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昌大学食品类课程体系改革探索——从工程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视角出发
1
作者 熊春红 徐佳敏 +2 位作者 邓利珍 刘鸿羽 李欣 《食品工业》 CAS 2022年第3期179-182,共4页
中国食品工业的发展,需要工程能力与思政素质兼备的新工科一流人才,重点解决工程教育偏理化、思政教育后置化等历史问题。基于此背景,南昌大学食品类专业修订培养目标完成顶层融合设计,引导专业落实于课程体系,从学科、专业、课程、评价... 中国食品工业的发展,需要工程能力与思政素质兼备的新工科一流人才,重点解决工程教育偏理化、思政教育后置化等历史问题。基于此背景,南昌大学食品类专业修订培养目标完成顶层融合设计,引导专业落实于课程体系,从学科、专业、课程、评价等4个维度进行改革,形成以思政要素引导、工程理念为中心的有机课程体系,并在教学环节中细化实施,使工程教育深植红色基因。工程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视角进行的课程体系改革经多方评估,支撑专业类人才培养不断取得新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教育 工程教育 课程体系 教学改革 四维度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大学生防控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王金梅 陈赫 +3 位作者 唐文姝 黄家欣 袁俊 何朝珠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1年第6期81-85,共5页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下大学生的防控能力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自制问卷,通过问卷星采用便利抽样法对南昌市部分高校全日制在校大学生进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能力调查。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单因素和Logistic回...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下大学生的防控能力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自制问卷,通过问卷星采用便利抽样法对南昌市部分高校全日制在校大学生进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能力调查。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大学生防控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获得有效问卷605份,有效率为93.1%,其中88.1%的大学生具备疫情防控能力;超过60%的大学生对传染病防控知识和技能有学习需求;性别、年级、新生入学健康教育、课堂公共卫生安全教育、公共卫生安全知识竞赛、学校卫生安全演练影响大学生防控能力(均P<0.05);女生防控能力高于男生,参加课堂公共卫生安全教育和新生入学健康教育的大学生高于未参加者(均P<0.05)。结论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大学生防控能力较好;性别、年级、学校安全和健康教育是大学生防控能力的影响因素,高校应在这些方面更加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公共卫生 疾病防控 大学生
下载PDF
苦精促进MrgprB2介导的鼠肥大细胞脱颗粒
3
作者 徐华平 石小云 +4 位作者 邹节新 李欣 谢梦婷 肖诗宇 石林波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37-2041,共5页
目的:探讨微污染物苯甲地那铵(DB)对鼠Mas相关G蛋白偶联受体B2(MrgprB2)介导的肥大细胞(MCs)脱颗粒的影响,以较全面评估DB与以MCs脱颗粒为基础的过敏性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建立MrgprB2介导的体外大鼠嗜碱性细胞白血病细胞株(RBL-2H3)... 目的:探讨微污染物苯甲地那铵(DB)对鼠Mas相关G蛋白偶联受体B2(MrgprB2)介导的肥大细胞(MCs)脱颗粒的影响,以较全面评估DB与以MCs脱颗粒为基础的过敏性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建立MrgprB2介导的体外大鼠嗜碱性细胞白血病细胞株(RBL-2H3)活化模型,用不同剂量DB与RBL-2H3细胞共同孵育过夜,加入MrgprB2配体P物质(SP)按不同检测目的刺激RBL-2H3细胞不同时间后收集细胞或上清液,底物法检测MCs颗粒物质如β-氨基己糖苷酶(β-hex),ELISA检测白三烯C4(LTC4)、IL-6、TNF-α及细胞质磷脂酶A2(cPLA2)活性,荧光法检测MCs Ca^(2+)内流与细胞MrgprB2受体表达的变化。结果:10μmol/L、50μmol/L、80μmol/L、100μmol/L DB能促进MrgprB2介导的RBL-2H3细胞活化时β-hex、LTC4释放,且这一过程伴有细胞内Ca^(2+)内流的增加,且其效应呈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此外,DB预处理对RBL-2H3内TNF-α和IL-6释放无影响,且不影响RBL-2H3上MrgprB2的表达增加。结论:DB促进MrgprB2介导的RBL-2H3细胞活化脱颗粒,其机制可能与通过促进MrgprB2中通路Ca^(2+)信号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地那铵 MrgprB2 肥大细胞脱颗粒 Ca^(2+)活化
下载PDF
重组牛乳过敏原β-乳球蛋白的可溶性表达及其特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谢芬 牛娇娇 +2 位作者 孟轩夷 李欣 陈红兵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21-29,共9页
目的实现β-乳球蛋白(β-lactoglobulin,BLG)的可溶性表达,并比较重组BLG和天然BLG在结构和免疫原性两个方面的差异性。方法将pET-30a-BLG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sopropyl-β-D-thioga... 目的实现β-乳球蛋白(β-lactoglobulin,BLG)的可溶性表达,并比较重组BLG和天然BLG在结构和免疫原性两个方面的差异性。方法将pET-30a-BLG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sopropyl-β-D-thiogalactopyranoside,IPTG)进行体外诱导表达,并对表达条件进行优化,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电泳方法分析重组蛋白的可溶性。利用荧光光谱和圆二色谱比较重组BLG空间结构变化,同时采用竞争抑制酶联免疫吸附实验评价重组BLG致敏性能力。结果在Tris-HCl溶液体系中重组BLG的可溶性表达可达到50%以上,可溶性表达的最优条件为:在Tris-HCl溶液体系中,诱导温度为37℃,IPTG终浓度1.0 mmol/L,诱导4 h。重组BLG表面疏水性下降,可溶性重组BLG的α-螺旋结构减少,经除盐处理后致敏性下降,包涵体重组BLG无规则卷曲结构减少、致敏性上升。结论本研究成功从上清液中纯化得到可溶性重组BLG,且可溶性表达获得的BLG空间结构更接近天然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乳球蛋白 重组体 可溶性表达 空间结构 致敏性
下载PDF
樟树籽仁油的90 d亚慢性经口毒性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彭婷 梁丽军 +6 位作者 曾哲灵 李美娜 鄢祥辉 夏佳恒 余平 万冬满 文学方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3-89,100,共8页
为评价樟树籽仁油的食用安全性,以4.0、2.0、1.0、0.0 mL/kg剂量的樟树籽仁油对4组SPF级SD大鼠(20只/组、雌雄各半)连续灌胃90 d,研究樟树籽仁油的亚慢性经口毒性,探明其剂量-反应关系,毒作用靶器官和可逆性。结果表明:90 d经口毒性试... 为评价樟树籽仁油的食用安全性,以4.0、2.0、1.0、0.0 mL/kg剂量的樟树籽仁油对4组SPF级SD大鼠(20只/组、雌雄各半)连续灌胃90 d,研究樟树籽仁油的亚慢性经口毒性,探明其剂量-反应关系,毒作用靶器官和可逆性。结果表明:90 d经口毒性试验期间,大鼠的活动和生长均正常;除高剂量组雌、雄性大鼠的血糖显著低于对照组外(p<0.05),各剂量组雌、雄性大鼠的体质量及其增量、进食量及食物利用率、脏体比、血常规、血生化、血电解质和尿液等指标与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病理检查未见樟树籽仁油对大鼠的作用靶器官产生有意义的病理变化。综上,樟树籽仁油对大鼠生长和生理的影响无剂量-反应关系,对大鼠的作用靶器官无毒害作用且无剂量-反应关系,樟树籽仁油无亚慢性经口毒性,其未观察到毒效应的剂量(NOAEL)大于4.0 mL/kg,食用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树籽仁油 毒理学 90 d亚慢性经口毒性 食用安全性
下载PDF
淀粉基气凝胶的制备、改性与应用
6
作者 卢慧馨 钟成鹏 +2 位作者 罗舜菁 叶江平 刘成梅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55-465,共11页
淀粉基气凝胶是一种密度低、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的三维多孔网络新型轻质材料。淀粉基气凝胶的制备过程简单、清洁,是将淀粉糊化和回生制备水凝胶后脱水干燥而得。本文探讨影响气凝胶性能的主要因素,如淀粉来源、淀粉浓度、糊化温度、... 淀粉基气凝胶是一种密度低、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的三维多孔网络新型轻质材料。淀粉基气凝胶的制备过程简单、清洁,是将淀粉糊化和回生制备水凝胶后脱水干燥而得。本文探讨影响气凝胶性能的主要因素,如淀粉来源、淀粉浓度、糊化温度、回生条件和干燥方式。阐述淀粉基气凝胶的改性方法,如交联处理、复合改性、表面涂层等,以及改性后淀粉基气凝胶的应用。目前有关淀粉基气凝胶的应用研究主要围绕食品营养和生物医药方面,其在隔热材料、环境污染处理等领域存在应用潜力。本文对构建高品质的淀粉基气凝胶,拓展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气凝胶 生物基 制备 改性 应用
下载PDF
热诱导卵白蛋白-白藜芦醇共价复合物的结构、功能及潜在致敏性
7
作者 杨彩英 高金燕 +1 位作者 陈红兵 佟平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30-39,共10页
目的研究热诱导卵白蛋白(heat stressed ovalbumin,HOVA)-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共价复合物的结构、功能及潜在致敏性。方法首先将卵白蛋白(ovalbumin,OVA)在323 K条件下加热15 min,然后在碱性条件下与RES反应制备HOVA-RES共价复合... 目的研究热诱导卵白蛋白(heat stressed ovalbumin,HOVA)-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共价复合物的结构、功能及潜在致敏性。方法首先将卵白蛋白(ovalbumin,OVA)在323 K条件下加热15 min,然后在碱性条件下与RES反应制备HOVA-RES共价复合物,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HOVA-RES共价复合物的分子量,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鉴定RES的结合位点,采用内源性荧光光谱、圆二色光谱、紫外吸收光谱解析RES引起的蛋白质构象变化,最后检测HOVA-RES共价复合物的抗氧化性、乳化性、热稳定性及潜在致敏性。结果碱性条件下HOVA与RES可以共价形式交联,结合位点为Lys187和Lys264。低比例RES复合时,HOVA螺旋结构增加,无规则卷曲减少,而高比例RES复合时,蛋白结构逐渐往无序方向发展。RES的共价修饰会影响蛋白质的功能特性,其中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和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mmonium salt,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率提升了约2倍,乳化活性由45.14 m^(2)/g增加到107.88 m^(2)/g,变性峰值温度上升了9.66℃。此外,随着RES复合比例的增加,HOVA-RES共价复合物的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结合能力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适量RES的共价复合能够显著降低OVA的潜在致敏性。结论HOVA-RES共价复合可以改变OVA的构象,改善其功能特性,并影响其潜在致敏性,这为OVA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诱导卵白蛋白 白藜芦醇 共价复合物 结合位点 功能性质 潜在致敏性
下载PDF
碧根果致敏原Car i 1的分离纯化及表征鉴定
8
作者 罗祺书 唐宇 +4 位作者 张英 朱伟超 赵凯文 罗水忠 吴志华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13-20,共8页
目的分离纯化碧根果致敏原Car i 1,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鉴定。方法以新鲜碧根果果仁为原料,通过粉碎、脱脂、浸提、粗分级、凝胶过滤层析,对碧根果致敏原蛋白Car i 1进行分离纯化。结合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液相色谱-串... 目的分离纯化碧根果致敏原Car i 1,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鉴定。方法以新鲜碧根果果仁为原料,通过粉碎、脱脂、浸提、粗分级、凝胶过滤层析,对碧根果致敏原蛋白Car i 1进行分离纯化。结合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免疫印迹法3种方法对Cari1进行鉴定,并通过圆二色谱仪与紫外分光光度计表征其二、三级结构。结果本方法纯化获得碧根果致敏原Cari1,单轮制备量可达5 mg以上,且纯度大于95%,蛋白质高级结构未被破坏,能够被全部3名碧根果过敏患者的血清准确识别。结论该纯化方法技术路线简单、设备要求低且单次制备量高,总得率可达65%,操作便捷,为碧根果致敏原Car i 1的相关研究奠定了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碧根果 致敏原 Car i 1 分离纯化 凝胶过滤层析
下载PDF
炎症性肠病子代患病的性别差异及其机制研究
9
作者 吴雨泓 陈碧华 +4 位作者 吴欢 刘瀚文 欧阳璞玉 孟轩夷 陈红兵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19-827,共9页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小鼠子代中患IBD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方法将BALB/c雌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a?ve组)和DSS模型组(DSS组),Na?ve组小鼠自由饮用高压灭菌水,DSS组连续饮用2%葡聚糖硫酸钠溶液(dextran so...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小鼠子代中患IBD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方法将BALB/c雌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a?ve组)和DSS模型组(DSS组),Na?ve组小鼠自由饮用高压灭菌水,DSS组连续饮用2%葡聚糖硫酸钠溶液(dextran sodium sulfate,DSS),7 d后更换为自由饮用高压灭菌水10 d,共进行3~4个循环,同时与健康雄鼠合笼构建IBD母鼠模型。待幼鼠出生后8周,将幼鼠分为Con组和IBD组,Con组自由饮用高压灭菌水7 d,IBD组饮用3%DSS溶液7 d构建IBD模型。造模期间通过每日监测小鼠体重、粪便一致性以及便血情况进行疾病活动指数评分;观察结肠组织的病理切片、杯状细胞和黏液层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结肠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IL-1β、IL-33和IL-10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测定结肠中紧密连接蛋白和MUC-2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IBD雌性小鼠相比,IBD雄性小鼠疾病活动指数评分更高、结肠显著缩短,结肠中出现大量炎性浸润、隐窝异常和杯状细胞缺失的现象,闭合蛋白(occludin,OCLN)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IL-6、IL-33水平显著升高、IL-10水平显著下降。结论IBD小鼠的子代中雄鼠比雌鼠的结肠炎症状更严重,主要与肠道上皮屏障功能严重受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结肠炎 炎症反应 上皮屏障 肠道屏障
下载PDF
微囊藻毒素的检测和脱除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戴宵 廖芊穗 黎晓阳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180-187,共8页
近年来,由于富营养化,全球有害蓝藻水华的发生率持续上升,形成水华的蓝藻会释放出多种毒素。微囊藻毒素是有害蓝藻产生的常见毒素,具有肝毒性、肾毒性、神经毒性、生殖毒性等多种毒性,严重威胁人类和生态系统健康。微囊藻毒素在水中非... 近年来,由于富营养化,全球有害蓝藻水华的发生率持续上升,形成水华的蓝藻会释放出多种毒素。微囊藻毒素是有害蓝藻产生的常见毒素,具有肝毒性、肾毒性、神经毒性、生殖毒性等多种毒性,严重威胁人类和生态系统健康。微囊藻毒素在水中非常稳定,难以通过传统水处理工艺去除。因此,寻求经济有效的微囊藻毒素检测和脱除方法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定量检测和去除微囊藻毒素的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并分析总结了这3类方法用于检测和脱除微囊藻毒素的优势与局限性,总结了不同方法脱除微囊藻毒素的机理,重点介绍了绿色高效的光催化与安全有效的生物方法脱除微囊藻毒素,最后基于当前的研究结果,对未来微囊藻毒素脱除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为解决环境中微囊藻毒素的污染问题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藻水华 微囊藻毒素 检测方法 脱除方法
下载PDF
樟树籽仁油的急性及42d高剂量经口毒性评价
11
作者 彭婷 梁丽军 +6 位作者 曾哲灵 罗苗 鄢祥辉 夏佳恒 余平 万冬满 文学方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9-65,共7页
为评价樟树籽仁油的食用安全性,以ICR小鼠为试验动物,通过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确定樟树籽仁油的急性毒性剂量和分级;以SD大鼠为试验动物,进行42 d高剂量(4.0 mL/kg)经口毒性试验评价樟树籽仁油的亚慢性经口毒性。结果表明:ICR小鼠生理和活... 为评价樟树籽仁油的食用安全性,以ICR小鼠为试验动物,通过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确定樟树籽仁油的急性毒性剂量和分级;以SD大鼠为试验动物,进行42 d高剂量(4.0 mL/kg)经口毒性试验评价樟树籽仁油的亚慢性经口毒性。结果表明:ICR小鼠生理和活动均正常,无中毒和死亡现象,其组织器官均没有肉眼可见病变且无剂量-反应关系,樟树籽仁油对ICR小鼠急性经口毒性半数致死量(LD50)大于21.5 g/kg,根据急性毒性剂量分级标准判定樟树籽仁油无急性经口毒性,属实际无毒级;樟树籽仁油对SD大鼠的生长和生理没有影响,对SD大鼠的作用靶器官无毒害作用,表明樟树籽仁油在连续42 d饲喂期内没有呈现出亚慢性经口毒性。综上,樟树籽仁油无急性经口毒性,也无42 d高剂量经口毒性,食用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树籽仁油 食用安全性 急性经口毒性 亚慢性经口毒性
下载PDF
樟树籽仁油的遗传毒性评价
12
作者 彭婷 梁丽军 +6 位作者 曾哲灵 张淑虹 鄢祥辉 夏佳恒 余平 万冬满 文学方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5-81,共7页
为评价樟树籽仁油的食用安全性,通过细菌回复突变试验、体外哺乳类细胞TK基因突变试验及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探究樟树籽仁油的致突变和潜在致癌作用。结果表明:樟树籽仁油对组氨酸缺陷型鼠伤寒沙门氏菌TA1535、TA97、TA98、TA100、TA... 为评价樟树籽仁油的食用安全性,通过细菌回复突变试验、体外哺乳类细胞TK基因突变试验及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探究樟树籽仁油的致突变和潜在致癌作用。结果表明:樟树籽仁油对组氨酸缺陷型鼠伤寒沙门氏菌TA1535、TA97、TA98、TA100、TA102均无致突变作用;樟树籽仁油未抑制L5178Y小鼠淋巴瘤细胞的生长,对体外哺乳类细胞TK基因无致突变作用;樟树籽仁油未导致小鼠细胞微核率上升,对哺乳动物红细胞无致突变作用,无遗传毒性。综上,樟树籽仁油无细胞致突变和潜在致癌作用,没有遗传毒性,具有一定的食用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树籽仁油 食用安全性 遗传毒性
下载PDF
可食性膜复合天然保鲜剂在肉品保鲜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张紫欣 王瑶 +2 位作者 赵雅宁 王琳琳 姜宝杰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8期223-229,共7页
可食性膜主要通过阻止水分、气体和溶质的迁移等提高食品的新鲜度和机械性能,大量应用在果蔬、肉制品、水产品及其他食品中,具有天然性、安全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等特点。天然保鲜剂来源广,种类多,抑菌机理各不相同,是食品中常用的添加剂,... 可食性膜主要通过阻止水分、气体和溶质的迁移等提高食品的新鲜度和机械性能,大量应用在果蔬、肉制品、水产品及其他食品中,具有天然性、安全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等特点。天然保鲜剂来源广,种类多,抑菌机理各不相同,是食品中常用的添加剂,可防止食品在加工、运输、销售的过程中发生腐败变质,具有适用范围广、安全性高、保鲜效果好等优点。可食性膜复合天然保鲜剂技术已经成为肉制品保鲜方法中的研究热点。本文简要介绍了可食性膜的制备和分类、常用的天然保鲜剂种类以及可食性膜复合天然保鲜剂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同时分析了其在肉制品保鲜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可为肉制品保鲜的研究提供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食性膜 天然保鲜剂 复合 肉品 保鲜
下载PDF
苦瓜多糖/大豆分离蛋白复合膜对鲜切马铃薯的保鲜研究
14
作者 乔勤勤 王玥 +5 位作者 孙雪婷 张乐乐 刘艳红 季春艳 李双芳 刘生杰 《武汉轻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7-33,41,共8页
以天然抗菌物质苦瓜多糖和大豆分离蛋白制成涂膜保鲜剂是一项新的研究热点。本研究以鲜切马铃薯为实验材料,采用苦瓜多糖和不同浓度的大豆分离蛋白制成的复合涂膜液处理鲜切马铃薯,贮藏过程中对感官评价、失重率、褐变度、可溶性固形物... 以天然抗菌物质苦瓜多糖和大豆分离蛋白制成涂膜保鲜剂是一项新的研究热点。本研究以鲜切马铃薯为实验材料,采用苦瓜多糖和不同浓度的大豆分离蛋白制成的复合涂膜液处理鲜切马铃薯,贮藏过程中对感官评价、失重率、褐变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丙二醛含量、还原糖含量、总酚含量进行测定,比较不同浓度的苦瓜多糖复合液对鲜切马铃薯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浓度为10 mg/mL苦瓜多糖和4%大豆分离蛋白复合涂膜液对鲜切马铃薯保鲜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多糖 大豆分离蛋白 鲜切马铃薯 保鲜
下载PDF
茶叶对老龄大鼠血糖、血脂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1
15
作者 邓泽元 陶秉莹 +3 位作者 李晓玲 何金明 陈义风 褚芳 《茶叶科学》 CAS CSCD 1998年第1期74-77,共4页
108只12月龄退役SD大鼠分成13组经二个半月的红、绿茶添加饲料和茶汤的饲喂试验,结果表明,红茶和绿茶无论是干茶添加在饲料中还是茶汤,各处理均能显著降低老龄大鼠的血糖含量(P<0.05)、血脂含量(P<0.01);显著提高其SOD酶活... 108只12月龄退役SD大鼠分成13组经二个半月的红、绿茶添加饲料和茶汤的饲喂试验,结果表明,红茶和绿茶无论是干茶添加在饲料中还是茶汤,各处理均能显著降低老龄大鼠的血糖含量(P<0.05)、血脂含量(P<0.01);显著提高其SOD酶活力(P<0.01);显著降低其MDA含量(红茶达P<0.01水平,绿茶达P<0.05水平),其中绿茶降血脂能力比红茶强,而红茶抗氧化效果比绿茶显著。后者说明,茶叶的生物抗氧化机制除茶多酚类物质起作用外,还存在着其他更为重要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降血糖 降血脂 抗氧化 大白鼠
下载PDF
色氨酸及其代谢产物5-HT对肠道功能的作用综述 被引量:23
16
作者 李小兰 江敏 +3 位作者 阮征 杨玉辉 周艳 印遇龙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4年第7期1997-2002,共6页
色氨酸是人和动物机体自身无法合成、需要从食物中摄取的必需氨基酸之一,也是代谢为5-羟色胺、褪黑激素、犬尿氨酸和烟酸等的重要前体物质。色氨酸虽然在人和动物体内含量较少,但是可以通过其多元的代谢途径及其代谢产物发挥着各种重要... 色氨酸是人和动物机体自身无法合成、需要从食物中摄取的必需氨基酸之一,也是代谢为5-羟色胺、褪黑激素、犬尿氨酸和烟酸等的重要前体物质。色氨酸虽然在人和动物体内含量较少,但是可以通过其多元的代谢途径及其代谢产物发挥着各种重要作用。色氨酸在体内主要有两条分解代谢途径:一是沿5-羟色胺的代谢途径;二是沿犬尿氨酸的代谢途径。通过膳食摄入体内的色氨酸不仅能参与调节蛋白质的合成,还能在控制动物食欲、免疫调节以及改善情绪认知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对色氨酸及其代谢产物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和医药等领域。本文就色氨酸及其代谢产物5-羟色胺对动物肠道免疫、肠道蠕动以及肠易激综合征三方面的作用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色氨酸 5-羟色胺 肠道免疫 肠道蠕动 肠易激综合征
下载PDF
赭曲霉毒素A模拟抗原表位及噬菌体展示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的建立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吕 熊斯诚 +3 位作者 邹旭强 陈超超 邵辉锋 陈雪岚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56-861,共6页
以驴抗鼠二抗包被微孔板,以捕获方式包被抗赭曲霉毒素A(OTA)单克隆抗体,利用噬菌体随机七肽库筛选OTA模拟抗原表位,并以其替代检测抗原,建立了基于噬菌体展示技术的酶联免疫吸附分析(Phage ELISA)检测OTA的方法。结果表明,筛选获得... 以驴抗鼠二抗包被微孔板,以捕获方式包被抗赭曲霉毒素A(OTA)单克隆抗体,利用噬菌体随机七肽库筛选OTA模拟抗原表位,并以其替代检测抗原,建立了基于噬菌体展示技术的酶联免疫吸附分析(Phage ELISA)检测OTA的方法。结果表明,筛选获得的模拟OTA抗原表位七肽氨基酸序列为GMSWMMA。基于模拟表位噬菌体建立的Phage ELISA方法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为(0.15±0.02)ng/m L,检测OTA的线性范围为0.03~0.50 ng/m L,OTA的检出限为0.03 ng/m L,且Phage ELISA与其它4种常见真菌毒素(黄曲霉毒素B1、伏马毒素B1、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及玉米赤霉烯酮)无交叉反应。大米样品OTA加标实验表明,批內加标回收率为97.0%~115.2%,批间加标回收率为107.2%~123.1%,与ELISA试剂盒检测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赭曲霉毒素A 噬菌体展示肽库 模拟表位 酶联免疫吸附法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棕榈油基花椒调味油的生产工艺及其贮藏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彭彰智 彭超 +2 位作者 潘军辉 胡明明 张国文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8-64,共7页
采用响应面法对棕榈油基花椒调味油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基于单因素实验选取花椒粉碎粒度、料液比和熬制温度3个因素,利用Box-Benhnken实验和响应面法,考察了各因素间交互作用及其对花椒调味油感官评分的影响,模拟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 采用响应面法对棕榈油基花椒调味油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基于单因素实验选取花椒粉碎粒度、料液比和熬制温度3个因素,利用Box-Benhnken实验和响应面法,考察了各因素间交互作用及其对花椒调味油感官评分的影响,模拟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花椒调味油生产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8.5、花椒粉碎粒度56目、熬制温度91℃,实际测得的花椒调味油感官评分(93.87分)与响应面拟合所得方程的预测值(94.03分)符合良好。对制得的棕榈油基花椒调味油在40℃下加速贮藏90 d,贮藏期内棕榈油基花椒调味油香气浓郁,无异味,颜色较深,麻味较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调味油 棕榈油 响应面法 感官评定 贮藏稳定性
下载PDF
I型超敏反应中肥大细胞脱颗粒活性物质及其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邹丽 李欣 +1 位作者 高金燕 陈红兵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5年第11期4532-4537,共6页
Ig E介导的I型超敏反应是最受关注的变态反应类型,肥大细胞是其中主要应答细胞。Ig E致敏的肥大细胞被激活后,通过释放和分泌介质发挥生物学作用,参与炎症反应。释放的介质主要有组胺、肝素、类蛋白酶、花生四稀酸的代谢产物、细胞因子... Ig E介导的I型超敏反应是最受关注的变态反应类型,肥大细胞是其中主要应答细胞。Ig E致敏的肥大细胞被激活后,通过释放和分泌介质发挥生物学作用,参与炎症反应。释放的介质主要有组胺、肝素、类蛋白酶、花生四稀酸的代谢产物、细胞因子等。肥大细胞脱颗粒的信号通路是个复杂的网络体系,涉及到多种蛋白分子的参与,不同信号的逐级放大和众多细胞因子的合成、分泌。近年来食物过敏反应信号通路的主要分子机制已深入研究,各信号通路之间的网络调控研究进展有待综述。本文重点介绍了I型超敏反应中肥大细胞脱颗粒依赖的酪氨酸激酶Lyn和Fyn介导的信号通路,为人们更好地理解食物过敏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型超敏反应 FCΕRI 肥大细胞 脱颗粒 信号通路
下载PDF
藻酸丙二醇酯对冷冻面团品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尹晓洁 陈钢 +2 位作者 简素平 史建鑫 黄立山 《中国食品添加剂》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9-152,共4页
通过添加不同量藻酸丙二醇酯对冷冻面团拉伸特性、失水率及可冻结水含量的影响,研究了藻酸丙二醇酯对冷冻面团品质与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冻藏时间的延长,冷冻面团的品质呈现下降的趋势,在相同的冻藏时间下,藻酸丙二醇酯添加量... 通过添加不同量藻酸丙二醇酯对冷冻面团拉伸特性、失水率及可冻结水含量的影响,研究了藻酸丙二醇酯对冷冻面团品质与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冻藏时间的延长,冷冻面团的品质呈现下降的趋势,在相同的冻藏时间下,藻酸丙二醇酯添加量0.2%时,冷冻面团的内部结构稳定,失水率和可冻结水的含量降低,面团品质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酸丙二醇酯 冷冻面团 拉伸特性 失水率 可冻结水含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