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状况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汤伟 汪晓莺 +3 位作者 朱俊 周跃 沈轶瑶 蒋道荣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01-403,F002,共4页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乙肝 )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 (DCs)的状况。方法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在含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4 (rhIL 4 ) ( 5 0 0U/ml)和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GM CSF) ( 10 0ng/ml)完全培养基中培养诱导出...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乙肝 )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 (DCs)的状况。方法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在含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4 (rhIL 4 ) ( 5 0 0U/ml)和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GM CSF) ( 10 0ng/ml)完全培养基中培养诱导出DCs。在显微镜下观察DCs生长状况 ,并采用直接计数法以了解DCs的增殖速度。采用LDH法检测DCs诱导的细胞毒性T细胞 (CTL)杀伤能力。以MTT法检测DCs刺激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能力。结果 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通过诱导培养所产生的DCs的细胞数量明显少于正常人群 ;慢性乙肝患者的DCs的增殖速度与正常人DCs无显著性差异 ,但细胞发育不良。慢性乙肝患者的DCs诱导CTL杀伤作用的能力明显弱于正常人 ;并且在经过体外培养 3、6、9天后 ,慢性乙肝患者的DCs刺激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能力均显著低于同培养时段的正常人DCs。结论 慢性乙肝患者体内的DCs不仅细胞数量明显少于正常人 ,而且发育不良、功能低下。这可能是导致慢性乙肝患者抗HBV特异性免疫功能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树突状细胞 特异性免疫反应 抗原递呈细胞
下载PDF
TNF-α和HBsAg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树突状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汤伟 汪晓莺 +2 位作者 刘玲 孙晓雷 张学光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881-883,共3页
目的 研究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和HBsAg对体外培养的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乙肝 )患者树突状细胞 (DC)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分离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 ,以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 CSF) +白细胞介素 4(IL 4)培养诱... 目的 研究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和HBsAg对体外培养的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乙肝 )患者树突状细胞 (DC)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分离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 ,以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 CSF) +白细胞介素 4(IL 4)培养诱导DC。部分DC培养时加入TNF α(处理 1组 )或TNF α +HBsAg(处理 2组 ) ,于培养第 7天时 ,检测各组DC的表面分子CD1a和CD83的表达水平 ,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和诱导自体T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的能力 ,并测定各组DC培养上清中IL 6、IL 1 2的含量。结果 处理 1组DC的表型分子CD1a和CD83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处理 2组DC的CD1a和CD83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并且与正常人群组无显著性差异。处理 1组DC刺激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能力显著强于对照组 ,但较处理 2组弱 (P <0 0 5 )。各组DC诱导自体细胞毒性T细胞 (CTL)杀伤HepG2 2 2 1 5细胞的能力 ,处理 2组 >处理1组 >对照组 (均为P <0 0 1 ) ;DC诱导自体CTL对HepG2和K5 6 2细胞毒作用的能力 ,2个处理组均显著强于对照组。处理 2组的IL 6分泌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处理 1组 ;2个处理组DC的分泌IL 1 2能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且处理 2组明显高于处理 1组。结论 在体外诱导DC时 ,加入T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照组 DC 处理 HB TNF-Α 诱导 CD1A 表达水平 分泌 发育
下载PDF
病毒性肝炎患者四项血常规参数临床意义的再评价 被引量:4
3
作者 汤伟 周跃 +3 位作者 沈轶瑶 谭晓慧 徐芳芹 蒋道容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546-548,共3页
目的评价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等四项血常规参数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检测188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和16名健康人(对照组)的血常规参数,... 目的评价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等四项血常规参数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检测188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和16名健康人(对照组)的血常规参数,并同期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被测者的血清总胆红素(TBi)和白蛋白(Alb)以及采用全自动血凝仪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结果慢性肝炎(CH)组、肝炎后肝硬化(LC)组和重症肝炎(HG)组的RDW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H组、LC组的MCV显著高于对照组,MPV和PDW在各病毒性肝炎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病毒性肝炎患者的RDW与其TBi、PT成显著直线正相关而与Alb成显著直线负相关,MCV与其PT成显著直线正相关而与其Alb成显著直线负相关。结论RDW、MCV对初步反映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肝功能损伤状况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血常规参数 肝功能
下载PDF
不同血清学模式乙肝患者的血清病毒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4
作者 徐芳芹 张弘 魏群 《南通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155-157,共3页
目的 :探讨乙肝患者的不同血清学模式与血清乙肝病毒核酸 ( HBV DNA)含量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 EL ISA和定量 PCR方法检测 78例乙肝患者的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 ( HBVM)和 HBV DNA含量 ,并将 HBVDNA含量和患者肝功能中的主要指标... 目的 :探讨乙肝患者的不同血清学模式与血清乙肝病毒核酸 ( HBV DNA)含量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 EL ISA和定量 PCR方法检测 78例乙肝患者的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 ( HBVM)和 HBV DNA含量 ,并将 HBVDNA含量和患者肝功能中的主要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78例乙肝患者的 HBV DNA阳性率为 83 .3 % ( 65 / 78) ,65例阳性患者的血清 HBV DNA含量平均为 5 .78± 1.12 (对数值 ) ;慢性乙型肝炎和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变患者的血清 HBV DNA含量显著高于急性乙型肝炎患者 ( P<0 .0 1) ;HBe Ag或 HBs Ag阳性组的 HBV DNA含量均显著高于HBe Ag或 HBs Ag阴性组 ( P<0 .0 1或 P<0 .0 5 ) ;在出现 HBe Ab血清转换组中 ,HBV DNA阳性率高达 77.8%~ 78.6% ;血清 HBV DNA含量与血清谷丙转氨酶 ( AL T)水平无相关性 ( r=0 .0 2 5 ,P>0 .0 5 ) ,但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呈正相关 ( r=0 .3 0 3 ,P<0 .0 5 )。结论 :HBV慢性持续感染可能与病毒复制活跃及病毒变异等因素有关 ;慢性乙肝患者在出现 HBe Ab血清转换时 ,并不表示病毒复制停止 ,而只是病毒复制水平降低 ;乙肝患者的肝损害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乙肝病毒 血清学标志 乙肝病毒核酸 检测
下载PDF
前列地尔对重度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谭晓慧 蒋道荣 +2 位作者 徐芳芹 赵华 周跃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 2004年第3期263-264,共2页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对重度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 ,对治疗组重度慢性乙型肝炎加前列地尔治疗 ,对治疗前后肝功能情况、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前后肝功能情况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治疗组取得了较为满...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对重度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 ,对治疗组重度慢性乙型肝炎加前列地尔治疗 ,对治疗前后肝功能情况、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前后肝功能情况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治疗组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结论 :前列地尔能明显改善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地尔 慢性乙型肝炎 治疗作用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含量与e抗原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潘闽 张国风 邰伯军 《南通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455-456,共2页
分别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和酶标法(ELISA),检测6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含量与乙肝病毒血清标记物(HBV-M)。结果显示,e抗原阳性组与e抗原阴性组血清HBV-DNA含量分别为107.9... 分别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和酶标法(ELISA),检测6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含量与乙肝病毒血清标记物(HBV-M)。结果显示,e抗原阳性组与e抗原阴性组血清HBV-DNA含量分别为107.91±4.16copy/ml和105.82±3.28copy/ml,二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此结果进一步证实,e抗原阳性是乙肝病毒体内复制的指标;但同时也有32.9%(21/64)的e抗原阴性患者仍可检出HBV-DNA,提示e抗原阴性不能认为乙肝病毒复制停止。分析认为,定量检测HBV-DNA含量对判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情,估计其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E抗原 聚合酶链反应 HBV DNA
下载PDF
银杏内酯对原代培养新生大鼠肝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徐芳芹 田美玲 《南通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398-399,402,共3页
目的 :探讨银杏内酯对原代培养新生大鼠肝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P7SD大鼠肝脏组织块用胰蛋白酶消化 ,获取的分离肝细胞植入 2块 2 4孔培养板中 ,每板分成 2组 ,各 12孔 :(1)银杏内酯组加入含 37.5 g/L银杏内酯和 2 0 %小牛血清的 Willi... 目的 :探讨银杏内酯对原代培养新生大鼠肝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P7SD大鼠肝脏组织块用胰蛋白酶消化 ,获取的分离肝细胞植入 2块 2 4孔培养板中 ,每板分成 2组 ,各 12孔 :(1)银杏内酯组加入含 37.5 g/L银杏内酯和 2 0 %小牛血清的 William E培养液 ;(2 )对照组仅加入含 2 0 %小牛血清的 William E培养液。培养板置 37℃、5 %CO2 培养箱中培养。第 8d取其中一块培养板在倒置显微镜下 ,每孔随机取 5个视野行肝细胞计数 ,并检测培养液中白蛋白的含量 ;另一块培养板行 MTT试验。结果 :银杏内酯组肝细胞数量较多 ,在放大 40 0倍的情况下 ,每视野 2 14 .8± 2 0 .2 ,白蛋白含量为 3.5 5± 0 .2 3g/L,MTT试验的 OD值为 0 .380± 0 .0 17;而对照组中肝细胞数量较少 ,每视野 176 .4± 2 4.4,白蛋白含量为 3.0 8± 0 .2 4g/L,MTT试验的 OD值为 0 .339± 0 .0 2 3。t检验表明 ,上述指标两组间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 (P均 <0 .0 1)。结论 :银杏内酯具有促进体外培养肝细胞增殖的作用 ,从而使培养液中白蛋白含量和 MTT试验 OD值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内酯 肝细胞 细胞培养 大鼠
下载PDF
庚型肝炎病毒感染对肝功能的影响
8
作者 潘闽 周跃 +3 位作者 沈轶瑶 徐芳芹 张冬雷 崔之础 《南通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179-180,共2页
为了解庚型肝炎病毒(HGV)感染对肝功能的影响,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85例病毒性肝炎患者HGV-RNA并检测其肝功能指标。结果显示HGV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感染率为10.6%(9/85)。除1... 为了解庚型肝炎病毒(HGV)感染对肝功能的影响,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85例病毒性肝炎患者HGV-RNA并检测其肝功能指标。结果显示HGV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感染率为10.6%(9/85)。除1例为单纯感染外,其余8例均以与HBV或HCV重叠感染形式出现。对照HGV和HBV重叠感染组与HBV单纯感染组之间肝功能指标,未发现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庚型肝炎病毒 肝功能 庚型肝炎
下载PDF
庚肝病毒复制时嘌呤代谢酶活性及IL-6和IL-8的浓度变化
9
作者 蒋道荣 姚登福 +2 位作者 邰伯军 陆建新 吴玮 《南通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138-139,141,共3页
目的 :探讨腺苷脱氨酶 (ADA)、鸟嘌呤酶 (GUA)、IL -6和 IL-8,在庚型肝炎病毒 (HGV)复制中的改变。方法 :以RT-PCR分析不同肝病患者中 HGV-RNA,并对反映肝细胞损害灵敏的嘌呤酶活性、IL -6和 IL -8浓度进行检测 ,对单纯 HGV感染和 HGV... 目的 :探讨腺苷脱氨酶 (ADA)、鸟嘌呤酶 (GUA)、IL -6和 IL-8,在庚型肝炎病毒 (HGV)复制中的改变。方法 :以RT-PCR分析不同肝病患者中 HGV-RNA,并对反映肝细胞损害灵敏的嘌呤酶活性、IL -6和 IL -8浓度进行检测 ,对单纯 HGV感染和 HGV与其它病毒复合感染作了比较分析。结果 :在肝病组中 HGV-RNA阳性率为 10 .5 % ,在非肝病组中的阳性率为 7.5 %。在 37例 HGV-RNA阳性患者中 ,HBV-DNA阳性占 35 .5 % ,HCV-RNA阳性占 16 .2 % ,三种病毒同时阳性占 5 .4%。在 HGV患者中 ,AL T活性异常占 89.2 % ,ADA活性异常占 70 .3% ,GUA活性异常占 45 .9%。庚型肝炎患者 HGV复制时 ,血清 IL -6和 IL-8水平明显高于非肝病组患者 ,在 HGV与其它病毒复合感染时 ,IL-6和 IL-8浓度显著升高。结论 :嘌呤酶是反映 HGV复制的有用标志 ,IL-6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庚型肝炎病毒 嘌呤代谢酶 细胞因子
下载PDF
血活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重度)疗效观察
10
作者 沈轶瑶 蒋道荣 周跃 《南通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406-407,共2页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血活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重度 ) 30例 ,并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 ATP、辅酶 A(对照组 ) 30例进行效果比较。结果观察组显效 14例 (46 .7% ) ,有效 7例 (2 3.3% ) ,无效 9例 (30 .0 % ) ;对照组显效 3例 (10 .0 ...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血活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重度 ) 30例 ,并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 ATP、辅酶 A(对照组 ) 30例进行效果比较。结果观察组显效 14例 (46 .7% ) ,有效 7例 (2 3.3% ) ,无效 9例 (30 .0 % ) ;对照组显效 3例 (10 .0 % ) ,有效 12例 (40 .0 % ) ,无效 15例 (5 0 .0 %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改善程度的比较 ,SB、AL T差异有显著性 ,AL B、A/ G差异无显著性。因此 ,血活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重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血红素 慢性乙型肝炎 疗效
下载PDF
病毒性肝炎患者检测血清脯氨酸肽酶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陶虎 周跃 《南通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437-437,共1页
对 12 2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血清脯氨酸肽酶 ( PL D)检测并动态观察 ,探讨其升高机理及其临床意义。结果显示 :PL D既能反映肝细胞损伤 ,又能反映肝病慢性化程度 ,对判断慢性肝炎。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血清 脯氨酸肽酶 临床价值
下载PDF
乏力 顽固性腹水
12
作者 邓美英 汤伟 《医师进修杂志》 1999年第8期58-59,共2页
第一次查房(1997年9月5日)主治医师:请实习医师报告病史。实习医师:患者,女,28岁。因“反复乏力,肝功能异常10年,加重伴尿少1个月”于1997年8月16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0年因“乏力、纳差及肝功能异常”在... 第一次查房(1997年9月5日)主治医师:请实习医师报告病史。实习医师:患者,女,28岁。因“反复乏力,肝功能异常10年,加重伴尿少1个月”于1997年8月16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0年因“乏力、纳差及肝功能异常”在当地医院治疗(具体不详),症状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炎 布-加综合征 腹水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猩红热100例临床分析
13
作者 李家澄 周雅能 +1 位作者 曹伟 李颖吾 《南通医学院学报》 1989年第2期134-135,共2页
本文分析100例猩红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表明病原体检出率较低(39/91),中毒性病变重,可引起中毒性胃肠炎(41%)、中毒性肝炎(26/30)、中毒性肾病(28%)、中毒性心肌炎(2/12)和中毒性休克(2%)。血清IgACo明显增高(8/15),变态... 本文分析100例猩红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表明病原体检出率较低(39/91),中毒性病变重,可引起中毒性胃肠炎(41%)、中毒性肝炎(26/30)、中毒性肾病(28%)、中毒性心肌炎(2/12)和中毒性休克(2%)。血清IgACo明显增高(8/15),变态反应性疾病少见(1%)。青霉素是首选药。本组无一例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猩红热 中毒性肝炎 中毒性心肌炎 中毒性休克 变态反应性疾病 体检 肾病
下载PDF
ELISA法与PCR法联合检测乙肝病毒标记物临床价值探讨
14
作者 陶新云 潘闽 《南通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184-184,共1页
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与聚合酶链反应(PCR)法,联合检测113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乙肝病毒免疫学标记物(HBV-M)与分子生物学标记物(HBV-DNA)。结果显示,HBsAg(+)、HBeAg(+)、抗HB... 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与聚合酶链反应(PCR)法,联合检测113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乙肝病毒免疫学标记物(HBV-M)与分子生物学标记物(HBV-DNA)。结果显示,HBsAg(+)、HBeAg(+)、抗HBe(+)组,HBsAg(+)、抗HBe(+)、抗HBc(+)组,HBsAg(+)、HBeAg(-)、抗HBc(+/-)组,抗HBs(+)、抗HBc(+)组及HBV-M全阴组,HBV-DNA阳性率分别为100%、38.2%、42.9%、5.9%及15.8%。分析认为,对某些HBV-M模式检测HBV-DNA对于判断乙型肝炎患者病情,估计预后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标记物 DNA ELISA PCR
下载PDF
肝癌特异性谷氨酰转肽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初步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汤伟 汪晓莺 +3 位作者 高建恩 纪和平 陶其敏 季颍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目的 制备抗肝癌特异性谷氨酰转肽酶(GGT)单克隆抗体及研究此单克隆抗体的临床应用。 方法 以纯品GGT-Ⅱ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以制备能产生抗GGT-Ⅱ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以此抗GGT-Ⅱ单克隆抗体采... 目的 制备抗肝癌特异性谷氨酰转肽酶(GGT)单克隆抗体及研究此单克隆抗体的临床应用。 方法 以纯品GGT-Ⅱ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以制备能产生抗GGT-Ⅱ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以此抗GGT-Ⅱ单克隆抗体采用竞争抑制性ELISA检测人血清GGT-Ⅱ。 结果对融合细胞阳性孔反复克隆后获得1株稳定分泌抗GGT-Ⅱ单克隆抗体的小鼠杂交瘤细胞系:2G4F6B2,此单克降抗体为IgG1类,与GGT-I无交叉反应。以此单克隆抗体测定人血清GGT-II的结果与聚丙酰胺梯度电泳法相符。 结论 研究制备的抗GGT-Ⅱ单克隆抗体特异性高,可应用于临床检测人血清中GGT-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谷氨酰转肽酶 单克隆抗体 制备方法 临床应用 GGT-Ⅱ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可溶性IL-2R的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蒋道荣 姚登福 孟宪镛 《新消化病学杂志》 1997年第2期98-99,共2页
目的探讨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可溶性IL_2R水平的变化,为诊断病情演变和预后判定寻找可靠的依据.方法应用APAAP桥联酶标法和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正常人30例和各型乙型肝炎患者175例的T细胞亚... 目的探讨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可溶性IL_2R水平的变化,为诊断病情演变和预后判定寻找可靠的依据.方法应用APAAP桥联酶标法和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正常人30例和各型乙型肝炎患者175例的T细胞亚群变化和血清可溶性IL_2R(sIL_2R)水平.结果各组乙肝患者CD3,CD4,CD4/CD8比值明显降低,CD8则明显升高.乙肝患者血清sIL_2R水平均显著升高,其中慢重肝、肝硬变、急性乙肝和慢性肝炎增高最为显著,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均<001,且与HBV复制有关.结论乙型肝炎患者存在T细胞比例失衡,血清sIL_2R水平均明显增高,其水平与机体免疫功能状态及肝细胞损伤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T淋巴细胞亚群 白细胞介素-2 受体
原文传递
抗污染RT-PCR检测HCVRNA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汤伟 杜绍财 +1 位作者 陶其敏 朱凌 《新消化病学杂志》 1997年第10期638-639,共2页
目的研究与解决PCR检测HCVRNA过程中常见的产物污染问题.方法以稀释的含dUTP的PCR产物加入RTPCR反应的不同阶段以模拟PCR产物污染,再采用尿苷酶以清除污染的PCR产物分子.结果在检测HCVRNA的套... 目的研究与解决PCR检测HCVRNA过程中常见的产物污染问题.方法以稀释的含dUTP的PCR产物加入RTPCR反应的不同阶段以模拟PCR产物污染,再采用尿苷酶以清除污染的PCR产物分子.结果在检测HCVRNA的套式PCR反应中,假阳性结果主要是由于PCR终产物在实验过程中的任何阶段污染所引起,但污染的模板分子仅在第2次PCR反应时扩增.将HCVRNA套式PCR检测试剂盒中的第2次PCR反应液中加入一定量的dUTP,可使反应终产物核酸分子上含有dUTP.此后,在每进行第2次PCR反应前,均在每30μl反应体系中加入尿苷酶1U,37℃消化1h,然后94℃10min灭活尿苷酶,即可降解其中含dUTP的污染核酸分子.结论此法能消除同一实验室内套式PCR终产物的污染,防止假阳性结果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RNA 聚合酶链反应 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