测量系统,回顾性分析358例4组(组1单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组2冠状动脉造影+左心室造影;组3冠状动脉造影+冠... 目的分析心脏介入诊治中患者接受的X射线辐射,探讨减少辐射的方法。方法用美国GE公司的Innova2000数字平板X线机随机配置的剂量测量系统,回顾性分析358例4组(组1单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组2冠状动脉造影+左心室造影;组3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预扩张和支架置入术;组4射频消融术)不同心脏介入诊治目的辐射面积剂量乘积(DAP,cGycm2)和入射剂量(ED,mGy)。结果组3的DAP值和ED值最高,与其他组比较P<0.05,各组中个体的辐射暴露变化均较大。透视时间组4最长,与其他组比较P<0.05,但辐射剂量不如组3高。摄影帧数,组3>组1、组2>组4(P<0.05)(P>0.05)。结论透视时间长、摄影帧数多是介入诊治高剂量的两个主要的可控性因素,摄影剂量对总剂量的贡献大于透视,减低透视脉冲频率和减少摄影帧数可有效降低患者的X射线辐射,有利于指导和加强介入治疗中患者所受医疗照射的防护,有效防范患者可能受到的潜在电离辐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介入诊治 X射线辐射剂量
下载PDF
ShRNA沉默ROCK1和ROCK2的表达对缺氧致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国芳 丁浩 +2 位作者 李菊香 洪葵 程晓曙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1年第S1期220-222,共3页
目的许多研究表明,心肌细胞的凋亡与心衰和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另外有研究表明,ROCK1(Rho-associated coiled-coil protein kinase-1)和ROCK2的表达下调可抑制某些细胞的凋亡。为此,我们将靶向ROCK1和ROCK2基因的shRNA转染大... 目的许多研究表明,心肌细胞的凋亡与心衰和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另外有研究表明,ROCK1(Rho-associated coiled-coil protein kinase-1)和ROCK2的表达下调可抑制某些细胞的凋亡。为此,我们将靶向ROCK1和ROCK2基因的shRNA转染大鼠心肌细胞,以沉默ROCK1和ROCK2的表达,探讨ROCK1和ROCK2在缺氧致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1)原代培养大鼠心肌细胞,并用抗α-横纹肌肌动蛋白免疫组化法进行鉴定。(2)构建并鉴定靶向大鼠ROCK1和ROCK2基因的重组质粒ROCK1-shRNA和ROCK2-shRNA各3个。(3)用脂质体转染法将ROCK1-shRNA和ROCK2-shRNA瞬时转染心肌细胞,48 h后提取蛋白,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ROCK1和ROCK2蛋白的表达量,并筛选出沉默效率最高的shRNA。(4)将沉默效率最高的ROCK1-shRNA和ROCK2-shRNA瞬时转染心肌细胞,48 h后给予缺氧6 h处理。实验分为5组:①空白对照组;②缺氧组;③缺氧+阴性对照shRNA组;④缺氧+ROCK1-shRNA;⑤缺氧+ROCK2-shRNA组。缺氧结束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表达情况。(5)转染和缺氧处理后收获细胞,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Caspase3、p-PI3K和PI3K的表达情况,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心肌细胞搏动频率与节律,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含量,用MTS检测细胞存活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1)鉴定证实大鼠心肌细胞原代培养成功。(2)Western Blotting的结果显示,shRNA转染能有效抑制ROCK1和ROCK2基因的表达,其中ROCK1-shRNA1和ROCK2-shRNA2的沉默效率最高。(3).荧光显微镜发现,在转染了ROCK1-shRNA和ROCK2-shRNA的细胞中观察到绿色荧光,即转染成功。(4)缺氧损伤后心肌细胞搏动频率较对照组明显减慢,搏动幅度减弱,节律不规整,而ROCK1-shRNA和ROCK2-shRNA的转染能抑制缺氧导致的这一作用。(5)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发现,缺氧能导致细胞培养液LDH含量升高,而ROCK1-shRNA和ROCK2-shRNA的转染能抑制缺氧导致的这一作用。(6)MTS检测发现,缺氧能导致心肌细胞存活率降低,而ROCK1-shRNA和ROCK2-shRNA的转染能抑制缺氧导致的这一作用。(7)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缺氧能导致心肌细胞凋亡率升高,而ROCK1-shRNA和ROCK2-shRNA的转染能抑制缺氧导致的这一作用。(8)Western blotting检测发现,缺氧能导致Caspase3表达升高、p-PI3K表达降低,ROCK1-shRNA和ROCK2-shRNA的转染能抑制缺氧导致的这一作用。PI3K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 (1)ROCK1-shRNA和ROCK2-shRNA转染能有效沉默大鼠心肌细胞内ROCK1和ROCK2基因的表达。(2)ROCK1和ROCK2表达下调能抑制缺氧损伤导致的大鼠心肌细胞增殖减弱及凋亡增强的作用。(3)缺氧影响Caspase3和p-PI3K的表达是通过ROCK1和ROCK2介导的。(4)为心衰和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心肌细胞 缺氧损伤 脂质体转染 心肌细胞凋亡 心血管疾病 表达下调 冠心病 抑制 搏动频率 细胞存活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