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通大学附属海门医院2020—2021年胃镜检查确诊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流行病学分析
1
作者 袁健 张健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99-102,共4页
目的分析2020—2021年南通大学附属海门医院胃镜结合病理确诊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为该地区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南通大学附属海门医院消化内镜中心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所有电子胃镜检查病例,结... 目的分析2020—2021年南通大学附属海门医院胃镜结合病理确诊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为该地区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南通大学附属海门医院消化内镜中心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所有电子胃镜检查病例,结合活检病理确诊恶性肿瘤的病例资料,分析其性别、年龄、胃镜诊断及病理结果等资料,排除既往已确诊上消化道恶性肿瘤及一人多次检查病例。采用Graphpad Prism 5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确诊上消化道恶性肿瘤1.64%(291/17712),男73.54%(214/291),女26.46%(77/291),年龄分布以65~<75岁比例最高,为40.89%(119/291),<55岁病例35例,均为胃癌。食管癌71例,胃癌202例,同时性胃癌合并食管癌3例,胃淋巴瘤11例,十二指肠球部癌3例,十二指肠降部癌1例;早期食管癌与胃癌37例,早癌诊断率为12.71%(37/291)。食管癌好发于食管中段59.16%(42/71),其次为食管下段胃结合部35.21%(25/71),食管上段癌发病率最低5.63%(4/71),病理分型以鳞癌为主90.14%(64/71)。胃癌病理分型均为腺癌,好发部位依次是胃窦45.05%(91/202)、胃体21.29%(43/202)、胃角19.8%(40/202)、贲门13.86%(28/202)。食管癌与胃癌平均检出年龄分别为(71.43±7.14)、(66.85±11.06)岁,胃癌的总体检出年龄低于食管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66,P=0.013)。男女食管癌平均检出年龄分别为(71.05±7.37)、(74.21±7.89)岁,男性的食管癌检出年龄低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57,P=0.031);男女胃癌平均检出年龄分别为(66.43±10.58)、(66.84±12.53)岁,两组的检出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45,P=0.257)。结论南通大学附属海门医院确诊的上消化道恶性肿瘤主要为食管癌与胃癌,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65~<75岁为上消化道恶性肿瘤高发年龄段,发病年龄胃癌低于食管癌,食管癌发病年龄男性低于女性,胃癌发病年龄男女无明显差异,胃癌发病年轻化及早癌检出率低需要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镜检查 胃癌 食管癌 早癌 检出率
下载PDF
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在消化道肿瘤中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2
作者 郑志存 钱进 朱伯金 《安徽医学》 2008年第1期35-36,共2页
目的探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在消化道肿瘤中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该蛋白芯片测定系统测定56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32例消化道良性疾病患者和48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12种常规肿瘤标志物(CA199、NSE、CEA、CA242、Ferritin、β-HCG... 目的探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在消化道肿瘤中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该蛋白芯片测定系统测定56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32例消化道良性疾病患者和48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12种常规肿瘤标志物(CA199、NSE、CEA、CA242、Ferritin、β-HCG、AFP、Free-PSA、PSA、CA125、HGH及CA153)的水平。结果消化道恶性肿瘤组的阳性率为76.79%,显著高于良性疾病组(25%)和健康对照组(8.33%)(P<0.05)。结论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可以显著提高消化道肿瘤诊断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标志物 蛋白芯片 消化道肿瘤
下载PDF
内镜乳头小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及费用分析
3
作者 缪青 张玉 邵建国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4年第2期205-208,共4页
目的探究内镜乳头小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并进行费用评价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通大学第三人民医院329例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病例资料。按照取石方式的不同将纳入的病例分为ESBD组和... 目的探究内镜乳头小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并进行费用评价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通大学第三人民医院329例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病例资料。按照取石方式的不同将纳入的病例分为ESBD组和EST组,其中ESBD组207例,EST组122例,ESBD组使用内镜乳头小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术取石,EST组使用单纯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取石,对比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并对两种术式做费用评价分析。结果两组一次取石成功率与术中出血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SBD组的机械碎石率、操作时间明显低于EST组(P均<0.05)。随访18个月,ESBD组的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12.1%,显著低于EST组的23.0%(P<0.01);ESBD组的术后出血率为0.0%,显著低于EST组的4.1%(P<0.01)。ESBD组的住院总费用中位数为20769.18元,高于EST组的18439.98元(P<0.05);但ESBD组并发症成本-效果比为236.28元,低于EST组的239.48元,ESBD组并发症增量成本-效果比为213.69元。结论ESBD取胆总管结石机械碎石率低、操作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及成本-效果比较低,可作为临床ERCP胆总管取石手术首选取石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 乳头小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术 单纯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胆总管结石 成本-效果比
下载PDF
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效果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利芳 《医疗装备》 2016年第10期193-194,共2页
目的分析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要点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60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 目的分析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要点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60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分期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止血总有效率、出血复发率、死亡率。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的止血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出血复发率、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期护理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护理 效果
下载PDF
蔗糖铁治疗消化道出血伴缺铁性贫血效果观察
5
作者 胡彩华 王铃 +1 位作者 马海佳 季颖林 《交通医学》 2018年第3期249-251,共3页
目的:观察蔗糖铁治疗消化道出血伴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消化道出血伴IDA患者80例,分别各有40例在血液科和消化科治疗,血液科组在治疗原发病基础上给予静脉铁剂治疗,消化科组仅治疗原发病,必要... 目的:观察蔗糖铁治疗消化道出血伴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消化道出血伴IDA患者80例,分别各有40例在血液科和消化科治疗,血液科组在治疗原发病基础上给予静脉铁剂治疗,消化科组仅治疗原发病,必要时输血支持,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水平、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H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Hb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2周后血液科组Hb 89.45±9.70 g/L,高于消化科组的77.87±7.96 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两组S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消化科组SF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而血液科组治疗后SF 193.5±82.56 ng/m L,较治疗前的8.55±3.17 ng/m L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液科组25例(62.5%)显著有效,10例(25.0%)有效,总有效率为87.5%;消化组7例(17.5%)显著有效,12例(30.0%)有效,总有效率为4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液科组出现面色潮红4例,静脉不适8例,口腔金属味4例,均能耐受。结论:对于慢性消化道出血伴缺铁性贫血患者建议早期静脉补铁,尽快提高血红蛋白,严格把握输血阈值,减少输血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出血 缺铁性贫血 蔗糖铁
下载PDF
老年社区人群上消化道出血384例临床特点 被引量:1
6
作者 陆新华 俞智华 张健锋 《交通医学》 2013年第4期361-362,365,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社区人群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来社区初发病的上消化道出血老年患者384例住院资料,对其病因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6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社区人群上消化道出血两大诱因为药物和饮食不当134... 目的:探讨老年社区人群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来社区初发病的上消化道出血老年患者384例住院资料,对其病因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6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社区人群上消化道出血两大诱因为药物和饮食不当134例(47.52%)、饮酒为48例(17.02%),老年女性以药物诱因比例最大40例(39.22%)。病因以消化性溃疡最多见212例(55.21%),其次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63例(16.41%)、上消化道肿瘤56例(14.58%)、急性胃黏膜病变20例(5.21%);合并一种以上基础疾病241例(62.76%)。结论:老年社区人群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以消化性溃疡为主,消化道肿瘤和急性胃黏膜病变发生率相对偏高,老年人基础病多,并发症多,预后差,社区医师应予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消化性溃疡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老年患者 社区人群
下载PDF
慢性肝炎、肝硬变及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MMP-13及TNF-α的表达 被引量:9
7
作者 徐正府 姚登福 +3 位作者 邱历伟 吴玮 吴信华 陆翠华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5-26,共2页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在慢性肝炎、肝硬变及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同时检测患者血清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了解其与MMP-13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芯酶联免疫吸附法对13例慢性肝炎(慢性肝炎组)、2...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在慢性肝炎、肝硬变及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同时检测患者血清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了解其与MMP-13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芯酶联免疫吸附法对13例慢性肝炎(慢性肝炎组)、28例肝硬变失代偿(肝硬变组)及22例肝功能失代偿的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组)进行MMP-13、TNF-α检测,并分别与2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肝硬变及原发性肝癌组的血清MMP-13与TNF-α比对照组及慢性肝炎组均显著增高(P<0.01)。血清中TNF-α水平与MMP-13水平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呈显著相关性(P<0.01),而慢性肝炎及肝硬变患者的TNF-α与MMP-13水平无明显相关性。结论MMP-13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及肝癌细胞的浸润和转移可能起着一定的作用。TNF-α对MMP-13表达在慢性肝炎与肝硬变患者中影响甚小,而在原发性肝癌,TNF-α可能对MMP-13的表达具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13 肿瘤坏死因子Α 慢性肝炎 肝硬变 原发性肝癌
下载PDF
血清CA125检测在腹水性质分析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2
8
作者 陈健华 倪润洲 +3 位作者 肖明兵 陆翠华 华国平 毛振彪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41-442,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CA125检测在腹水性质分析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4例结核性腹膜炎、10例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29例肝硬化腹水和44例腹膜转移癌患者血清CA125进行检测,并对59例不伴有腹水的腹腔脏器恶性肿瘤患者和20例健康人进行对照。结果... 目的探讨血清CA125检测在腹水性质分析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4例结核性腹膜炎、10例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29例肝硬化腹水和44例腹膜转移癌患者血清CA125进行检测,并对59例不伴有腹水的腹腔脏器恶性肿瘤患者和20例健康人进行对照。结果腹水患者血清CA12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不同性质腹水患者之间血清CA125无明显差异(P>0·05);不伴有腹水的腹腔脏器恶性肿瘤(包括卵巢癌)患者血清CA125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卵巢癌伴腹膜转移者血清CA125高于其他腹膜转移癌(P<0·05)。结论血清CA125检测,对腹水性质无鉴别诊断价值。血清CA125不是卵巢癌特异性标志物,但可作为卵巢癌腹膜转移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水 CA125 卵巢癌 诊断
下载PDF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在急性胰腺炎肺损害中的作用 被引量:7
9
作者 徐岷 周国雄 +4 位作者 张弘 黄介飞 魏群 肖明兵 江枫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2期3428-3431,共4页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急性胰腺炎(AP)相关的急性肺损害(ALI)中的作用。方法分别采用腹腔注射雨蛙肽和胆胰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建立大鼠轻症、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84只SD大鼠随机分为雨蛙肽组、生理盐水组、牛磺胆酸...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急性胰腺炎(AP)相关的急性肺损害(ALI)中的作用。方法分别采用腹腔注射雨蛙肽和胆胰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建立大鼠轻症、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84只SD大鼠随机分为雨蛙肽组、生理盐水组、牛磺胆酸钠组和手术对照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各组不同时间点肺组织中MCP-1蛋白和MCP-1mRNA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雨蛙肽组各时间点MCP-1蛋白和MCP-1mRNA的表达与生理盐水组无明显差异;牛磺胆酸钠组术后6h肺组织MCP-1蛋白和MCP-1mRNA的表达高于手术对照组(P<0.01),随着时间的延长表达逐渐增强,且与肺组织的病理改变呈正相关。结论MCP-1可能在AP相关的ALI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 急性肺损害(ALI)
下载PDF
瘦素在肝纤维化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肝星状细胞活化的关系 被引量:12
10
作者 许晶 朱净 +5 位作者 潘亮 陆静贤 肖明兵 黄华 倪润洲 陆翠华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2127-2130,共4页
目的:探讨瘦素(leptin)在肝纤维化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纤维化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以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相关性,了解leptin与肝星状细胞(HSC)活化的关系.方法:健康♂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和CCl4诱导的... 目的:探讨瘦素(leptin)在肝纤维化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纤维化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以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相关性,了解leptin与肝星状细胞(HSC)活化的关系.方法:健康♂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和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组.于造模2、4、6wk末分批处死动物,分别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联合检测leptin、TGF-β1及α-SMA在肝纤维化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肝脏组织中leptin、TGF-β1、α-SMA均有微量表达;CCl4注射2wk后,leptin、TGF-β1、α-SMA表达开始增强,2、4、6wk肝组织中的表达强度呈明显递增趋势(P<0.05).leptin与TGF-β1和α-SMA表达均呈显著相关性(r=0.668,0.570,均P<0.05).结论:leptin的阳性表达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增强.在肝纤维化过程中leptin可能参与了HSC活化、增殖以及ECM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瘦素 转化生长因子 肝星状细胞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下载PDF
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血清中MMP-13、TNF-α及IL-6的表达 被引量:5
11
作者 徐正府 姚登福 +3 位作者 邱历伟 吴玮 吴信华 陆翠华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54-856,859,共4页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3)在慢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同时检测患者血清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以了解其与MMP-13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芯”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3)在慢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同时检测患者血清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以了解其与MMP-13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芯”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对1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28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患者进行血清MMP-13、TNF-α及IL-6检测,并分别对健康对照组进行检测。结果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MMP-13与对照组及慢性乙型肝炎组相比较,有显著增高(P<0.05)。慢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血清中TNF-α及IL-6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有显著增高(P>0.05)。慢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TNF-α及IL-6水平与MMP-13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MMP-13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TNF-α及IL-6对慢性乙型肝炎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MMP-13表达的影响甚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P-13 TNF—α IL-6 慢性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IL-6检测 肝硬化患者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下载PDF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急性胰腺炎肝功能损害的治疗 被引量:5
12
作者 黄中伟 沈雁波 +3 位作者 薛育政 陶然 黄介飞 孟宪镛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922-923,共2页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急性胰腺炎肝功能损害的治疗价值。方法将56例急性胰腺炎伴肝功能损害的患者随机分为Ⅰ组和Ⅱ组。Ⅰ组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1.2 g/d Qd.ivgtt,其余治疗两组相同。于治疗前后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急性胰腺炎肝功能损害的治疗价值。方法将56例急性胰腺炎伴肝功能损害的患者随机分为Ⅰ组和Ⅱ组。Ⅰ组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1.2 g/d Qd.ivgtt,其余治疗两组相同。于治疗前后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凝血酶原时间(PT)等,并观察临床病情。结果Ⅰ组AST、ALT、PT较Ⅱ组明显好转(P<0.01);Ⅰ组AST、ALT好转率较Ⅱ组高(P<0.05);两组治疗后TNF-αI、L-6均较治疗前下降,而Ⅰ组较Ⅱ组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急性胰腺炎肝功能损害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型谷胱甘肽 急性胰腺炎 肝损害
下载PDF
HS-AFP对原发性肝癌病情及手术预后判断的价值 被引量:6
13
作者 杨磊 倪润洲 +3 位作者 肖明兵 华国平 陆翠华 黄介飞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06-908,共3页
目的探讨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前后检测肝癌特异性甲胎蛋白(HS-AFP)对原发性肝癌(肝癌)患者病情及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PAGE)结合蛋白印迹技术(Western blot)分离检测,对40例肝癌患者手术切除前后... 目的探讨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前后检测肝癌特异性甲胎蛋白(HS-AFP)对原发性肝癌(肝癌)患者病情及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PAGE)结合蛋白印迹技术(Western blot)分离检测,对40例肝癌患者手术切除前后的血清HS-AFP进行动态观察,并与肿瘤大小、肿瘤分期、病理分级、预后及生存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肿瘤≥5cm组、临床分期Ⅱa+b期组、病理分级Ⅱ~Ⅲ级各组中术前HS-AFP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肿瘤〈5cm组、临床工期组、病理Ⅰ级各组(P〈0.05)。术后发生复发转移者在HS-AFP阳性组为90.9%,而阴性组为20.7%(P〈0.01)。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显示术后HS-AFP与患者预后有关(P〈0.01)。结论HS-AFP有助于术前肝癌的病情判断,对肝癌术后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胎蛋白 异质体 肝细胞肝癌 预后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岷 周国雄 +4 位作者 黄介飞 张弘 魏群 江枫 肖明兵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1-143,F0002,共4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CINC)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向胆胰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建立大鼠SAP模型,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手术对照组(40只)和SAP组(32只),术后1、3、6、12h分别检测血清淀粉酶、胰腺...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CINC)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向胆胰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建立大鼠SAP模型,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手术对照组(40只)和SAP组(32只),术后1、3、6、12h分别检测血清淀粉酶、胰腺组织病理学改变和肺干湿重比,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胰腺和肺组织中CINC的表达。结果与手术对照组相比,SAP大鼠的血清淀粉酶明显增高,胰腺组织学明显改变。SAP组术后1h胰腺腺泡细胞即有CINC蛋白的表达,且与胰腺组织病理改变呈正相关。SAP组术后3h肺泡细胞有CINC蛋白的表达。结论CINC可能在SAP发病及其相关的急性肺损害(ALI)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急性肺损害 重症急性胰腺炎 组织病理学改变 免疫组织化学法 血清淀粉酶 CINC SD大鼠 胰腺腺泡细胞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46例 被引量:7
15
作者 成建萍 倪雪君 +3 位作者 周国雄 丁晓凌 张海峰 于秀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1412-1416,共5页
目的:比较分析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本院2003-03/2008-07收治肝癌患者46例,共69个结节,均经临床证实.患者予经皮射频消融治疗并跟踪随访.患者生存率以Kaplan-Meier模型及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完全消融率和... 目的:比较分析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本院2003-03/2008-07收治肝癌患者46例,共69个结节,均经临床证实.患者予经皮射频消融治疗并跟踪随访.患者生存率以Kaplan-Meier模型及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完全消融率和局部复发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射频术后,直径<3cm的肿瘤完全消融率93.61%,局部复发率6.82%,1、2、3年的生存率为87.10%、80.13%和61.92%;直径≥3cm的肿瘤完全消融率68.18%,局部复发率27.27%,1、2、3年的生存率为73.33%、53.33%和30.48%.单个病灶的完全消融率90.00%,局部复发率10.00%,1、2、3年的生存率为90.00%、82.80%和63.98%;多发病灶者,完全消融率82.05%,局部复发率15.38%,1、2、3年的生存率为68.75%、50.00%和28.57%.Child-pugh A级组完全消融率87.93%,局部复发率13.21%,1、2、3年的生存率为86.40%、75.25%和54.99%;B-C级组完全消融率81.82%,局部复发率22.22%,1、2和3年的生存率为66.67%、53.33%和35.56%.结论: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完全消融率和局部复发率与肿瘤的大小相关;长期生存率和肿瘤的数目、大小、肝功能分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射频消融 完全消融率 局部复发率
下载PDF
柴芍承气汤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肠组织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1表达和病理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吴深宝 金忠海 +4 位作者 朱旭星 洪小飞 童秀萍 金晓蓉 周国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10期2404-2406,I0006,共4页
目的:研究中药柴芍承气汤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I/R)保护作用和机理。方法:30只大鼠分为3组,假手术对照组、I/R模型组和中药治疗组各10只。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和RT-PCR法检测大鼠肠组织CysLTR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并应用光学显微镜... 目的:研究中药柴芍承气汤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I/R)保护作用和机理。方法:30只大鼠分为3组,假手术对照组、I/R模型组和中药治疗组各10只。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和RT-PCR法检测大鼠肠组织CysLTR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并应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小肠病理改变。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中药治疗组大鼠肠道组织的病理改变均明显减轻。2肠I/R时肠组织CysLTR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升高;应用中药后,肠组织CysLTR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减低。结论:柴芍承气汤能减轻肠I/R肠道组织的病理损害,并能抑制大鼠肠黏膜抑制肠组织CysLTR1的表达,CysLTR1的表达可能是柴芍承气汤保护肠黏膜损伤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缺血再灌注 柴芍承气汤 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1
下载PDF
射频消融治疗对兔肝VX2肿瘤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倪雪君 成建萍 +3 位作者 周国雄 于秀 丁晓凌 张海峰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80-784,共5页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A)对兔肝VX2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日本大耳白兔肝VX2肿瘤模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直接处死取肝脏标本;RFA治疗(4h和24h)组于射频消融后4h和24h处死...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A)对兔肝VX2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日本大耳白兔肝VX2肿瘤模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直接处死取肝脏标本;RFA治疗(4h和24h)组于射频消融后4h和24h处死取出肝脏组织.并以正常兔肝脏组织为正常对照,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VEGF的蛋白和基因表达.结果:VX2肿瘤浸润性生长,射频后中央消融区呈现大片坏死,周围见炎性反应带,外围癌组织残留.免疫组化和RT-PCR示对照组肿瘤组织VEGF的蛋白和基因表达均高于正常组(VEGF/GAPDH基因灰度比:1.3048±0.1936vs0.8993±0.1107,P<0.05),射频消融后4h和24h表达明显下降(VEGF/GAPDH基因灰度比:0.7388±0.1503,0.8935±0.1936,均P<0.05),但不同时间段并无明显差异.结论:RFA治疗能下调肿瘤VEGF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抑制血管生成,减少血供,进而降低了复发和转移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VX2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免疫组化
下载PDF
射频消融治疗肝癌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8
作者 倪雪君 周国雄 成建萍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0期3416-3420,共5页
射频消融作为微创治疗的方法之一,为不能行手术切除的肝脏肿瘤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手段.多项研究发现射频消融除了可以使肿瘤发生凝固性坏死,还可以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增加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提高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力... 射频消融作为微创治疗的方法之一,为不能行手术切除的肝脏肿瘤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手段.多项研究发现射频消融除了可以使肿瘤发生凝固性坏死,还可以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增加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提高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力.本文简要论述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的生物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肝脏肿瘤 治疗机制
下载PDF
中国镇江地区幽门螺杆菌vacA基因型状况及其与胃十二指肠疾病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华晔 张尤历 杨大明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5年第4期312-315,318,共5页
目的:调查中国镇江地区幽门螺杆菌(H.pylori)vacA基因型状况及其与胃十二指肠疾病关系。方法:在微氧环境下取胃黏膜标本中分离培养出H.pylori共36株,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其基因组DNA中vacA基因型。结果:36株H.pylori临床株中vac... 目的:调查中国镇江地区幽门螺杆菌(H.pylori)vacA基因型状况及其与胃十二指肠疾病关系。方法:在微氧环境下取胃黏膜标本中分离培养出H.pylori共36株,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其基因组DNA中vacA基因型。结果:36株H.pylori临床株中vacA信号序列类型中s1 a、s2所占比例分别为83.3%、13.9%,未发现s1b型。vacA中间序列类型中m1、m2所占比例分别为16.7%、75%。分别有1株和3株vacA信号序列和中间序列未能分型。基因型组合s1 a/m2、s1 a/m1、s2/m2所占比例分别为61.1%、19.4%、8.3%。H.pylori菌株vacA各基因型在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胃癌四组疾病中的分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s1 a、m2和s1 a/m2分别是中国镇江地区H.pylori菌株vacAs、m区及其组合的优势基因型。但本研究未能证实H.pylori菌株vacA基因型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空泡毒素基因 基因型 胃十二指肠疾病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表达 被引量:3
20
作者 周国雄 徐岷 +4 位作者 张弘 黄介飞 魏群 江枫 肖明兵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55-557,共3页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发病及其相关的急性肺损害(ALI)中的作用。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SAP组和手术对照组,采用向胆胰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建立大鼠SAP模型,术后1、3、6和12 h分别观察血清淀粉...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发病及其相关的急性肺损害(ALI)中的作用。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SAP组和手术对照组,采用向胆胰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建立大鼠SAP模型,术后1、3、6和12 h分别观察血清淀粉酶,胰腺和肺组织病理组织学改变,酶联免疫固相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清中MCP-1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胰腺和肺组织中MCP-1蛋白和MCP-1 mRNA的表达。结果SAP组术后61、2 h血清中MCP-1水平高于手术对照组(P<0.05),胰腺组织和肺组织中的MCP-1蛋白和MCP-1 mRNA的表达亦高于手术对照组(P<0.05或P<0.01),且MCP-1的表达与胰腺和肺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呈正相关。结论MCP-1可能在SAP发病及其相关的ALI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急性肺损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