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肘关节内侧副韧带形态结构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友华 汤锦波 +2 位作者 纪标 刘璠 吴菊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5-117,共3页
目的:探讨国人肘关节内侧副韧带的组成、结构特点以及肘关节在不同屈曲角度下各组成成分长度的变化规律。方法:取60例4%福尔马林溶液防腐保存的正常成人尸体肘关节标本,仔细解剖出肘关节内侧副韧带各组成成分及起止点,然后分别测量各组... 目的:探讨国人肘关节内侧副韧带的组成、结构特点以及肘关节在不同屈曲角度下各组成成分长度的变化规律。方法:取60例4%福尔马林溶液防腐保存的正常成人尸体肘关节标本,仔细解剖出肘关节内侧副韧带各组成成分及起止点,然后分别测量各组成成分起止点的宽度以及肘关节在不同屈曲角度下,前束、后束、斜束的长度,同时观察其形态学变化特点。结果:肘关节内侧副韧带由前束、后束、斜束组成,斜束未出现率为10%,有3种类型。前束起点宽度为7.96±0.93 mm,止点宽度为9.17±1.1 mm;后束起点宽度为9.86±1.57 mm,止点宽度为14.06±2.81 mm;斜束宽度为起点18.55±2.27 mm,止点宽度为13.37±2.62 mm;前后束长度随肘关节屈曲角度的变化而变化,斜束的长度则无变化。结论:肘关节内侧副韧带由前束、后束、斜束组成,斜束未出现率为10%,分三型。前束在肘关节屈曲90°时最长,此时亦为最紧张状态,后束则随肘关节屈曲角度增大而逐渐变长,而斜束的长度不随肘关节屈曲角度的变化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关节 内侧副韧带 出现率 正常成人 形态学变化 紧张状态 角度 起点 目的 组成成分
下载PDF
冈上肌腱在肩关节外展时运动轨迹研究及临床意义探讨 被引量:16
2
作者 朱鸣镝 汤锦波 +1 位作者 高永静 凌树才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75-378,共4页
目的 :通过对冈上肌腱外展力臂和运动轨迹的研究 ,分析冈上肌腱炎的产生、肩袖损伤的成因。方法 :选用 10侧经福尔马林液固定的尸体肩关节标本 ,测定肱骨从 0°~ 180°作外展运动时 ,冈上肌腱力线位移以及冈上肌腱与肩峰之间... 目的 :通过对冈上肌腱外展力臂和运动轨迹的研究 ,分析冈上肌腱炎的产生、肩袖损伤的成因。方法 :选用 10侧经福尔马林液固定的尸体肩关节标本 ,测定肱骨从 0°~ 180°作外展运动时 ,冈上肌腱力线位移以及冈上肌腱与肩峰之间的距离变化 ;并测定冈上肌的厚度和宽度 ;计算力臂值和运动轨迹。结果 :在上臂由内收位外展的过程中 ,随着外展角度的不断增加 ,冈上肌的位移变化幅度逐渐变小。冈上肌腱在止点处、按肌腹处和临界区的平均厚度分别为 0 .49,0 .48和 0 .3 5cm。冈上肌腱的平均宽度为 2 .41cm。冈上肌腱的运动轨迹方程为Y(距离 ) =2 .5 8-0 .19x(外展角度 )。结论 :在上臂外展的起始阶段冈上肌腱的力臂变化最大 ;在上臂上展 0°~ 60°过程中 ,冈上肌腱与肩峰之间的距离随外展角度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 冈上肌腱 力臂 运动轨迹 生物力学
下载PDF
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黄勇 刘璠 +2 位作者 刘涛 赵剑 程映华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年第9期627-628,共2页
关键词 交锁髓内钉治疗 股骨干骨折 疗效分析 下肢多发性骨折 骨折畸形愈合 2003年 2002年 股骨骨折 骨不连
下载PDF
Ⅱd区双腱早期修复后腱鞘的处理 被引量:3
4
作者 顾宇彤 汤锦波 +3 位作者 谢仁国 徐燕 于晓巍 陈峰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23-226,共4页
目的 研究 d区屈肌腱在单纯切割伤和严重挫伤下双腱修复后腱鞘不同处理的效果。 方法 将4 8只来亨鸡随机分为 4组 ,以鸡双足中趾 d区为手术对象 ,每组均行双腱修复。 A组 :单纯切割伤 ,腱鞘关闭 ;B组 :单纯切割伤 ,腱鞘切除 ;C组 ... 目的 研究 d区屈肌腱在单纯切割伤和严重挫伤下双腱修复后腱鞘不同处理的效果。 方法 将4 8只来亨鸡随机分为 4组 ,以鸡双足中趾 d区为手术对象 ,每组均行双腱修复。 A组 :单纯切割伤 ,腱鞘关闭 ;B组 :单纯切割伤 ,腱鞘切除 ;C组 :严重挫伤 ,腱鞘关闭 ;D组 :严重挫伤 ,腱鞘切除。肌腱修复后 6、12周末 ,分别进行生物力学评定和形态学评定。 结果 术后第 6、12周末 , d亚区内屈肌腱单纯切割伤双腱修复后 ,腱鞘关闭与腱鞘切除效果相当 ,肌腱的滑动距离、屈曲功能及粘连的表面积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 ;而严重挫伤双腱修复后 ,腱鞘切除组肌腱滑动功能明显优于腱鞘关闭组 ,腱鞘切除组粘连的表面积显著小于腱鞘关闭组 ,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 )。 结论 修复手外伤时 , d亚区内肌腱单纯切割伤双腱修复后腱鞘可关闭 ,而在严重挫伤双腱修复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d区双腱 早期修复 腱鞘 处理 手术方法 生物力学 评定 形态学
下载PDF
颈椎前路锁定钢板加钛网复合固定的并发症 被引量:12
5
作者 赵剑 贾连顺 肖建如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619-621,共3页
目的:分析颈椎前路锁定钢板加钛网复合固定在临床应用中发生的并发症及其发生原因,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总结颈椎前路锁定钢板加钛网复合固定治疗的颈椎骨折脱位、颈椎病和颈椎椎体肿瘤共1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与此类复合固定相关... 目的:分析颈椎前路锁定钢板加钛网复合固定在临床应用中发生的并发症及其发生原因,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总结颈椎前路锁定钢板加钛网复合固定治疗的颈椎骨折脱位、颈椎病和颈椎椎体肿瘤共1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与此类复合固定相关的并发症.结果:平均随访16个月(12~28个月),12例(8.6%)患者出现3种共17例次与使用钢板、钛网复合固定相关的并发症,包括颈椎生理曲度明显丢失5例,钛网下沉7例,内固定松动、移位5例.结论:颈椎前路锁定钢板加钛网复合固定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必须谨慎选择应用,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减压术 内固定 并发症 钢板 钛网 复合固定 植骨材料
下载PDF
胸腰段脊柱侧前方改良入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司军 成红兵 +4 位作者 潘丞中 曹涌 王洪 胡克苏 朱建炜 《中国骨伤》 CAS 2005年第3期137-139,共3页
目的:探索胸腰段脊柱侧前方新型入路。方法:研究胸、腰段层次解剖的差别及复杂肌肉走行、毗邻和神经支配关系,汲取既往入路的各自优点,设计了独特的“┓”形切口、改良的“胸膜外 腹膜后”入路。新型入路由同一手术组医生操作,临床应用... 目的:探索胸腰段脊柱侧前方新型入路。方法:研究胸、腰段层次解剖的差别及复杂肌肉走行、毗邻和神经支配关系,汲取既往入路的各自优点,设计了独特的“┓”形切口、改良的“胸膜外 腹膜后”入路。新型入路由同一手术组医生操作,临床应用2 6例胸腰段疾患,均行减压、植骨及Z形钛钢板内固定。结果:手术时间75~180min ,平均135min ,输血量2 0 0~80 0ml,平均4 2 3ml。术中无一例胸膜破裂,术后摄片示矫形优良,矢状位指数(sagittalindex ,SI)术后平均矫正10 3°,内固定物植入无一错误,无胸腔积液、深部感染,无脊髓损伤加重,术后恢复快。2 6例患者中13例获随访8~34个月,未见腰背肌肉失神经表现,内植物无失败,脊髓损伤Frankel分级提高至少1级占83. 2 % (10 / 12 )。摄片或CT扫描示融合成功,无假关节形成。随访期间SI轻度丢失1°~5°,平均2 5°。结论:新型“┓”形切口改良入路适应证广(T11- L2 ) ,技术难度低,损伤小,出血少,暴露充分,利于操作,手术时间缩短,还能避免加重脊髓、神经根及胸膜损伤,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脊柱 临床应用 侧前方 Frankel 钛钢板内固定 手术时间 index 无脊髓损伤 CT扫描示 假关节形成 神经支配 内固定物 胸腔积液 深部感染 术后恢复 神经表现 腰背肌肉 随访期间 切口改良 技术难度 胸膜损伤 min 入路
下载PDF
大鼠脊髓损伤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及动态改变 被引量:8
7
作者 施红光 赵剑 +3 位作者 姚登福 吴信华 邱历伟 吴玮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32期4330-4331,共2页
目的:探讨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不同时段髓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动态表达。方法:36只SD大鼠抽签法随机分组,任选一组作为对照。采用Allen法制作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在损伤后2,6,12,24,48h等时段,以反转录酶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 目的:探讨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不同时段髓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动态表达。方法:36只SD大鼠抽签法随机分组,任选一组作为对照。采用Allen法制作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在损伤后2,6,12,24,48h等时段,以反转录酶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分析iNOSmRNA表达。在脊髓损伤后24h,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iNOS在脊髓不同类型神经细胞中的表达与分布,并以比色法测定脊髓损伤后血清NOS及一氧化氮的含量。结果:脊髓损伤后,神经元、星形细胞和小胶质中均可见iNOS表达,以神经元表达为主。脊髓损伤后2h可见iNOS表达0.56±0.02,24h达高峰1.20±0.05,48h开始降低0.70±0.06。血清中NOS及一氧化氮的动态改变与损伤组织iNOSmRNA变化趋势相一致。结论:研究资料提示脊髓损伤后脊髓内iNOS表达增高,过量产生的一氧化氮加重了继发性脊髓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脊髓损伤 一氧化氮合酶 INOS 细胞凋亡 免疫组化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在突出腰椎间盘中的表达 被引量:28
8
作者 赵剑 赵敦炎 +2 位作者 张明 姚登福 陆建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2000年第1期16-17,共2页
目的 :探讨白介素 1(IL 1)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发生中可能起到的作用。方法 :对 2 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取出的髓核组织以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测定髓核中IL 1α和IL 1β。以 5例因腰椎骨折手术患者术中所取髓核组织作为正常... 目的 :探讨白介素 1(IL 1)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发生中可能起到的作用。方法 :对 2 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取出的髓核组织以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测定髓核中IL 1α和IL 1β。以 5例因腰椎骨折手术患者术中所取髓核组织作为正常对照。此外 ,对患者坐骨神经疼痛程度以Dallas疼痛调查表作评分。结果 :在髓核组织中测得IL 1α与IL 1β的存在。患者髓核中IL 1α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 (P <0 0 1) ;而在不同突出类型之间IL 1α无显著性差异。IL 1α的含量与疼痛程度有相关性。结论 :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的发生中 ,细胞因子尤其是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坐骨神经痛 IC-1
下载PDF
早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CT、MRI诊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孙强 施裕新 +2 位作者 张其恭 吴克荣 吴晓颖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3期215-217,共3页
目的 :研究早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ANFH)的CT、MRI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 :健康成年中国白兔 3 0只 ,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 2 4只 ,每周两次肌注地塞米松磷酸钠 7.5mg·kg-1诱发股骨头坏死模型。在第 3、6、9周采用中场MR及螺旋CT扫... 目的 :研究早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ANFH)的CT、MRI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 :健康成年中国白兔 3 0只 ,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 2 4只 ,每周两次肌注地塞米松磷酸钠 7.5mg·kg-1诱发股骨头坏死模型。在第 3、6、9周采用中场MR及螺旋CT扫描行影像学分期。参照分期处死动物对股骨头标本行病理检查 ,评价影像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送检的 0、Ⅰ、Ⅱ期各 12髋股骨头病理证实均存在早期骨坏死表现。中场MRI(T1WI)表现为不同程度局限性低信号改变。相应螺旋CT扫描依次为阴性 ,可疑 ,明确骨质疏松或硬化表现。结论 :中场MR结合螺旋CT扫描既可发现早期病变 ,又可进行分期 ,是研究早期ANFH的可靠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诊断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CT MRI 实验研究 影像学表现
下载PDF
桡骨远端骨折类型和腕不稳定关系 被引量:14
10
作者 汤锦波 侍德 +2 位作者 陆卫忠 王斌 徐燕 《中国创伤骨科杂志》 CSCD 2000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 研究桡骨远端骨折类型对腕不稳定发生的作用。方法 在160例正常腕关节测量并确定腕不稳定标准基础上,比较236例桡骨远端骨折中桡骨远端关节面不平整(52例)、桡骨明显缩短(50例)、桡骨远端关节面背倾(43例)和伴尺骨茎突骨折(65例)... 目的 研究桡骨远端骨折类型对腕不稳定发生的作用。方法 在160例正常腕关节测量并确定腕不稳定标准基础上,比较236例桡骨远端骨折中桡骨远端关节面不平整(52例)、桡骨明显缩短(50例)、桡骨远端关节面背倾(43例)和伴尺骨茎突骨折(65例)与无以上因素的一般骨折(63例)不稳定发生率及类型,分析以上骨折相关因素的严重程度和不稳定发生的关系。结果 伴有尺骨茎突骨折例腕不稳定发生率为47.7%,腕关节背倾例中发生率为30.2%,桡骨明显缩短例中发生率为22%,关节面不平整例中发生率为17.3%,一般骨折例中发生率为7.8%。腕不稳定例的桡骨缩短、关节面背倾和尺骨茎突骨折移位程度与无不稳定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桡骨远端骨折的关节面不完整、桡骨明显缩短、关节面背倾和伴尺骨茎突骨折对腕不稳定例发生及程度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腕不稳定 分类 相关性
下载PDF
齿状突Ⅱ型骨折前路内固定脊状钛螺钉的研制及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于晓巍 张烽 +3 位作者 侍宏 汤押庚 侍德 陈向东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0期992-995,共4页
目的 :研制应用于齿状突Ⅱ骨折前路内固定的新型抗旋转中空脊状钛螺钉 ,并进行生物力学研究。方法 :将 12个头颈椎复合体 (C0 ~C3 )随机分为 3组 :脊状螺钉组 ,双螺纹螺钉组及双螺钉组 ,分别测量各组正常时、齿状突Ⅱ骨折复制后、螺钉... 目的 :研制应用于齿状突Ⅱ骨折前路内固定的新型抗旋转中空脊状钛螺钉 ,并进行生物力学研究。方法 :将 12个头颈椎复合体 (C0 ~C3 )随机分为 3组 :脊状螺钉组 ,双螺纹螺钉组及双螺钉组 ,分别测量各组正常时、齿状突Ⅱ骨折复制后、螺钉内固定后及 60 0 0次循环加载疲劳试验后各状态下的C0 ~C2 节段各运动方向的总刚度。结果 :齿状突骨折后 ,C0 ~C2 节段各运动方向的总刚度均显著下降 ;3种螺钉内固定后提供的各运动方向的瞬时总刚度 (除脊状螺钉组前屈运动方向外 )均显著小于正常状态下相应运动方向的刚度。各组间瞬时总刚度比较 :脊状螺钉组及双螺纹螺钉组旋转刚度显著大于双螺钉固定组。各组间疲劳试验后总刚度比较 :脊状螺钉组的屈伸、侧弯运动刚度均大于其他两组 ;脊状螺钉组的旋转运动刚度显著大于双螺钉组 ,而双螺纹螺钉组与双螺钉组无显著差别。结论 :脊状螺钉优于其他类型的螺钉 ,尤其表现在抗旋转及抗疲劳能力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状突Ⅱ型骨折 前路内固定 齿状突骨折 螺钉内固定 生物力学 脊状螺钉
下载PDF
掌背皮神经及指动脉岛状皮瓣瓦合修复食指皮肤脱套伤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友华 汤锦波 +1 位作者 顾宇彤 侍德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9期850-852,共3页
目的 :探讨临床修复食指皮肤脱套伤的一种新方法。方法 :10只成人新鲜手标本 ,显微镜下解剖观察桡神经浅支—掌背皮神经在手部的走行、分布情况及其横径的大小。临床设计以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和中指尺侧指动脉岛状皮... 目的 :探讨临床修复食指皮肤脱套伤的一种新方法。方法 :10只成人新鲜手标本 ,显微镜下解剖观察桡神经浅支—掌背皮神经在手部的走行、分布情况及其横径的大小。临床设计以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和中指尺侧指动脉岛状皮瓣瓦合 ,急诊修复食指皮肤脱套伤 6例 6指。结果 :临床应用 6例 ,皮瓣全部成活 ,术后随访 6~ 12个月 ,伤指除缺少指甲及稍短外 ,外形及皮肤色质与健指相似 ,食指掌侧远端指腹两点辨别觉为 3 .5~ 6 .0mm ,运动功能按TAM系统标准评价 :优 1指 ,良 3指 ,可 2指。结论 :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和中指尺侧指动脉岛状皮瓣瓦合是修复食指皮肤脱套伤的一种良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皮神经 皮肤脱套伤 修复术
下载PDF
颈椎管与对应颈髓径线面积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昌富 张锋 +1 位作者 李敏 赵敦炎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41-345,共5页
本文报道对40例成人尸体颈柱,由C_(3~7)分离成200个颈椎,由轴位摄制X线平片。分别测得颈椎管总矢状径平均为13.71±1.31mm,横径为24.15±1.91mm;相应颈髓总矢状径平均为7.99±1.01mm,横径为13.35±1.64mm。用求积仪测... 本文报道对40例成人尸体颈柱,由C_(3~7)分离成200个颈椎,由轴位摄制X线平片。分别测得颈椎管总矢状径平均为13.71±1.31mm,横径为24.15±1.91mm;相应颈髓总矢状径平均为7.99±1.01mm,横径为13.35±1.64mm。用求积仪测得椎管总面积平均为239.35±41.78mm^2;颈髓总面积平均106.6±19.9mm^2。经微机算出椎孔与颈髓面积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将测出的椎孔或颈髓径线代入方程即可算出面积,为诊断颈椎病和椎管狭窄提供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管 颈髓 径线面积
下载PDF
脊柱后外侧融合过程中BMP-2、BMP-4基因的动态表达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剑 谭军 +2 位作者 赵敦炎 谭湘陵 侍德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7期414-416,i001,共4页
目的:研究脊柱后外侧融合过程中骨形态发生蛋白(BMP)的表达情况,探讨BMP对融合过程的作用。方法:36只成年雄性新西兰白兔,制作L4、L5双侧横突间自体骨植骨模型,按术后处死时间(0d、2d、4d、1周、2周、3周、4周、5周、6周、10周、6个月... 目的:研究脊柱后外侧融合过程中骨形态发生蛋白(BMP)的表达情况,探讨BMP对融合过程的作用。方法:36只成年雄性新西兰白兔,制作L4、L5双侧横突间自体骨植骨模型,按术后处死时间(0d、2d、4d、1周、2周、3周、4周、5周、6周、10周、6个月、10个月)随机平均分为12组。将融合组织平均分为3等份,与横突交界的上、下区域定为边缘区,中间区域定为中央区。以RT-PCR法检测不同时间段、不同融合区域BMP-2mRNA、BMP-4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在脊柱融合术后1~6周,BMP-2和BMP-4表达量明显增高,并各自出现相应的峰值。中央区BMP表达水平的增幅及峰值明显低于边缘区,其开始增高的时间及峰值出现的时间滞后于边缘区1~3周,表现出明显的时间和空间差别。结论:脊柱融合中央区BMP低表达及时间滞后可能是不融合发生的重要原因。在融合早期补充外源性BMP可能有助于提高融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融合术 骨形态发生蛋白
下载PDF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发病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孙强 施裕新 +4 位作者 张其恭 施红光 朱顺星 吴克荣 刘才旺 《中国临床医学》 2003年第4期465-466,共2页
目的 :探讨激素所致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理。方法 :健康成年中国白兔 36只 ,随机分成两组 ,实验组 2 4只 ,每周 2次肌注地塞米松磷酸钠 7.5mg·kg-1诱发股骨头坏死模型。检测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 ,研究病程中脂肪代谢变化规律。... 目的 :探讨激素所致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理。方法 :健康成年中国白兔 36只 ,随机分成两组 ,实验组 2 4只 ,每周 2次肌注地塞米松磷酸钠 7.5mg·kg-1诱发股骨头坏死模型。检测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 ,研究病程中脂肪代谢变化规律。对股骨头标本行HE及脂肪染色 ,光镜观察 ,研究股骨头坏死情况。结果 :从第 2周始实验组血清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就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HE染色 :髓腔内脂肪细胞增生 ,骨小梁变细 ,骨细胞核固缩、靠边、深染 ,骨陷窝空虚增多。脂肪染色 :骨细胞内可见脂滴 ,髓腔血管内可见脂肪栓子。且骨陷窝空虚率随用药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结论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主要与脂肪代谢紊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发病机制 实验研究 地塞米松磷酸钠 脂肪代谢紊乱
下载PDF
腰椎板间撑开减压椎管成形术的解剖学基础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剑 贾连顺 +1 位作者 赵敦炎 金国华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5期1063-1065,共3页
目的:探讨腰椎椎板间撑开减压椎管成形手术的解剖学基础。方法:采用3具尸体标本和4具腰椎标本,模拟实际手术情况,测量椎板间隙撑开前后手术野的变化及对术中减压操作的影响。结果:椎板间撑开的主要活动部位在腰椎小关节面和腰椎间盘,椎... 目的:探讨腰椎椎板间撑开减压椎管成形手术的解剖学基础。方法:采用3具尸体标本和4具腰椎标本,模拟实际手术情况,测量椎板间隙撑开前后手术野的变化及对术中减压操作的影响。结果:椎板间撑开的主要活动部位在腰椎小关节面和腰椎间盘,椎板间撑开幅度平均(0.93±0.24)cm,可满足手术需要,L_(3~4)、L_(4~5)间隙较L_5~S_1更易撑开(P<0.05)。结论:腰椎板间撑开技术是可行的,能有效扩大手术野,满足减压操作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撑开 减压 椎管成形术 腰椎管狭窄症
下载PDF
外源性表皮生长因子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神经元保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烽 顾玉东 +1 位作者 徐建光 李继峰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411-413,共3页
目的 观察神经损伤后外源性表皮生长因子 (EGF)对神经元保护的情况。方法 雄性SD大鼠18只 ,体重 180~ 2 2 0 g ,随机分成对照组和EGF组 ,每组 9只。将大鼠左侧坐骨神经在梨状肌下缘 0 .5cm处切断 ,近侧端双重结扎。对照组于神经结扎... 目的 观察神经损伤后外源性表皮生长因子 (EGF)对神经元保护的情况。方法 雄性SD大鼠18只 ,体重 180~ 2 2 0 g ,随机分成对照组和EGF组 ,每组 9只。将大鼠左侧坐骨神经在梨状肌下缘 0 .5cm处切断 ,近侧端双重结扎。对照组于神经结扎近端注入生理盐水 5 μl、EGF组注入hEGF5 μl( 10 μgEGF溶于 5 μl生理盐水中 )。分别于手术后 7、14、2 8d取L4 6脊髓及L5背根神经节作苏木精 伊红染色及焦油紫染色后计算脊髓内神经元的数目 ,TUNEL标记检测 ,标记凋亡的神经元数目。结果 各时间组的神经元数目 ,EGF组明显多于对照组 (P <0 .0 1)。凋亡细胞在术后 7d、14d时 ,EGF组少于对照组 (P <0 .0 5 ) ,在 2 8d时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性表皮生长因子 坐骨神经损伤 神经元保护
下载PDF
Pyramesh钛网配合Z-plate治疗严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被引量:8
18
作者 樊健 刘璠 +1 位作者 邵云伟 张辉 《临床骨科杂志》 2005年第2期146-148,共3页
目的探讨Pyramesh钛网配合Z-plate在治疗严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6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伴脊髓或马尾损伤患者进行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自体碎骨装入Pyramesh钛网后行椎体间植骨,加用Z-plate内固定.结果术后随访3~13个月... 目的探讨Pyramesh钛网配合Z-plate在治疗严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6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伴脊髓或马尾损伤患者进行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自体碎骨装入Pyramesh钛网后行椎体间植骨,加用Z-plate内固定.结果术后随访3~13个月,平均9.5个月,全部病例椎间植骨均牢固融合,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保持满意,神经功能恢复良好,钢板螺钉未松动.结论采用Pyramesh钛网配合Z-plate治疗胸腰椎严重爆裂性骨折可使椎管减压彻底,植骨融合率高,能有效的维持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有利神经功能恢复,是治疗严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钛网与Z—plate 减压术 外科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颈椎椎管矢状径对诊断颈椎病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9
作者 胡振民 刘炳坤 +1 位作者 侍德 陈昌富 《临床放射学杂志》 1987年第2期91-93,F015,共4页
颈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时,能产生对神经和/或脊髓的压迫而产生症状,对此,X线摄片是最常应用的检查方法,继而X线片上具有颈椎间盘退变的病人可以无任何临床症状;相反,不少有严重的颈脊髓病者的X线片上可无明显的改变,这种床临床... 颈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时,能产生对神经和/或脊髓的压迫而产生症状,对此,X线摄片是最常应用的检查方法,继而X线片上具有颈椎间盘退变的病人可以无任何临床症状;相反,不少有严重的颈脊髓病者的X线片上可无明显的改变,这种床临床症状与X线变化的不一致。有人认为可能与病人椎管管径的大小有关(1-4)。为此,我们分别对100例颈椎病者的86例健康成人的颈椎侧位片进行了和对照观察,另外,对20例成人尸体颈椎按节段作横剖面的切开,并摄线片,以期进一步探究颈椎管与脊髓,周围软组织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X线诊断 颈椎椎管矢状径 X线解剖
下载PDF
对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治中一些问题的认识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明 赵敦炎 侍德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1994年第1期21-23,共3页
对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治中一些问题的认识张明,赵敦炎,侍德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临床上不多见。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可压迫同平面单侧、双侧神经根,或压迫其下位的神经根,使临床症状复杂多变,常诊断困难,甚至误诊。本文收集我院近... 对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治中一些问题的认识张明,赵敦炎,侍德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临床上不多见。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可压迫同平面单侧、双侧神经根,或压迫其下位的神经根,使临床症状复杂多变,常诊断困难,甚至误诊。本文收集我院近10年来经手术证实的56例中央型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 中央型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