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严重多发伤合并腹部创伤救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虞俊波 杨洋 +1 位作者 刘佳佳 薛建华 《吉林医学》 CAS 2021年第2期438-439,共2页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DCS)在严重多发伤合并腹部创伤患者救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3例严重多发伤合并腹部创伤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急诊常规救治,观察组采用DCS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相关临床指标...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DCS)在严重多发伤合并腹部创伤患者救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3例严重多发伤合并腹部创伤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急诊常规救治,观察组采用DCS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相关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乳酸清除时间、凝血酶原时间(PT)及部分促凝血酶原激活时间(APTT)等指标和治疗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住院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严重多发伤合并腹部创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DCS,能优化术中、术后各项临床指标,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多发伤 腹部创伤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
下载PDF
濒死及危重创伤437例的早期急诊救治 被引量:2
2
作者 朱东波 龚辉 +3 位作者 王建 江振华 施沈平 陶然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 2005年第6期658-658,660,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抢救濒死及危重创伤患者的意义和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1998年4月~2005年4月437例濒死及危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救治资料。结果:多发伤占84.4%,平均存活概率(TRISS)为0.4139±0.8945;死于术中或术后失血性休克49例(11.2%)... 目的:探讨早期抢救濒死及危重创伤患者的意义和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1998年4月~2005年4月437例濒死及危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救治资料。结果:多发伤占84.4%,平均存活概率(TRISS)为0.4139±0.8945;死于术中或术后失血性休克49例(11.2%),死于感染性休克8例(1.8%),死于严重颅脑外伤16例(3.7%),死于术后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19例(4.3%),急诊救治存活率78.9%。结论:早期采取持续、正确的综合复苏措施,抓住伤后白金10分钟,黄金1小时进行损伤控制性手术,可避免生理潜能进行性耗竭,及时恢复脏器有效血液灌注,预防MODS对抢救患者生命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急救 白金10分钟 损伤控制性手术 重症监测
下载PDF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对严重多发伤患者进行救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薛建华 杨洋 +1 位作者 刘佳佳 虞俊波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6期76-77,共2页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对严重多发伤患者进行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外科收治的82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按照常规的急诊救...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对严重多发伤患者进行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外科收治的82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按照常规的急诊救治流程对对照组41例患者进行救治,采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对观察组41例患者进行救治。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的指标、抢救的成功率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经救治,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体温、PT及APTT恢复正常的时间、血清中乳酸清除的时间均较短,其抢救的成功率较高,其手术相关并发症的总发生率较低,P<0.05。两组患者手术持续的时间及术中的出血量相比,P>0.05。结论:采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对严重多发伤患者进行救治可快速稳定其内环境和生理功能,降低其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其抢救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 严重多发伤 急诊外科
下载PDF
骨科损伤控制理论在骨盆骨折患者急诊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邓小燕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8年第18期2811-2813,共3页
目的:探讨骨科损伤控制理论在骨盆骨折患者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急诊外科收治的90例骨盆骨折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遵循骨科损伤控制理论实施护理干预。观察、比... 目的:探讨骨科损伤控制理论在骨盆骨折患者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急诊外科收治的90例骨盆骨折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遵循骨科损伤控制理论实施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骨盆骨折患者急诊护理中应用骨科损伤控制理论为指导,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损伤控制 护理干预
下载PDF
医学院校解剖学教师综合教学能力提升的对比研究
5
作者 赵荷艳 薛建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12期187-188,F0003,共3页
目的为了提高解剖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从而树立榜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方法鼓励试验组解剖教师走进临床,并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和科研理念,对照组依旧采取传统教学模式。最后分别对带教学生对老师的满... 目的为了提高解剖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从而树立榜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方法鼓励试验组解剖教师走进临床,并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和科研理念,对照组依旧采取传统教学模式。最后分别对带教学生对老师的满意度及学生的平均成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学生对老师的满意度及考试平均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提高解剖学教师综合教学能力无疑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解剖学 解剖学教师 教学能力
下载PDF
人体解剖学教师走进临床科室以提升教育威信的实践体会
6
作者 赵荷艳 薛建华 《交通医学》 2023年第3期327-328,共2页
人体解剖学既是医学基础课,又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纽带。本文从解剖学教师教育威信的重要性、高校解剖学教师的教育威信处境、提升解剖学教师教育威信的尝试等入手,再侧重介绍鼓励解剖学教师在教学之余走进临床科室,通过学习掌... 人体解剖学既是医学基础课,又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纽带。本文从解剖学教师教育威信的重要性、高校解剖学教师的教育威信处境、提升解剖学教师教育威信的尝试等入手,再侧重介绍鼓励解剖学教师在教学之余走进临床科室,通过学习掌握常见病、多发病和突发病的诊疗知识,了解最新临床发展动态,提升临床知识储备,从而增强自信,提高教育威信,提升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解剖学 临床科室 教师教育威信
下载PDF
剖析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7
作者 曹利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2期0119-0122,共4页
探究股骨颈骨折患者治疗过程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本研究中对照组纳入的28例患者选自于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至我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为其提供的护理服务为常规干预,观察组纳入的28例患者选自于202... 探究股骨颈骨折患者治疗过程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本研究中对照组纳入的28例患者选自于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至我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为其提供的护理服务为常规干预,观察组纳入的28例患者选自于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至我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为其提供的护理服务为舒适护理干预,两组研究对象虽选取时间相同,但分组方式是通过抛硬币决定。通过采取不同护理干预后对护理效果及质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相较对照组来说,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疼痛程度明显降低,髋关节恢复情况更理想,情绪状态较稳定,同时减少了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评价情况更优(P<0.05)。结论 股骨颈骨折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需要采取手术治疗方式,虽可改善患者病情,但也会给患者带来相应痛苦,因此治疗期间辅以有效护理干预方式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病情恢复的关键。在本研究中为观察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结果表明其疼痛程度更低,情绪状态更稳定,髋关节活动功能恢复情况更理想,且护理满意度及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劲骨折 舒适护理 疼痛 情绪状态 护理效果
下载PDF
课程思政及新技术新媒体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分析
8
作者 赵荷艳 薛建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7期0038-0040,共3页
高校教育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民族振兴的重要任务,除了培养专业的人才外,思想政治教育也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介绍了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及新技术新媒体,以弥补传统教... 高校教育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民族振兴的重要任务,除了培养专业的人才外,思想政治教育也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介绍了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及新技术新媒体,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政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最终提高学习效率,推进育人效果,推动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解剖学 课程思政 新技术 新媒体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给髓内钉系统Ⅱ联合脾切除术治疗老年股骨近端合并小粗隆骨折并脾破裂患者22例 被引量:11
9
作者 龚辉 朱东波 +1 位作者 丁剑辉 宁辰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6192-6193,共2页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多伴有骨质疏松、糖尿病、高血压等全身基础性疾病,骨折得不到合理的治疗会引起严重并发症,缩短患者寿命〔1〕。外固定支架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系统(PFNA)-Ⅱ是临床上常用的手术方法,均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PF...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多伴有骨质疏松、糖尿病、高血压等全身基础性疾病,骨折得不到合理的治疗会引起严重并发症,缩短患者寿命〔1〕。外固定支架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系统(PFNA)-Ⅱ是临床上常用的手术方法,均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PFNA-Ⅱ属于髓内固定系统,近年来广泛应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防止髋内翻、增加防旋抗压能力、早期可下床减少卧床时间等优点〔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防治髓内钉系统(PFNA)-Ⅱ 脾切除 股骨粗隆骨折
下载PDF
去甲斑蝥素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凋亡和炎症因子释放的影响和机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洋 刘佳佳 +1 位作者 薛建华 虞俊波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191-3194,共4页
目的研究去甲斑蝥素对类风湿关节炎(RA)滑膜成纤维细胞凋亡和炎症因子释放的影响和机制。方法分离培养人RA滑膜成纤维细胞,分为对照组和去甲斑蝥素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ELISA法检测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6(IL-6)... 目的研究去甲斑蝥素对类风湿关节炎(RA)滑膜成纤维细胞凋亡和炎症因子释放的影响和机制。方法分离培养人RA滑膜成纤维细胞,分为对照组和去甲斑蝥素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ELISA法检测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Western blot检测Bcl-2相关X蛋白(Bax)、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κB抑制蛋白激酶α(IKK-α)、核因子-κBp65(NF-κBp65)蛋白表达。NF-κB信号激活剂和去甲斑蝥素共同处理RA滑膜成纤维细胞,检测IL-6、IL-8水平及Bax、Bcl-2、IKK-α、NF-κBp65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去甲斑蝥素组细胞增殖能力、IL-6和IL-8水平及Bcl-2、IKK-α、NF-κBp65蛋白表达降低,细胞凋亡率、Bax蛋白表达升高。NF-κB激活剂能逆转去甲斑蝥素对RA滑膜成纤维细胞凋亡,IL-6、IL-8水平及Bax、Bcl-2、IKK-α、NF-κBp65蛋白表达的影响。结论去甲斑蝥素具有促进RA滑膜成纤维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分泌炎症因子的作用,其机制与下调NF-κB信号通路激活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斑蝥素 类风湿关节炎(RA) 核因子-κB信号 凋亡
下载PDF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早期外支架固定治疗 被引量:3
11
作者 江振华 沈丛林 +3 位作者 陶然 王松林 顾玉慧 薛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83-184,共2页
关键词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 外支架固定 早期治疗
下载PDF
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肝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8
12
作者 丁剑锋 黄中伟 徐红梅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10期83-86,共4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评估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肝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肝破裂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美国创伤外科学会-器官损伤分级(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Surgery of Trauma-Organ...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评估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肝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肝破裂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美国创伤外科学会-器官损伤分级(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Surgery of Trauma-Organ Injury Scale,AAST-OIS)标准,入选患者分级均等于或大于Ⅲ级。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58例)与观察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一期确定性手术,观察组患者采取损伤控制性手术,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00例肝破裂出血患者中,20例(20%)为AAST-OISⅢ级,24例(24%)为AAST-OISⅣ级,56例(56%)为AAST-OISⅤ级。对照组患者存活28例,死亡30例,死亡率为51.72%;观察组患者存活37例,死亡5例,死亡率为11.9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者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51.72%(30/58),观察组为38.10%(16/4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肝破裂出血患者死亡的预测因素分别为:AAST-OISⅤ级(P=0.019),凝血酶原时间延长(P=0.004),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P<0.0001),血小板计数下降(P=0.005)。结论即使采取了一期确定性手术,肝破裂出血仍具有较高的死亡率。损伤控制性手术可以降低肝破裂出血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控制性手术 肝破裂 出血
下载PDF
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创伤性肠破裂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沈丛林 朱东波 龚辉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11期83-86,共4页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肠破裂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7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肠破裂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肠破裂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7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肠破裂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持续胃肠减压、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抗感染、肠外营养支持及对症治疗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奥曲肽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炎性因子相关指标、腹部症状消失时间、肛门排气恢复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对照组患者治愈24例(48.0%),显效10例(20.0%),治疗有效率为68.0%;观察组患者治愈28例(56.0%),显效18例(36.0%),治疗有效率为92.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内毒素(LPS)、白细胞介素(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炎性因子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7天后,两组患者上述炎性因子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腹部症状消失时间、肛门排气恢复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与单用奥曲肽比较,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肠破裂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显著,有效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患者症状恢复及住院时间显著缩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曲肽 乌司他丁 肠破裂 早期炎性肠梗阻
下载PDF
脊柱胸腰段骨折侧前方TSRH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江振华 陈向东 +1 位作者 张烽 陶然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37-438,共2页
[目的]测定TSRH用于脊柱侧前方内固定后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力学性能。[方法]采用15具尸体胸腰段标本,5具为正常(NS)对照组,10具造成压缩性骨折后5具用TSRH行侧前方固定、另5具用Zplate固定作对照,应用实验应力分析法进行生物力学测试... [目的]测定TSRH用于脊柱侧前方内固定后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力学性能。[方法]采用15具尸体胸腰段标本,5具为正常(NS)对照组,10具造成压缩性骨折后5具用TSRH行侧前方固定、另5具用Zplate固定作对照,应用实验应力分析法进行生物力学测试。[结果]应用TSRH内固定的脊柱应变、位移比正常脊柱对照组的应变、位移分别减小17%~20%和8%;固定后的强度和刚度与Zplate固定组相比仅小5%和5%,统计显示2种固定方法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TSRH侧前方内固定后的脊柱不但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得到满足,而且在承载能力、脊柱的稳定性上优于正常对照组,与Zplate固定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操作简便,价格低廉且临床应用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胸腰段骨折 TSRH侧前方内固定 生物力学 应用
下载PDF
交通事故致多发伤729例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东波 龚辉 +3 位作者 王建 江振华 陶然 施沈平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53-854,共2页
分析该院1998年4月至2005年4月救治的交通事故致多发伤729例的临床资料,并对其按简明损伤定级和损伤严重评分即AIS-ISS(AIS-98版-ISS)进行评分。结果:729例中,死亡69例(9.5%),致残96例(13.2%),痊愈564例(77.3%)。ISS评分>30分108例中... 分析该院1998年4月至2005年4月救治的交通事故致多发伤729例的临床资料,并对其按简明损伤定级和损伤严重评分即AIS-ISS(AIS-98版-ISS)进行评分。结果:729例中,死亡69例(9.5%),致残96例(13.2%),痊愈564例(77.3%)。ISS评分>30分108例中,死亡57例。认为根据损伤严重度评分可准确判断病情;分值越高,早期救治率越低,死亡率越高。多发伤多见于颅脑、胸腹部损伤合并骨折,伤情重,休克发生率高。及时控制出血,减轻缺血缺氧损害,抓住伤后白金10分钟、黄金1小时,及时准确手术,维护重要脏器功能,减少内脏并发症是多发伤救治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创伤严重度评分 白金10分钟
下载PDF
成人钝性脾损伤非手术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宁辰 朱东波 +3 位作者 龚辉 王建 崔世涛 施沈平 《创伤外科杂志》 2015年第3期202-206,共5页
目的:探讨成人钝性脾损伤非手术治疗( NOM )失败的原因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2014年3月间收治的110例钝性脾损伤成人患者,其中58例最初接受了非手术治疗,其中男性36例,女性22例;年龄17~89岁,平均(43.4±... 目的:探讨成人钝性脾损伤非手术治疗( NOM )失败的原因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2014年3月间收治的110例钝性脾损伤成人患者,其中58例最初接受了非手术治疗,其中男性36例,女性22例;年龄17~89岁,平均(43.4±15.1)岁。根据治疗后期是否剖腹手术分为非手术治疗失败组和非手术治疗成功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影响脾损伤非手术治疗结果的相关因素,确定脾损伤非手术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非手术治疗应用率为52.7%(58/110),其中失败率为24.14%(14/58),没有死亡发生。非手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早期为活动性出血、早期再出血和脾损伤分级的误判,晚期为迟发性脾脏包膜下血肿破裂。单因素分析显示成人钝性脾损伤非手术治疗失败的相关因素有休克指数、腹腔积血程度、美国创伤外科协会( AAST )脾损伤分级、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新的损伤严重程度评分(NISS)、输注红细胞(RBC)量、住院时间(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AAST脾损伤分级≥3、中量或大量腹腔积血、输注RBC>4U为NOM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中量或大量腹腔积血,脾损伤≥3级和输注RBC>4U为NOM失败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损伤 非手术治疗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两种内固定手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洋 施沈平 +2 位作者 薛建华 盛小明 刘佳佳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年第5期496-496,共1页
目的:探讨应用爪形肋骨接骨板内固定与可吸收肋骨钉内固定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我院急诊外科收治的91例多发性骨折患者按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应用可吸收肋骨钉内... 目的:探讨应用爪形肋骨接骨板内固定与可吸收肋骨钉内固定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我院急诊外科收治的91例多发性骨折患者按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应用可吸收肋骨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应用爪形肋骨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胸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明显早于对照组(P<0.01),胸痛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12个月,两组患者均未见骨折再移位,骨性愈合良好。结论:爪形肋骨接骨板内固定与可吸收肋骨钉内固定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各具特点,但爪形肋骨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可有效缩短患者术后疼痛时间,让患者更早下床活动,临床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肋骨骨折 可吸收肋骨钉 爪形肋骨接骨板
下载PDF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16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龚辉 朱东波 丁剑锋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年第5期363-364,共2页
探讨应用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效果.方法:对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16例按AO内固定原则并根据桡骨的解剖外形,使用纯钛斜T形LCP行内固定治疗.结果:经8~16个月随访,平均12个月,优10例,良5例,优良率93.7%.结论:桡... 探讨应用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效果.方法:对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16例按AO内固定原则并根据桡骨的解剖外形,使用纯钛斜T形LCP行内固定治疗.结果:经8~16个月随访,平均12个月,优10例,良5例,优良率93.7%.结论: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在闭合复位欠佳时,应考虑手术治疗.斜T形LCP不仅能够治疗B、C类型,而且对难治的骨折疏松的桡骨远端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损伤控制技术在危重多发伤救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东波 龚辉 +2 位作者 沈丛林 王建 江振华 《交通医学》 2011年第4期358-359,361,共3页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在危重多发伤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2例均给予控制性液体复苏,早期处理凝血异常,尽快在短期内行简单有效手术控制损伤对生命的威胁。然后转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处理低体温、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及继续治疗凝血异常,生命...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在危重多发伤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2例均给予控制性液体复苏,早期处理凝血异常,尽快在短期内行简单有效手术控制损伤对生命的威胁。然后转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处理低体温、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及继续治疗凝血异常,生命体征平稳后一期或分期手术。结果:痊愈73例(89.02%),死于严重低血容量性休克和多脏器功能衰竭9例(10.98%)。结论:危重多发伤的救治原则是先救命后治伤;"损伤控制"原则是先控制出血后控制性液体复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创伤 多发伤 低血容量性休克 多脏器功能衰竭 损伤控制 控制性液体复苏
下载PDF
改良后侧入路手术治疗多发伤合并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 被引量:3
20
作者 龚辉 朱东波 +1 位作者 沈从林 邢钱伟 《交通医学》 2011年第5期468-469,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后侧入路手术治疗多发伤合并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改良肩后入路手术治疗多发伤合并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患者21例,伴休克14例,其中合并颅脑外伤4例、胸部外伤11例、腹部外伤8例、骨盆骨折及四肢骨折7... 目的:探讨改良后侧入路手术治疗多发伤合并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改良肩后入路手术治疗多发伤合并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患者21例,伴休克14例,其中合并颅脑外伤4例、胸部外伤11例、腹部外伤8例、骨盆骨折及四肢骨折7例、锁骨骨折17例、肾脏损伤2例。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均获得骨性愈合。采用Hardegger肩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8例,良10例,可3例。结论:改良后侧入路治疗多发伤中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具有创伤小、手术快、出血少的优点,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康复锻炼,减少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保守治疗引起的肩部疼痛、僵硬或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后侧入路 肩胛骨骨折 多发伤 内固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