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EGF-A、VEGF-C在口腔疣状癌和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
作者 陈芬 郭凌燕 +1 位作者 李羽 陈林林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9年第5期44-47,I0001,共5页
目的基于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和口腔疣状癌(OVC)的临床病理特征不同,比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OSCC和OVC中的表达。方法 收集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2005—2013年经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诊断为口腔疣状癌2... 目的基于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和口腔疣状癌(OVC)的临床病理特征不同,比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OSCC和OVC中的表达。方法 收集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2005—2013年经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诊断为口腔疣状癌26例(OVC组)、口腔鳞状细胞癌21例(OSCC组)组织标本以及6例正常口腔黏膜(对照组)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VEGF-A和VEGF-C在3组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OSCC组VEGF-A、VEGF-C表达阳性率均明显高于OVC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VEGF-A、VEGF-C的表达明显高于口腔疣状癌,可能是导致两者临床生物学行为特征不同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疣状癌 口腔鳞状细胞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江西汉族不同安氏分类下颌管与颊侧骨板距离的CBCT测量分析
2
作者 郭美玲 徐微 +1 位作者 王诗涵 王予江 《江西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694-697,共4页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测量江西籍汉族人群不同安氏分类中下颌管外缘与颊侧骨板的距离,为实施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SSRO)术前风险评估和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并行CBCT检查的...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测量江西籍汉族人群不同安氏分类中下颌管外缘与颊侧骨板的距离,为实施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SSRO)术前风险评估和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并行CBCT检查的江西籍汉族患者1500例,通过安氏分类和性别进行分组,测量并比较分析组间在冠状面下颌第一、第二磨牙间下颌管颊侧管壁外缘与颊侧骨板的距离。结果安氏Ⅰ类患者平均值为6.45 mm;安氏Ⅱ类平均值为6.63 mm;安氏Ⅲ类均值6.22 mm,三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平均值为5.98 mm;男性平均值为6.89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BCT测量分析下颌管三维位置关系,在SSRO中参考安氏分类和性别,为手术过程提供更加精确的定位截骨线,避免神经损伤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CT 下颌管 SSRO 安氏分类
下载PDF
江西成年人群下颌骨体副孔解剖位置的锥形束CT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柯星 李博涵 +1 位作者 陈林林 姜新娣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07-612,共6页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观测江西成年人群下颌骨体副孔的分布位置,为临床安全操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份江西成年人的CBCT资料,按年龄分为4组,每组男女比例相等。描述下颌骨前牙、前磨牙和磨牙各区域的副孔数目和分布位置,分析年龄、...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观测江西成年人群下颌骨体副孔的分布位置,为临床安全操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份江西成年人的CBCT资料,按年龄分为4组,每组男女比例相等。描述下颌骨前牙、前磨牙和磨牙各区域的副孔数目和分布位置,分析年龄、性别和左右侧因素与副孔发生率的关系。结果发现下颌骨体副孔共1 123个,人均(5.62±2.10)个。副孔发生率自近中区域向远中降低,舌侧副孔发生率高于颊侧,男女性副孔数目无差异(P=0.195),年龄与副孔数目呈负相关(rs=-0.301)。下颌骨体三处副孔高频区域为:正中联合部(98.0%),中、侧切牙牙槽突舌侧(88.0%),前磨牙区的低位(55.0%)。结论下颌骨副孔每人均会出现,临床需留意避免损伤副孔内容物而引起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 副孔 锥形束CT 下颌解剖
下载PDF
1967例江西地区先天性唇腭裂患者家族史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柯星 李羽 +2 位作者 姜新娣 汤震 陈林林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12-717,共6页
目的:探讨家族遗传对非综合征型唇腭裂患者表现性状的影响。方法:收集2002-2014年于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诊治的非综合征型唇腭裂患者病历1 967份,分为家族史组和散发组,就2组患者各表现性状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164例(8.34%)... 目的:探讨家族遗传对非综合征型唇腭裂患者表现性状的影响。方法:收集2002-2014年于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诊治的非综合征型唇腭裂患者病历1 967份,分为家族史组和散发组,就2组患者各表现性状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164例(8.34%)患者具有家族史。单纯性唇裂(CLO)、唇裂合并牙槽裂(CLA)、唇裂合并腭裂(CLP)和单纯性腭裂(CPO)各家族史阳性率为:8.11%、8.54%、9.65%和6.19%。相对于散发组,家族史组中发生CPO的风险是CLO、CLA和CLP的0.66倍(P=0.036,OR=0.66,95%CI 0.44-0.98)。家族史组中CLP的男性和女性患者在唇腭裂发生左右侧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家族史组和散发组2组在患者出生体重、父母生育年龄和临床表现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家族遗传可能对唇腭裂的发生类型、部位和性别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综合征型唇腭裂 家族史 唇腭裂分类 性别
下载PDF
厚朴汤剂对变形链球菌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刘仁英 闻健琼 +1 位作者 张庆华 许厚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年第3期147-149,共3页
目的探讨厚朴汤剂对变形链球菌的影响,为厚朴作为防龋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120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D组,每组各30只。SD大鼠在出生21~23 d给予含广谱抗生素的致龋饲料,其他时间的饲料中不添加抗生素... 目的探讨厚朴汤剂对变形链球菌的影响,为厚朴作为防龋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120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D组,每组各30只。SD大鼠在出生21~23 d给予含广谱抗生素的致龋饲料,其他时间的饲料中不添加抗生素。24~27 d连续4 d给予大鼠口腔内接种变形链球菌。出生后28 d A、B、C、D组分别使用厚朴汤剂(0.3 mL)、氟化钠溶液(0.3 mL)、0.2%酸性氟磷酸钠(0.3 mL)、蒸馏水(0.3 mL)处理,1次/d,连续处理60 d。比较各组变形链球菌菌落计数,并采用keyes龋齿记分法观察各组处理方式对SD大鼠磨牙龋龋齿损害情况。结果A组变形链球菌菌落计数低于B组、C组、D组,B、C组变形链球菌菌落计数低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变形链球菌菌落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E级、Ds级、Dm级、Dx级评分低于B组、C组、D组,B、C组E级、Ds级、Dm级、Dx级评分低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E级、Ds级、Dm级、Dx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厚朴汤剂能减轻大鼠龋病形成,减轻龋损破坏程度,对大鼠人工龋病发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病 厚朴汤剂 keyes龋齿记分法 变形链球菌 SD大鼠
下载PDF
颌骨单纯性骨囊肿的临床分析
6
作者 郭凌燕 吴平凡 +3 位作者 陈芬 李羽 雷振革 陈林林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36-41,共6页
目的:探讨颌骨单纯性骨囊肿(simple bone cyst,SBC)的临床诊断要点。方法:选择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10—2020年间收治的63例SBC及100例颌骨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2组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及手术资料,采用筛检试验评价... 目的:探讨颌骨单纯性骨囊肿(simple bone cyst,SBC)的临床诊断要点。方法:选择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10—2020年间收治的63例SBC及100例颌骨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2组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及手术资料,采用筛检试验评价的方法探讨SBC的临床诊断要点,从而为该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3例SBC患者,其平均诊断年龄为20岁(7~79岁)。其中,上颌骨2例,下颌骨61例。采用串联实验进行筛检变量组合,结果显示,x1(年龄分组)和x3(体格检查有无阳性体征)组合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31,灵敏度为68.18%,特异度为98.10%,约登指数为0.6628;x2(部位:上/下)和x3组合的AUC为0.865,灵敏度为86.36%,特异度为86.67%,约登指数为0.7303;x1、x3、x5(骨质是否膨隆、吸收)组合的AUC为0.776,灵敏度为56.06%,特异度为99.05%,约登指数为0.5511。结论:年龄小于20岁、体格检查无阳性体征、影像学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单房型囊性透射影,且颌骨无明显骨质膨隆的患者可以初步诊断为SB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骨囊肿 颌骨 影像学表现
下载PDF
改良关节盘锚固术在颞下颌关节盘穿孔、破裂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铁彪 周五超 +4 位作者 肖寅 程家龙 欧阳洲城 程晨 习伟宏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34-442,共9页
目的应用改良关节盘锚固术治疗陈旧性不可复性颞下颌关节盘移位伴穿孔、破裂,探讨其应用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1年12月于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行手术治疗的颞下颌关节盘穿孔患者31例(34侧),穿孔47处。根据穿孔部位,将关节盘穿孔... 目的应用改良关节盘锚固术治疗陈旧性不可复性颞下颌关节盘移位伴穿孔、破裂,探讨其应用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1年12月于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行手术治疗的颞下颌关节盘穿孔患者31例(34侧),穿孔47处。根据穿孔部位,将关节盘穿孔分为Ⅰ型(关节盘后份穿孔)、Ⅱ型(关节盘前份穿孔)、Ⅲ型(关节盘外侧穿孔)、复合型穿孔和损毁型穿孔5类。根据穿孔部位选择改良关节盘锚固术手术方式。Ⅰ型、Ⅲ型穿孔采用后锚定方式,于髁突颈部后外侧植入锚固钉,用锚固线在后份穿孔前缘或外侧穿孔内侧行水平褥式缝合,固定关节盘在锚固钉上。Ⅱ型及合并Ⅱ型穿孔的复合型穿孔采用前后双锚定方式,其中前锚定是在髁突颈部前缘置入锚固钉或制备贯通的孔,用锚固线在前份穿孔后缘行水平褥式缝合,固定关节盘在锚固钉或孔洞上,后锚定方法同前。损毁型穿孔不采用锚固术修复。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术前及术后1、3、6个月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最大张口度(MIO)、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CMI),分析术后磁共振成像(MRI)影像中关节盘复位情况及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结果34侧穿孔中,Ⅰ型穿孔14侧(41.2%),Ⅱ型穿孔4侧(11.8%),Ⅲ型穿孔3侧(8.8%),复合型穿孔10侧(29.4%),损毁型穿孔3侧(8.8%)。改良关节盘锚固术后3、6个月患者的VAS、MIO、CMI明显改善,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盘有效复位率为96.77%(30/31)。术后6个月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47.22±2.13,评价为优者占96.4%(27/28)。结论改良关节盘锚固术治疗颞下颌关节盘穿孔、破裂具有良好的效果,是治疗关节盘穿孔、破裂的一种有效方法,其远期效果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关节盘前移位 关节盘穿孔 改良关节盘锚固术 手术治疗
下载PDF
改良耳后发际切口联合蒂在下胸锁乳突肌瓣在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陈芬 李羽 +5 位作者 柯星 吴平凡 郭凌燕 雷振革 谭伟兵 陈林林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93-299,共7页
目的评价改良耳后发际切口联合蒂在下胸锁乳突肌瓣修复腮腺良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接受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的患者,其中试验组采用改良耳后发际切口联合蒂在下胸锁乳突肌瓣修复19例,对照组采用改良美容切口29例,比较... 目的评价改良耳后发际切口联合蒂在下胸锁乳突肌瓣修复腮腺良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接受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的患者,其中试验组采用改良耳后发际切口联合蒂在下胸锁乳突肌瓣修复19例,对照组采用改良美容切口29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美观程度及术后面神经麻痹、涎瘘、Frey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在术后美观方面,试验组比对照组具有更高的平均分,显示出更好的美观效果(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术后面神经麻痹、涎瘘、Frey综合征的发生率方面没有差异(P>0.05)。结论改良耳后发际切口联合蒂在下胸锁乳突肌瓣应用于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具有更好的美容效果,无明显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耳后发际切口 胸锁乳突肌瓣 外科手术 美容
下载PDF
双侧下颌骨升支矢状劈开截骨后退术对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颞下颌关节症状及髁突位置影响的锥形束CT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郭美玲 黄臻 +1 位作者 王宠 王予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19-524,共6页
目的探讨双侧下颌骨升支矢状劈开截骨后退术(BSSRO)对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颞下颌关节(TMJ)症状及髁突位置的影响。方法选取24例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分别在BSSRO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12... 目的探讨双侧下颌骨升支矢状劈开截骨后退术(BSSRO)对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颞下颌关节(TMJ)症状及髁突位置的影响。方法选取24例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分别在BSSRO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12个月按Helkimo指数整理记录关节症状,并行锥形束CT(CBCT)扫描,在三维方向上测量髁突水平位及冠状截面最大径、髁突短轴径、髁突颈部宽度、髁突高度、不同角度(45°、90°、135°)下关节间隙宽度、双侧髁突间距及髁突角度(水平角、垂直角、受力角),分析不同时期TMJ症状及骨性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BSSRO术前与术后的Helkimo指数均为Ai、Di 0级或1级,二者之间无差异。与术前相比,术后1个月时髁突水平角、45°及90°下关节间隙宽度增大,135°下关节间隙宽度减小(P<0.05);术后12个月时,除髁突水平角增大(P<0.05)外,其余测量项目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中,BSSRO不会对Helkimo指数为Ai、Di 0级或1级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的TMJ症状及髁突位置产生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下颌骨升支矢状劈开截骨后退术 骨性Ⅲ类错[牙合] 颞下颌关节 髁突 锥形束CT
下载PDF
术前正畸对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颞下颌关节影响的锥形束CT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郭美玲 黄臻 +1 位作者 王宠 王予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17-421,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正畸对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颞下颌关节(TMJ)的影响。方法选取24例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分别在术前正畸完成前后检查并记录关节症状,并行锥形束CT(CBCT)扫描,在三维方向测量髁... 目的探讨术前正畸对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颞下颌关节(TMJ)的影响。方法选取24例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分别在术前正畸完成前后检查并记录关节症状,并行锥形束CT(CBCT)扫描,在三维方向测量髁突各径值(d)、髁突高度(h)、不同角度下关节间隙(L)、双侧髁突间距(R)及各髁突角度值,比较和分析不同时期TMJ症状及骨性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前正畸前后关节症状无明显改变;颞下颌关节骨性结构在三维方向上的各测量指标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过程中,术前正畸不会对患者TMJ产生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正畸 骨性Ⅲ类错(牙合) 颞下颌关节 髁突 锥形束CT
下载PDF
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并发症防治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5
11
作者 祝颂松 王旭东 +12 位作者 杨学文 王晓霞 田磊 刘曙光 郑广森 唐正龙 吴国民 李志勇 白晓峰 黄旋平 黄立 习伟宏 朱耀旻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47-254,共8页
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SSRO)是正颌外科中最为常用的一类矫治下颌骨畸形的手术。由于局部解剖和操作步骤的复杂性,SSRO出现各类并发症的可能性较大,甚至可能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诊疗策略的选择及转归与并发症的类型及其临床表现密切相关... 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SSRO)是正颌外科中最为常用的一类矫治下颌骨畸形的手术。由于局部解剖和操作步骤的复杂性,SSRO出现各类并发症的可能性较大,甚至可能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诊疗策略的选择及转归与并发症的类型及其临床表现密切相关。为此,国内相关专家编写本共识,对SSRO各类常见并发症的原因、预防、处置措施进行阐述,以期提高广大同行对SSRO并发症的认识,确保手术安全进行并获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 正颌外科 并发症 专家共识 牙颌面畸形
下载PDF
成年不完全性腭裂未手术患者与正常成人颅面形态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凌燕 陈芬 +1 位作者 李羽 陈林林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40-643,共4页
目的:探讨在去除手术因素的前提下,先天性不完全性腭裂畸形本身对颅面部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08~2014年)收治的30例成年不完全性腭裂未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收集本地区成人正常牙合人群3... 目的:探讨在去除手术因素的前提下,先天性不完全性腭裂畸形本身对颅面部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08~2014年)收治的30例成年不完全性腭裂未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收集本地区成人正常牙合人群30例为对照组。拍摄头颅定位正侧位片,运用Winceph8.0进行头影测量,比较两者各测量指标间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成年不完全性腭裂未手术患者的S-N,N-ANS,ZAL-ZAR,Gn-Co值均较对照组小(P<0.05),N-Ba,ANS-Ptm,SNA,Co-Go值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小(P<0.01),SN/GoMe值较对照组明显增大(P<0.01),其余测量项目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腭裂畸形本身对颅面部发育有明显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影测量 成年不完全性腭裂未手术 颅面部形态
下载PDF
原发性颌骨骨内鳞状细胞癌的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郭凌燕 陈芬 +3 位作者 吴平凡 李羽 雷振革 陈林林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32-1136,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原发性颌骨骨内鳞状细胞癌(primary intraosseou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PIOSCC)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12~2018年)收治的PIOS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及组... 目的:探讨影响原发性颌骨骨内鳞状细胞癌(primary intraosseou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PIOSCC)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12~2018年)收治的PIOS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资料,并进行随访,采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分析影响该疾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1例PIOSCC患者,平均诊断年龄为53.7岁(41~77岁)。其中,男性13例,女性8例。上颌骨8例,下颌骨13例。在随访期间,2例死于局部复发,5例死于远处转移,总生存率为66.7%。肿瘤大小、颈淋巴结转移和TNM临床分期是影响该疾病预后的重要因素。结论:大于4 cm的肿瘤或出现颈淋巴结转移的PIOSCC患者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内鳞状细胞癌 预后
下载PDF
颅锁骨发育不全1例及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郭凌燕 徐珮琼 陈林林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77-680,共4页
颅锁骨发育不全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以骨骼及牙齿发育异常为特征。本文对1例颅锁骨发育不全病例进行报道,并经基因检测,证实了一个新的移码突变。
关键词 颅锁骨发育不全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基因突变
下载PDF
儿童外伤前恒牙完全脱位牙再植术的围术期优质护理 被引量:3
15
作者 肖芳 戴群 +2 位作者 刘玉珠 彭凯辉 王婧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8年第9期77-79,共3页
目的观察围术期优质护理对儿童外伤性前恒牙完全脱位再植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外伤性前恒牙完全脱位行再植术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06例患儿(153颗脱位牙)中,1例患儿再植术失败,另外105例患儿的152颗完全脱位的前恒牙中,135... 目的观察围术期优质护理对儿童外伤性前恒牙完全脱位再植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外伤性前恒牙完全脱位行再植术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06例患儿(153颗脱位牙)中,1例患儿再植术失败,另外105例患儿的152颗完全脱位的前恒牙中,135颗再植牙达到骨性愈合,17颗再植牙达牙周膜愈合。结论围术期优质护理可以使手术更为顺利,从而提高再植术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外伤 完全脱位牙 再植术 围术期 优质护理 儿童
下载PDF
超声骨刀掀骨结合涡轮钻法与涡轮钻法拔除骨埋伏下颌近中阻生牙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7
16
作者 郭美玲 黄臻 王予江 《江西医药》 2021年第7期967-970,共4页
目的探讨比较超声骨刀结合涡轮钻法、涡轮钻法在拔除下颌骨埋伏近中阻生智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下颌骨埋伏近中阻生智牙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A组采用超声骨刀结合涡轮钻法拔牙,B组采用涡轮钻法拔牙。观察比较2组手术时间、面... 目的探讨比较超声骨刀结合涡轮钻法、涡轮钻法在拔除下颌骨埋伏近中阻生智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下颌骨埋伏近中阻生智牙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A组采用超声骨刀结合涡轮钻法拔牙,B组采用涡轮钻法拔牙。观察比较2组手术时间、面部肿胀、张口受限程度、术后第2d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评分值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拔牙时间较B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面部肿胀、张口受限程度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涡轮钻拔牙法相比,超声骨刀联合涡轮钻涡轮钻拔除骨埋伏下颌近中阻生第三磨牙,虽然手术时间略长,但术中、术后并发症少,是较佳的拔牙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埋伏下颌近中阻生牙 超声骨刀 涡轮钻 拔牙
下载PDF
髁突矢状骨折手术中关节盘复位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曾文丽 周五超 +2 位作者 张静坤 邵益森 习伟宏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02-505,共4页
目的探讨髁突囊内骨折开放手术中关节盘复位及固定方法的选择及疗效评判。方法选择因髁突骨折接受手术治疗,且随访期超过6个月的3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骨折类型以髁突矢状骨折为主;术中采用长螺钉内固定,依据关节盘移位及损伤程度分别对... 目的探讨髁突囊内骨折开放手术中关节盘复位及固定方法的选择及疗效评判。方法选择因髁突骨折接受手术治疗,且随访期超过6个月的3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骨折类型以髁突矢状骨折为主;术中采用长螺钉内固定,依据关节盘移位及损伤程度分别对关节盘采用缝合法(22侧)及锚固法(14侧)进行复位。术后1、3、6个月及1年进行随访,选择手术前及手术后6个月为时间点详细记录Frict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CMI)相关的各项指标,从临床和颞下颌关节(TMJ)功能两方面评估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TMJ功能改善,CMI分别从治疗前的0.213±0.162和0.273±0.154下降到0.059±0.072和0.064±0.068(P<0.05)。两组不同关节盘复位及固定方法之间比较,CMI、肌肉压痛指数和TMJ功能障碍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种方法处理关节盘均可以有效地改善创伤导致的TMJ功能障碍,关节盘复位及固定方法的选择以关节盘移位及损伤程度作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矢状骨折 颞下颌关节 关节盘锚固 Frict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
下载PDF
Tessier 6号裂伴双牙列1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曹永庆 王予江 +1 位作者 朱志农 许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73-274,共2页
面斜裂是一种较罕见的颌面部发育畸形,主要表现为颅面部软组织和骨骼的单发或复合性裂隙畸形,可伴有多生牙等其他畸形。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可能是由于遗传或环境因素引起。本文就临床中发现的1例Tessier 6号裂伴双牙列病例进行报道,... 面斜裂是一种较罕见的颌面部发育畸形,主要表现为颅面部软组织和骨骼的单发或复合性裂隙畸形,可伴有多生牙等其他畸形。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可能是由于遗传或环境因素引起。本文就临床中发现的1例Tessier 6号裂伴双牙列病例进行报道,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斜裂 双牙列 颌骨畸形
下载PDF
上颌鳞状细胞癌临床颈部淋巴结阴性患者的治疗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珊 陈林林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4期444-449,共6页
原发于上颌牙龈和硬腭的上颌鳞状细胞癌(MSCC)是一种相对较少见的头颈部肿瘤,患病率相对较低,病例收集难度较大,因此目前有关MSCC颈部淋巴结阴性患者治疗和预后的研究仍然较少,且其临床治疗策略存在争议,国际上也无统一的治疗指导策略... 原发于上颌牙龈和硬腭的上颌鳞状细胞癌(MSCC)是一种相对较少见的头颈部肿瘤,患病率相对较低,病例收集难度较大,因此目前有关MSCC颈部淋巴结阴性患者治疗和预后的研究仍然较少,且其临床治疗策略存在争议,国际上也无统一的治疗指导策略。目前的研究显示:MSCC患者颈部淋巴结的总转移率为21%~46.1%,主要影响因素有肿瘤分期、分化程度、肿瘤位置、神经血管侵犯及骨浸润等;MSCC的5年生存率为32%~70.8%,主要影响因素有颈部淋巴结转移、肿瘤位置、选择性颈部淋巴结清扫等;MSCC存在对侧及双侧转移的风险,颈部复发率可达33%,且挽救性手术成功率低。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推荐T3/T4期临床颈部淋巴结阴性患者行选择性颈部淋巴结清扫,并建议后续设计更多前瞻性、大样本量的研究,增强结果的可靠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牙龈 硬腭 鳞状细胞癌 颈部淋巴结转移 颈部淋巴结清扫
下载PDF
聚合瓷表面不同处理方式对其与金属托槽粘接效果的影响
20
作者 姬莉 朱志农 +1 位作者 连文伟 李东方 《口腔疾病防治》 2017年第12期779-783,共5页
目的探讨4种不同表面处理方式对聚合瓷与金属托槽粘接效果的影响。方法制作45个聚合瓷试件块,从中挑选40个并根据表面处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5组。A组:不做任何处理;B组:采用质量分数为9.6%的氢氟酸凝胶酸蚀;C组:质量分数为9.6%的氢氟... 目的探讨4种不同表面处理方式对聚合瓷与金属托槽粘接效果的影响。方法制作45个聚合瓷试件块,从中挑选40个并根据表面处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5组。A组:不做任何处理;B组:采用质量分数为9.6%的氢氟酸凝胶酸蚀;C组:质量分数为9.6%的氢氟酸凝胶酸蚀后联合涂布硅烷偶联剂;D组:质量分数为35%的磷酸凝胶酸蚀;E组:质量分数为35%的磷酸凝胶酸蚀后联合涂布硅烷偶联剂,各组处理后与金属托槽粘接。试件置入37℃恒温水浴箱内24 h,随后进行冷热水温度循环500次(5~55℃),完成后取出试件测量抗剪切强度,并统计剪切后试件块表面材料破损情况及粘接剂残留指数(adhesive remnant index,ARI)。结果各组抗剪切强度值分别为:对照组为3.24 MPa、氢氟酸酸蚀处理组为7.24 MPa、氢氟酸联合涂布硅烷偶联剂组为10.78 MPa、磷酸酸蚀组为4.17 MPa、磷酸联合涂布硅烷偶联剂处理组为6.84 MPa,各组间抗剪切强度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氢氟酸联合涂布硅烷偶联剂组在去粘接后聚合瓷折裂率较其它四组高。结论质量分数为35%的磷酸联合使用硅烷偶联剂处理聚合瓷表面,既达到临床所需有效粘接强度,又在去粘接后减少聚合瓷破损率,故临床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瓷 正畸 金属托槽 表面处理 抗剪切强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