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烤灯联合HACCP方案对四肢皮瓣移植术后康复的影响
1
作者 杨玲玲 熊明燕 江起庭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320-324,共5页
目的探讨在四肢皮瓣移植术后应用烤灯联合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方案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南京江北医院84例四肢皮瓣移植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不同干预方案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 目的探讨在四肢皮瓣移植术后应用烤灯联合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方案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南京江北医院84例四肢皮瓣移植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不同干预方案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则联合应用烤灯与HACCP方案,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时间、不同时间皮瓣评分、皮瓣存活率与术后7 d断蒂恢复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渗液与肿胀消失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皮瓣创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6、72 h皮瓣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皮瓣存活率、术后7 d断蒂恢复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76%vs 19.05%,χ^(2)=4.086,P<0.05)。结论烤灯联合HACCP方案可有效提高皮瓣存活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术后康复时间,患者满意度高,对四肢皮瓣移植术后康复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灯 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方案 四肢皮瓣移植 皮瓣存活率 并发症 术后康复时间
原文传递
膜表面免疫球蛋白M检测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套细胞淋巴瘤的鉴别价值
2
作者 陈久应 刘露 +4 位作者 陈肖 赵四书 张宁涵 李建勇 吴雨洁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405-409,共5页
目的探讨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和套细胞淋巴瘤(MCL)中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膜表面免疫球蛋白M(sIgM)的应用及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5月至2022年8月江苏省人民医院血液科收治的首次确诊的CLL患者420例、MCL患者67例的临床资料;CL... 目的探讨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和套细胞淋巴瘤(MCL)中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膜表面免疫球蛋白M(sIgM)的应用及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5月至2022年8月江苏省人民医院血液科收治的首次确诊的CLL患者420例、MCL患者67例的临床资料;CLL患者中,典型免疫表型CLL(tCLL)298例,不典型免疫表型CLL(aCLL)122例。采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FC)检测所有患者肿瘤细胞中sIgM和公认的CLL诊断免疫标记物分化抗原簇(CD)200表达水平,并分析sIgM、CD200以及二者联合在aCLL和MCL中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sIgM高表达率在MCL(88.1%)、aCLL(23.0%)、tCLL(8.7%)中依次降低(χ^(2)=193.218,P<0.01);而CD200高表达率反之,在MCL(10.4%)、aCLL(78.7%)、tCLL(92.9%)中依次升高(χ^(2)=261.194,P<0.01)。sIgM对MCL鉴别于aCLL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与CD200相近。sIgM联合CD200相比于单一的CD200或sIgM指标拥有更高的诊断灵敏度(98.5%)和阴性预测值(98.7%)。结论sIgM表达水平在CLL和MCL的诊断,尤其在aCLL和MCL的鉴别诊断中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套细胞淋巴瘤 表面免疫球蛋白M 多参数流式细胞术 免疫表型 分化抗原簇200
原文传递
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与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1
3
作者 徐海波 宰国田 +2 位作者 朱昱霖 王翠 王坤林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397-400,共4页
目的 探讨三酰甘油-葡萄糖(TyG)指数在临床中的应用及其与2型糖尿病(T2DM)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从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京江北医院住院及体检人群中筛选出T2DM患者499例,将所有研究对象按照有无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行分组... 目的 探讨三酰甘油-葡萄糖(TyG)指数在临床中的应用及其与2型糖尿病(T2DM)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从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京江北医院住院及体检人群中筛选出T2DM患者499例,将所有研究对象按照有无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行分组,其中T2DM合并斑块组共249例,T2DM无斑块组共250例。对入选人员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血清生化指标等检查,计算TyG,并对TyG指数与常见T2DM动脉粥样硬化因素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T2DM无斑块组年龄、收缩压(SBP)、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载脂蛋白A均低于T2DM合并斑块组,舒张压(DBP)高于T2DM合并斑块组(P<0.05)。T2DM合并斑块组TyG指数高于T2DM无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52±0.37 vs 9.34±0.48,t=56.803,P<0.01)。TyG指数与年龄、DBP、TG、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UA)和HbA1c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C肽呈负相关(P<0.05)。TyG指数预测T2DM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11,最佳临界值为10.21,对应的敏感度为84.8%,特异度为62.2%。结论 TyG指数与T2DM动脉粥样硬化的多种危险因素密切相关,TyG指数结合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能更全面评估T2DM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 2型糖尿病 动脉粥样硬化 葡萄糖钳夹技术
原文传递
腹腔镜下三种方式处理急性阑尾炎术后阑尾根部的比较研究
4
作者 郑立锋 刘宗航 +4 位作者 徐子宇 张吴楼 周澍 张业鹏 顾熙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414-417,共4页
目的 探讨荷包缝合、Hem-o-lok夹闭和双道丝线结扎三种方法处理阑尾根部的优劣。方法 对南京江北医院2021年7月至2023年4月收住的237例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缝合方式分为荷包缝合组(n=48)、Hem-... 目的 探讨荷包缝合、Hem-o-lok夹闭和双道丝线结扎三种方法处理阑尾根部的优劣。方法 对南京江北医院2021年7月至2023年4月收住的237例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缝合方式分为荷包缝合组(n=48)、Hem-o-lok夹闭组(n=152)和双道丝线结扎组(n=37)。比较三种不同根部处理方法的患者基线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住院总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23,P=0.003),且双道丝线结扎组的住院总费用为(9 809.1±1 199.7)元,显著低于荷包缝合组的(10 355.0±1 133.7)元和Hem-o-lok夹闭组的(10 541.6±1 179.3)元(P<0.05)。术后并发症方面,荷包缝合组发生率为2.1%(1/48),Hem-o-lok夹闭组发生率为2.0%(3/152),双道丝线结扎组发生率为2.7%(1/37),三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荷包缝合、Hem-o-lok夹闭和双道丝线结扎三种方法处理阑尾根部均安全有效,但双道丝线结扎花费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 荷包缝合 Hem-o-lok夹闭 双道丝线结扎
原文传递
安罗替尼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免疫调节作用
5
作者 高金锋 胡萍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275-278,284,共5页
目的探讨安罗替尼胶囊联合GP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免疫调节作用。方法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南京江北医院收治的40例晚期NSCLC患者分为两组。化疗组(20例)采用GP方案治疗,联合组(20例)在化疗... 目的探讨安罗替尼胶囊联合GP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免疫调节作用。方法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南京江北医院收治的40例晚期NSCLC患者分为两组。化疗组(20例)采用GP方案治疗,联合组(20例)在化疗组基础上给予安罗替尼胶囊治疗。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4个月的近期疗效、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4^(+)/CD8^(+)、NK细胞)、FACT-L量表评分,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疾病控制率(95.00%vs 70.00%,χ^(2)=4.329,P=0.037)、治疗总有效率(70.00%vs 30.00%,χ^(2)=6.400,P=0.011)均优于化疗组;联合组患者治疗后CD3^(+)、CD4^(+)、CD4^(+)/CD8^(+)、NK细胞均升高,且高于化疗组(P<0.05);治疗后两组FACT-L、KPS评分均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化疗组(P<0.05);联合组与化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5.00%vs 30.00%,P>0.05)。结论对晚期NSCLC患者应用安罗替尼胶囊+GP方案治疗可提高整体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免疫系统功能,且安全性高,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晚期 安罗替尼胶囊 GP方案 免疫调节 化疗
原文传递
一次性直式静脉留置针在糖尿病患者C肽实验中的应用
6
作者 周永蓉 仲琴 +3 位作者 郭芳 卞发珍 李梦芸 宰国田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477-480,共4页
目的 探讨一次性直式静脉留置针在糖尿病患者C肽实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京江北医院收治的316例住院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2021年1月至12月收治的151例患者常规采血(对照组),2022年1月至12月的165例患者采... 目的 探讨一次性直式静脉留置针在糖尿病患者C肽实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京江北医院收治的316例住院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2021年1月至12月收治的151例患者常规采血(对照组),2022年1月至12月的165例患者采用一次性直式静脉留置针采血(观察组)。比较两组的C肽释放实验结果及采血情况。结果 两组空腹,服糖或馒头餐后30、60、120和180 min的C肽实验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封管采血时间、穿刺次数、采血数字疼痛评分表(NRS)评分低于对照组,采血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一次性直式静脉留置针不会对糖尿病患者C肽实验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有助于减少穿刺采血操作时间及穿刺次数,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一次性直式静脉留置针 C肽实验 采血时间 空腹血糖
原文传递
内脏脂肪面积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
7
作者 徐海波 宰国田 +1 位作者 唐伟 王坤林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7期1070-1074,共5页
目的探讨内脏脂肪面积(VFA)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筛选2018年8月至2023年8月期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老年医院内分泌科纳入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数据库的T2DM者683例,对研究对象进行病史、体格... 目的探讨内脏脂肪面积(VFA)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筛选2018年8月至2023年8月期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老年医院内分泌科纳入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数据库的T2DM者683例,对研究对象进行病史、体格检查、血清生化指标以及VFA等资料的收集,按照有无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为T2DM合并斑块组(n=342)及T2DM无斑块组(n=341),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腹部皮下脂肪面积(SFA)及VFA等水平在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OR=1.070,95%CI:1.050~1.091)、VFA水平高(OR=1.020,95%CI:1.012~1.028)是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P<0.01)。VFA及BMI、腰围、腹部SFA对T2DM动脉粥样硬化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73、0.590、0.621和0.601,以VFA最高。当VFA临界值为85 cm^(2)时,其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5.3%、61.6%。结论年龄和VFA是T2DM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独立影响因素,VFA作为新型的肥胖评估指标能够更好的预测并评估T2DM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动脉粥样硬化 肥胖 内脏脂肪面积 腹部皮下脂肪面积 身体质量指数 腰围
原文传递
冠状动脉痉挛综合征合并阻塞性狭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
8
作者 刘丹丹 张向明 +1 位作者 张小兵 夏思良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8期1264-1268,共5页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冠脉)痉挛合并阻塞性狭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支架植入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选取南京江北医院2009年6月至2021年6月入院诊断冠脉痉挛综合征(CASS)的患者44例,根据冠脉造影(CAG)检查结果中,痉...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冠脉)痉挛合并阻塞性狭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支架植入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选取南京江北医院2009年6月至2021年6月入院诊断冠脉痉挛综合征(CASS)的患者44例,根据冠脉造影(CAG)检查结果中,痉挛冠脉是否存在直径≥50%的狭窄,分为冠脉痉挛合并阻塞性狭窄组(n=24)和冠脉痉挛无阻塞性狭窄组(n=20),观察药物治疗或联合支架植入的疗效,随访观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或死亡情况。结果 冠脉痉挛合并阻塞性狭窄组与不合并阻塞性狭窄组性别、年龄、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酗酒、吸烟)、实验室检查指标[血糖(Glu)、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射血分数(EF)、心电图下壁ST段抬高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痉挛合并阻塞性狭窄24例中,5例(20.83%)药物治疗,19例(79.17%)行PCI [其中15例(78.95%)在痉挛伴狭窄冠脉实施,4例(21.05%)在非痉挛冠脉实施]。痉挛冠脉无狭窄20例中,16例右冠脉(RCA)痉挛(其中13例RCA完全正常伴痉挛,3例伴20%~30%狭窄),4例左前降支(LAD)痉挛(2例完全正常,2例伴30%~40%狭窄),仅1例(5.00%)在非痉挛冠脉行PCI。冠脉痉挛合并阻塞性狭窄组随访24~129(64.13±29.80)个月,心绞痛复发4例,支架内狭窄1例,1例支架极晚期血栓导致急性心肌梗死行紧急PCI。冠脉痉挛无狭窄组随访30~168(64.75±32.54)个月,心绞痛复发7例,死亡1例,两组MACE的发生率(25.00%vs 4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脉痉挛合并阻塞性狭窄患者可选择药物联合支架植入治疗,能取得良好预后,但应在腔内影像指导下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痉挛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原文传递
两种颈椎前路融合术治疗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与影像学分析
9
作者 方威 徐士刚 刘刚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5期739-742,750,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术(ACDF)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椎间融合术(ACCF)治疗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通大学杏林学院附属南京江北医院收治的58例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对比分析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术(ACDF)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椎间融合术(ACCF)治疗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通大学杏林学院附属南京江北医院收治的58例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ACDF组30例和ACCF组28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数据(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临床参数[颈部残疾指数评分(NDI)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影像学数据(节段角、T_(1)斜率、C_(2~7)矢状位纵轴距、C_(2~7)前凸角和融合率)。结果ACDF组的手术时间[(107.38±12.29)min vs(118.37±11.36)min,t=3.529,P<0.01]短于ACCF组,术中出血量低于ACCF组[(58.36±24.31)mL vs(77.73±27.51)mL,t=2.846,P<0.01]。两组的术后NDI评分及VAS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DF组术后、末次随访的节段角及C_(2~7)前凸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且优于ACCF组(P<0.05)。两组T_(1)斜率、C_(2~7)矢状位纵轴距、融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DF在治疗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中,较ACCF创伤更小,且在恢复颈椎生理曲度方面较ACCF更有优势。对于无明显骨性脊髓压迫,ACDF在治疗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中是一种值得选择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 脊髓型颈椎病 双节段 椎间融合术 影像学
原文传递
中国职业性噪声聋诊断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姜艳 许培培 +1 位作者 陶维敏 谢之俭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12期1899-1904,共6页
我国的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从无到有,不断修订完善,先后进行了3次修订共4个版本,虽然在先进性、技术水平和协调配套性等多方面有很大提高,但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需要推敲及完善的内容。本文拟对我国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研究进展及存在... 我国的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从无到有,不断修订完善,先后进行了3次修订共4个版本,虽然在先进性、技术水平和协调配套性等多方面有很大提高,但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需要推敲及完善的内容。本文拟对我国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作一综述,为今后进一步的修订完善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性噪声聋 双耳高频平均听阈 语频听阈 噪声作业 纯音听阈 职业病
原文传递
不同时间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11
作者 朱灵 李俊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12期1861-1865,共5页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不同时间段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对患儿血气指标和肺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南京江北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NRDS患儿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A...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不同时间段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对患儿血气指标和肺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南京江北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NRDS患儿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A、B、C)3组和对照组各20例。四组患儿均实施常规机械通气、综合治疗,并连续治疗72 h。观察组A、B、C分别在机械通气后0.5 h内、2~4 h、4~6 h使用相同剂量PS(70 mg/kg)缓慢注射进气管插管内。比较四组患儿机械通气前、PS治疗后6 h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PS治疗后24 h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A、B、C各组使用PS后6 h比较,血气指标(PaO 2、PaCO 2、pH值)好转幅度依次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B、C各组使用PS后比较肺功能指标,患儿自主呼吸次数、肺顺应性、血氧饱和度恢复正常范围时间依次延长,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8.33%vs 80.00%,χ2=5.760,P=0.016)。治疗期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33%vs 25.00%,χ2=6.314,P=0.012)。结论机械通气联合PS治疗NRDS能改善患儿预后,使用PS的时间越早,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肺表面活性物质 血气分析 肺功能 机械通气 并发症 用药时间
原文传递
结节性硬化症12例临床影像分析
12
作者 王雅菁 卜顺林 +2 位作者 闵钢 范小丽 陈明亮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11期1708-1712,1717,共6页
目的分析结节硬化症(TSC)的临床、CT和MRI的特征,以提高对该疾病多器官损害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9月至2020年6月12例于南京江北医院临床确诊TSC患者的临床、CT和MRI特征。结果TSC累及多器官,有不同的影像学改变(例数统计可出现重... 目的分析结节硬化症(TSC)的临床、CT和MRI的特征,以提高对该疾病多器官损害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9月至2020年6月12例于南京江北医院临床确诊TSC患者的临床、CT和MRI特征。结果TSC累及多器官,有不同的影像学改变(例数统计可出现重叠)。中枢神经系统:典型的室管膜下结节9例,其中钙化结节7例,非钙化结节2例;皮质及皮质下结节5例,脑白质异常信号改变3例,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1例。腹部:双肾大小不等的血管平滑肌脂肪瘤8例,其中2例伴有肿瘤内出血;肝脏多发性血管平滑肌瘤1例。胸部: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2例,心脏横纹肌瘤1例。骨骼:骨骼多发结节样、斑片状骨质硬化1例。结论分析TSC多系统肿瘤的临床影像学征象,为TSC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性硬化症 多器官肿瘤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室管膜下结节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心脏横纹肌瘤 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
原文传递
纳米炭示踪剂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13
作者 刘军 杜斌 +2 位作者 王瑜 董军 崔凤鸣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11期1655-1658,共4页
目的评估纳米炭示踪剂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及其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南京江北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65例PTM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依据术中是否采用纳米炭混悬液将患者分为纳米炭组(n=87)和... 目的评估纳米炭示踪剂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及其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南京江北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65例PTM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依据术中是否采用纳米炭混悬液将患者分为纳米炭组(n=87)和常规组(n=78)。对比两组手术资料(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等)、病理资料(淋巴结个数及阳性个数)、血清学指标(甲状旁腺激素和血钙)。结果两组患者在引流量、住院日、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米炭组清扫淋巴结的个数[(7.9±2.1)个vs(5.4±1.3)个,t=9.069,P<0.01]、阳性淋巴结的个数[(2.1±1.1)个vs(1.4±1.0)个,t=4.259,P<0.01]均多于常规组,且术后1 d和术后1个月的甲状旁腺激素和血钙水平均高于常规组(P<0.05)。术后1个月门诊复查时发现两组患者的血清甲状腺球蛋白值均较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米炭示踪剂能够提高PTMC外科手术的临床获益,且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纳米炭示踪剂 淋巴结清扫术 甲状旁腺激素 甲状腺球蛋白
原文传递
健侧上肢无创动脉血压选择气囊压力值对经桡动脉造影术后穿刺点止血效果的影响
14
作者 陆玉蓉 夏思良 余红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9期1438-1441,共4页
目的经桡动脉造影术后,根据患者术后健侧上肢的无创血压,调节桡动脉止血器气囊压力值,达到既能止血又能减少穿刺侧手指肿胀的发生,提升患者的舒适度。方法收集2022年2月至11月南京江北医院行冠脉造影术后患者2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 目的经桡动脉造影术后,根据患者术后健侧上肢的无创血压,调节桡动脉止血器气囊压力值,达到既能止血又能减少穿刺侧手指肿胀的发生,提升患者的舒适度。方法收集2022年2月至11月南京江北医院行冠脉造影术后患者2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137例。对照组采用桡动脉止血器说明书方法调节,观察组根据患者健侧上肢无创动脉血压值调节桡动脉止血器气囊的止血压力值。观察两组患肢手部肿胀、出血情况和患者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穿刺侧手部肿胀、出血、疼痛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桡动脉造影术后,不同时间段根据患者健侧上肢无创动脉血压值,调节桡动脉止血器气囊的止血压力值,可减轻穿刺侧手部肿胀、出血和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桡动脉造影术 健侧上肢无创血压 桡动脉止血器 气囊压力 肿胀 出血 疼痛
原文传递
2型糖尿病人群血尿酸/肌酐比值与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的相关性
15
作者 徐婷 王翠 +1 位作者 任建 宰国田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10期1524-1528,共5页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尿酸/肌酐比值(SUA/SCr)对代谢综合征(MS)及其组分的早期筛查价值。方法 对南京江北医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7月收住的586例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SUA/SCr水平的四分位值分为四组:<...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尿酸/肌酐比值(SUA/SCr)对代谢综合征(MS)及其组分的早期筛查价值。方法 对南京江北医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7月收住的586例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SUA/SCr水平的四分位值分为四组:<3.54为Q1组(147例),3.54~<4.35为Q2组(146例),4.35~<5.49为Q3组(147例),≥5.49为Q4组(146例)。分析SUA/SCr与MS及其组分(超重和/或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的相关性。结果 随SUA/SCr的增高,患者年龄、T2DM病程、HDL-C、SCr水平降低,男性比例、BMI、DBP、TC、TG、SUA水平以及MS及其组分超重和/或肥胖、血脂紊乱患病率增高(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校正年龄、性别、病程、吸烟、饮酒后,SUA/SCr与BMI、DBP、TG呈正相关,与HDL-C、HbA1c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年龄、性别、病程、吸烟、饮酒后,以Q1组为参照,Q2组、Q3组、Q4组MS患病风险分别显著增加了85%(OR=1.85)、70%(OR=1.70)、313%(OR=4.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重和/或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患病风险也显著增加。SUA/SCr与MS患病风险呈剂量—反应关系,SUA/SCr每升高1个单位,MS患病风险显著增加31%(OR=1.31,P<0.05)。结论 T2DM患者SUA/SCr升高与MS及其组分患病风险增加密切相关,SUA/SCr可作为MS的早期生物标志物,为防治及逆转MS提供新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血清尿酸/肌酐比值 代谢综合征 超重和/或肥胖 高血压 血脂紊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