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难治性糖尿病黄斑水肿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许诚豪 杨帆 游志鹏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44-748,共5页
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最常见的引起视力下降的并发症。DME的发病机制复杂,约1/3的DME患者对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应答不佳,我们将其定义为难治性DME。对难治性DME的危险因素的早期识别十分重要,有助于判断患者的预... 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最常见的引起视力下降的并发症。DME的发病机制复杂,约1/3的DME患者对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应答不佳,我们将其定义为难治性DME。对难治性DME的危险因素的早期识别十分重要,有助于判断患者的预后,并指导临床治疗。本文对难治性DME的危险因素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糖尿病黄斑水肿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微视野联合OCTA对于大直径特发性黄斑裂孔行内界膜覆盖术后的疗效分析
2
作者 吴泠瑶 游志鹏 +1 位作者 谈赟玉 苏晓涵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07-713,共7页
目的 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和微视野计观察玻璃体切割(PPV)联合内界膜(ILM)覆盖术对大直径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3年2月至2023年7月在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治疗的23例23眼大直径IMH患者... 目的 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和微视野计观察玻璃体切割(PPV)联合内界膜(ILM)覆盖术对大直径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3年2月至2023年7月在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治疗的23例23眼大直径IMH患者。分别在术前及手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裂孔闭合率、黄斑区(分为中心子区、内层区及外层区)浅层微循环[浅层毛细血管灌注密度(PSCP)与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密度(VSCP)]及黄斑区视网膜光敏感度(MS)、固视稳定性及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的变化,对比患者术前及术后的患眼参数改变并研究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随访6个月,所有患眼黄斑裂孔均闭合,闭合率100%。与术前BCVA相比,患者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BCVA逐渐改善,两两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术前FAZ面积相比,患者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FAZ面积均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患者3个区域的VSCP在术后1周时与术前相比均有下降,在术后6个月时与术前相比均有所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患者3个区域的PSCP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时与术前相比均有所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黄斑区12°MS与术前相比均有所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患者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固视点在2°及4°内的占比与术前相比均有所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在术后1周时,患者固视点在4°内的占比与术前相比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结果显示,术前MS与固视点在2°内占比与术后6个月BCVA(logMAR)均呈负相关(r=-0.819、-0.790,均为P<0.05),术前FAZ面积及术前最小孔径与术后6个月BCVA(logMAR)均呈正相关(r=0.596、0.853,均为P<0.05)。术前内层区、外层区的VSCP与术后6个月BCVA(logMAR)均呈负相关(r=-0.521、-0.570,均为P<0.05)。结论 OCTA及微视野的结果显示大直径IMH经PPV联合ILM覆盖术治疗后裂孔闭合率良好,各项指标与术前相比均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界膜覆盖术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微视野
下载PDF
视网膜下注射阿柏西普治疗难治性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疗效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余晓 刘腾 +4 位作者 邹玉凌 毛子清 范慧敏 陈智萍 游志鹏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2-128,共7页
目的观察视网膜下注射阿柏西普治疗难治性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2022年1~6月于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检查确诊的PCV患者18例18只眼纳入研究。患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 目的观察视网膜下注射阿柏西普治疗难治性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2022年1~6月于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检查确诊的PCV患者18例18只眼纳入研究。患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行BCVA检查,统计时换算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采用OCT仪的增强深度成像技术测量脉络膜大血管层厚度(LVCT)、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PED)高度;计算脉络膜血管指数(CVI)。18例18只眼中,男性11例11只眼,女性7例7只眼;年龄(64.22±3.86)岁;病程(5.22±1.80)年。既往接受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7.72±1.36)次。患眼logMAR BCVA为1.28±0.25;SFCT、CRT、LVCT及PED高度分别为(436.56±9.80)、(432.44±44.29)、(283.78±27.10)、(342.44±50.18)μm,CVI为0.65±0.01。所有患眼均给予1次视网膜下注射40 mg/ml阿柏西普0.05 ml(含阿柏西普2.0 mg)治疗。根据治疗后OCT、BCVA结果将病变分为活动型及静止型。活动型病变给予玻璃体腔注射阿柏西普治疗,剂量同前;静止型病变,随访观察。治疗后1~3、6、9、12个月采用治疗前相同设备和方法行相关检查。观察BCVA、LVCT、CRT、SFCT、PED高度、CVI、视网膜层间积液或视网膜下液、病灶消退率以及注药次数、治疗中和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前后BCVA、SFCT、CRT、LVCT、PED高度、CVI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18只眼共接受视网膜下和(或)玻璃体腔注射阿柏西普(1.61±0.85)(1~4)次。末次随访时,息肉样病灶消退4只眼;PED消失1只眼。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BCVA(F=50.298)逐渐提高,CRT(F=25.220)、PED高度(F=144.16)、SFCT(F=69.77)、LVCT(F=136.69)、CVI(F=72.70)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发生黄斑裂孔1只眼,治疗后3个月裂孔自行闭合。治疗中及治疗后所有患眼均未发生视网膜撕裂、视网膜脱离、眼内炎、玻璃体积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视网膜下注射阿柏西普治疗难治性PCV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下注射 难治性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阿柏西普 超精微针
原文传递
视网膜下注射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的疗效分析
4
作者 刘腾 余晓 +6 位作者 吴晓坚 邹玉凌 刘康成 邹华 吴伟 许诚豪 游志鹏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21-428,共8页
目的对比观察视网膜下注射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研究。2022年6月至2023年1月于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检查确诊的PCV患者35例35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为首次接受治... 目的对比观察视网膜下注射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研究。2022年6月至2023年1月于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检查确诊的PCV患者35例35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为首次接受治疗者。患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检查。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行BCVA检查,统计时换算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采用OCT仪的增强深度成像技术测量患眼中心凹视网膜厚度(MRT)、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色素上皮脱离(PED)高度。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视网膜下注药组(A组)、玻璃体腔注药组(B组),分别为18例18只眼,17例17只眼。两组患者年龄(t=0.090)、病程(t=−0.370)、logMAR BCVA(t=−0.190)、MRT(t=0.860)、SFCT(t=0.247)、PED高度(t=−0.52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眼均给予1次视网膜下注射10 mg/ml的康柏西普0.05 ml(含康柏西普0.5 mg)治疗,其后按需给药(PRN);B组患眼玻璃体腔注射10 mg/ml的康柏西普0.05 ml(含康柏西普0.5 mg),治疗方案为3+PRN。根据治疗后OCT、BCVA检测结果将病变分为活动型及静止型。活动型病变给予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剂量同前;静止型病变,随访观察。治疗后1、2、3、6、9个月行BCVA、OCT检查;治疗后3、6、9个月同时行ICGA检查。对比观察两组患眼治疗前后BCVA、MRT、SFCT、PED高度的变化情况。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随治疗后时间延长,A组、B组患眼BCVA逐渐提高,MRT、SFCT、PED高度逐渐降低。与B组比较,治疗后2、3、6、9个月,A组BCVA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15、−2.820、−2.559、−4.051,P<0.05);治疗后1、2、3、6、9个月,A组患眼MRT(t=−2.439、−3.091、−3.099、−3.665、−5.494)、SFCT(t=−3.370、−3.058、−3.268、−4.220、−4.121)、PED高度(t=−3.460、−4.678、−4.956、−5.368、−6.396)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眼治疗中及治疗后均未出现眼内炎、高眼压、玻璃体积血等并发症。结论与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比较,视网膜下注射康柏西普可更为有效地降低PCV患眼MRT、SFCT、PED高度,提高患眼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 视网膜下注射 玻璃体腔注射 康柏西普
原文传递
视网膜下注射阿替普酶联合康柏西普治疗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继发大面积急性黄斑出血的疗效分析
5
作者 毛子清 余晓 +4 位作者 田西凤 范慧敏 陈智萍 邹玉凌 游志鹏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9-135,共7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视网膜下注射阿替普酶(tPA)、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继发大面积黄斑下出血(SMH)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21年1~9月于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检查确诊的PCV继发...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视网膜下注射阿替普酶(tPA)、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继发大面积黄斑下出血(SMH)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21年1~9月于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检查确诊的PCV继发大面积SMH患者32例32只眼纳入研究。大面积SMH定义为出血直径≥4个视盘直径(DD)。32例32只眼中,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72.36±8.62)岁;均为单眼发病。出现症状至治疗时病程为(7.21±3.36)d。所有患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行BCVA检查,统计时换算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采用谱域OCT仪测量黄斑中心凹厚度(CMT)。患眼SMH大小(6.82±1.53)DD;logMAR BCVA 1.73±0.44;CMT(727.96±236.40)μm。所有患眼均行经睫状体平坦部标准三通道23G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视网膜下注射tPA、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治疗后1、3、6、12个月采用治疗前相同设备和方法行相关检查。观察BCVA和CMT变化、黄斑部积血清除率以及手术中及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前后BCVA、CMT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3、6、12个月,患眼BCVA逐渐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7.402,P<0.001);治疗后不同时间BCVA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12个月时BCVA与病程呈负相关(r=-0.696,P<0.001)。治疗后1周,黄斑部积血完全清除30只眼(93.75%,30/32)。治疗后1、3、6、12个月,患眼CMT分别为(458.56±246.21)、(356.18±261.46)、(345.82±212.38)、(334.64±165.54)μm。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CMT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2.480,P<0.001);治疗前与治疗后不同随访时间CMT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手术中及手术后联合康柏西普治疗次数为(4.2±1.8)次。末次随访时,所有患眼未见SMH复发、视网膜层间积液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视网膜下注射tPA联合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PCV继发大面积SMH安全有效,可显著提高患者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 黄斑下出血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注射用阿替普酶 康柏西普
原文传递
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41G超微针视网膜下注射平衡盐溶液治疗难治性黄斑裂孔的疗效观察
6
作者 胡寒英 杨婷 +3 位作者 游志鹏 李少川 柴宛璇 苏晓涵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53-359,共7页
目的观察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PPV)联合内界膜(ILM)剥除和41G超微针视网膜下注射平衡盐溶液(BSS)治疗难治性黄斑裂孔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2023年1~6月于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检查确诊的难治性黄斑裂孔患者20例20只眼... 目的观察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PPV)联合内界膜(ILM)剥除和41G超微针视网膜下注射平衡盐溶液(BSS)治疗难治性黄斑裂孔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2023年1~6月于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检查确诊的难治性黄斑裂孔患者20例20只眼纳入研究。患眼裂孔基底直径(BD)均>1000μm,黄斑裂孔指数(MHI)<0.5。患眼接受23G PPV联合ILM剥除及41G超微针视网膜下注射BSS治疗。患眼手术前及手术后1、2、3、6个月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微视野、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检查。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行BCVA检查,统计时换算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采用MP-3微视野计行微视野检查,记录中心凹12°范围内视网膜平均光敏感度(MS)。采用OCTA仪测量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FAZ周长(PERIM)、视网膜血管长度密度(VLD)、血流灌注密度(VPD)。对比分析手术前后患眼BCVA、MS、FAZ面积、PERIM、VLD、VPD变化。同时观察患眼手术后以及裂孔闭合状态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前及手术后不同时间观察指标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手术后6个月各观察指标与手术前裂孔最小直径(MD)、BD、裂孔高度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20例20只眼中,男性2例2只眼,女性18例18只眼;年龄(61.45±8.56)岁。患眼logMAR BCVA、MS、FAZ面积、PERIM、VLD、VPD分别为1.46±0.21、(16.20±5.81)dB、(0.40±0.17)mm^(2)、(2.89±0.99)mm、(6.23±3.59)mm^(-1)、(0.17±0.10)%。手术后6个月,20只眼中,裂孔闭合、不完全闭合分别为18(90.0%,18/20)、2(10.0%,2/20)只眼。logMAR BCVA、MS、FAZ面积、PERIM、VLD、VPD分别为0.80±0.20、(22.20±4.60)dB、(0.18±0.10)mm^(2)、(1.83±0.80)mm、(9.54±2.88)mm^(-1)、(0.31±0.14)%;与手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前BD与手术后6个月PERIM、VPD呈正相关(P<0.05);手术前MD与手术后6个月VLD呈负相关(P<0.05);手术前MHI与手术后6个月logMAR BCVA、VPD呈负相关(P<0.05)。所有患眼手术后均未出现眼压升高或降低、视网膜色素上皮受损、视网膜出血、眼内炎及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结论微创PPV联合ILM剥除和41G超微针视网膜下注射BSS短期内可有效提高难治性黄斑裂孔患眼裂孔闭合率,改善视力,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除术 超微针 视网膜下注射 难治性黄斑裂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