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通地区聚集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1
作者 薛红 明芳 +3 位作者 李民 张晓芳 王娟 邵建国 《中国临床医学》 2020年第3期373-377,共5页
目的:分析南通地区聚集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收集2020年1月27日至2月17日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隔离收治的15例聚集性COVID-19患者资料。按照病例暴露场所将患者分为5组,分析其流行病... 目的:分析南通地区聚集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收集2020年1月27日至2月17日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隔离收治的15例聚集性COVID-19患者资料。按照病例暴露场所将患者分为5组,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特点。结果:15例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8例。年龄为27~67岁,5组患者平均年龄为(47.33±14.38)岁、(51.50±5.50)岁、(65.00±1.00)岁、(52.00±1.79)岁、(57.33±12.28)岁。潜伏期平均为(3.00±1.41)d、(5.50±0.50)d、(5.00±0.00)d、(9.20±4.26)d、(8.67±4.11)d。轻型患者1例(6.7%),普通型13例(86.7%),重型1例(6.7%)。5组患者中,临床表现以发热为主的患者13例(86.7%),乏力14例(93.3%),咳嗽9例(58.7%),呼吸困难6例(40%)。基础疾病以高血压为主,并发症以肝损害为主,1例(6.7%)无任何临床表现。患者均有不同程度CD4^+T淋巴细胞计数、CD8^+T淋巴细胞计数及B淋巴细胞计数下降,其中3组平均淋巴细胞计数下降明显。感染指标如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铁蛋白普遍升高,降钙素原(PCT)均表现为正常。肝功能除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轻度升高外,余均正常。乳酸水平均升高。氧合指数有1组(20%)患者明显降低。影像学改变主要为双侧病变,无胸腔积液。结论:南通地区聚集性COVID-19病例以家庭聚集性病例为主,中老年患者居多,慢性病高血压为常见基础疾病,肝损害为主要并发症,基本为普通型。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乏力、咳嗽。实验室检查血乳酸水平均升高,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下降,余无特异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聚集性 临床特征 淋巴细胞
下载PDF
内镜乳头小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及费用分析
2
作者 缪青 张玉 邵建国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4年第2期205-208,共4页
目的探究内镜乳头小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并进行费用评价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通大学第三人民医院329例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病例资料。按照取石方式的不同将纳入的病例分为ESBD组和... 目的探究内镜乳头小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并进行费用评价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通大学第三人民医院329例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病例资料。按照取石方式的不同将纳入的病例分为ESBD组和EST组,其中ESBD组207例,EST组122例,ESBD组使用内镜乳头小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术取石,EST组使用单纯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取石,对比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并对两种术式做费用评价分析。结果两组一次取石成功率与术中出血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SBD组的机械碎石率、操作时间明显低于EST组(P均<0.05)。随访18个月,ESBD组的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12.1%,显著低于EST组的23.0%(P<0.01);ESBD组的术后出血率为0.0%,显著低于EST组的4.1%(P<0.01)。ESBD组的住院总费用中位数为20769.18元,高于EST组的18439.98元(P<0.05);但ESBD组并发症成本-效果比为236.28元,低于EST组的239.48元,ESBD组并发症增量成本-效果比为213.69元。结论ESBD取胆总管结石机械碎石率低、操作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及成本-效果比较低,可作为临床ERCP胆总管取石手术首选取石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 乳头小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术 单纯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胆总管结石 成本-效果比
下载PDF
CYP2C19的基因多态性与临床 被引量:19
3
作者 郑露 邵建国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262-1265,共4页
随着对CYP2C19基因多态性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它同时存在个体差异和种群差异,而且这些差异影响到多学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它对酸相关性疾病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疗效、慢性肝病及肝移植患者的药物选择、抗癫药物及抗抑郁药物... 随着对CYP2C19基因多态性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它同时存在个体差异和种群差异,而且这些差异影响到多学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它对酸相关性疾病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疗效、慢性肝病及肝移植患者的药物选择、抗癫药物及抗抑郁药物剂量的调整以及肿瘤高危性的判断、免疫抑制剂不良反应的大小等均有影响。本文对CYP2C19的基因多态性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 CYP2C19 基因多态性 临床应用
下载PDF
ERCP途径治疗高龄患者胆总管巨大结石的临床护理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陈吾霞 陶海燕 +1 位作者 金燕 孙源源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76-78,81,共4页
目的探讨经内镜(ERCP途径)治疗高龄患者胆总管巨大结石的可行性和护理操作配合。方法 40例高龄胆总管巨大结石患者完善术前准备,在密切监护下经十二指肠镜先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发现胆总管结石后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 目的探讨经内镜(ERCP途径)治疗高龄患者胆总管巨大结石的可行性和护理操作配合。方法 40例高龄胆总管巨大结石患者完善术前准备,在密切监护下经十二指肠镜先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发现胆总管结石后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和机械碎石术(EML)取石,视具体情况留置鼻胆管引流。结果 38例取石成功,取石成功率95.0%,有11例行鼻胆管引流。乳头肌切口创面轻度渗血4例,一过性高淀粉酶血症9例,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结论 ERCP途径(EST联合EML)治疗高龄患者胆总管巨大结石安全有效,娴熟的内镜操作技术、专科护士精心的术前准备、准确迅速的术中配合和监护,以及完善的术后护理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CP 胆总管巨大结石 高龄 内镜治疗 护理
下载PDF
超声内镜下食管隆起性病变切除术的护理配合
5
作者 陈吾霞 陶海燕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7期1147-1148,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下食管隆起性病变切除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对2004~2010年85例食管粘膜局灶隆起性病变的患者行超声内镜检查,选择超声图像显示病变来源于食管粘膜层和粘膜下层者行内镜下病变组织切除术。结果超声内镜检查85例,47例知情...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下食管隆起性病变切除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对2004~2010年85例食管粘膜局灶隆起性病变的患者行超声内镜检查,选择超声图像显示病变来源于食管粘膜层和粘膜下层者行内镜下病变组织切除术。结果超声内镜检查85例,47例知情同意后经内镜行粘膜或粘膜下病变组织高频电切治疗,成功率100%,无大量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完善的术前准备,优质的超声图像、熟练的术中操作配合及术后严密观察和生活指导是检查及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隆起性病变 超声内镜 内镜治疗 护理
下载PDF
IL-34、IL-12P70在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薛红 明芳 +3 位作者 章颖 居林玲 邵建国 卞兆连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0期1162-1165,共4页
目的探讨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患者血清中IL-34、IL-12P70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55例ACLF患者(肝衰竭组)及4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中IL-34、IL-12P70水平。随访12周肝衰... 目的探讨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患者血清中IL-34、IL-12P70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55例ACLF患者(肝衰竭组)及4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中IL-34、IL-12P70水平。随访12周肝衰竭患者的生存情况并分为好转组(n=35)、死亡组(n=20),检测并比较两组IL-34、IL-12P70水平。进一步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ACLF患者血清中IL-34、IL-12P70水平与PTA、MEID评分相关性。结果ACLF患者血清中IL-34水平(14.81±2.83)pg/ml、IL-12P70水平(19.57±3.53)pg/ml均高于对照组IL-34水平(9.77±1.49)pg/ml、IL-12P70水平(17.42±2.47)pg/ml(P<0.05);死亡组IL-34水平(17.60±2.28)pg/ml、IL-12P70水平(22.80±3.23)pg/ml均高于好转组IL-34水平(13.21±1.62)pg/ml、IL-12P70水平(17.73±2.08)pg/ml(P<0.001);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在肝衰竭患者血清中IL-34、IL-12P70水平与PTA呈负相关(r^(2)=0.2420,P=0.0001;r^(2)=0.3077,P<0.0001),但与MELD评分呈正相关(r^(2)=0.1760,P=0.0014;r^(2)=0.3211,P<0.0001)。结论ACLF患者血清中IL-34、IL-12P70水平异常升高,同时与预后相关,提示其可能参与了ACLF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衰竭 IL-34 IL-12P70 病情进展
下载PDF
脑力/体力劳动者脂肪肝患病率及肝功能、血脂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金文娟 邵建国 +2 位作者 钮志林 卞兆连 何红梅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年第2期101-104,共4页
目的:了解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脂肪肝的患病率,探讨两者间肝功能、血脂相关指标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在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脑力、体力劳动者各1000例,测定肝功能、血脂,进行B超检查,分别筛选出B... 目的:了解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脂肪肝的患病率,探讨两者间肝功能、血脂相关指标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在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脑力、体力劳动者各1000例,测定肝功能、血脂,进行B超检查,分别筛选出B超确诊为脂肪肝的病例,定义为脑力组和体力组,统计各组年龄、性别、丙氨酸转氨酶、门冬氨酸转氨酶、γ-谷氨酰基转移酶、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果:脑力劳动者检出脂肪肝239例(23.9%),其中男192例,女47例;体力劳动者脂肪肝156例(15.6%),男110例,女46例,脑力劳动者脂肪肝检出率高于体力劳动者(P<0.01),男性脂肪肝检出率均高于女性(P<0.05)。两组脂肪肝的高发年龄段不同,脑力组为>40~50岁,体力组为>50~60岁。但两组的脂肪肝人群在肝功能和血脂异常的发生率及大部分指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力、体力劳动者脂肪肝患病率有明显差异,且与性别、年龄有关;脂肪肝患者的肝功能和血脂水平与劳动性质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力劳动者 体力劳动者 脂肪肝 患病率 肝功能 血脂
下载PDF
MAIT细胞在慢性HBV感染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薛红 居林玲 +4 位作者 沈建东 田李均 明芳 邵建国 卞兆连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584-588,共5页
目的探讨黏膜相关恒定T(mucosal associated invariant T,MAIT)细胞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流式细胞仪对85例HBV感染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者进行外周血MAIT细胞表达水平进行... 目的探讨黏膜相关恒定T(mucosal associated invariant T,MAIT)细胞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流式细胞仪对85例HBV感染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者进行外周血MAIT细胞表达水平进行检测。85例HBV感染患者包括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3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LC)患者25例(代偿期患者15例和失代偿期患者10例)、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30例,比较HBV感染患者及健康对照者MAIT细胞的表达水平,同时比较LC患者中代偿期MAIT和失代偿期MAIT的表达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MAIT细胞与HBV-ACLF患者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关系,同时比较HBV-ACLF患者中好转组和死亡组MAIT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CHB患者外周血MAIT细胞水平为(3.68±0.91)%、LC患者外周血MAIT细胞水平为(2.18±0.12)%、HBV-ACLF患者外周血MAIT细胞水平为(1.42±0.80)%,均低于健康对照者(5.07±1.22)%(P均<0.05);在LC患者中,代偿期患者外周血MAIT细胞水平为(2.68±0.29)%,高于失代偿期患者(1.55±0.15)%(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BV-ACLF患者外周血MAIT细胞水平与MELD评分呈负相关(r 2=0.6671,P<0.0001);在HBV-ACLF患者中好转组外周血MAIT细胞水平为(1.72±0.20)%,明显高于死亡组(0.89±0.08)%(P<0.05)。结论MAIT细胞水平的降低预示慢性HBV感染患者病情进展,提示MAIT细胞可能在HBV感染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感染 MAIT细胞 表达 进展
下载PDF
黏膜相关恒定T细胞比例与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薛红 李晗 +2 位作者 田李均 邵建国 卞兆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2781-2785,共5页
目的分析外周血黏膜相关恒定T(mucosal associated invariant T,MAIT)细胞比例与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患者90 d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1例ACLF患者及30名健康对照组外周血MAIT细胞占CD3^(... 目的分析外周血黏膜相关恒定T(mucosal associated invariant T,MAIT)细胞比例与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患者90 d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1例ACLF患者及30名健康对照组外周血MAIT细胞占CD3^(+)T细胞比例,比较ACLF患者及对照组MAIT细胞的表达水平,同时比较ACLF患者MAIT细胞比例与病毒感染、不同慢性肝病基础的差异。根据90 d的生存情况分为好转组和死亡组,logistic回归分析ACLF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并按MAIT细胞比例的中位数作为分界值,将患者分为高表达和低表达两组,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结果 ACLF患者外周血MAIT细胞比例[(2.03±1.19)%]较对照组[(5.07±1.22)%]明显降低(P <0.05),其改变与病毒感染无关[(2.08±1.27)%vs.(1.82±0.81)%,P> 0.05]。有肝硬化基础的ACLF患者MAIT细胞水平明显低于无肝硬化患者[(1.69±0.84)%vs.(3.29±1.49)%,P <0.05],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MAIT细胞水平低于代偿期肝硬化患者[(1.54±0.80)vs.(2.18±0.80)%,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AIT细胞比例、终末期肝病评分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是影响ACLF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 <0.05)。根据入院时MAIT比例的中位数作为分界值(1.96%),将ACLF患者分为高MAIT组(≥1.96%26例)和低MAIT组(<1.96%25例),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MAIT≥1.96%生存率为80.77%,而MAIT <1.96%则为36.00%,高MAIT组与低MAIT组患者生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3)。结论外周血MAIT细胞水平对于预测ACLF患者90 d预后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衰竭 黏膜相关恒定T细胞 短期 预后
下载PDF
Glypican3与肝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宋天龙 邵建国 顾春燕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年第4期284-287,289,共5页
肝癌是当今世界常见肿瘤之一,近年来,国内外肝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传统的肝癌诊断及治疗都无法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新近发现的磷脂酰肌醇蛋白3-Glypican3(Gpc3)与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现就近几年对两者关系的研究作一综述。
关键词 肝癌 Glypican3 WNT 免疫组化 靶向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