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0—2015年南通地区儿童麻疹特点及健康儿童抗体监测 被引量:2
1
作者 陈玲 徐美玉 +1 位作者 吴尤佳 钟晓方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年第6期572-574,共3页
目的 :认识南通地区小儿麻疹新特点,探讨儿童群体免疫状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2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住院的麻疹患儿病历资料,用描述性方法分析流行特点,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比较≤8月龄婴儿与其他年龄儿童临... 目的 :认识南通地区小儿麻疹新特点,探讨儿童群体免疫状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2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住院的麻疹患儿病历资料,用描述性方法分析流行特点,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比较≤8月龄婴儿与其他年龄儿童临床特点差异;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absorbent assay,ELISA)检测不同年龄段健康儿童麻疹保护性抗体,用χ~2检验和秩和检验比较不同年龄段保护性抗体差异。结果:(1)179例患儿中,农村患儿占77.65%;≤8月龄占59.22%,>6~14岁次之(19.55%);高发季节在3—6月;有明确接触史占13.41%;疫苗接种率为24.49%。典型麻疹58.66%、轻型36.31%,并发症以≤8月龄婴儿肺炎为主。(2)抗体检测显示≤8月龄保护性抗体阳性率及滴度最低,与各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6岁抗体滴度最高(1∶1 329.98),>3~6岁组与>6~14岁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南通地区儿童麻疹新特点:季节滞后、初免前婴儿多发、不典型麻疹增多。(2)在流行季节,需要提前接种≤8月龄婴儿及补充免疫6岁以上儿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麻疹 特点 保护性抗体
下载PDF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缪亚莉 李濯非 《妇儿健康导刊》 2023年第21期128-130,共3页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腹泻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80)与观察组(n=80)。对照组采用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采用双歧杆菌三联...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腹泻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80)与观察组(n=80)。对照组采用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6、IL-10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泻、发热、呕吐改善及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6、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能够改善症状,减轻炎症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 蒙脱石散 小儿腹泻 炎症反应
下载PDF
住院水痘患儿113例的临床特点及合并细菌感染的预警指标
3
作者 陈玲 俞冲 王海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1期84-86,共3页
目的:分析水痘患儿的临床特点,并探讨WBC、CRP及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水痘合并细菌感染中的预警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1年12月在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水痘患儿的病历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并按是... 目的:分析水痘患儿的临床特点,并探讨WBC、CRP及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水痘合并细菌感染中的预警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1年12月在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水痘患儿的病历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并按是否合并细菌感染分为细菌感染组与无细菌感染组,比较两组WBC、CRP、PCT水平的差异。分析WBC、CRP及PCT对水痘合并细菌感染的预警价值,同时绘制ROC曲线,计算最佳预测值、灵敏度及特异性。结果:细菌感染组与无细菌感染组患儿PCT、CRP、WBC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PCT检测对水痘合并细菌感染的AUC为0.703,特异性更高。结论:水痘并发症仍以皮肤感染为主,PCT对水痘并发局部细菌感染有早期预警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痘 临床特点 细菌感染 白细胞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儿童
下载PDF
猩红热患儿110例临床特点分析
4
作者 陈玲 俞冲 王海 《交通医学》 2023年第6期605-606,共2页
目的:分析猩红热患儿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猩红热住院患儿110例的临床资料,总结猩红热的临床特点,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血降钙素原(PCT)与患儿入院时病程、热峰、白细胞计数(WBC)及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单... 目的:分析猩红热患儿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猩红热住院患儿110例的临床资料,总结猩红热的临床特点,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血降钙素原(PCT)与患儿入院时病程、热峰、白细胞计数(WBC)及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单因素二元回归分析入院前抗生素使用对感染指标的影响。结果:猩红热患儿110例中普通型51例(46.36%),轻型59例(53.64%);典型皮疹57例(51.82%),口周苍白圈49例(44.55%),草莓舌67例(60.91%);WBC升高74.54%,CRP升高82.73%,PCT升高84.55%。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PCT仅与CRP具有弱相关性(r=0.341,P=0.001),与入院时病程、WBC、热峰无关(P>0.05)。单因素二元回归分析显示,入院前抗生素使用会影响WBC、PCT的升高(OR分别为0.878、0.826)。咽拭子培养出化脓性链球菌15例,阳性率13.64%,均对青霉素、头孢曲松、氨苄西林敏感,对红霉素耐药。结论:临床上猩红热有轻症化倾向,典型皮疹依然是诊断的重要依据,感染指标具有协助诊断作用,青霉素仍是首选抗感染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猩红热 儿童 降钙素原 典型皮疹 口周苍白圈 草莓舌
下载PDF
儿童非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血清Th源细胞因子在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钟晓方 雷春莲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年第6期476-477,共2页
目的:探讨非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发病机理与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对急性非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62例患儿,取鼻咽部分泌物采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桥联酶标法)(法血清和酶联免疫吸附)检测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F lu)A、B型... 目的:探讨非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发病机理与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对急性非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62例患儿,取鼻咽部分泌物采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桥联酶标法)(法血清和酶联免疫吸附)检测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F lu)A、B型、副流感病毒(PIV)1、2、3型、腺病毒(ADV)3.7型,肺炎支原体(Mp)。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和相关性分析。结果:非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IFN-γ降低,IL-4升高,二者呈显著负相关性(γ=-07296,P<0.01),提示Th1细胞功能被抑制,分泌IFN-γ减少,Th2细胞功能异常增高,分泌IL-4增多。结论:非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异常,Th1/Th2比例失衡,Th2细胞过度活化,其细胞因子偏移分泌状态,类似哮喘样免疫反应—Th2占优势,具有诱发和发展哮喘的免疫病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细菌性病原 下呼吸道感染 TH细胞因子 儿童
下载PDF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120例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濯非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年第4期318-,320,共2页
目的:探讨影响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相关因素。方法:对确诊本病的120例息儿填写相关因素问卷,部分行肺功能检查。结果: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病年龄多在2~9岁(78/120),季节变替时多发(50/120),发病诱因主要为呼吸道感染(61/120),寒冷空气(23... 目的:探讨影响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相关因素。方法:对确诊本病的120例息儿填写相关因素问卷,部分行肺功能检查。结果: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病年龄多在2~9岁(78/120),季节变替时多发(50/120),发病诱因主要为呼吸道感染(61/120),寒冷空气(23/120)及食物(18/120)。家族和(或)个人过敏史91例(74.59%)。结论: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病与感染、季节、年龄、个人及家族过敏史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变异性哮喘 小儿 呼吸道感染 寒冷空气 食物
下载PDF
肝功能异常为首诊原因的假性肥大型肌营养不良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秦刚 朱晓红 +2 位作者 羌韧 钟晓方 章幼奕 《交通医学》 2013年第1期77-77,79,共2页
假性肥大型肌营养不良是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中最常见的一种,为性连锁隐性遗传。一般男性发病,女性遗传,发病率约为1/3 600活男婴,患儿多在3岁后出现症状如下肢无力、鸭步、易跌倒等。10~12岁大多已无法行走,75%左右的患者20岁前因心肺并... 假性肥大型肌营养不良是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中最常见的一种,为性连锁隐性遗传。一般男性发病,女性遗传,发病率约为1/3 600活男婴,患儿多在3岁后出现症状如下肢无力、鸭步、易跌倒等。10~12岁大多已无法行走,75%左右的患者20岁前因心肺并发症死亡[1],而对儿童假性肥大型肌营养不良认识不足,常会延误诊断。现将我院2012年9月收治的以肝功能异常为首诊原因的假性肥大型肌营养不良1例病例资料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肥大型肌营养不良 血清肌酸激酶 转氨酶异常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