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能光谱CT定量分析对肺腺癌化疗后疗效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0
1
作者 于芹 陈进 +3 位作者 夏茜 王小平 王强荣 陈婷 《海南医学》 CAS 2021年第14期1846-1849,共4页
目的研究肺腺癌患者化疗前后动静脉期能谱曲线斜率K值、标准化碘基值的变化,探讨能谱CT定量分析对肺腺癌患者化疗后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南通大学附属东台医院收治的34例经病理确诊后临床需要化疗的肺腺癌患... 目的研究肺腺癌患者化疗前后动静脉期能谱曲线斜率K值、标准化碘基值的变化,探讨能谱CT定量分析对肺腺癌患者化疗后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南通大学附属东台医院收治的34例经病理确诊后临床需要化疗的肺腺癌患者34例,分别于化疗前、化疗后两个周期应用GE RevolutionCT机进行CT能谱增强扫描。化疗后按RECIS1.1标准,将29例部分缓解、病情稳定者归为有效组,5例病情进展者归为无效组,分别测量两组患者病灶内感兴趣区治疗前后动静脉期能谱曲线斜率K值及标准化碘基值。结果有效组患者治疗前动脉期和静脉期的能谱曲线斜率K值、标准化碘基值分别为2.28±0.80、2.30±0.81和0.18±0.08、0.45±0.14,治疗后动脉期、静脉期的能谱曲线斜率K值、标准化碘基值分别为1.81±0.30、2.10±0.50和0.13±0.03、0.40±0.06,治疗后患者的动脉期能谱曲线K值、标准化碘基值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静脉期能谱曲线K、标准化碘基值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效组患者治疗前动脉期和静脉期的能谱曲线斜率K值、标准化碘基值分别为2.32±0.89、2.33±0.89和0.17±0.06、0.43±0.07,治疗后动脉期、静脉期的能谱曲线斜率K值、标准化碘基值分别为2.35±0.90、2.35±0.87和0.23±0.09、0.44±0.04,治疗后患者的动脉期标准化碘基值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动脉期及静脉期的能谱曲线K值、静脉期的标准化碘基值较治疗前均稍有增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有效组和无效组患者的动静脉期能谱曲线斜率K值、标准化碘基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有效组患者的动脉期能谱曲线斜率K值、标准化碘基值明显低于无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静脉期有效组和无效组患者的能谱曲线斜率K值、标准化碘基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能光谱CT定量分析对肺腺癌化疗的疗效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可作为疗效评估的重要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谱成像 体层摄影术 肺腺癌 能谱衰减曲线
下载PDF
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姑息治疗晚期转移性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近期效果观察
2
作者 鲁光平 杨春华 崔力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2年第9期44-46,51,共4页
目的观察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姑息治疗不能耐受联合化疗的晚期转移性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近期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6月不能耐受联合方案化疗的晚期转移性食管鳞状细胞癌26例,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采用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方案... 目的观察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姑息治疗不能耐受联合化疗的晚期转移性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近期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6月不能耐受联合方案化疗的晚期转移性食管鳞状细胞癌26例,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采用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方案治疗,每2个周期治疗结束后,参考RECIST1.1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估疗效,同时观察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6例治疗2个周期后,部分缓解7例、稳定11例、进展8例,客观有效率为26.9%(7/26),疾病控制率为69.2%(18/26)。10例疗效评估有效者完成6个周期联合治疗后,继续使用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维持治疗,无进展生存时间最长达11个月,最短为6个月。26例治疗相关毒副反应均为Ⅰ~Ⅲ级,包括手足综合征、高血压、乏力、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恶心、腹泻、蛋白尿,未出现Ⅳ级毒副反应,上述毒副反应经对症治疗后均减轻或缓解,均能继续完成治疗。结论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姑息治疗不能耐受联合化疗的晚期转移性食管鳞状细胞癌,显示出一定的有效性,毒副反应轻,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晚期 转移性 阿帕替尼 替吉奥 治疗结果 药物毒性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与特异性IgM抗体检测的比较分析
3
作者 许伟伟 朱华 孙卫和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310-312,共3页
目的分别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新型冠状病毒(SARS-Co V-2)核酸,用荧光免疫层析方法检测SARS-Co V-2特异性Ig M抗体,对2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择82例COVID-19疑似患者,从出现... 目的分别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新型冠状病毒(SARS-Co V-2)核酸,用荧光免疫层析方法检测SARS-Co V-2特异性Ig M抗体,对2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择82例COVID-19疑似患者,从出现临床症状当天至第21天,分别检测患者的鼻咽拭子样本SARS-Co V-2核酸阳性率和全血样本中SARS-Co V-2 Ig M抗体阳性率。同时选取南通大学附属东台医院排除COVID-19的50例医务人员作为对照组。结果 COVID-19疑似患者组核酸检测方法检测出74例SARS-Co V-2阳性,阳性率为90.24%;对照组有1例样品一过性阳性,阳性率为2.00%。COVID-19疑似患者组Ig M抗体检测方法检测出66例SARS-Co V-2阳性,阳性率为80.49%;对照组Ig M抗体检测均为阴性。核酸检出时间为发病第1~18天,检出高峰期为第1~8天;Ig M抗体检出时间为发病第3~19天,检出高峰期为第5~14天。结论 Ig M抗体检测方法检测SARS-Co V-2阳性的高峰期比核酸检测方法滞后约1周,2种方法结合检测可实现互补,对排毒量低于核酸检测临界值的COVID-19确诊有重要意义。在临床诊断中将核酸检测方法和血清学检测方法相结合确诊COVID-19病例更为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核酸检测 IGM抗体
下载PDF
颅底多孔道蔓延的海绵窦原发性硬脑膜淋巴瘤1例
4
作者 王强荣 周健文 许慧中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2年第5期361-363,共3页
患者男性, 68岁, 2020年1月4日因"左眼胀痛伴面部麻木疼痛1个月"于南通大学附属东台医院就诊。患者自觉左眼有轻度视力下降。既往史无特殊。体格检查:神志清楚, 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 ... 患者男性, 68岁, 2020年1月4日因"左眼胀痛伴面部麻木疼痛1个月"于南通大学附属东台医院就诊。患者自觉左眼有轻度视力下降。既往史无特殊。体格检查:神志清楚, 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 GCS)15 分。左眼睑下垂, 双瞳孔等大等圆, 对光反射灵敏, 双侧视乳头边界清、无出血, 视野正常, 眼球运动可、无震颤, 嗅觉敏感, 双耳听力正常, 无吞咽困难及饮水呛咳, 声音无嘶哑, 咽反射存在, 伸舌居中, 四肢肌力5级, 病理征阴性, 腱反射阳性(++), 身体深浅感觉皮层觉对称, 行走稳, Romberg征阴性。胸部腹部CT常规非增强扫描均未见异常征象。头颅CT平扫发现左侧海绵窦旁(图1A)、左侧眼眶后壁(图1B)、翼腭窝等密度软组织影(图1C), 骨窗片提示左侧Mecke腔扩大, 外侧壁模糊;CT增强后见中等度强化, 强化程度约30.0 HU。CTA显示颅内动脉左侧海绵窦段走行正常, 病灶内可见血管漂浮征(图1D)。MR T1WI、T2WI及T2WI压脂像均显示病灶为等信号(图1E), DWI序列呈略高信号, 在颞骨背景抑制的情况下Mecke腔内病灶明显(图1F), 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值为0.66×10-3 mm2/s;增强后病灶中等强化, 强化的病灶向前沿眶上裂侵犯眼眶肌锥内后缘、向内前沿圆孔侵犯翼腭窝(图1G)及向内后沿Mecke腔侵犯后颅凹(图1H)。患者于2020年1月20日在上海华山医院PET/CT检查发现左侧海绵窦旁放射性摄取异常增高, 标准摄取值(standard uptake value, SUV)最大值为16.3。于2020年1月21日在上海华山西院区行择期开颅探查手术, 术中发现肿瘤病灶位于硬膜外, 呈灰红色, 质地中等偏韧, 血供异常丰富, 触之易出血, 表面有神经覆盖。术后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膜相关免疫球蛋白CD79a阳性, T淋巴细胞标记物CD3少量阳性, 增殖细胞抗原标记物Ki67为90%, 多发性骨髓瘤癌基因1、生发中心细胞及所致淋巴瘤的标记物CD10、细胞淋巴瘤/白血病-6、角蛋白阴性, 钙循环蛋白S100部分阳性、B细胞系特异激活因子PAX5阳性。病理诊断:(1)(海绵窦)小圆细胞恶性肿瘤;(2)考虑B细胞淋巴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肿瘤 白血病 淋巴细胞 慢性 B细胞 硬脑膜 影像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