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2年5月10—14日广东短时强降水可预报性分析
1
作者 刘瀚博 梁巧倩 《广东气象》 2024年第3期14-21,共8页
利用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EC ERA-Interim 0.25×0.25再分析数据、探空观测数据等多源数据,对2022年5月10—14日在广东发生的强降水过程进行天气尺度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提取500 hPa相对涡度、925 hPa散度和200 hPa散度3个物理量,... 利用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EC ERA-Interim 0.25×0.25再分析数据、探空观测数据等多源数据,对2022年5月10—14日在广东发生的强降水过程进行天气尺度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提取500 hPa相对涡度、925 hPa散度和200 hPa散度3个物理量,考察其与短时强降水的相关关系,从而引入物理量的关系组合和机器学习中的KNN分类算法,探讨短时强降水落区和强度预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5×10^(-5)s^(-1)的500 hPa涡度、≤5×10^(-5)s^(-1)的925 hPa散度和(-10~20)×10^(-5)s^(-1)的200 hPa散度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指示短时强降水的发生区域;条件组合(925 hPa散度≤0 s^(-1)且200 hPa散度≥0 s^(-1)且500 hPa涡度≥0 s^(-1))对于短时强降水落区的指示性好;基于距离权重的KNN算法对该次过程短时强降水量级预测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 短时强降水 涡度 散度 K近邻算法 可预报性 广东
下载PDF
广州南沙区一次暖区暴雨过程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曹亚平 林中庆 +1 位作者 祁秀香 李海洋 《广东气象》 2011年第5期13-16,共4页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分析资料和FY-2C卫星红外亮温(tBB)资料,对2009年6月8~9日南沙区暴雨过程的成因进行浅析。结果表明:本次暖区暴雨过程具有明显的对流性质,降水强度大、时效性短,大部分降水集中出现在5 h内。暴雨过程与中尺...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分析资料和FY-2C卫星红外亮温(tBB)资料,对2009年6月8~9日南沙区暴雨过程的成因进行浅析。结果表明:本次暖区暴雨过程具有明显的对流性质,降水强度大、时效性短,大部分降水集中出现在5 h内。暴雨过程与中尺度对流系统的活动直接相关,是由中β尺度对流系统(Mβcss)直接影响造成的。利于暴雨出现的形势场:对流层高层辐散场起到了良好的抽吸作用,850 hPa的西南风和偏南风在珠江口辐合,促进了低层水汽和不稳定能量的积累,为暴雨的中小尺度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物理量场分析,对流层散度、涡度及垂直速度场的配合以及充足的水汽输送为南沙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动力及水汽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 暖区暴雨 环流背景 物理量场 中β尺度对流系统 广州南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