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受血者输血前五项传染指标检测的意义
1
作者 冯跃丰 徐贞秋 龙涛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输血 检测 临床意义
下载PDF
批分析(多管同测)法检测低浓度新型冠状病毒核酸
2
作者 雷震 斯志娟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9期1190-1193,共4页
目的探讨批分析(多管同测)法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的临床意义。方法用细胞保存液将SARS-CoV-2全基因组假病毒质控品阶梯稀释形成S1(1∶10)、S2(1∶20)、S3(1∶40)、S4(1∶80)、S5(1∶160)、S6(1∶... 目的探讨批分析(多管同测)法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的临床意义。方法用细胞保存液将SARS-CoV-2全基因组假病毒质控品阶梯稀释形成S1(1∶10)、S2(1∶20)、S3(1∶40)、S4(1∶80)、S5(1∶160)、S6(1∶320)、S7(1∶640)系列梯度浓度样本盘,用SARS-CoV-2核酸实时荧光PCR检测试剂检测样本盘样本,每批各浓度平行检测6管,共检测6批次。结果ORF1ab单管阳性检出率与批分析阳性检出率分别为S1(50.00%/100.00%)、S2(47.22%/100.00%)、S3(16.67%/66.67%)、S4(13.89%/66.67%);N基因单管阳性检出率与批分析阳性检出率分别为S1(100.00%/100.00%)、S2(91.67%/100.00%)、S3(61.11%/100.00%)、S4(30.56%/83.33%)、S5(27.78%/100.00%)、S6(11.11%/50.00%)、S7(5.55%/33.33%)。结论批分析(多管同测)法可以提高低浓度核酸样本的阳性检出率,在临床有提高检测灵敏度需求时可以采用此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分析法 多管同测 低浓度 新型冠状病毒 核酸 检出率
下载PDF
试管法红细胞致敏反应对微柱凝集法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灵敏度的影响
3
作者 斯志娟 黄永真 +2 位作者 徐晶 叶水文 雷震 《宜春学院学报》 2022年第9期54-58,共5页
目的:探讨红细胞致敏反应在试管内完成对微柱凝集法抗人球蛋白试验灵敏度的影响。方法:以微柱凝集法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分别检测抗D(IgG)抗体梯度浓度样本盘、两份阳性室间质评样本梯度浓度样本盘和10份临床红细胞不规则抗体阳性样本(... 目的:探讨红细胞致敏反应在试管内完成对微柱凝集法抗人球蛋白试验灵敏度的影响。方法:以微柱凝集法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分别检测抗D(IgG)抗体梯度浓度样本盘、两份阳性室间质评样本梯度浓度样本盘和10份临床红细胞不规则抗体阳性样本(红细胞同种抗体)梯度浓度样本盘。其中:红细胞致敏反应采用两种场景对比检测,方法一:抗原细胞与待测样本按说明书要求分别加入微柱反应,方法二:红细胞致敏反应在试管内完成。另外,观察红细胞在微柱反应腔内的沉降情况。结果:抗D(IgG)抗体递度浓度样本盘检测,两种方法在1∶32和1∶64两个稀释度凝集强度均为5,而在更高的稀释度(1∶128、1∶256及1∶512)时,采用方法二反应的红细胞凝集强度明显高于方法一。室间质评样本递度浓度样本盘和临床样本递度浓度样本盘检测阳性孔凝集强度,方法一均弱于方法二。10分钟末肉眼可见红细胞明显沉降,15分钟末沉降更明显。结论:红细胞致敏反应在试管内完成,实验易于充分混匀,还可以有效地避免抗人球蛋白抗体中和游离的待测抗体,同时增加混匀次数可使致敏反应更加充分,可提高微柱凝集法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的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柱凝集法 抗人球蛋白试验 灵敏度 红细胞致敏反应
下载PDF
输注血小板成功抢救巨脾切除术后出血1例
4
作者 冯跃丰 陈火玲 +1 位作者 吴有铭 孙孔润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 CAS 2008年第2期206-206,共1页
关键词 血小板 巨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