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球后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角膜移植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赖爱华 张璜 +3 位作者 游珊 孙涛 刘贤 周文天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78-583,共6页
目的探讨球后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全麻)在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K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行PKP的100例受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者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行喉罩通气全麻术;观察组... 目的探讨球后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全麻)在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K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行PKP的100例受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者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行喉罩通气全麻术;观察组行喉罩通气全麻术联合球后神经阻滞技术。观察两组PKP受者手术前后血流动力学改变、术中镇痛剂使用量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受者术后2、6、24 h疼痛程度,观察两组受者的苏醒情况。比较两组受者术前1 d及术后1 d的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在术中15 min、手术结束时的平均动脉压、心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观察组受者术中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的使用量分别为(1.0±0.4)、(299±40)mg,明显低于对照组受者的(1.3±0.6)、(365±42)mg(均为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观察组受者在术后2、6、12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受者(均为P<0.01)。观察组受者呼吸恢复、呼之睁眼、定向力恢复及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受者(均为P<0.05)。观察组受者术后1 d的白介素(IL)-1、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受者(均为P<0.05)。结论球后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可以维持PKP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瑞芬太尼与丙泊酚使用量,减轻受者术后疼痛程度以及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球后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局部麻醉 术后疼痛 手术应激反应 瑞芬太尼 丙泊酚 视觉模拟评分法 炎症因子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