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NA甲基化在晶状体发育及白内障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
作者 王勇 管怀进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47-751,共5页
表观遗传学是指基因碱基序列在未发生改变的情况下调控基因表达的一门学科,其研究领域主要涉及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其中DNA甲基化沉默基因的表达是表观遗传学重要的调控机制。DNA甲基化状态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而晶状体... 表观遗传学是指基因碱基序列在未发生改变的情况下调控基因表达的一门学科,其研究领域主要涉及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其中DNA甲基化沉默基因的表达是表观遗传学重要的调控机制。DNA甲基化状态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而晶状体发育异常及白内障形成由多种致病因素决定,其中包括环境因素。因此,研究DNA甲基化在晶状体发育及白内障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尤为重要。本文就近年来DNA甲基化在晶状体发育、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并发性白内障、后发性白内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综述,通过对DNA甲基化在上述眼部疾病及晶状体发育过程中作用机制的认识及研究,有望在白内障临床治疗中开辟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化 表观遗传学 晶状体发育 白内障 DNA甲基化转移酶
下载PDF
晶状体组织培养方法研究进展
2
作者 沈心悦 管怀进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43-1146,共4页
研究晶状体疾病的实验方法有多种,在离体实验中,除了晶状体上皮细胞培养外,晶状体组织培养作为一种评价疾病发病风险和探讨病因的方法,在科研领域已有应用。尤其是在药物评价方面,此类培养方法可以前瞻性和回顾性地评价药物导致晶... 研究晶状体疾病的实验方法有多种,在离体实验中,除了晶状体上皮细胞培养外,晶状体组织培养作为一种评价疾病发病风险和探讨病因的方法,在科研领域已有应用。尤其是在药物评价方面,此类培养方法可以前瞻性和回顾性地评价药物导致晶状体疾病发生的风险,筛选合适的药物。此外,通过晶状体体外培养构建的各类模型能够更加直观地反映晶状体的病理生理状态,对于晶状体周围环境的控制也更加方便。然而,晶状体组织培养的取材、培养、鉴定等方法不尽相同,本文从晶状体的生物学特性、取材、组织培养、状态鉴定及晶状体组织培养的应用几方面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晶状体体外培养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 白内障 取材 组织培养 鉴定
下载PDF
羊毛甾醇合酶及羊毛甾醇在大鼠角膜、晶状体和视网膜组织中的分布 被引量:2
3
作者 康丽华 沈心悦 +6 位作者 杨梅 张国伟 张俊芳 秦柏 杨铃 胡楠 管怀进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01-206,共6页
目的 已有研究证实与羊毛甾醇结构相似的三萜类化合物对于全身多种疾病具有治疗作用,近年来发现羊毛甾醇合酶(LSS)及羊毛甾醇对白内障具有治疗作用,但羊毛甾醇及其抑制剂与其他眼病的关系尚不清楚。了解羊毛甾醇在眼组织中的分布有... 目的 已有研究证实与羊毛甾醇结构相似的三萜类化合物对于全身多种疾病具有治疗作用,近年来发现羊毛甾醇合酶(LSS)及羊毛甾醇对白内障具有治疗作用,但羊毛甾醇及其抑制剂与其他眼病的关系尚不清楚。了解羊毛甾醇在眼组织中的分布有助于阐明其与眼病的关系。目的 研究正常大鼠角膜、晶状体和视网膜中LSS及羊毛甾醇的表达及分布,为相关眼科疾病的靶向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取SPF级雄性SD大鼠15只,采用戊巴比妥钠过量麻醉法处死实验大鼠,立即摘取眼球,分别采用Western blot和逆转录(RT)-PCR法检测大鼠角膜、晶状体和视网膜组织中LSS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荧光化学法对LSS在角膜、晶状体和视网膜组织中的表达进行定位;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检测羊毛甾醇在正常大鼠角膜、晶状体和视网膜组织中的含量。结果 Western blot法检测显示,大鼠视网膜中无LSS蛋白表达,LSS蛋白在晶状体组织的相对表达量为0.43±0.05,明显高于角膜组织中的0.25±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5,P〈0.01)。RT-PCR结果显示,正常大鼠视网膜中无LSS mRNA表达,大鼠角膜和晶状体组织中LSS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0.51±0.04,明显高于角膜组织中的0.29±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4,P〈0.01)。免疫荧光化学法结果表明,LSS主要表达于角膜上皮、基质和内皮层角膜细胞的细胞质以及晶状体上皮细胞和浅皮质层细胞,而视网膜组织中未检测到LSS表达,且视网膜中LSS与NeuN标记的神经元及谷氨酰胺合成酶(GS)标记的Müller细胞无共表达。LC-MS检测显示,正常大鼠视网膜中未检测到羊毛甾醇,大鼠晶状体中含羊毛甾醇为(24.37±2.91)ng/mg,明显高于角膜组织中的(5.31±0.58)ng/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3,P〈0.01)。结论 LSS及羊毛甾醇分布于大鼠角膜各层组织以及晶状体组织中,在视网膜各层组织中均无LSS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毛甾醇/代谢 羊毛甾醇合酶 角膜 晶状体 视网膜 白内障 SD大鼠
下载PDF
基因多态性与复合性眼病 被引量:2
4
作者 管怀进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年第1期6-9,共4页
人类很多疾病的病因迄今仍不甚清楚,其中有些疾病病因复杂,可能有多种环境因素和(或)遗传因素参与。
关键词 复合性眼病 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拷贝数变异
下载PDF
LSS和HMGCR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邹茜 邓国华 +5 位作者 张骏 顾珊珊 戎晗 康丽华 王勇 管怀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76-780,共5页
目的:探讨汉族人群羊毛甾醇合成酶(LSS)和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R)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的风险是否相关。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来自流调人群以及临床病例。用TaqMan RT-PCR法检... 目的:探讨汉族人群羊毛甾醇合成酶(LSS)和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R)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的风险是否相关。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来自流调人群以及临床病例。用TaqMan RT-PCR法检测基因的SNPs;用qRT-PCR检测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的LSS mRNA水平;用卡方检验比较ARC组与对照组SNPs的差异,并计算比值比。结果:发现LSS-rs2968在ARC组与对照组人群存在差异(P=0.018),但是Bonferroni校正后该差异消失(P=0.072)。进行分层分析后发现LSS-rs2968 A等位基因与江苏人群的核型ARC危险相关(P=0.003),Bonferroni校正后差异依然存在(P=0.012)。我们进一步发现了各型ARC组LECs中LSS的mRNA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LSS-rs2968 A等位基因可能参与了江苏人群在核型ARC的发生发展,其中A等位基因为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羊毛甾醇 羊毛甾醇合成酶 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下载PDF
ERCC6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王勇 管怀进 《江苏医药》 CAS 2016年第15期1699-1702,共4页
科凯恩氏综合征互补B蛋白质(CSB)是核苷酸切除修复(NER)通路的关键蛋白质,由ERCC6基因编码,该基因的突变可引起科凯恩氏综合征。有CSB缺陷的细胞易出现氧化应激引起的DNA氧化损伤。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是人类遗传变异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科凯恩氏综合征互补B蛋白质(CSB)是核苷酸切除修复(NER)通路的关键蛋白质,由ERCC6基因编码,该基因的突变可引起科凯恩氏综合征。有CSB缺陷的细胞易出现氧化应激引起的DNA氧化损伤。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是人类遗传变异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与很多疾病的易感性相关。本文旨在综述ERCC6基因SNP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突变 ERCC6 核苷酸切除修复 口腔黏膜癌 氧化应激 氧化损伤 单核苷酸多态性 DNA 患病风险 凯恩
原文传递
着色性干皮病C组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邹茜 管怀进 《江苏医药》 CAS 2018年第1期91-94,共4页
着色性干皮病C组(XPC)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是核苷酸切除修复(NER)通路中关键蛋白质,参与DNA损伤识别和修复,也是NER发挥生物学效应的限速蛋白质。如果XPC基因表达缺失或功能异常,导致损伤的基因组DNA不能被识别修复,将导致一系列的疾病。... 着色性干皮病C组(XPC)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是核苷酸切除修复(NER)通路中关键蛋白质,参与DNA损伤识别和修复,也是NER发挥生物学效应的限速蛋白质。如果XPC基因表达缺失或功能异常,导致损伤的基因组DNA不能被识别修复,将导致一系列的疾病。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是人类可遗传的基因变异中最常见的一种。本文就近年来DNA修复通路中重要基因XPC常见SNP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 等位基因 XPC 着色性干皮病
原文传递
便携式电脑验光仪筛查屈光不正的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9
8
作者 胡健艳 沈星华 +1 位作者 管怀进 沈磊 《眼科》 CAS 2010年第6期406-409,共4页
目的探讨便携式电脑验光仪的准确性及用其筛查屈光不正的可行性。设计诊断试验。研究对象2008年6月至9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屈光不正患者65例(130眼)。方法对所有病例分别行SHIN-NIPPON SRH-2000便携式电脑验光仪验光及视网膜... 目的探讨便携式电脑验光仪的准确性及用其筛查屈光不正的可行性。设计诊断试验。研究对象2008年6月至9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屈光不正患者65例(130眼)。方法对所有病例分别行SHIN-NIPPON SRH-2000便携式电脑验光仪验光及视网膜检影。主要指标屈光值(球镜度数、柱镜度数及轴向)的差异性检验、相关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以视网膜检影为金标准,电脑验光的球镜度数轻度偏正,其中睫状肌麻痹后电脑验光与检影的差值为(+0.33±0.56)D,呈高度正相关(r=0.9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7,P<0.01);电脑验光的柱镜度数轻度偏负,其中睫状肌麻痹后电脑验光与检影的差值为(-0.23±0.45)D,呈中度正相关(r=0.8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5,P<0.01)。电脑验光在睫状肌麻痹前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球镜度数t=1.31,P=0.26;柱镜度数t=-0.28,P=0.78)。电脑验光对散光的检出率高,但主要是≤0.75D的低度散光,且与视网膜检影的轴向差值多数≤150。以视网膜检影的等效球镜为参考指标,电脑验光的ROC曲线下面积>0.95(睫状肌麻痹后为0.984,睫状肌麻痹前为0.979)。结论便携式电脑验光仪筛查屈光不正的准确性与视网膜检影一致,可用在群体眼病流行病学调查中筛查屈光不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不正 筛查 便携式电脑验光仪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