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院儿科近10年葡萄球菌的变迁及耐药性分析
1
作者 赵小飞 钟景红 黄晓菱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647-649,共3页
目的了解本院近10年葡萄球菌在小儿败血症中的分类及耐药变迁。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及2005年2月至2010年1月收治患儿感染葡萄球菌的分类、药敏试验进行回顾性调查与比较。结果 (1)10a共分离葡萄球菌177株,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目的了解本院近10年葡萄球菌在小儿败血症中的分类及耐药变迁。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及2005年2月至2010年1月收治患儿感染葡萄球菌的分类、药敏试验进行回顾性调查与比较。结果 (1)10a共分离葡萄球菌177株,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占64.4%,金黄色葡萄球菌(SA)占35.6%。近5年CNS的感染率明显增加(77.3%vs51.7%,P<0.01),SA的感染率显著下降(22.7%vs48.3%,P<0.01)。(2)10a分离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共99株,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32.3%,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占67.6%。近5年MRSA及MRCNS的感染率明显增加(70.0%vs41.9%和69.1%vs43.5%,P<0.05或0.01)。(3)MRSA的耐药性明显高于MSSA(P<0.01),没有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株。结论 CNS是本院患儿败血症最主要的病原菌,MRS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率高。实验室加强葡萄球菌耐药性监测对指导儿童患者临床抗感染用药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败血症 葡萄球菌 耐药
下载PDF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IL-18、IFN-γ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赵小飞 甘汝红 吴显劲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208-210,共3页
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细胞免疫因子IL-18、IFN-γ水平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1)采用ELISA方法,检测6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治疗前、后和随访2个月时的血清IL-18、IFN-γ水平变化;(2)将6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按呼吸困... 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细胞免疫因子IL-18、IFN-γ水平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1)采用ELISA方法,检测6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治疗前、后和随访2个月时的血清IL-18、IFN-γ水平变化;(2)将6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按呼吸困难评分,分成轻度、中度和重度,采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患儿血清IL-18、IFN-γ水平变化。结果:(1)观察组患儿治疗前血清IFN-γ、IL-1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后其水平升高,显著高于观察组治疗前,但仍低于对照组(P均<0.01);随诊2个月后,IL-18、IFN-γ水平接近对照组。(2)轻度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IL-18、IFN-γ水平与中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明显高于重度组(P<0.01)。(3)治疗前毛细支气管炎血清IFN-γ水平与IL-18水平成正相关(r=0.58,P<0.01)。结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IL-18、IFN-γ水平均下降,并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炎 IL-18 IFN-Y
下载PDF
新生儿败血症血清降钙素原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变化 被引量:6
3
作者 赵小飞 钟景红 黄晓菱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27-28,32,共3页
目的观察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变化。方法新生儿败血症患儿56例,其中30例患儿血培养阳性(病原确诊组),26例血培养阴性(临床诊断组),取同期出生的新生儿25名作为对照组,分别应用化学发... 目的观察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变化。方法新生儿败血症患儿56例,其中30例患儿血培养阳性(病原确诊组),26例血培养阴性(临床诊断组),取同期出生的新生儿25名作为对照组,分别应用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儿血清PCT和sICAM-1水平,同时进行新生儿危重评分。结果败血症组血清sICAM-1和PCT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病原确诊组的血清PCT和sICAM-1水平又明显高于临床诊断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sICAM-1和PCT水平与新生儿危重评分呈负相关(r=-0.778,P<0.01;r=-0.851,P<0.01)。结论 PCT和sICAM-1可作为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败血症 降钙素原 细胞间黏附分子-1
下载PDF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4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4
作者 赵小飞 向志云 吴显劲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72-273,共2页
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γ干扰素(IFN-γ)、IL-4水平变化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1.采用ELISA法检测54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治疗前后和随访2个月时血清IFNγ-、IL-4水平;2.将54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按呼吸困难评分平分为轻... 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γ干扰素(IFN-γ)、IL-4水平变化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1.采用ELISA法检测54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治疗前后和随访2个月时血清IFNγ-、IL-4水平;2.将54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按呼吸困难评分平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比较3组患儿血清IFNγ-、IL-4水平变化。同时采用ELISA法检测20例健康儿童血清IFN-γ及IL-4水平做比较。结果 1.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治疗前血清IFN-γ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治疗后其水平升高,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但仍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治疗前血清IL-4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治疗后其水平下降,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但仍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随诊2个月后,IFNγ-、IL-4水平接近健康对照组。2.轻度组血清IFN-γ水平显著高于中度组,中度组显著高于重度组(Pa<0.01);中度组血清IL-4水平显著低于重度组(P<0.01)。结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INF-γ水平降低,IL-4水平升高,FN-γ/IL-4水平失衡,并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炎 Γ干扰素 白细胞介素-4 儿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