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昌地区花生适宜性新品种筛选试验 被引量:3
1
作者 曾细华 刘宗发 +5 位作者 徐宝庆 王苏影 葛洪滨 祝飞 邹旭 胡金和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28-30,37,共4页
针对江西省南昌市花生连作障碍及栽培品种老化问题,对13个花生良种生态适宜性、产量及其抗病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中花9号(黑皮花生)和中花12号(红皮花生)的产量高、抗病性强,具有色彩和保健特色,可作为特色产业链发展;中花15号和中... 针对江西省南昌市花生连作障碍及栽培品种老化问题,对13个花生良种生态适宜性、产量及其抗病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中花9号(黑皮花生)和中花12号(红皮花生)的产量高、抗病性强,具有色彩和保健特色,可作为特色产业链发展;中花15号和中花16号大粒品种的产量较高、抗病性较强,在南昌市有一定的发展空间;粤优116和玉珠1号优势不明显,但仍可作为粤油256的替代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品种 产量 抗病性
下载PDF
耐连作花生新品种在南昌引进表现
2
作者 曾细华 程春明 +7 位作者 胡金和 黄海燕 徐宝庆 刘宗发 胡文秀 熊清云 喻凤琴 姜仔彪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期351-353,355,共4页
[目的]为了筛选出适宜红壤旱地种植的耐连作花生新品种。[方法]对13个引进的花生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中花16号适应性强,在进贤温圳、新建石埠均表现出良好的抗病性和高产、稳产性,折合产量分别是3 181.59和3 371.57 kg/hm2,与CK... [目的]为了筛选出适宜红壤旱地种植的耐连作花生新品种。[方法]对13个引进的花生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中花16号适应性强,在进贤温圳、新建石埠均表现出良好的抗病性和高产、稳产性,折合产量分别是3 181.59和3 371.57 kg/hm2,与CK相比增幅均在10%以上;中花12号属红皮花生种,有良好的抗病性和丰产、稳产性,在进贤温圳、新建石埠的产量均多达3 000 kg/hm2;中花9号对青枯病和白绢病的抗性差,但属黑皮花生种,且当病害发生不严重时,可获得3 300 kg/hm2以上的高产;5602-1、9311-801、赣花8号和粤优116等4个品种抗病性和稳产性表现一般,但可获得比CK更高的产量。[结论]中花16号和中花12号适合在红壤旱地广泛种植、推广;5602-1、9311-801、赣花8号和粤优116有利于改善目前花生品种落后、单一、老化的问题,也比较适宜在红壤旱地推广;中花9号适宜打造成地方特色,同时也增加了红壤旱地花生品种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品种比较 产量 经济性状 抗性 物候期
下载PDF
芝麻轻简栽培技术试验初报 被引量:10
3
作者 饶月亮 熊清云 +5 位作者 乐美旺 胡金和 赵燕 颜廷献 黄海燕 孙建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45-46,共2页
通过对芝麻免耕撒播、免耕条播的3种密度试验表明:免耕撒播种植密度为18万株/hm2时能获得较高产量,且高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纯收入达9912.5元/hm2,较对照增收54.58%。因此,免耕撒播具有轻便、省工、增产、增效的优点。
关键词 黑芝麻 BW01 轻简栽培 效益
下载PDF
稻草全量还田对水稻生长特性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王苏影 吴建富 +4 位作者 黄山 熊清云 谭雪明 石庆华 潘晓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54-463,共10页
为探明稻草全量还田对抛栽双季稻生长的影响,以淦鑫203、陆两优996和淦鑫688和五丰优T025为早、晚季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了稻草全量还田不施化肥(SF0)、稻草不还田不施化肥(S0F0)、稻草全量还田施用化肥(SF)和稻草不还田施用化肥... 为探明稻草全量还田对抛栽双季稻生长的影响,以淦鑫203、陆两优996和淦鑫688和五丰优T025为早、晚季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了稻草全量还田不施化肥(SF0)、稻草不还田不施化肥(S0F0)、稻草全量还田施用化肥(SF)和稻草不还田施用化肥(S0F)4个处理对抛栽水稻生长发育及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施肥条件下,稻草全量还田较不还田能够增加水稻产量和有效穗。相同稻草还田条件下,施肥处理较不施肥处理能显著增加有效穗、穗粒数和产量。稻草全量还田,淦鑫203、陆两优996、五丰优T025和淦鑫688产量增幅分别为131.10%、109.52%、65.66%和56.69%;稻草不还田,产量增幅分别为135.93%、111.02%、72.72%和66.53%。相同施肥条件下,一次枝梗分化数、二次枝梗分化数、颖花分化数及退化率均是稻草全量还田大于不还田处理。一次枝梗现存数、二次枝梗现存数、颖花现存数与每穗粒数和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水稻结实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稻草全量还田以及施肥能够提高稻谷的加工品质、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草全量还田 水稻 生长特性 产量 稻米品质
下载PDF
稻草切碎全量还田抛秧栽培双季稻立苗和生长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苏影 吴建富 +4 位作者 潘晓华 黄山 曾勇军 谭雪明 石庆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9-57,共9页
为实现机械化稻草切碎全量还田条件下抛栽水稻的快速立苗,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稻草还田(设稻草全量还田和稻草不还田)以及在稻草全量还田条件下秧龄(早稻设25、30 d,晚稻设20、25、30 d)、抛栽方式(设点抛和人工撒抛)、耕作方式(设机械... 为实现机械化稻草切碎全量还田条件下抛栽水稻的快速立苗,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稻草还田(设稻草全量还田和稻草不还田)以及在稻草全量还田条件下秧龄(早稻设25、30 d,晚稻设20、25、30 d)、抛栽方式(设点抛和人工撒抛)、耕作方式(设机械深耕和机械旋耕)对早、晚稻抛栽立苗及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稻草全量还田不利于晚稻立苗及根系生长,但对早稻影响较小;晚稻稻草全量还田的秧苗立苗时间比稻草不还田至少延长2 d;抛栽2 d后单株根质量大于稻草不还田;抛栽4 d后稻草全量还田处理水稻叶面积、黄叶比低于稻草不还田处理。相同耕作与抛栽方式下,秧龄越短水稻立苗和根系生长越快,早稻30 d秧龄秧苗立苗时间比25 d至少长2 d;晚稻30 d秧苗立苗时间比20 d秧苗至少长3 d,比25 d秧苗至少长1 d。相同耕作方式及秧龄条件下,早、晚稻点抛后的立苗角度、立苗比例均大于撒抛,且早稻点抛立苗时间比撒抛至少缩短2 d,晚稻至少缩短1 d。相同抛栽方式及秧龄条件下,晚稻深耕立苗时间比旋耕短、根系数量比旋耕多;早、晚稻深耕秧苗的叶面积指数大于旋耕。生产上,在稻草全量还田时,早稻秧龄宜为25 d,晚稻秧龄宜为20~25 d,采用点抛及深耕的方式有利于抛栽稻立苗及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化 栽培 作物 稻草全量还田 双季稻 抛秧 立苗 生长
下载PDF
不同种植密度下黑芝麻干物质积累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胡金和 饶月亮 +5 位作者 赵燕 孙建 熊清云 颜廷献 黄海燕 乐美旺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7期84-85,88,共3页
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黑芝麻干物质积累与产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南昌地区中等肥力水平和秋种条件下,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黑芝麻赣芝9号的株高增加,最低结蒴部位升高,茎粗缩小,单株蒴果数减少。单位面积干物质积累量与产量间呈正... 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黑芝麻干物质积累与产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南昌地区中等肥力水平和秋种条件下,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黑芝麻赣芝9号的株高增加,最低结蒴部位升高,茎粗缩小,单株蒴果数减少。单位面积干物质积累量与产量间呈正相关关系。最佳种植密度为22.5万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芝麻 种植密度 干物质积累 产量
下载PDF
配施硼、锌肥及施用方法对芝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王苏影 颜廷献 +5 位作者 徐宝庆 熊清云 孙建 马众文 刘宗发 乐美旺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12期35-37,共3页
以黑芝麻赣芝9号为材料,在等量复合肥作为底肥施用的条件下,研究了硼肥、锌肥作为底肥施用和作叶面肥喷施对芝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锌肥作为底肥施用芝麻产量最高,其次是硼肥作为叶面肥喷施。锌肥作为叶面肥喷施,对芝麻也有显... 以黑芝麻赣芝9号为材料,在等量复合肥作为底肥施用的条件下,研究了硼肥、锌肥作为底肥施用和作叶面肥喷施对芝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锌肥作为底肥施用芝麻产量最高,其次是硼肥作为叶面肥喷施。锌肥作为叶面肥喷施,对芝麻也有显著的增产效果,而硼肥作为底肥施用远不如作为叶面肥喷施的增产效果明显。锌肥和硼肥作为叶面肥以及硼肥作为底肥均能增加芝麻的叶绿素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硼肥 锌肥 施用方法 产量
下载PDF
芝麻不同时期打顶对种子产量和光合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祝飞 乐美旺 +6 位作者 胡金和 饶月亮 徐宝庆 孙建 黄海燕 颜廷献 喻凤琴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47-48,53,共3页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芝麻品种赣芝9号初花后24 d打顶可以获得最高产量,比不打顶(CK)增产11.8%;品质比CK好,瘪籽率比CK下降14.1个百分点;经济系数最高,综合效益好。较早期(初花后15 d和18 d)的打顶可以提高功能叶片的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芝麻品种赣芝9号初花后24 d打顶可以获得最高产量,比不打顶(CK)增产11.8%;品质比CK好,瘪籽率比CK下降14.1个百分点;经济系数最高,综合效益好。较早期(初花后15 d和18 d)的打顶可以提高功能叶片的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后期打顶能消除空梢尖,从而有利于产量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打顶期 光合速率 叶绿素含量 产量
下载PDF
不同浓度的甲哌嗡对芝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胡金和 饶月亮 +6 位作者 邹旭 乐美旺 胡文秀 颜小文 喻凤琴 颜廷献 徐宝庆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101-103,共3页
在田间黑芝麻4对真叶(苗期)时和蕾期喷施不同浓度(600倍或900倍)的甲哌嗡溶液,试验结果表明:喷施甲哌嗡能提高植株的叶绿素含量,有效地控制植株生长,改善经济性状,提高产量。高浓度的效果优于低浓度,喷施两次的优于喷施一次的,苗期喷施... 在田间黑芝麻4对真叶(苗期)时和蕾期喷施不同浓度(600倍或900倍)的甲哌嗡溶液,试验结果表明:喷施甲哌嗡能提高植株的叶绿素含量,有效地控制植株生长,改善经济性状,提高产量。高浓度的效果优于低浓度,喷施两次的优于喷施一次的,苗期喷施控苗效果好,蕾期喷施的经济性状较好。在本试验条件下,在4对真叶期和蕾期均喷施600倍甲哌嗡溶液处理的芝麻产量最高,为1750 kg/hm2,显著地高于其它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哌嗡 芝麻产量 影响
下载PDF
不同黑芝麻品种在红壤旱地的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曾细华 饶月亮 +5 位作者 刘宗发 颜小文 程春明 黄海燕 胡金和 乐美旺 《河北农业科学》 2014年第6期11-14,共4页
为筛选适宜江西红壤旱地种植的高产黑芝麻品种(系),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进贤县地方品种金黄麻为对照,对7个黑芝麻品种(系)从适应性、抗逆性和丰产性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BS0532-3和BS57的生长势、整齐度和耐旱性优于CK,抗病... 为筛选适宜江西红壤旱地种植的高产黑芝麻品种(系),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进贤县地方品种金黄麻为对照,对7个黑芝麻品种(系)从适应性、抗逆性和丰产性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BS0532-3和BS57的生长势、整齐度和耐旱性优于CK,抗病性强,单株蒴果数和每蒴粒数显著>CK,产量分别为668.93 kg/hm2和659.43 kg/hm2,较CK(549.95 kg/hm2)增产21.64%和19.91%;赣芝6号和sp01-2综合表现也较优良,产量分别为610.23和585.95 kg/hm2,较CK增产10.96%和6.41%。本研究条件下,BS0532-3、BS57、赣芝6号和sp01-2的产量显著>CK,表明这4个品种(系)均适合在江西红壤旱地种植,其中,BS0532-3和BS57综合表现较好,其次是赣芝6号和sp0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芝麻 红壤 适应性 抗逆性 产量
下载PDF
超级晚稻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被引量:15
11
作者 喻凤琴 刘宗发 +2 位作者 黄海燕 赵燕 熊清云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24-25,80,共3页
对省级以上认定的9个超级晚稻品种的产量、生育期及其它主要特征特性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9个品种在南昌市种植均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丰产稳产性;丰源优299、国稻3号、天优998、淦鑫688应作为南昌市超级晚稻推广的首选品种。... 对省级以上认定的9个超级晚稻品种的产量、生育期及其它主要特征特性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9个品种在南昌市种植均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丰产稳产性;丰源优299、国稻3号、天优998、淦鑫688应作为南昌市超级晚稻推广的首选品种。文末介绍了这4个超级晚稻首选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晚稻 品种 生育期 产量 特征特性
下载PDF
不同土壤消毒剂对连作花生的病害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葛洪滨 刘宗发 +5 位作者 徐宝庆 曾细华 邹旭 黄海燕 胡金和 吴玉成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37-39,共3页
在大田条件下,通过施用生石灰、多菌灵、五氯硝基苯、敌克松4种消毒剂,对连作花生土壤进行消毒处理,以空白为对照,研究了土壤消毒剂对花生的成苗率、生长期内叶部病害发生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土壤消毒剂可以提高连作花生的成苗率... 在大田条件下,通过施用生石灰、多菌灵、五氯硝基苯、敌克松4种消毒剂,对连作花生土壤进行消毒处理,以空白为对照,研究了土壤消毒剂对花生的成苗率、生长期内叶部病害发生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土壤消毒剂可以提高连作花生的成苗率,降低花生生长期内叶斑病和锈病的发病率,可建立较为理想的经济产量结构,增产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以五氯硝基苯的增产幅度最大,生石灰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消毒剂 连作 花生 病害 产量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黑芝麻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马淑娟 刘小林 胡金和 《河北农业科学》 2011年第3期1-3,15,共4页
合理密植是芝麻高产优质栽培的重要措施。以黑芝麻品种赣芝6号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12万株/hm2、14万株/hm2、16万株/hm2、18万株/hm2和20万株/hm2)对黑芝麻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黑芝麻植株生物学性状如株高、茎... 合理密植是芝麻高产优质栽培的重要措施。以黑芝麻品种赣芝6号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12万株/hm2、14万株/hm2、16万株/hm2、18万株/hm2和20万株/hm2)对黑芝麻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黑芝麻植株生物学性状如株高、茎粗、单株叶面积、单株侧根数、根重,以及经济性状如单株蒴果数、每蒴粒数、结蒴部位、千粒重、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黑芝麻植株个体性状变化总趋势是逐渐变差,株高和最低结蒴部位提高,单位面积群体的叶面积、侧根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增加,产量也增加。但种植密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如再增加密度,则产量降低。种植密度对黑芝麻产量的影响极为显著,黑芝麻最适宜种植密度为18万株/hm2,该密度下产量最高为1 825.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芝麻 种植密度 农艺性状 经济性状 产量
下载PDF
不同拌种剂对连作花生病害发生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葛洪滨 刘宗发 +6 位作者 曾细华 邹旭 熊清云 喻凤琴 胡文秀 胡金和 杨小华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64-65,68,共3页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8种不同的拌种剂对连作花生病害发生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用戊唑醇、醚菌酯、百菌清进行拌种处理可以明显地提高花生的出苗率和成苗率,且对花生叶斑病的发生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多抗霉素、戊唑醇、醚菌酯处理...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8种不同的拌种剂对连作花生病害发生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用戊唑醇、醚菌酯、百菌清进行拌种处理可以明显地提高花生的出苗率和成苗率,且对花生叶斑病的发生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多抗霉素、戊唑醇、醚菌酯处理对花生锈病的发生有较好的控制效果;百菌清、苯醚甲环唑、醚菌酯处理对花生的增产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拌种剂 连作花生 病害 产量
下载PDF
永浩浸种液不同浸种时间对芝麻生物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15
作者 王苏影 胡金和 +6 位作者 颜小文 徐宝庆 周红英 熊清云 乐美旺 胡文秀 李正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1期15185-15186,15206,共3页
[目的]研究永浩浸种液对芝麻(Sesamum indicum)生物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为其在芝麻生产上的应用提供技术参考。[方法]试验设9个处理:对照(CK),为使用干种子播种;利用永浩浸种液分别浸种2、4、6、8 h;利用清水分别浸种2、4、6、8 h。[结果... [目的]研究永浩浸种液对芝麻(Sesamum indicum)生物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为其在芝麻生产上的应用提供技术参考。[方法]试验设9个处理:对照(CK),为使用干种子播种;利用永浩浸种液分别浸种2、4、6、8 h;利用清水分别浸种2、4、6、8 h。[结果]与对照相比,浸种液浸种能增加产量,且以浸种液浸种8 h为最高。相同浸种时间下,浸种液浸种的处理产量均高于清水浸种的处理。浸种液浸种处理,初花期和盛花期的叶绿素含量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788 7**、0.860 8**),初花期净光合速率和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888 8**)。[结论]永浩浸种液处理芝麻以8 h较好,清水浸种以6 h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浩浸种液 芝麻 浸种时间 生物特性 产量
下载PDF
不同杀菌剂对连作花生叶斑病的防治效果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葛洪滨 刘宗发 +7 位作者 马众文 徐宝庆 曾细华 黄海燕 熊清云 邹旭 胡颖 胡金和 《花生学报》 2014年第1期52-55,共4页
在大田条件下,通过使用百菌清、苯醚甲环唑、醚菌酯在连作3年花生的苗期、始花期和盛花期以不同组合方式进行喷药处理,探讨3种药剂对连作花生叶斑病的防治效果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喷施药剂处理区对叶斑病都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在大田条件下,通过使用百菌清、苯醚甲环唑、醚菌酯在连作3年花生的苗期、始花期和盛花期以不同组合方式进行喷药处理,探讨3种药剂对连作花生叶斑病的防治效果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喷施药剂处理区对叶斑病都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和增产效果,其中以醚菌酯施3次药处理发病率最低,苯醚甲环唑施3次药处理的防治效果最佳,百菌清施3次药的增产效果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剂 连作花生 叶斑病 产量
下载PDF
不同播种量对直播-再生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苏影 熊清云 +3 位作者 祝飞 喻凤琴 马众文 刘宗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3期57-58,共2页
[目的]研究不同播种量对直播-再生稻产量的影响。[方法]以准两优608和两优527为材料,研究不同播种量对直播-再生稻产量的影响。[结果]在"直播-再生"的栽培方式下,准两优608和两优527的适宜播种量为30 kg/hm2。[结论]该研究可... [目的]研究不同播种量对直播-再生稻产量的影响。[方法]以准两优608和两优527为材料,研究不同播种量对直播-再生稻产量的影响。[结果]在"直播-再生"的栽培方式下,准两优608和两优527的适宜播种量为30 kg/hm2。[结论]该研究可为南昌市的直播-再生稻的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种量 直播 再生稻 产量
下载PDF
直播—再生稻的品种筛选初探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苏影 吴志青 +4 位作者 徐慧芳 熊清云 黄海燕 喻凤琴 刘宗发 《作物研究》 2015年第5期472-474,488,共4页
通过对12个水稻品种在直播—再生栽培方式下的产量、生育期及品种特征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供试的12个品种中,准两优608是适合南昌地区直播—再生稻作方式的唯一优良品种。
关键词 水稻 直播 再生 品种
下载PDF
不同育秧、移栽密度、施肥处理对超级晚稻产量及生育进程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宗发 熊清云 +2 位作者 黄海燕 邹旭 赵燕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9期28-30,共3页
通过田间正交试验,分析了育秧方式、移栽密度和施肥方法对超级晚稻产量、生育进程、穗粒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育秧方式对产量和生育进程影响最大。采用以下栽培技术组合可获得最高产量:6月23日播种、旱育秧、移栽规格13.2cm×26.4... 通过田间正交试验,分析了育秧方式、移栽密度和施肥方法对超级晚稻产量、生育进程、穗粒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育秧方式对产量和生育进程影响最大。采用以下栽培技术组合可获得最高产量:6月23日播种、旱育秧、移栽规格13.2cm×26.4 cm、每公顷施纯N 195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晚稻 育秧 移栽密度 施肥 产量 生育进程
下载PDF
江西省黑芝麻大面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探讨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宗发 王苏影 +3 位作者 葛洪滨 熊清云 祝飞 陶国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4期55-57,共3页
[目的]为更好地指导江西省黑芝麻生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调研和示范试验探讨前作、连作、播种方式、播期和施肥对黑芝麻生产的影响,并提出了病害防治方法及主要农艺措施。[结果]前作主要是通过影响播期来影响芝麻产量,而连作对芝麻产... [目的]为更好地指导江西省黑芝麻生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调研和示范试验探讨前作、连作、播种方式、播期和施肥对黑芝麻生产的影响,并提出了病害防治方法及主要农艺措施。[结果]前作主要是通过影响播期来影响芝麻产量,而连作对芝麻产量的影响极大。播期主要影响芝麻株高、单株蒴果数、蒴果粒数和千粒重。芝麻种植户大多施用45%的三元复合肥作基肥,一般不追肥。最高施肥水平为450 kg/hm^245%三元复合肥。,要获得实际产量1 500 kg/hm^2以上,大面积撒播生产黑芝麻平均种植密度为28.5万-29.5万株/hm^2,株蒴果数48-50个,蒴果粒数为58-60粒,千粒重在2.60 g以上。[结论]深旋耙平理畦和撒播芝麻种后结合浅旋盖籽是大面积黑芝麻高产高效生产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芝麻 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产量结构 农艺措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