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椎弓根内固定配合手法闭合复位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可行性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强 张敏 +2 位作者 黄志荣 章智华 王高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16期83-85,共3页
目的研究经皮椎弓根内固定和手法闭合复位联合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术进... 目的研究经皮椎弓根内固定和手法闭合复位联合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经皮椎弓根内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手法闭合复位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影像学参数、VA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切口长度、出血量、引流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影像学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d,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334、2.4901,P〈0.05)。术后,对照组患者中出现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观察组中未出现,除此之外,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皮椎弓根内固定联合手法闭合复位治疗胸腰椎骨折能明显改善治疗的临床效果,降低患者的VAS评分,减少手术过程中的创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脊柱骨折 手法闭合复位治疗 经皮椎弓根内固定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78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强 张敏 +2 位作者 黄志荣 章智华 王高 《当代医学》 2017年第2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7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随访1年,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骨折愈合时...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7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随访1年,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治疗优良率及并发症情况的差异,利用c2与t值对数据加以检验。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无显著差异;研究组患者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8.4±1.5)周、住院时间(12.6±2.5)d较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的治疗优良率94.9%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并发症情况2.6%较对照组优(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效果确切,操作简单,能有效促进骨折愈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半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颈骨折
下载PDF
微创有限清理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及预后
3
作者 龚良金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10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有限清理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8年12月的10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以关节镜下广泛清理手术,观察组采取微创有限清理术。比较两组疗效;膝关节... 目的探讨微创有限清理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8年12月的10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以关节镜下广泛清理手术,观察组采取微创有限清理术。比较两组疗效;膝关节疼痛消失时间、肿胀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视觉模拟疼痛程度评分、TNF-α水平、Lysholm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治疗前两组视觉模拟疼痛程度评分、TNF-α水平、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视觉模拟疼痛程度评分、TNF-α水平、Lysholm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膝关节疼痛消失时间、肿胀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膝骨关节炎患者实施微创有限清理术可获得较好的效果,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和肿胀,并控制炎症和改善膝关节功能,无严重并发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有限清理术 膝骨关节炎 临床效果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膝关节封闭实验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微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龚良金 《中国当代医药》 2021年第1期115-117,121,共4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封闭实验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微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收治的10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 目的探讨膝关节封闭实验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微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收治的10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微创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治疗膝关节封闭实验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膝关节疼痛程度评分、关节Lysholm评分、关节炎生活质量问卷(AIMS2-SF)评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疼痛症状消失时间及关节活动度恢复正常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膝关节疼痛程度评分、关节Lysholm评分、AIMS2-SF评分及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关节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膝关节疼痛程度评分、AIMS2-SF评分及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疼痛症状消失时间、关节活动度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实施微创治疗膝关节封闭实验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效果,可更好地缓解疼痛,对炎症进行控制,改善关节功能,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微创治疗 膝关节封闭实验 应用效果
下载PDF
中医护理对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价值 被引量:7
5
作者 陈波珍 汪春春 胡强 《当代医学》 2018年第3期155-157,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对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价值。方法收集本院接受骨折手术的患者,分为:研究组(护理方案为常规护理联合中医护理)和对照组(护理方案为常规护理)。对比(1)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前后生活能力评分、运动功能评分。(2)研...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对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价值。方法收集本院接受骨折手术的患者,分为:研究组(护理方案为常规护理联合中医护理)和对照组(护理方案为常规护理)。对比(1)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前后生活能力评分、运动功能评分。(2)研究组和对照组首次下床时间、首次步态训练时间、首次负重时间。结果 (1)护理前两组生活能力评分、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首次下床时间、首次步态训练时间、首次负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文认为通过有效的中医护理可以减少骨折术后患者卧床时间,促进患者早日下床行走,进行康复锻炼从而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护理 骨折 肢体功能 恢复
下载PDF
椎间孔镜与开放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2
6
作者 陶志强 吴庭胜 +2 位作者 范少勇 马泽仁 黄志荣 《江西医药》 CAS 2016年第1期32-34,49,共4页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在治疗单纯腰椎间盘突出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56例有神经症状的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所选病例均具备手术指征,术后均不用镇痛。随机分为两组,经皮椎间孔镜...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在治疗单纯腰椎间盘突出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56例有神经症状的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所选病例均具备手术指征,术后均不用镇痛。随机分为两组,经皮椎间孔镜组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21-69岁,平均43.3岁,责任间盘L2/3:2例;L3/4:4例;L4/5:12例;L5/S1:10例;均采取侧卧位TESSYS技术进行手术。开放手术28例,男18例,女10例;年龄28-67岁,平均48.6岁,责任间盘L2/3:1例;L3/4:3例;L4/5:13例;L5/S1:11例;均采取俯卧位进行经典开放髓核摘除手术。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术后3d切口疼痛VAS(visual analogue scale)评分、术后下地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手术前后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经皮椎间孔镜组和传统开放手术时间为(58.65±12.75)min和(65.45±15.35)min,手术切口大小为(7.8±0.8)mm和(65.4±12.5)mm,术中出血量为(15.5±5)ml和(65±13.5)ml,术后第1、2、3d切口疼痛VAS评分为3、1、0分和7、5、3分,术后下地时间为(1.5±0.7)d和(6.8±2.3)d,平均住院时间为(5.2±1.3)d和(9.3±2.1)d,手术1年后JOA评分为(23.45±3.75)和(24.35±4.05)。结果椎间孔镜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术后3d切口疼痛VAS评分、术后下地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传统开放手术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JOA值、手术前后疼痛VAS评分及ODI值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组手术疗效与传统开放手术在治疗有神经症状的单纯腰椎间盘突症病例中有明显的微创、并发症少及康复快的优良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孔镜 开放手术 腰椎间盘突出
下载PDF
仙灵骨葆胶囊治疗骨质疏松症128例临床总结 被引量:23
7
作者 黄志荣 盛淦新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1期845-846,共2页
目的探讨仙灵骨葆胶囊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骨质疏松症患者128例,口服仙灵骨葆胶囊3粒/次,2次/天,计算总有效率。结果仙灵骨葆胶囊治疗骨质疏松症总有效率为86.7%。结论 仙灵骨葆胶囊治疗骨质疏松症效果显著。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仙灵骨葆胶囊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后联合小切口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伴后髁骨折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强 张敏 +2 位作者 黄志荣 章智华 王高 《当代医学》 2017年第3期18-20,共3页
目的研究前后联合小切口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伴后髁骨折的可行性。方法选取60例复杂胫骨平台伴后髁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前侧入路手术,观察组患者行前后联合小切口入路手术,患者术后随访12~24个月,... 目的研究前后联合小切口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伴后髁骨折的可行性。方法选取60例复杂胫骨平台伴后髁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前侧入路手术,观察组患者行前后联合小切口入路手术,患者术后随访12~24个月,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手术前后HSS及VAS评分,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利用c2与t值对数据加以检验。结果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3.95±1.07)个月显著短于对照组(6.83±1.62)个月(t=8.1250,P<0.05);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和疼痛VAS评分均优于术前(P<0.01),且术后观察组患者HSS评分及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67%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6.67%(P<0.05)。结论前后联合小切口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伴后髁骨折可显著促进患者愈合,改善膝关节功能,减少术后疼痛,安全性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后联合入路 胫骨平台骨折 后髁骨折 可行性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万桃红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1年第1期114-115,117,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97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手段,包括:饮食调护、中药外敷、早期功能锻炼。...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97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手段,包括:饮食调护、中药外敷、早期功能锻炼。治疗1~4周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实施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在缓解患者膝关节疼痛、肿胀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4周后膝关节功能康复优良率为86.0%,对照组为66.0%,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实施合理的护理干预可以促进骨折的愈合,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骨折 胫骨平台 康复
下载PDF
手法治疗外侧髌股高压综合征47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强 马泽仁 王威 《江西中医药》 2007年第9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外侧髌股高压 综合征 推拿手法
下载PDF
椎体成形结合拔伸牵引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30例
11
作者 徐小生 马泽仁 +3 位作者 周剑 骆松 姜杰 王佳 《江西中医药》 2018年第10期38-41,共4页
目的:观察和比较单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PVP结合拔伸牵引、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3种不同方法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6月我科诊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各30例... 目的:观察和比较单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PVP结合拔伸牵引、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3种不同方法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6月我科诊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各30例,分别采用PVP、PVP结合拔伸牵引及PKP3种不同方法治疗,以手术前及术后第1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伤椎前缘高度变化、骨水泥渗漏率、随访过程中伤椎前缘高度丢失情况及邻椎骨折发生率为评判指标。结果:(1)术后第1天3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但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PVP结合拔伸牵引组和PKP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分别较术前提高(11.3±2.5)mm和(10.5±2.0)m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术后椎体较术前虽有增高(3.9±1.2)mm,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3组间术后椎体骨水泥渗漏情况及12个月后随访邻近椎体骨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结合拔伸牵引和椎体后凸成形术两种不同方法具有相似的临床疗效,均优于单用经皮椎体成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拔仲牵引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下载PDF
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103例
12
作者 马泽仁 魏星星 《江西中医药》 2009年第10期45-46,共2页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外科治疗思路和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103例患者按Schatzker分类并予以分别行非手术治疗9例、单髁空心螺钉固定13例、单侧植骨并钢板螺钉固定54例、切开复位植骨双钢板螺钉固定27例。结果:根据Hohl膝关节功能平分...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外科治疗思路和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103例患者按Schatzker分类并予以分别行非手术治疗9例、单髁空心螺钉固定13例、单侧植骨并钢板螺钉固定54例、切开复位植骨双钢板螺钉固定27例。结果:根据Hohl膝关节功能平分法进行综合平分:优54例,良29例,可12例,差8例。结论:应根据分型和CT检查结果选择手术入路和固定方法,在首先保护骨折部血运的情况下,对胫骨平台进行解剖复位并予以适当的内固定,以及手术后积极的无负重下膝关节功能训练是获得良好手术效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手术方法
下载PDF
股骨近端交锁髓内钉和股骨近端锁定解剖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3
作者 戴文德 范少勇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4年第4期9-10,共2页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交锁髓内钉(PFN)和股骨近端锁定解剖钢板(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本院2007年1月~2011年7月收治的60岁以上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共80例,行DHS治疗患者42例,PFN治疗患者38例,最...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交锁髓内钉(PFN)和股骨近端锁定解剖钢板(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本院2007年1月~2011年7月收治的60岁以上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共80例,行DHS治疗患者42例,PFN治疗患者38例,最少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复位质量、短期和长期手术并发症。在末次随访时评价患者髋关节功能情况。结果:PFN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均优于DHS组的患者,但两组患者的输血量、手术并发症以及末次随访的Harris功能评分及优良率,两组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均没有出现死亡及再手术的情况。结论:PFN和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但PFN相对创伤较小,应优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老年 股骨近端交锁髓内钉 股骨近端锁定解剖钢板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自制中药金黄膏外敷促进骨折后肿胀改善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璇 万文梅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1期96-98,共3页
目的 分析自制中药金黄膏外敷对促进骨折后肿胀改善的作用。方法 选择2020年4月-2021年3月在南昌市洪都中医院进行治疗的76例骨折后肿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2020年4月-2020年9月入院的38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并予以常规护理,将2020年10... 目的 分析自制中药金黄膏外敷对促进骨折后肿胀改善的作用。方法 选择2020年4月-2021年3月在南昌市洪都中医院进行治疗的76例骨折后肿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2020年4月-2020年9月入院的38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并予以常规护理,将2020年10月—2021年3月入院的38例患者纳入观察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自制中药金黄膏外敷+相应护理。比较2组干预前后的炎症因子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血沉(ESR)]水平、肿胀评分。结果 干预7 d后,观察组hs-CRP、IL-6、ES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肿胀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骨折后肿胀患者施以自制中药金黄膏外敷护理,可减轻其局部血清炎症反应,有效缓解其骨折后肿胀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膏 骨折后肿胀 护理 中药外敷
下载PDF
桃核承气汤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被引量:6
15
作者 黄志荣 张强 +2 位作者 胡湘洪 马泽仁 万春虎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75-975,共1页
关键词 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桃核承气汤 全髋关节置换 预防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 人工全髋置换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致命性肺栓塞
原文传递
补肾法动员内源性透明质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黄志荣 周明 +3 位作者 马泽仁 张强 徐小生 龚良金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39-41,共3页
目的:运用中医补肾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以探讨其对内源性透明质酸的动员及其临床疗效的作用机理。方法:随机选取60例膝OA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以补肾中药治疗,对照组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均为1个疗程,治疗后3个月... 目的:运用中医补肾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以探讨其对内源性透明质酸的动员及其临床疗效的作用机理。方法:随机选取60例膝OA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以补肾中药治疗,对照组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均为1个疗程,治疗后3个月和半年两组分别进行疗效比较;治疗组进行透明质酸浓度检测。结果:3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9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年后治疗组90%,对照组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透明质酸浓度检测显示治疗后3个月和半年血清和滑液HA浓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中的浓度减低,而滑液中的浓度出现了较明显的升高。结论:中医补肾法能够动员内源性透明质酸,提高膝关节透明质酸的水平,同时降解血清中透明质酸的浓度,并且能保持透明质酸浓度持久长效,从而达到保护关节软骨延缓软骨退变、治疗和预防膝骨性关节炎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 骨性关节炎 补肾 内源性 血清 滑液
原文传递
闭合复位股骨近端空心钉锁定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黄志荣 张敏 +1 位作者 马泽仁 张强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4年第10期1033-1034,共2页
目的观察并比较股骨近端空心钉锁定板和3枚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1—2012-06诊治的年龄≥18岁且≤65岁的股骨颈骨折80例,采用股骨近端空心钉锁定板内固定治疗40例,采用3枚空心钉内固定治疗40例... 目的观察并比较股骨近端空心钉锁定板和3枚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1—2012-06诊治的年龄≥18岁且≤65岁的股骨颈骨折80例,采用股骨近端空心钉锁定板内固定治疗40例,采用3枚空心钉内固定治疗40例。观察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情况,退钉、断板、短期内股骨头坏死情况,以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空心钉锁定板组在骨折愈合率、退钉率、短期内股骨头坏死率以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方面明显优于3枚空心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空心钉锁定板内固定技术是治疗股骨颈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股骨近端空心钉锁定板 空心钉 内固定
原文传递
Rocker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2
18
作者 马泽仁 刘晓平 +2 位作者 徐小生 黄科棣 张文琮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5年第7期753-754,共2页
目的探讨Rocker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理、适应证和初步疗效。方法采用髓核摘除+Rocker系统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与对照组髓核摘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髓核摘除+Rocker系统固定治疗腰椎间盘... 目的探讨Rocker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理、适应证和初步疗效。方法采用髓核摘除+Rocker系统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与对照组髓核摘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髓核摘除+Rocker系统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2周、1、3个月ODI功能障碍评分及VAS疼痛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ocker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棘突间置入物 非融合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