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通地区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1
作者 陈九祥 崔恒山 吕振 《南通医学院学报》 1990年第4期332-334,共3页
本文报告南通市1959~1989年病毒性肝炎流行情况及流行特点。60年代平均发病率44.34/10~5,70年代76.51/10~5,80年代459.15/10~5。人群HBsAg携带率10.9%,乙肝感染率42.4%,甲肝流行率52.18%,流行时甲肝占85.2%。我市病毒性肝炎流行具有5~... 本文报告南通市1959~1989年病毒性肝炎流行情况及流行特点。60年代平均发病率44.34/10~5,70年代76.51/10~5,80年代459.15/10~5。人群HBsAg携带率10.9%,乙肝感染率42.4%,甲肝流行率52.18%,流行时甲肝占85.2%。我市病毒性肝炎流行具有5~7年流行一次的周期性;高发区转移;秋冬季高峰和春季高峰;高发年龄组后移;疫情呈高强度散发分布等基本特点。并结合调查分析了流行因素,提出了预防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流行病学 南通地区
下载PDF
南通市几类人群TTV、HGV、HCMV感染状况的初步调查 被引量:3
2
作者 汪晓莺 汤伟 +1 位作者 张冬雷 季玉红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181-183,204,共4页
目的 调查南通市几类人群中输血传播病毒 (TTV)、庚型肝炎病毒 (HGV)和人巨细胞病毒 (HCMV)的感染状况。方法 选择献血员、非肝病人群、急性病毒性肝炎 (AH)与慢性病毒性肝炎 (CH)患者、肝炎肝硬化 (LC)以及原发性肝癌 (PHC)患者为调... 目的 调查南通市几类人群中输血传播病毒 (TTV)、庚型肝炎病毒 (HGV)和人巨细胞病毒 (HCMV)的感染状况。方法 选择献血员、非肝病人群、急性病毒性肝炎 (AH)与慢性病毒性肝炎 (CH)患者、肝炎肝硬化 (LC)以及原发性肝癌 (PHC)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TTVDNA、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GVRNA、核酸斑点杂交法检测HCMVDNA。采用微量细胞毒试验方法检测人外周血T细胞亚群。结果 义务献血员、非肝病人群、AH、CH、LC和PHC人群的TTV感染率分别为 9 2 %、2 4 0 %、4 6 6 %、4 1 6 %和 6 3 6 % ,后三种人群的感染率显著高于义务献血员 (P <0 0 1 )。HGV感染率在有偿献血员、AH、CH和LC人群中分别为 2 9%、9 6 %、1 7 6 %和 1 3 8% ,但各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HCMV在非肝病人群、AH、CH和LC人群中的感染率各为 2 6 7%、38 9%、6 5 8%和 77 8% ,CH组与LC组的感染率显著高于非肝病人群 (P <0 0 1 )。结论 HGV、TTV、HCMV在南通市人群包括献血员中有一定的感染率 ,在筛选献血员时有必要对此三种病毒进行检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率 输血传播病毒 庚型肝炎病毒 人巨细胞病毒 献血员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树突状细胞与CD_4^+Th细胞分化的关系(英文) 被引量:2
3
作者 苏丽 周晓荣 +1 位作者 汪晓莺 汤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2085-2089,2093,共6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s)与CD4+Th细胞亚群分化的关系。方法分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以rhIL-4(50ng/mL)、rhGM-CSF(10ng/mL)和rhTNF-α(100μ/mL)诱导培养DC。以流式细胞仪检测DCs表面CD1a...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s)与CD4+Th细胞亚群分化的关系。方法分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以rhIL-4(50ng/mL)、rhGM-CSF(10ng/mL)和rhTNF-α(100μ/mL)诱导培养DC。以流式细胞仪检测DCs表面CD1a、CD83、CD80、CD和HLA-DR分子的表达情况。免疫磁珠分离外周血CD4+T细胞亚群,PMA+Ionomycin刺激后胞内荧光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Th细胞内特征性细胞因子IFN-γ/IL-4以判断Th1/Th2分化。ELISA法检测DCs或Th细胞培养上清中IL-6、IL-12、IFN-γ和IL-4的含量。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DCs表达CD1a、CD83、CD80、CD86和HLA-DR分子的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培养至第7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DCs分泌的IL-12水平低于正常人,而分泌的IL-6水平高于正常人。与正常人相比,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Th1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较低,Th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的量也较低。患者DCs与同种异体的健康人Th细胞共培养,刺激Th1型细胞因子IFN-γ产生的能力低于正常人。结论慢性乙肝患者体内DCs功能的异常可能导致了外周血Th1分化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细胞 树突状细胞 慢性乙型肝炎
下载PDF
PCR快速检测细菌16S rRNA基因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汪晓莺 汤伟 +2 位作者 马国光 钱繷虎 徐敏 《南通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379-380,382,共3页
目的 :建立检测细菌 16 S r RNA基因的 PCR方法。方法 :以细菌 16 S r RNA基因为靶序列 ,利用计算机软件 primer5 .0 ,Bioedit设计 2条引物 -pm1,pm 2并建立相应的 PCR方法。采用该 PCR方法扩增实验室保留菌株的 16 S r RNA基因 ;以人... 目的 :建立检测细菌 16 S r RNA基因的 PCR方法。方法 :以细菌 16 S r RNA基因为靶序列 ,利用计算机软件 primer5 .0 ,Bioedit设计 2条引物 -pm1,pm 2并建立相应的 PCR方法。采用该 PCR方法扩增实验室保留菌株的 16 S r RNA基因 ;以人类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 DNA、HBV-DNA阳性血清以及白色念珠菌为对照 ,检测该实验方法的特异性 ;采用倍比稀释的方法进行该实验方法的敏感性实验。结果 :用引物 pm 1,pm2对 17个不同菌株进行 PCR扩增 ,均得到 371bp左右长度的 DNA片段 ,特异性实验表明 ,此通用引物与人类基因组 DNA、真菌及病毒无交叉反应。敏感性实验表明 ,用 pm1,pm 2引物进行的 PCR扩增可检测出 2 0 CFU /ml。结论 :16 S r RNA基因 PCR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敏感、快速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S RRNA 细菌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季德胜蛇药对小鼠四氯化碳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慧 汤伟 +2 位作者 汪晓莺 王建民 李阳 《交通医学》 2009年第3期231-232,235,共3页
目的:观察季德胜蛇药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小鼠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48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蛇药1组、蛇药2组。除正常组外余3组小鼠均经皮下注射40%CCl45ml/kg,蛇药治疗组自造模日起分别给予相应剂量的蛇药... 目的:观察季德胜蛇药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小鼠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48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蛇药1组、蛇药2组。除正常组外余3组小鼠均经皮下注射40%CCl45ml/kg,蛇药治疗组自造模日起分别给予相应剂量的蛇药干预。实验5周后,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实验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酸转移酶(AST)水平,光镜下观察各组小鼠肝脏病理改变。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蛇药组能明显降低CCl4慢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中ALT、AST水平(P<0.01)。模型组小鼠肝组织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肝细胞水样变性及坏死,有类假小叶形成,蛇药组的肝脏病变程度均较模型组明显减轻且无类假小叶形成。结论:季德胜蛇药对CCl4所致小鼠慢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德胜蛇药 四氯化碳 慢性肝损伤
下载PDF
季德胜蛇药对小鼠免疫调节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阳 汤伟 +1 位作者 李慧 汪晓莺 《交通医学》 2009年第3期233-235,共3页
目的:研究季德胜蛇药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将BALB-c小鼠48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环磷酰胺模型组、蛇药1组、蛇药2组。各组均以灌胃给药,2次/天,连续21天,正常对照组和造模组给予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其余实验组分别... 目的:研究季德胜蛇药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将BALB-c小鼠48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环磷酰胺模型组、蛇药1组、蛇药2组。各组均以灌胃给药,2次/天,连续21天,正常对照组和造模组给予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其余实验组分别给予相应剂量的药物治疗。给药第15天起,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小鼠均用环磷酰胺30mg/kg皮下注射,连续7天制备免疫功能低下模型。末次用药1小时后,所有动物均摘眼球取血,分离血清;记录小鼠体重,脱颈椎处死后,无菌取脾、胸腺并称湿重,计算脾脏和胸腺指数;以ConA诱导脾淋巴细胞增殖,用MTT法检测并计算淋巴细胞增殖刺激指数(SI)。结果:季德胜蛇药治疗组小鼠的体重下降程度低于模型组,胸腺及脾脏指数高于模型组;治疗组SI明显高于模型组。结论:季德胜蛇药可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德胜蛇药 小鼠 免疫功能 环磷酰胺 乙型病毒性肝炎
下载PDF
穴位注药的穴位相对特异性初探 被引量:8
7
作者 周爱玲 刘祖舜 蒋道荣 《南通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3期230-232,共3页
本研究表明,速尿从小鼠3个不同穴位和静脉给药后的排钠利尿量明显不同.'委中'组与静脉组效应相当,显著大于'内关','三阴交'组.扭体法比较5种不同给药途径注射可乐定后的镇痛作用,'内关'组与静脉组镇痛... 本研究表明,速尿从小鼠3个不同穴位和静脉给药后的排钠利尿量明显不同.'委中'组与静脉组效应相当,显著大于'内关','三阴交'组.扭体法比较5种不同给药途径注射可乐定后的镇痛作用,'内关'组与静脉组镇痛效应相当,'足三里'组显著大于'内关'、'委中'、皮下组.小鼠4种给药途径注射甲基硫酸新斯的明,'足三里'组促进胃肠蠕动的作用显著大于'内关'、'委中'、'肌注组.实验结果提示,穴位注药具有穴位相对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痛 穴位 相对特异性 水针疗法
下载PDF
茵栀黄穴位注射对大白鼠急性黄疸型肝炎的防治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蒋道荣 周爱玲 刘祖舜 《南通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3期233-234,共2页
本文对茵栀黄单穴、配穴及肌注α-萘异氰酸酯所致大白鼠急性黄疸型肝炎的疗效作了研究.结果表明,'足三里'加'阳陵泉'穴配伍注射茵栀黄,降血清胆红素作用显著优于'足三里'、'阳陵泉'、'内关'单... 本文对茵栀黄单穴、配穴及肌注α-萘异氰酸酯所致大白鼠急性黄疸型肝炎的疗效作了研究.结果表明,'足三里'加'阳陵泉'穴配伍注射茵栀黄,降血清胆红素作用显著优于'足三里'、'阳陵泉'、'内关'单穴及肌注给药.提示,穴注药物穴位配伍适当,疗效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栀黄 黄疸型 肝炎 模型 水针疗法
下载PDF
尿道蝇蛆病1例报告 被引量:2
9
作者 段义农 汤伟 周全 《南通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243-243,共1页
关键词 蝇蛆病 尿道 症状 感染方式 抗生素
下载PDF
银杏内酯和神经生长因子影响原代人胚肝细胞的增殖及分泌
10
作者 徐芳芹 田美玲 +2 位作者 胡丽新 秦建兵 金国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3期6521-6524,共4页
目的:如何培养足够的肝细胞以及应用一些物质、因子从而使其增加分裂、减少凋亡?观察银杏内酯和神经生长因子对体外原代培养的人胚肝细胞增殖、凋亡及相关分泌功能的影响具有临床实用性意义。方法:实验于2005-07/2006-10在南通大学神经... 目的:如何培养足够的肝细胞以及应用一些物质、因子从而使其增加分裂、减少凋亡?观察银杏内酯和神经生长因子对体外原代培养的人胚肝细胞增殖、凋亡及相关分泌功能的影响具有临床实用性意义。方法:实验于2005-07/2006-10在南通大学神经生物学研究所完成。①细胞来源:孕14~16周流产胎儿,由南通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提供,产妇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实验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银杏内酯由中国药科大学提供,神经生长因子为Roche公司产品。②实验方法:用非灌流法从人胚肝中分离肝细胞,以DMEM作为培养基,接种于4块24孔培养板中,每两块培养板各接种36孔,12孔/组,细胞3×105/孔。银杏内酯组各孔加入含37.5g/L银杏内酯和体积分数为0.1小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2mL,神经生长因子组各孔加入含100mg/L神经生长因子和体积分数为0.1小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2mL,空白对照组各孔加入仅含体积分数为0.1小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2mL。③实验评估:人胚肝细胞原代培养至9d,倒置显微镜下计数每视野的肝细胞数,同时行MTT试验,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细胞凋亡情况。分别于培养3,6,9d时收集肝细胞培养液进行白蛋白含量检测。结果:①原代肝细胞生长情况及肝细胞计数:接种12h后各组肝细胞均已贴壁,3d后可见由3~5个细胞组成的细胞集落,至9d时银杏内酯组和神经生长因子组肝细胞已基本铺满孔底,且呈立体生长倾向,空白对照组肝细胞较少,胞间有空隙存在。至培养9d,银杏内酯组、神经生长因子组、空白对照组每视野内肝细胞计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12.97,P=0.00)。②MTT试验结果:原代肝细胞培养至9d时,银杏内酯组、神经生长因子组、空白对照组吸光度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71.90,P=0.00)。③肝细胞培养液白蛋白含量:培养3d时各组细胞培养液的白蛋白含量方差分析无明显差异(F=0.23,P=0.79)。培养6,9d同一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11.69,P=0.00;F=9.35,P=0.00)。④细胞凋亡情况:银杏内酯组、神经生长因子组、空白对照组凋亡肝细胞百分率分别为11.53%,9.29%,15.27%。结论:银杏内酯和神经生长因子对原代人胚肝细胞的增殖和分泌白蛋白功能均具有促进作用,并抑制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内酯 神经生长因子 肝细胞 细胞培养 人胚
下载PDF
HBsAg负载的慢性乙肝患者DCs诱导特异性Th1细胞分化的作用
11
作者 吴琼 汪晓莺 +2 位作者 周晓荣 汤伟 苏丽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344-1349,共6页
目的:研究HBsAg负载的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对自身Th1细胞分化的诱导作用.方法:Ficoll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法分离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以含rhIL-4+rhGM-CSF的完全培养基诱导DCs.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D... 目的:研究HBsAg负载的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对自身Th1细胞分化的诱导作用.方法:Ficoll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法分离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以含rhIL-4+rhGM-CSF的完全培养基诱导DCs.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DC表面CD80,CD86,CD40和HLA-DR分子的表达,CCK-8法检测各组DCs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ELISA法检测各组DCs培养液上清中IL-12的水平.免疫磁珠分选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分别与患者自身的DCs共培养,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共培养后CD4+T细胞内特征性细胞因子IFN-γ和IL-4,ELISA法检测共培养上清中IFN-γ/IL-4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BsAg、IFN-γ和HBsAg+IFN-γ组DCs表面表达CD80,CD86,CD40和HLA-DR分子水平较高;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较强;DCs分泌的上清液中,IL-12水平也较高.与对照组相比,HBsAg、IFN-γ和HBsAg+IFN-γ组DCs与自身Th细胞共培养后,Th1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升高(10.76%±3.98%,11.43%±4.32%,15.28%±4.73%vs7.84%±3.10%,P<0.01),Th2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降低(1.43%±0.96%,1.68%±0.16%,0.92%±0.21%vs2.61%±1.27%,P<0.01),共培养上清中IFN-γ的水平增高(578±47mg/L,496±92mg/L,784±97mg/Lvs342±34mg/L,P<0.05),IL-4的水平降低(187±52mg/L,169±38mg/L,89±37mg/Lvs226±48mg/L,P<0.05),以HBsAg+IFN-γ组最为明显.结论:经HBsAg负载的DCs可以改善患者体内因DCs功能低下而引起的Th1细胞分化不足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慢性乙型肝炎 TH1/TH2 细胞因子 流式细胞术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下载PDF
银杏内酯和神经生长因子对体外培养人胚肝细胞功能的影响
12
作者 徐芳芹 田美玲 +2 位作者 胡丽新 秦建兵 金国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33-435,438,共4页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和神经生长因子(NGF)对体外培养人胚肝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用改良的非灌流法分离人胚肝细胞,用DMEM培养基培养,分为银杏内酯组、NGF组和对照组。培养至第9d时进行糖原PAS染色,计数糖原染色阳性细胞,图象分析染色灰度...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和神经生长因子(NGF)对体外培养人胚肝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用改良的非灌流法分离人胚肝细胞,用DMEM培养基培养,分为银杏内酯组、NGF组和对照组。培养至第9d时进行糖原PAS染色,计数糖原染色阳性细胞,图象分析染色灰度;检测培养液中白蛋白和尿素的含量。STATA7.0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两两比较。结果:糖原染色阳性细胞银杏内酯组74.63±12.76、NGF组83.25±11.18、对照组38.25±9.44;染色灰度银杏内酯组123.19±18.96、NGF组107.25±17.09、对照组164.91±21.65;白蛋白含量(g/L)银杏内酯组3.213±0.422、NGF组3.450±0.481、对照组2.575±0.498;尿素含量(mmol/L)银杏内酯组1.813±0.290、NGF组2.013±0.344、对照组1.363±0.220。统计显示,上述数据银杏内酯组和NGF组之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他们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0.01)。结论:银杏内酯和NGF对体外培养的人胚肝细胞功能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内酯 神经生长因子 肝细胞 细胞培养 人胚
下载PDF
季德胜蛇药对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丁丽娟 汤伟 +1 位作者 汪晓莺 王建民 《交通医学》 2009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季德胜蛇药对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高剂量蛇药治疗组和低剂量蛇药治疗组。采用α-萘异硫氰酸酯(Alpha-naphthylisothiocyanate,ANIT)制备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观察... 目的:探讨季德胜蛇药对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高剂量蛇药治疗组和低剂量蛇药治疗组。采用α-萘异硫氰酸酯(Alpha-naphthylisothiocyanate,ANIT)制备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观察季德胜蛇药对肝损伤大鼠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及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光甘肽(GSH)、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并对肝脏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蛇药治疗组大鼠的血清ALT水平明显下降而血清GSH显著升高(P<0.05);蛇药治疗组大鼠的肝组织病理改变较模型组减轻,尤以低剂量组明显。结论:季德胜蛇药对ANIT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之一可能与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德胜蛇药 急性肝损伤 Α-萘异硫氰酸酯 中成药
下载PDF
HBAg-iRNA穴位注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14
作者 魏月莲 匡晓芳 +4 位作者 曹铮 张斐 蒋道荣 杨明远 王祖权 《南通医学院学报》 1989年第4期276-279,344,共4页
用乙肝病毒抗原免疫核糖核酸(HBAg-iRNA)阴廉穴位注射(穴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115例,随机抽样分8组:(1)慢迁肝(CPH)50例,(2)慢活肝(CAH)50例,(3)CAH伴早期肝硬化(CAHC)15例,治前HBsAg.HBcAg和抗-HBc均阳性,抗-HBs与抗-HB... 用乙肝病毒抗原免疫核糖核酸(HBAg-iRNA)阴廉穴位注射(穴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115例,随机抽样分8组:(1)慢迁肝(CPH)50例,(2)慢活肝(CAH)50例,(3)CAH伴早期肝硬化(CAHC)15例,治前HBsAg.HBcAg和抗-HBc均阳性,抗-HBs与抗-HBe均阴性,同时检测HBV DNA95例均阳性。治后临床症状体征,HBV血清标志物及肝功能等有较好疗效。HBeAg、HBV-DNA转阴率3组分别为(1)52%、70.73%,(2)54%,70%,(3)46%、64.28%,合计HBV*DNA转阴66例中,HBeAg转阴60例,两者符合率90.90%(60/66)。3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1)96%、(2)98%、(3)86%,治后3~6月及1~2年出现抗-HBs 14例,远期有效率为(1)93.02%、(2)93.33%,(3)75%。治疗前后SK-SD及PHA两侧前臂同时皮试,结果治后较治前95%反应增强。CPH与CAH相比,仅在治后3~6月及一年中抗-HBc P<0.05,治后2年各项HBV血清标志物P均>0.05。近、远期疗效说明3组均有效。提示HBAg-iRKA有抑制HBV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H 转阴 慢性乙型肝炎 HBV血清标志物 抗-HBC 穴位注射治疗 阳性 RNA DNA 核糖核酸
下载PDF
HBAg-iRNA与肝必复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
15
作者 张斐 魏周莲 +3 位作者 匡晓芳 曹铮 王良娟 高素月 《南通医学院学报》 1989年第2期98-100,158,共3页
本文应用HBAg-iRNA穴位注射(穴注)与肝必复口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100例,治前HBsAg、HBeAg、抗-HBc均阳性,抗-HBs、抗-HBc均阴性,多数SGPT异常,三个月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及治后一年复查上述指标。结果显示两组近期疗效分别为... 本文应用HBAg-iRNA穴位注射(穴注)与肝必复口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100例,治前HBsAg、HBeAg、抗-HBc均阳性,抗-HBs、抗-HBc均阴性,多数SGPT异常,三个月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及治后一年复查上述指标。结果显示两组近期疗效分别为:HBeAg转阴50%,18%,抗-HBe转阳46%,18%,HBsAg滴度显降48%、16%,抗-HBc下降32%,2%,临床症状体征改善90%、36%,均以HBAg-iRNA为佳(P<0.05);远期疗效分别为:HBeAg转阴52%、14.63%,抗-HBe转阳48%,14.63%,HBsAg转阴或显降为72%、14.63%,抗-HBs转阳6%,0%,抗-HBc转阴12%、0%,SGPT恢复正常82%.58.54%,亦以HBAg-iRNA为优(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HBC 转阴 慢性乙型肝炎 RNA 抗-HBE 抗-HBS 疗程 恢复
下载PDF
地高辛素标记HBV-DNA探针的临床应用
16
作者 周跃 曹纬 +1 位作者 吕桭 张国风 《南通医学院学报》 1991年第4期320-321,共2页
应用地高辛素标记HBV-DNA探针进行斑点杂交,检测1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结果表明,HBsAg、HBeAg、抗HBc同时阳性者,HBV-DNA检出率为96%;HBsAg、抗He同时阳性者HBV-DNA检出率为505;HBsAg、抗HBc同时阳性者HBV-DNA检... 应用地高辛素标记HBV-DNA探针进行斑点杂交,检测1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结果表明,HBsAg、HBeAg、抗HBc同时阳性者,HBV-DNA检出率为96%;HBsAg、抗He同时阳性者HBV-DNA检出率为505;HBsAg、抗HBc同时阳性者HBV-DNA检出率为60%;在6例抗HBs、抗HBC同时阳性血清中,发现1例为HBV-DNA阳性,认为,随着HBV-DNA检测方法学的改进,敏感性的提高,对原有HBV血清免疫学标志应有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高辛素 探针 HBV-DNA HBV血清免疫学标志
下载PDF
地高辛素标记乙型肝炎病毒DNA探针的初步研究
17
作者 曹纬 吕振 +1 位作者 周跃 张国凤 《南通医学院学报》 1990年第4期265-266,347,共2页
将HBV/adw DNA克隆AM_6经SalⅠ内切酶酶切后作琼脂糖凝胶电泳回收,分别用随机引物法和缺口翻译法制备地高辛素、生物素标记HBVDNA探针。在DNA斑点杂交试验中,地高辛素、生物素标记HBVDNA探针分别检测到0.3pg和30pg的AM_6DNA。在100例临... 将HBV/adw DNA克隆AM_6经SalⅠ内切酶酶切后作琼脂糖凝胶电泳回收,分别用随机引物法和缺口翻译法制备地高辛素、生物素标记HBVDNA探针。在DNA斑点杂交试验中,地高辛素、生物素标记HBVDNA探针分别检测到0.3pg和30pg的AM_6DNA。在100例临床拟诊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标本中,地高辛素探针检出69例,生物素探针检出64例。初步研究表明,地高辛素标记HBVDNA是临床诊断的一个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 地高辛素 生物素 探针
下载PDF
重症病毒性肝炎主要并发症42例分析
18
作者 王凌 沈美雯 《南通医学院学报》 1989年第2期124-126,共3页
本文报告了南通市传染病院3年来收治的重症病毒性肝炎42例,其中出现并发症者35例,占83.33%。以肝性脑病、出血,感染及肾病综合征等为多见,发生率分别为64%、67%、54%及29%;且多数合并有两种以上,如不及早发现及控制,常可... 本文报告了南通市传染病院3年来收治的重症病毒性肝炎42例,其中出现并发症者35例,占83.33%。以肝性脑病、出血,感染及肾病综合征等为多见,发生率分别为64%、67%、54%及29%;且多数合并有两种以上,如不及早发现及控制,常可促使病情恶化,导致死亡。本组死亡32例,占76.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发症 重症病毒性肝炎 死亡 传染病院 病情恶化 早发现 肝性脑病 致死 南通市 合并
下载PDF
流行性乙型脑炎70例临床分析
19
作者 徐芳芹 《南通医学院学报》 1990年第4期321-321,329,共2页
分析70例乙脑,其中10岁以下儿童占91.43%,认为加强农村儿童的预防接种乃是控制乙脑发病率的关键。并对乙脑患者脑脊液中低糖问题及是否需要控制补液和乙脑呼衰病人使用东莨菪碱的效果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流行性 乙型脑炎 补液 东莨菪碱
下载PDF
苦参素穴位注射防治大鼠肝纤维化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周爱玲 罗琳 +2 位作者 茅家慧 朱燕 蒋道荣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 观察苦参素足三里注射预防及治疗大鼠肝纤维化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SD大鼠35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苦参素腹腔注射(OM ip)对照组、苦参素足三里(OM ZSL)注射治疗组... [目的] 观察苦参素足三里注射预防及治疗大鼠肝纤维化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SD大鼠35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苦参素腹腔注射(OM ip)对照组、苦参素足三里(OM ZSL)注射治疗组、OM ZSL注射预防组。实验至 10 周末,测定血清透明质酸(HA)、谷氨酸转肽酶(GGT)及肝组织中羟脯氨酸(Hyp)、丙二醛(MDA) 水平。VG染色观察肝细胞结构和肝纤维化程度; RT PCR和蛋白酶谱法检测肝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 2(MMP 2) mRNA、MMP 2蛋白的表达。[结果] OM ZSL注射预防与治疗给药均能明显降低CCl4 诱导肝纤维化大鼠 HA、GGT、Hyp及 MDA(P<0.05,<0.01)。病理学观察,OM ZSL注射治疗与预防组大鼠胶原纤维沉积明显减轻,假小叶结构明显减少;且肝纤维化程度轻于治疗组;肝组织中MMP 2 mRNA、MMP 2活性蛋白的表达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0.01)。[结论] OM ZSL穴位注射对CCl4 诱导的肝纤维化有较好的预防及治疗作用,其部分机制是通过减少脂质过氧化产物 MDA,减少MMP 2 mRNA、MMP 2活性蛋白的表达,促进细胞外基质(ECM)的降解,抑制ECM沉积,从而减轻或逆转肝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素 足三里 肝纤维化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