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肢骨肿瘤经皮穿刺活检36例 被引量:5
1
作者 凌强 徐聪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0年第4期244-245,共2页
在X线和CT的引导下,采用BIOMED穿刺活检针对36例肢体骨肿瘤患者进行穿刺活检,将结果与手术标本病理进行比较。结果 32例穿刺标本与手术标本病理一致,总诊断的准确率为88.89%,恶性骨肿瘤诊断准确率达100%,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BIOMED穿... 在X线和CT的引导下,采用BIOMED穿刺活检针对36例肢体骨肿瘤患者进行穿刺活检,将结果与手术标本病理进行比较。结果 32例穿刺标本与手术标本病理一致,总诊断的准确率为88.89%,恶性骨肿瘤诊断准确率达100%,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BIOMED穿刺活检方法安全,并发症少,具有很高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刺活检术 骨肿瘤 病理诊断 分析
下载PDF
头孢哌酮钠致骨科围术期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郭春钰 徐聪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891-892,共2页
目的:观察头孢哌酮钠对骨科手术止血功能的影响,为骨科围术期抗感染用药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骨科择期手术患者40例分为术前头孢哌酮钠用药组与术前未使用头孢哌酮钠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术前、术后凝血功能指标Fbg、PLG、TT、PT、APT... 目的:观察头孢哌酮钠对骨科手术止血功能的影响,为骨科围术期抗感染用药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骨科择期手术患者40例分为术前头孢哌酮钠用药组与术前未使用头孢哌酮钠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术前、术后凝血功能指标Fbg、PLG、TT、PT、APTT的变化并记录术中失血量、输血量、止血时间。结果:头孢哌酮钠用药组的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比对照组长,术中失血量、输血量和手术止血时间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应用头孢哌酮钠5 d以上,有术中失血量、输血量增加,手术后止血时间延长的风险,特别是对于高龄、体弱患者,应慎用头孢哌酮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哌酮钠 骨科围术期 出血
下载PDF
LCP与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吴炳华 徐聪 +3 位作者 邓高荣 高翔 凌强 李太强 《当代医学》 2011年第31期88-89,共2页
目的分析比较锁定加压钢板(LCP)和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探讨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9年1月接受解剖型锁定钢板或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75例,两组患者均获1年以上的随访。其中... 目的分析比较锁定加压钢板(LCP)和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探讨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9年1月接受解剖型锁定钢板或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75例,两组患者均获1年以上的随访。其中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41例,动力髋螺钉内固定34例(DHS组);病例选择时排除病理性骨折及严重多发伤。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内固定物并发症、术后随访关节功能状况等方面的指标。结果 LCP与DHS组相比较,显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DHS较(LCP)内固定物并发症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髋关节功能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EvansI、II型骨折两种内固定均适用,但对EvansIII、IV、V型骨折尤其是伴有骨质疏松者锁定加压钢板可作为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的首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DHS内固定 锁定钢板
下载PDF
恶性骨肿瘤保肢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1
4
作者 曾江红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9年第22期224-224,共1页
2005年6月~2008年12月收治骨肿瘤患者6例,保肢手术中髋关节肿瘤、膝关节肿瘤各2例,肱骨肿瘤2例。男4例,女2例,平均年龄63岁,病人一般情况良好,无其他脏器及骨转移。均经术前x线片、CT、核磁共振、活检及术后病理切片确诊,上述... 2005年6月~2008年12月收治骨肿瘤患者6例,保肢手术中髋关节肿瘤、膝关节肿瘤各2例,肱骨肿瘤2例。男4例,女2例,平均年龄63岁,病人一般情况良好,无其他脏器及骨转移。均经术前x线片、CT、核磁共振、活检及术后病理切片确诊,上述患者均采用人工肿瘤假体置换保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保肢手术 肱骨肿瘤 围手术期护理 膝关节肿瘤 恶性 肿瘤患者 平均年龄 核磁共振
下载PDF
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对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吴炳华 邓高荣 +2 位作者 徐聪 凌强 李太强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2699-2700,共2页
目的评价甲泼尼龙(MP)冲击与非甲泼尼龙冲击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的疗效及早期并发症。方法 49例急性脊髓损伤患者中,采用MP冲击治疗26例(观察组),未用MP冲击治疗23例(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疗效和早期相关并发症。结果两组1年后神经功能都... 目的评价甲泼尼龙(MP)冲击与非甲泼尼龙冲击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的疗效及早期并发症。方法 49例急性脊髓损伤患者中,采用MP冲击治疗26例(观察组),未用MP冲击治疗23例(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疗效和早期相关并发症。结果两组1年后神经功能都有明显恢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出现了更多的感染并发症,高血糖发生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P冲击治疗对脊髓功能恢复未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性,但使用MP会增加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脊柱骨折 甲泼尼龙 冲击疗法
下载PDF
社区肺结核病人生活质量的调查 被引量:8
6
作者 曾江红 邹德凤 《江西医药》 CAS 2011年第7期684-685,共2页
目的比较肺结核病人和正常人群生活质量,为提高肺结核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CQOLI)对受试者进行调查,受调查者分为肺结核组和健康组,肺结核组为随机选择的南昌市西湖区1995年-2005年在... 目的比较肺结核病人和正常人群生活质量,为提高肺结核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CQOLI)对受试者进行调查,受调查者分为肺结核组和健康组,肺结核组为随机选择的南昌市西湖区1995年-2005年在我院传染科住院确诊的肺结核病人120例,健康组为从南昌市西湖区站前路社区随机选取与调查研究组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相匹配且无重大急慢性疾病的健康人群120例,对2组人群的生活质量调查结果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肺结核病人在生活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四个方面的生活质量较健康组差。结论卫生主管部门应加强结核病的控制、预防和投入,扩大对广大人群的结核病知识宣传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肺结核 生活质量 调查
下载PDF
膝关节术后早期功能康复的护理体会
7
作者 倪丹 徐聪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第20期321-322,共2页
目的将膝关节术后2种功能康复护理方法进行对比。方法将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骨一科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治疗的8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初步评定后,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其中A组患者进行常规康复治疗,B组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治疗,将两... 目的将膝关节术后2种功能康复护理方法进行对比。方法将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骨一科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治疗的8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初步评定后,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其中A组患者进行常规康复治疗,B组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治疗,将两组膝关节功能改善状况根据Harris评分法标准进行康复评定。结果 A组优良19例,可19例,差2例,优良率为47.5%;B组优良33例,可7例,差0例,优良率为82.5%。A组明显差于B组。结论膝关节早期康复护理能降低功能障碍及肌肉萎缩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功能 早期 护理
下载PDF
老年人髋部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58例护理体会
8
作者 方华 陈雯 《当代医学》 2009年第15期124-124,共1页
目的总结老年人髋部手术后下肢DVT的护理经验,探讨其预防策略。方法对58例老年髋部手术下肢DVT的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患者在治疗1~2周间症状体征明显改善,随访6~24个月,复查彩超证实下肢静脉管腔完全再通33例,部分再通12... 目的总结老年人髋部手术后下肢DVT的护理经验,探讨其预防策略。方法对58例老年髋部手术下肢DVT的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患者在治疗1~2周间症状体征明显改善,随访6~24个月,复查彩超证实下肢静脉管腔完全再通33例,部分再通12例,无严重危害,失访13例。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能促进老年人髋部术后DVT的治疗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 髋部手术 老年人 护理
下载PDF
二种方法治疗GardenⅢ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徐聪 凌强 +1 位作者 于雪峰 丁自海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1697-1700,共4页
[目的]对比观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R)和AO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术(IF)治疗GardenⅢ型65~70岁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THR组21例和IF组37例,对2组患者的住院... [目的]对比观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R)和AO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术(IF)治疗GardenⅢ型65~70岁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THR组21例和IF组37例,对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出血量、输血量、术后下地时间、早期并发症和中晚期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结果]术后随访60~86个月,平均74个月,2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和髋关节功能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下地时间均表现出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THR具有卧床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但IF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要明显优于THR。[结论]总体而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内固定术,股骨头发生缺血坏死后在患者能忍受的疼痛程度内,其关节功能大大高于人工关节置换者,绝大多数年龄在70岁以下的老年GardenⅢ型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应优先考虑内固定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rdenⅢ型股骨颈骨折 老年 全髋关节置换术 内固定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