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着丝粒蛋白U在结直肠癌患者肠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
1
作者 王若淳 黄伟 +7 位作者 葛思佳 陈婧 宣晗 颜杨 姜佳炜 肖明兵 陆翠华 刘肇修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1期1-6,共6页
目的旨在探讨着丝粒蛋白U(centromere protein U,CENPU)在结直肠癌患者肠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其表达水平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 目的旨在探讨着丝粒蛋白U(centromere protein U,CENPU)在结直肠癌患者肠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其表达水平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法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mmunohistochemistry,IHC)实验验证CENPU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合患者临床病例资料,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CENPU的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例参数的相关性;然后通过绘制受试操作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和Kaplan-Meier生存曲线,探究CENPU的表达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最后,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CENPU的表达对结直肠癌疾病进展影响的可能分子机制。结果通过qRT-PCR、WB法以及IHC实验均发现,与正常组织比较,CENPU在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中表达显著升高。Cox回归分析表明CENPU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和TNM分期显著相关,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表明:CENPU高表达的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显著降低。ROC曲线结果表明:基于CENPU的表达建立的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能力。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CENPI、CENPN、CENPD、CENPK、CENPP、CENPM、CENPQ、CENPH、NDC80以及ITGB3BP这10个基因与CENPU基因具有相互作用关系;CENPU参与DNA修复、MYC/TARGETS/V1以及PI3K/AKT/MTOR等信号通路。结论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中高表达的CENPU与患者的不良预后显著相关,提示CENPU有望成为结直肠癌患者早期诊断及预测预后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着丝粒蛋白U 富集分析
下载PDF
癌胚型信号分子在监测肝细胞恶性转化中的临床价值
2
作者 谢群 唐昊 +4 位作者 徐敏 方蓉菲 赛文莉 姚敏 姚登福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1711-1715,共5页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预防、早期监测或诊断,仍是亟需解决的医学界难题,因为现有HCC诊断标志物早期监测价值有限。肝细胞恶性转化与多种信号通路激活密切相关。近年除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s,ncRNAs)外,在慢性...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预防、早期监测或诊断,仍是亟需解决的医学界难题,因为现有HCC诊断标志物早期监测价值有限。肝细胞恶性转化与多种信号通路激活密切相关。近年除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s,ncRNAs)外,在慢性肝病恶性转化时,高迁移率族蛋白3(high mobility group box 3,HMGB3)、Wnt通路中Wnt3a、分泌型簇蛋白(secretory cluster protein,sCLU)、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高尔基蛋白73(Golgi protein 73,GP73)和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GPC-3)等信号分子异常升高,与肝细胞恶性转化进展正相关。本文述评了部分具有监测肝细胞恶性转化相关信号分子及其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早期监测 信号分子 肝细胞恶性转化 模型验证
下载PDF
肝细胞癌进展过程中KLFs异常表达及其检测的临床价值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玲玲 姚敏(综述) 姚登福(审校)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953-956,共4页
肝细胞癌(HCC)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肝细胞恶性转化的监测极其重要。新近发现在HCC进展过程中,人类最大的锌指蛋白转录因子家族的Krüppel样因子(KLFs)发挥重要的促进或抑制作用。基础和临床研究显示部分KLFs有望成为诊断和预测HC... 肝细胞癌(HCC)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肝细胞恶性转化的监测极其重要。新近发现在HCC进展过程中,人类最大的锌指蛋白转录因子家族的Krüppel样因子(KLFs)发挥重要的促进或抑制作用。基础和临床研究显示部分KLFs有望成为诊断和预测HCC预后的分子标志物,并有望成为基因治疗的分子靶标。本文综述了肝癌相关KLFs的组织分布,表达特征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Krüppel样因子 诊断 分子靶标
下载PDF
肝癌组织核转录因子-κB表达与HBV复制及其临床病理学特征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以浪 姚登福 +5 位作者 吴玮 于洪波 赛文莉 钱静 李姗姗 卞银珠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5-269,共5页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NF)-κB在HBV相关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35例肝癌灶组及其自身对照的非癌组NF-κB的表达;以生物素标记的HBVDNA探针检测肝癌组织中HBVDNA,并分析NF-κB表达与HBV...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NF)-κB在HBV相关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35例肝癌灶组及其自身对照的非癌组NF-κB的表达;以生物素标记的HBVDNA探针检测肝癌组织中HBVDNA,并分析NF-κB表达与HBV复制及其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计数资料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处理,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处理.结果:NF-κB阳性表达物呈棕黄色颗粒状染色,癌组织中NF-κB呈点灶状表达,定位于胞质和细胞核;而癌周组织NF-κB主要在胞质表达,细胞核未见阳性表达.癌组织NF-κB表达强度明显高于癌周组织;癌组织NF-κB表达阳性率为100%,癌周组织为68.6%,二者差异显著(Fisher's exact=0.000).肝癌组织中NF-κB的表达强度与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数目、肿瘤直径等临床病理学特征无关.HBVDNA阳性肝癌组织中NF-κB比浓度显著高于HBVDNA阴性组(t=4.7347,P=0.0000).结论:肝癌组织NF-κB过表达与HBV相关肝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肝癌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核转录因子-ΚB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人肝癌组织及外周血VEGF表达水平定量分析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敏 姚登福 +3 位作者 董志珍 吴信华 邱历伟 吴玮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8-90,I0001,共4页
目的:定量分析肝癌(HCC)组织及血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按自身配对法收集人肝癌的癌灶、癌旁及远癌组织各36份;并收集肝癌、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和正常对照的外周血标本181份。以免疫组化法分析肝癌组... 目的:定量分析肝癌(HCC)组织及血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按自身配对法收集人肝癌的癌灶、癌旁及远癌组织各36份;并收集肝癌、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和正常对照的外周血标本181份。以免疫组化法分析肝癌组织中VEGF表达、胞内分布和临床病理学特征,并以酶联免疫吸附法对肝癌组织和血VEGF浓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VEGF阳性表达呈棕黄色或棕褐色,分布于肝癌细胞胞浆中;肝癌组织、HCC无包膜者和HCC伴远处转移者VEGF阳性率分别为63.9%、78.3%和90.9%,不同直径HCC间及不同分化程度HCC间VEGF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组织VEGF比浓度(ng/g肝)明显高于癌旁和远癌组织(P<0.01)。血VEGF如以>280ng/L为界,肝癌、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的阳性率分别为88.4%、14.3%、10.0%和0;血VEGF与AFP联检对肝癌的诊断阳性率为94.2%。结论:VEGF是反映肝癌侵袭生长及转移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免疫组织化学 血清
下载PDF
sICAM-1和GPC-3 mRNA对肝癌诊断与转移监测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6
作者 姚敏 杨君伶 +3 位作者 蔚丹丹 严晓娣 陈洁 姚登福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1927-1932,共6页
目的:定量分析肝病患者血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浓度和外周血单核细胞磷脂酰肌醇蛋白多糖-3(GPC-3)mRNA,探讨对肝癌(HCC)诊断与预后的价值.方法:收集住院肝病患者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制备总RNA,经逆转录合成GPC-3cDNA,以荧... 目的:定量分析肝病患者血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浓度和外周血单核细胞磷脂酰肌醇蛋白多糖-3(GPC-3)mRNA,探讨对肝癌(HCC)诊断与预后的价值.方法:收集住院肝病患者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制备总RNA,经逆转录合成GPC-3cDNA,以荧光定量PCR扩增;并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分析血ICAM-1水平.结果:肝病发展过程中血ICAM-1表达呈梯度增加,HCC患者血ICAM-1表达显著高于肝硬化(t=3.184,P=0.002)和慢性肝炎患者(t=3.962,P<0.001),与伴门脉癌栓(t=2.941,P=0.005)及肝外转移(t=3.282,P=0.002)明显相关,与患者年龄、性别、HBsAg阳性与否、AFP浓度及肿瘤大小间未见明显相关.GPC-3mRNA阳性仅见肝癌患者(70.9%);肝硬化、慢性肝炎患者及正常对照组中未检出(2=26.773,P<0.001).GPC-3mRNA阳性表达与HBsAg阳性(2=14.601,P<0.001)、肝癌TNM分期(2=17.732,P<0.001)、伴门脉癌栓及肝外转移(2=22.271,P<0.001)显著相关,与瘤体直径、数目、AFP浓度及分化程度未见明显相关;两者可互补诊断,提高诊断肝癌阳性率.结论:sICAM-1和GPC-3mRNA检测是肝癌诊断和转移监测的良好标志物,且对AFP阴性肝癌具有互补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磷脂酰肌醇蛋白多糖-3信使核糖核酸 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 诊断 转移
下载PDF
lncRNA CCAT2在胃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诊断意义 被引量:5
7
作者 曹季军 王金湖 +1 位作者 申娴娟 鞠少卿 《检验医学》 CAS 2019年第9期775-779,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结直肠癌相关转录本2(CCAT2)的相对表达水平在胃癌(GC)早期诊断和预后监测中的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过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确诊的40例GC患者术前与术后血清,30例胃良性病变(胃溃疡及... 目的探讨血清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结直肠癌相关转录本2(CCAT2)的相对表达水平在胃癌(GC)早期诊断和预后监测中的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过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确诊的40例GC患者术前与术后血清,30例胃良性病变(胃溃疡及胃息肉)患者血清,并收集同期43名年龄相仿体检健康者血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定量检测血清CCAT2的相对表达量;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19-9(CA19-9)的水平。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CCAT2对GC的诊断效能。结果初诊GC患者血清CCAT2的相对表达量升高,且显著高于胃良性病变患者和健康对照者(P<0.01),而胃良性病变患者与健康对照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C患者术前CCAT2的表达量高于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初诊GC患者血清CCAT2的高表达与肿瘤大小(P=0.028)、TNM分期(P=0.012)、淋巴结转移(P=0.034)相关,与GC患者的年龄和性别不相关(P>0.05)。在诊断效能上,以0.985作为CCAT2诊断GC的临界值,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851[95%可信区间(CI)0.772~0.930,P<0.05];在鉴别GC患者与胃良性病变患者时,以1.125作为临界值,其AUC为0.808(95%CI 0.701~0.916,P<0.05)。血清CCAT2与CEA、CA19-9联合检测诊断GC的敏感性为98%,但各指标表达量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CCAT2可作为一种新的生物学标志物,在GC的诊断、预后判断中有一定的价值,且与CEA和CA19-9联合检测可提高对GC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长链非编码RNA 结直肠癌相关转录本2 早期诊断
下载PDF
联合检测Ang-2和GP73对原发性肝癌诊断与鉴别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8
作者 赛文莉 陈雯 +6 位作者 姚登福 邱历伟 吴玮 王理 杨君伶 张海健 郑文杰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25期4032-4040,共9页
目的:定量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患者外周血中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和高尔基体蛋白73(Golgi protein 73,GP73)表达水平,探讨对PLC诊断与鉴别的临床价值.方法: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急、慢性肝炎,肝... 目的:定量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患者外周血中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和高尔基体蛋白73(Golgi protein 73,GP73)表达水平,探讨对PLC诊断与鉴别的临床价值.方法: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及PLC患者外周血Ang-2和GP73浓度;以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肝癌及癌周组织Ang-2和GP73表达,并以Western blot证实.结果:肝癌组织中呈棕黄色或棕褐色颗粒的GP73和Ang-2阳性表达,主要分布于胞浆或胞膜上,并经Western blot证实癌组织均明显高于周围组织(P<0.001).PLC患者外周血Ang-2水平为40.8 ng/m L±3.5 ng/m L,GP73为87.3ng/m L±78.4 ng/m L,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组(P<0.01);且Ang-2与GP73改变呈显著正相关(r=0.987,P=0.013);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ng-2=0.915,GP73=0.899,与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联检对PLC具有互补诊断价值.结论:Ang-2和GP73过表达与PLC进展密切相关,且有助于PLC的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血管生成素-2 高尔基体蛋白73 酶联免疫吸附法 诊断
下载PDF
microRNA-183家族的表达在肝细胞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
9
作者 邱历伟 吴玮 +6 位作者 赛文莉 杨君伶 张海健 顾星 时运 陆少林 姚登福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1487-1492,共6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及血清中microRNA-183家族的表达与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以自身对照法HCC患者组织(癌、癌周和远癌)和血清中miR-96、miR-182及miR-183的表达,并与肝硬化、慢...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及血清中microRNA-183家族的表达与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以自身对照法HCC患者组织(癌、癌周和远癌)和血清中miR-96、miR-182及miR-183的表达,并与肝硬化、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及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结果:HCC患者的癌组织和血清miR-96和miR-182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其他组(P<0.001);miR-183癌组织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远癌及癌周(P<0.001),但在血清中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CC患者组织及血清miR-183家族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miR-96=0.815、rmiR-182=0.806、rmiR-183=0.851).血清miR-96、miR-182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7和0.940.HCC患者血清miR-183相对表达量与肝外转移相关(P=0.019).结论:HCC组织miR-183家族呈异常表达,呈现miR-96和miR-182升高,miR-183下降;血miR-96和miR-182异常表达有助于肝癌诊断,而miR-183降低与HCC转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MICRORNA 实时定量PCR 诊断
下载PDF
肝癌特异诊断新标志物发现及其临床应用前景 被引量:3
10
作者 方淼 郑文杰 +2 位作者 姚敏 董志珍 姚登福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865-873,共9页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全球的最常见的肿瘤之一.虽经持续不懈地根除或改进多种治疗技术,肝癌患者的预后仍很差.如何监测肝细胞的恶性转化或早期诊断HCC仍是医学难题.HCC发病机制复杂,多种致病因素包括乙型肝炎病毒...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全球的最常见的肿瘤之一.虽经持续不懈地根除或改进多种治疗技术,肝癌患者的预后仍很差.如何监测肝细胞的恶性转化或早期诊断HCC仍是医学难题.HCC发病机制复杂,多种致病因素包括乙型肝炎病毒或丙型肝炎病毒的慢性持续感染、脂质积聚和黄曲霉素摄入等致使抗癌基因失活或癌基因复活,诱发肝细胞癌变;HCC患者的早期筛查有益于延长生存期.血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和肝癌特异性AFP或A F P-L3作为肿瘤标志虽已常规应用,但他们诊断肝癌仍存在假阳性结果且灵敏度及特异性欠佳.肝癌的有效治疗取决于早期诊断,急需研发比较准确有效标志物用于肝癌患者的早期临床分期,治疗监测与预后判断.近来,积累的资料已显示新的血源性标志物如循环血肿瘤细胞,相关通路关键信号分子、癌胚型特异蛋白、长链非编码RNA和微小RNA对肝癌诊断的潜在价值.本文述评了肝癌特异诊断相关分子标志发现及其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分子标志 特异诊断 临床应用
下载PDF
磷脂酰肌醇蛋白多糖-3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特征 被引量:4
11
作者 董志珍 姚登福 +4 位作者 张崇国 钱静 李姗姗 卞银珠 邱历伟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0期3113-3117,共5页
目的:分析人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磷脂酰肌醇蛋白多糖-3(GPC-3)的表达、胞内分布及其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以自身配对法分别收集36例HCC患者经手术切除后的癌灶、癌旁和远癌组织,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GPC-3表达及胞内分布与临床病... 目的:分析人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磷脂酰肌醇蛋白多糖-3(GPC-3)的表达、胞内分布及其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以自身配对法分别收集36例HCC患者经手术切除后的癌灶、癌旁和远癌组织,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GPC-3表达及胞内分布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结果:HCC的癌灶组织GPC-3表达于胞质和细胞膜;癌旁组织GPC-3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胞质,而远癌组织未见明显表达.癌灶组织GPC-3表达强度明显高于癌旁和远癌组织(χ2=11.445,P<0.01),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0.6%、41.7%和0.结论:HCC组织GPC-3过表达与其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磷脂酰肌醇蛋白多糖-3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分泌型聚集素表达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对肝细胞性肝癌的诊断和预后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钱琦 郑文杰 +5 位作者 赛文莉 潘刘翃 蔡胤 杨绪莉 顾娟娟 姚登福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年第2期87-91,共5页
目的 :探讨分泌型聚集素(secretory clusterin,s CLU)在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及其诊断和预后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良、恶性肝病患者血... 目的 :探讨分泌型聚集素(secretory clusterin,s CLU)在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及其诊断和预后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良、恶性肝病患者血清s CLU水平,与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比较以评价对HCC的诊断价值;以组织芯片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HCC及癌旁组织s CLU的表达与胞内分布及对HCC预后的临床价值。结果:HCC患者血s CLU平均水平为120.1μg/m L明显高于肝硬化97.8μg/m L、慢性肝炎106.3μg/m L及正常对照90.0μg/m L(P<0.01);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urve,ROC)面积s CLU为0.771,AFP为0.750;诊断HCC阳性率s CLU为82.4%,AFP为63.2%,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至93.1%。s CLU主要定位于细胞质,癌组织过表达,癌旁组低表达;癌组阳性率为77.3%,明显高于癌旁组的36.1%(P<0.001),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患者生存时间密切相关。结论:s CLU过表达与HCC进展密切相关,可作为一个潜在的HCC诊断及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性肝癌 分泌型聚集素 诊断 预后 组织芯片
下载PDF
肝癌组织膜联蛋白A2异常表达及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海健 秦呈林 +4 位作者 姚宁华 蔚丹丹 严晓娣 陈洁 姚登福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年第2期110-113,F0003,共5页
目的:分析肝细胞性肝癌(HCC)组织中膜联蛋白A2(ANXA2)的异常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以自身配对法分别收集30例HCC患者经手术切除后的癌灶、癌旁和远癌组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组织中ANXA2的表达,分析ANXA2表达的临床病理特征。结... 目的:分析肝细胞性肝癌(HCC)组织中膜联蛋白A2(ANXA2)的异常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以自身配对法分别收集30例HCC患者经手术切除后的癌灶、癌旁和远癌组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组织中ANXA2的表达,分析ANXA2表达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HCC的癌灶组织中ANXA2定位于细胞的胞膜和胞浆;癌旁组织中ANXA2主要定位于胞浆,而远癌组织中未见ANXA2明显表达。癌灶组织中ANXA2表达强度明显高于癌旁(Z=6.113,P<0.01)和远癌组织(Z=7.328,P<0.01),并且其表达水平与HBV感染和门静脉癌栓有关,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AFP浓度、肿瘤数目和分化程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CC组织中ANXA2过表达与HCC的进展有关,是肝癌诊断的有用分子标志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性肝癌 膜联蛋白A2 免疫组化 临床病理学特征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ZFAS1在胃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艳 施英娟 +2 位作者 申娴娟 王峰 鞠少卿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年第3期210-214,共5页
目的:建立基于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血清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zinc finger antisense 1(ZFAS1)的方法,应用该技术检测胃癌(gastric cancer,... 目的:建立基于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血清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zinc finger antisense 1(ZFAS1)的方法,应用该技术检测胃癌(gastric cancer,GC)患者、胃良性病变患者及健康体检者血清ZFAS1相对表达水平,探讨血清ZFAS1对GC辅助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采集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经病理确诊的94例GC患者(其中包括初诊患者54例,术后患者35例和复发/转移5例)、20例胃良性病变患者的血清标本,同期匹配47例年龄相仿的健康体检者血清标本进行对比分析。通过qRT-PCR检测血清ZFAS1的相对表达水平,并评价其线性、重复性及特异性;分析血清ZFAS1表达与GC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评价血清ZFAS1、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及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19-9,CA19-9)单独及联合检测对GC的诊断价值。结果:检测血清ZFAS1含量的qRT-PCR方法线性良好,重复性较好,特异性较高,熔解曲线单峰特异。GC初诊患者血清ZFAS1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组、正常对照组(P<0.001);GC患者术后血清ZFAS1显著低于术前(P<0.01);GC初诊患者血清ZFAS1含量与患者肿瘤大小、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ZFAS1、CEA、CA19-9单独作为诊断指标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64、0.6588、0.5563,三者联合诊断可提高诊断灵敏度。结论:血清ZFAS1在GC辅助诊断及术后病程监测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长链非编码RNA ZFAS1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下载PDF
肝癌多药耐药相关P-糖蛋白异常表达及其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邰伯军 郑文杰 +3 位作者 时运 杨君伶 蔡胤 姚登福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年第6期511-513,F0003,共4页
目的 :研究分析了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表达、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对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芯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5份人HCC癌组织及配对癌周组织P-gp表达。结果:HCC... 目的 :研究分析了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表达、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对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芯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5份人HCC癌组织及配对癌周组织P-gp表达。结果:HCC癌组织P-gp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膜和细胞浆,其阳性表达率为70.67%显著高于(χ2=27.312,P<0.001)自身对照的癌周组织的28.00%;癌组织P-gp过表达与淋巴结转移(χ2=4.342,P=0.037),TNM分期(χ2=6.079,P=0.014)和5年生存率(χ2=7.205,P=0.007)显著相关;而与患者年龄、性别、甲胎蛋白水平、门静脉侵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硬化、分化程度、肿瘤大小及Child分级等未见明显相关。结论:肝癌多药耐药形成过程中MDR1/P-gp异常表达,与肝癌细胞多药耐药形成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性肝癌 多药耐药 P-糖蛋白
下载PDF
靶向特异性分子标志物治疗肝癌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董志珍 姚登福 《现代医药卫生》 2017年第3期322-325,共4页
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早期确诊及有效的临床治疗仍是全世界医学界面临的难题[1]。HCC发生机制复杂,如乙型肝炎病毒和(或)丙型肝炎病毒的慢性持续性感染、黄曲霉素及化学致癌物的... 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早期确诊及有效的临床治疗仍是全世界医学界面临的难题[1]。HCC发生机制复杂,如乙型肝炎病毒和(或)丙型肝炎病毒的慢性持续性感染、黄曲霉素及化学致癌物的摄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治疗 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类 甲胎蛋白类 受体 IGF1型 聚集素
下载PDF
肝细胞癌变过程中核转录因子-κB表达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17
作者 姚登兵 于洪波 +4 位作者 沈预程 李月明 王以浪 沈俊俊 姚登福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449-452,共4页
目的观察肝细胞癌(HCC)形成过程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动态改变及临床价值。方法雄性SD大鼠以2-乙酰氨基芴(2-FAA)制备肝癌模型,经病理组织学分析肝细胞形态学变化,定量观察NF-κB动态变化。并以自身配对法收集经手术切除后的肝癌及... 目的观察肝细胞癌(HCC)形成过程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动态改变及临床价值。方法雄性SD大鼠以2-乙酰氨基芴(2-FAA)制备肝癌模型,经病理组织学分析肝细胞形态学变化,定量观察NF-κB动态变化。并以自身配对法收集经手术切除后的肝癌及其癌周组织,定量分析肝癌组织中NF-κB表达及病理学特征。结果诱癌后肝细胞发生颗粒样变性、不典型增生、到高分化肝细胞癌形成;在此过程中,NF-κB表达呈梯度增加。NF-κB阳性表达呈棕黄色颗粒状染色,癌组织NF-κB点灶状表达,定位于胞浆和细胞核;癌周组织NF-κB主要定位于胞浆,未见细胞核阳性。人肝癌组NF-κB明显高于癌周组织(P<0.01),癌组织NF-κB表达阳性率为100%,癌周组织为68.6%(χ2=13.1,P<0.01)。其表达与分化程度、肿瘤数目和肿瘤直径无关。结论NF-κB表达参与肝癌的发生、发展,活性抑制可能是肝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核转录因子-KB 肝癌模型 基因表达
下载PDF
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对肝细胞癌转移和预后的临床价值
18
作者 杨君伶 姚敏 +4 位作者 邱历伟 赛文莉 黄剑飞 吴玮 姚登福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年第5期363-366,366,共4页
目的:分析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的表达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71例HCC术后癌组织标本作为研究组,另选取43例癌旁肝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 目的:分析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的表达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71例HCC术后癌组织标本作为研究组,另选取43例癌旁肝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中ICAM-1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HCC及癌旁组织中ICAM-1均有表达;癌组织ICAM-1的表达呈强阳性染色,主要位于细胞膜和细胞质中,其表达阳性率为71.83%,明显高于癌旁组织(27.91%,χ2=20.90,P<0.001),且表达强度显著高于癌旁组织(Z=-5.191,P<0.001)。HCC中ICAM-1高表达与肝外转移、TNM分期明显相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HBs Ag阳性与否、甲胎蛋白浓度、肿瘤数量、肿瘤大小、有无门脉癌栓和有无肝硬化无关(均P>0.05)。结论:ICAM-1的表达与HCC的进展相关,其异常可作为预测HCC转移和判断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细胞间黏附分子-1 转移
下载PDF
纳米技术在肿瘤诊治中的临床应用前景
19
作者 李景源 姚登福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年第6期604-607,共4页
基于纳米技术制备成的高灵敏新型生物传感器可用于癌症的早期诊断,利用纳米材料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结合光、电、磁等技术,可实现对肿瘤组织、细胞的标记、成像和靶向治疗,以纳米材料制备成具有环境响应性的靶向纳米药物传递系统,可... 基于纳米技术制备成的高灵敏新型生物传感器可用于癌症的早期诊断,利用纳米材料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结合光、电、磁等技术,可实现对肿瘤组织、细胞的标记、成像和靶向治疗,以纳米材料制备成具有环境响应性的靶向纳米药物传递系统,可用于肿瘤的联合治疗。纳米技术将为癌症的准确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的手段。本文综述了纳米技术在肿瘤诊治中的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技术 癌症 纳米医学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肝癌相关锌指蛋白/转录因子异常机制及其临床价值
20
作者 赛文莉 姚敏 姚登福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第6期585-592,共8页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发展机制复杂且尚未完全阐明。锌指蛋白家族(zinc finger protein family,ZNFs)是人类基因组中最大的转录因子家族,越来越多临床和基础研究证据显示ZNFs及其Kr...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发展机制复杂且尚未完全阐明。锌指蛋白家族(zinc finger protein family,ZNFs)是人类基因组中最大的转录因子家族,越来越多临床和基础研究证据显示ZNFs及其Krüppel-like转录因子(KLFs)在HCC发生、发展中异常表达,发挥促癌或抑癌作用,其中部分因子有望成为HCC的新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本文述评了肝癌ZNFs/KLFs表达及其临床价值研究的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指蛋白 肝细胞癌 调控机制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