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水生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群落的构建机制,是有效预防藻类水华以及科学管理水生态系统的重要条件。为了揭示长江中下游通江湖泊鄱阳湖浮游植物群落的构建机制,以及明确驱动该湖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的具体影响因子,于2020年8月,对全...揭示水生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群落的构建机制,是有效预防藻类水华以及科学管理水生态系统的重要条件。为了揭示长江中下游通江湖泊鄱阳湖浮游植物群落的构建机制,以及明确驱动该湖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的具体影响因子,于2020年8月,对全湖38个采样点的浮游植物及其功能群组成,以及环境因子进行调查分析。共检出7门59属91种,其中绿藻门(27属46种)、硅藻门(13属22种)和蓝藻门(8属11种)分别占总藻类种数的50.5%、24.2%和12.1%,其他门类占13.2%。浮游植物可划分为23个功能群,其中N、G、P、W1和LO为鄱阳湖优势功能群,它们所指示的生境特征表明鄱阳湖存在富营养化风险。鄱阳湖湖湾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主航道水域存在明显差异,湖湾水域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显著高于主航道水域(Mann-Whitney U test,P<0.001)。群落距离与环境距离和地理距离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环境过滤作用和空间扩散限制作用共同影响了鄱阳湖浮游植物及其功能群群落的构建,而变差分解分析、C-score分析和校正随机率分析结果进一步明确了确定性过程(环境过滤作用)占据主导地位且其对功能群群落影响更大。约束性排序分析结果显示,浊度、高锰酸盐指数和电导率是驱动鄱阳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的最重要环境因素,温度、电导率和高锰酸盐指数是影响鄱阳湖浮游植物功能群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素。展开更多
文摘揭示水生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群落的构建机制,是有效预防藻类水华以及科学管理水生态系统的重要条件。为了揭示长江中下游通江湖泊鄱阳湖浮游植物群落的构建机制,以及明确驱动该湖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的具体影响因子,于2020年8月,对全湖38个采样点的浮游植物及其功能群组成,以及环境因子进行调查分析。共检出7门59属91种,其中绿藻门(27属46种)、硅藻门(13属22种)和蓝藻门(8属11种)分别占总藻类种数的50.5%、24.2%和12.1%,其他门类占13.2%。浮游植物可划分为23个功能群,其中N、G、P、W1和LO为鄱阳湖优势功能群,它们所指示的生境特征表明鄱阳湖存在富营养化风险。鄱阳湖湖湾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主航道水域存在明显差异,湖湾水域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显著高于主航道水域(Mann-Whitney U test,P<0.001)。群落距离与环境距离和地理距离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环境过滤作用和空间扩散限制作用共同影响了鄱阳湖浮游植物及其功能群群落的构建,而变差分解分析、C-score分析和校正随机率分析结果进一步明确了确定性过程(环境过滤作用)占据主导地位且其对功能群群落影响更大。约束性排序分析结果显示,浊度、高锰酸盐指数和电导率是驱动鄱阳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的最重要环境因素,温度、电导率和高锰酸盐指数是影响鄱阳湖浮游植物功能群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