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州吴江地区健康人群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沈昊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1098-1100,共3页
目的对吴江地区健康人群的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水平进行调查,从而为该指标评估动脉硬化的风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均相法检测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年度健康体检的182例健康人群的sdLD... 目的对吴江地区健康人群的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水平进行调查,从而为该指标评估动脉硬化的风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均相法检测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年度健康体检的182例健康人群的sdLDL-C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健康男性sdLDL-C水平高于健康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LDL-C的分布均存在年龄分布差异,50岁以上男性的sdLDL-C水平明显高于50岁以下组[(16.4±4.1)mg/dL vs.(13.3±3.2)mg/dL],女性40岁以上组明显高于40岁以下组[(14.4±3.9)mg/dL vs.(12.1±3.0)mg/d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地区不同方法的sdLDL-C水平调查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健康人群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三维塑形钛板颞肌下修补颅骨缺损的安全及有效性:38例患者数据分析方案 被引量:21
2
作者 钱伟 张卫 +2 位作者 金浩 朱扬清 邹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4期5418-5422,共5页
背景:去骨瓣减压治疗后需进行缺损颅骨的修补。既往使用的自体骨、异体骨、有机材料等存在塑形效果不理想、感染等风险,而钛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颅骨修补材料,数字化三维成型可以使其与颅骨缺损完好匹配,较好地还原患者缺损部位的解剖原... 背景:去骨瓣减压治疗后需进行缺损颅骨的修补。既往使用的自体骨、异体骨、有机材料等存在塑形效果不理想、感染等风险,而钛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颅骨修补材料,数字化三维成型可以使其与颅骨缺损完好匹配,较好地还原患者缺损部位的解剖原貌。目的:探索三维塑形钛板颞肌下修补额颞区颅骨缺损修补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中国南通大学附属吴江医院(苏州市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进行治疗,应用三维塑形钛板颞肌下修补治疗的颅骨缺损患者38例的手术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评价指标为术后12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次要评价指标为修复后1,6,12,18,24个月时格拉斯哥预后分级评分、卡氏功能状态评分、NIHSS评分和头颅CT检查结果。试验方案已于2017-10-11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注册号为Chi CTR-IOC-17012947。结果与结论:目前已完成的部分数据分析结果:38例患者已进行6-24个月不等的随访,未见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头颅CT结果均显示钛网及钛钉固定良好,颅骨形态对称,未见皮下积液及颅内出血。通过额颞区颅骨缺损患者并发症、神经功能及影像学的结果,为临床定制三维塑形钛板颞肌下修补额颞区颅骨缺损提供了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肌 颅骨 组织工程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骨生物材料 临床试验 三维塑形钛板 颅骨缺损 安全性 有效性 回归性病例分析
下载PDF
胸腰椎骨折三种不同内固定方式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5
3
作者 朱立帆 曾金才 +4 位作者 朱晓东 蒋富贵 沈鹏程 翁峰标 徐浩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93-898,共6页
目的:对比后路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中,传统短节段内固定、短节段内固定结合伤椎椎体成形术及经伤椎置钉三种不同内固定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87例胸腰椎单节段骨折患者,其中30例行... 目的:对比后路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中,传统短节段内固定、短节段内固定结合伤椎椎体成形术及经伤椎置钉三种不同内固定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87例胸腰椎单节段骨折患者,其中30例行传统短节段内固定(A组),25例行短节段内固定结合伤椎椎体成形术(B组),32例行经伤椎置钉内固定(C组)。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测量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时的伤椎前缘高度比值(AVH)、区域后凸角(LKA)等影像学指标,在末次随访时观测CT矢状位及横断位上伤椎骨缺损程度及位置,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汉化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腰背痛症状等。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平均15.5±2.3个月(13~21个月)。三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B组的手术时间比A、C两组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三组术前、术后AVH、LKA无统计学差异(19〉0.05),而末次随访时在AVH、LKA及汉化ODI评分等方面,A组均比B组、C组差(P〈0.05),B、C两组比较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三组患者CT显示伤椎骨缺损在矢状面上主要位于椎体上1/3中部,在横断面上主要位于前柱的中央前缘部。A、B、C三组末次随访伤椎骨缺损程度分别为(18.6±7.3)%、(11.8±4.3)%、(8.4±2.1)%,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B、C两组无一例出现断钉断棒等现象,而A组则有3例断钉。结论:在后路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中,与传统短节段内固定相比,结合椎体成形术或经伤椎置钉均能有效维持矫正效果、重建椎体高度及减少内固定并发症,两者临床疗效相当;但经伤椎置钉固定因操作简单、安全,并能进一步有效降低伤椎骨缺损程度,更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短节段内固定 经伤椎固定
下载PDF
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 被引量:15
4
作者 朱同华 沈昊 +2 位作者 沈国荣 杨鸿林 李晓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5405-5406,共2页
目的研究65岁以上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水平与斑块性颈动狭窄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缺血性脑梗死患者149例,患者均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比较不同组别颈动脉狭窄程度与血清sdLDL-C水平的关系。... 目的研究65岁以上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水平与斑块性颈动狭窄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缺血性脑梗死患者149例,患者均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比较不同组别颈动脉狭窄程度与血清sdLDL-C水平的关系。结果无狭窄61例;有狭窄88例,其中轻度狭窄30例、中度狭窄34例,重度狭窄24例。无狭窄患者血清sdLDL-C水平明显低于有狭窄患者(P<0.05)。轻度狭窄组血清水平明显低于中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明显低于重度狭窄组sdLDL-C(P<0.05)。Pearso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血清sdLDL-C水平与颈动脉狭窄呈正相关(r=0.411,P<0.001)。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饮酒史、吸烟史与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密切相关;年龄和血清sdLDL-C水平并未显示相关。结论血清sdLDL-C水平与动脉粥样斑块性颈动脉狭窄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颈动脉狭窄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下载PDF
两种经皮气管切开术的临床效果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钱何布 郑志群 +3 位作者 何文干 陆骏灏 浦秦华 姚月平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89-591,共3页
目的 对比研究两种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即经皮导丝扩张钳技术(Poaex法)和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wist法)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07—01~2009~03入住ICU符合气管切开指征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经皮导丝扩张钳技术(A... 目的 对比研究两种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即经皮导丝扩张钳技术(Poaex法)和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wist法)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07—01~2009~03入住ICU符合气管切开指征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经皮导丝扩张钳技术(A组)和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B组),每组各40例,对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手术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种PDT手术时间相近,均明显短于外科常规气管切开术;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在出血量和手术并发症方面明显少于经皮导丝扩张钳技术(P〈0.01)。结论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在减轻手术创伤和减少并发症方面优于经皮导丝扩张钳技术,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术 经皮气管切开术(PDT) 经皮导丝扩张钳技术(GWDF) 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
下载PDF
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与颈动脉斑块形成及危险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9
6
作者 沈昊 沈国荣 +2 位作者 杨鸿林 李晓平 朱同华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26-928,956,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及早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提供依据。方法南通大学附属吴江医院2009年11月~2011年2月期间做过颈动脉超声的住院患者166例,根据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是... 目的探讨血清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及早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提供依据。方法南通大学附属吴江医院2009年11月~2011年2月期间做过颈动脉超声的住院患者166例,根据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是否有颈动脉斑块形成,分为斑块组(86例)和非斑块组(80例)2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所有患者血清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记录患者既往是否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及饮酒史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间单因素比较显示,斑块组年龄、高血压病发生率、糖尿病发生率、甘油三酯水平、总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非斑块组。两组间性别、吸烟史、饮酒史、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10,P<0.01)、高血压病(OR=2.81,P<0.05)、糖尿病(OR=2.74,P<0.05)、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OR=3.8,P<0.001)进入回归方程,并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动脉斑块形成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增高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因素,血清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龄、高血压病、糖尿病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相关因素 独立危险因素
下载PDF
恩替卡韦长疗程后联合或序贯IFN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与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高胜利 赵刚 +7 位作者 徐密琴 沈燕 俞净 叶杨 何丽华 金文娟 孙桂英 钮志林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68-271,共4页
目的探讨经恩替卡韦(ETV)长期治疗,有效抑制HBV DNA后,采取序贯或联合IFNα治疗与单用ETV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2月南通大学附属吴江医院门诊和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7例,所有患者已经ETV抗病毒治疗3年... 目的探讨经恩替卡韦(ETV)长期治疗,有效抑制HBV DNA后,采取序贯或联合IFNα治疗与单用ETV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2月南通大学附属吴江医院门诊和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7例,所有患者已经ETV抗病毒治疗3年或以上,HBV DNA阴性,无IFN治疗禁忌证,将纳入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9例。对照组:继续ETV治疗;序贯组:更换为IFNα序贯治疗;联合组:联合IFNα治疗。检测治疗0、12、24、36、48周时血清HBV DNA、HBV血清标志物、血常规、肝功能,观察治疗情况,记录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Scheffe检验。结果无退出研究病例,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序贯组有1例24周后出现了病毒反弹,但无临床症状,肝功能各项生化指标正常。治疗结束时,序贯组和联合组HBsAg下降的绝对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01);序贯组和联合组各有2例出现了HBsAg的阴转,阴转率22%;对照组未出现HBsAg的阴转病例。结论 ETV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后的IFNα序贯或联合治疗可能是安全的,HBsAg下降水平优于ETV单药治疗,少数患者出现临床治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 恩替卡韦 干扰素Α 治疗
下载PDF
胃黏膜切除术与黏膜剥离术治疗早期消化道癌和癌前病变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6
8
作者 汤金海 高泉根 +3 位作者 陈易 沈根海 朱虹 凌鑫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1年第5期316-319,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及内镜黏膜下层剥离术(ESD)治疗早期消化道癌和癌前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46例患者行EMR,32例患者行ESD治疗,比较两者在出血、穿孔、狭窄、局部复发、手术操作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EMR、ESD作为...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及内镜黏膜下层剥离术(ESD)治疗早期消化道癌和癌前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46例患者行EMR,32例患者行ESD治疗,比较两者在出血、穿孔、狭窄、局部复发、手术操作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EMR、ESD作为消化道早期癌和癌前病变一种微创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ESD具有一次性切除率高,局部复发率低的优点,同时具有操作技术难和手术风险大等特点。结论根据病灶的大小和来源层次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是成功与否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消化道癌 癌前病变 内镜黏膜切除术 内镜黏膜下层剥离术
下载PDF
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367例 被引量:26
9
作者 沈根海 吴国良 +3 位作者 王刚 李斌 戴玮 高泉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677-1679,共3页
目的:总结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TEP)的临床经验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0月至2013年12月采用TEP治疗成人腹股沟疝36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67例患者共行423侧TEP术,1例中转行经腹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手术... 目的:总结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TEP)的临床经验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0月至2013年12月采用TEP治疗成人腹股沟疝36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67例患者共行423侧TEP术,1例中转行经腹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手术时间(48±25)min;268例放置闭式引流管;术后住院(4.5±1.5)d;术后血清肿12例;随访3~87个月,复发3例。结论:TEP手术安全可靠,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对有丰富腹腔镜手术经验的外科医师,TEP是首选和主要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腹腔镜 全腹膜外疝修补术
下载PDF
肝素抗凝血浆用于生化检验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7
10
作者 徐震 吴继华 +3 位作者 钮丽萍 陆小芳 朱同华 沈国荣 《安徽医药》 CAS 2014年第11期2154-2156,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两种对血液处理方式的生化检验,分析肝素抗凝血浆在生化检验中是否可行,为奠定肝素抗凝血浆在检验科的地位做好准备。方法将随机并自愿受试的、生理情况正常的120例做生化检验的患者选出,所有患者均接受采血6 m L,分别注入... 目的通过观察两种对血液处理方式的生化检验,分析肝素抗凝血浆在生化检验中是否可行,为奠定肝素抗凝血浆在检验科的地位做好准备。方法将随机并自愿受试的、生理情况正常的120例做生化检验的患者选出,所有患者均接受采血6 m L,分别注入两种颜色(标签颜色分红、蓝两组颜色,红色为真空普通试管,蓝色为真空肝素抗凝血浆试管)不同的试管,分别进行生化分析,仪器型号为西门子2400,生化分析完毕后将两组所测定值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通过观察,两组分别得到了测定值,血清组和血浆组组间比较,存在差异的(P<0.05)指标有K+、Na+、GLU、LDH、CO2,而相比之下所剩下的其他指标则差异不大(P>0.05),如:Cl-、CR、BUN、AST、UA、B-AMY、CK、CK-MB、LPS。结论分析结果证实了肝素抗凝血浆在生化中的可行性,为检验科今后应该继续使用该技术做了更为确定性的表达,血液凝固过程延长、标本分离时间缩短、血液互溶情况减少等都是肝素抗凝血浆在生化中应用的特异性优点,该技术推广可以更为清晰准确的测量出指标的浓度,关于钾离子测量的微小差异也能因此而得到纠正,故在临床中反应出患者最真实的病情,这一点是十分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抗凝血浆 生化检验 可行性分析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钮志林 高胜利 +4 位作者 俞净 徐密琴 沈燕 叶扬 谭友文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病理学与临床血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对25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穿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血清HBVDNA、肝功能等血生化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肝组织炎症活动度与纤维化分期无明显的相关性(rs=-0.132...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病理学与临床血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对25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穿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血清HBVDNA、肝功能等血生化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肝组织炎症活动度与纤维化分期无明显的相关性(rs=-0.132,P=0.579);肝组织G4期患者血清ALT和PT水平明显高于G1期患者(P<O.05);血清HBVDNA水平与肝组织炎性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无明显的相关性(P>0.01)。结论肝组织活检在肝脏病情评估中的作用是其它检查所不能代替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HBV DNA 肝组织病理
下载PDF
依折麦布联合辛伐他汀对冠心病及糖尿病患者的血LDL-C达标和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21
12
作者 吕荣 李道鸿 +2 位作者 张国栋 朱敖 严炜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2年第2期152-154,共3页
目的观察依折麦布联合辛伐他汀对冠心病及糖尿病患者血LDL-C达标率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血LDL-C未达标的冠心病及糖尿病患者46例,随机分成依折麦布(10mg/d)联合辛伐他汀(20mg/晚)组(联合治疗组)24例和他汀加倍治疗组22例(给予辛伐他汀40mg... 目的观察依折麦布联合辛伐他汀对冠心病及糖尿病患者血LDL-C达标率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血LDL-C未达标的冠心病及糖尿病患者46例,随机分成依折麦布(10mg/d)联合辛伐他汀(20mg/晚)组(联合治疗组)24例和他汀加倍治疗组22例(给予辛伐他汀40mg/晚)。观察两组患者降脂药物治疗后血脂水平变化及第4周、8周、12周时患者血LDL-C达标率、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在降脂治疗第4、8和12周,联合用药组血LDL-C达标率均高于他汀加倍治疗组,第8、12周时两组患者达标率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药物治疗12周时,两组患者血脂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改善,血LDL-C和TC水平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两组患者药物治疗12周后血LDL-C和TC水平比较亦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联合用药组患者均能耐受降脂治疗,他汀加倍治疗组中有2例(9.1%)患者因不良反应出现减量或停药。结论依折麦布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较单纯加大辛伐他汀剂量治疗更能提高患者血LDL-C达标率,且具有良好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折麦布 辛伐他汀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达标率
下载PDF
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术与T管引流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4
13
作者 刘威 沈根海 +4 位作者 高泉根 邱建平 袁建毛 戴玮 王刚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6年第7期543-546,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术与T管引流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138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临床资料,对比52例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术(缝合组,n=52)与86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术与T管引流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138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临床资料,对比52例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术(缝合组,n=52)与86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T管组,n=86)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拔管时间及术后胆道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缝合组术后住院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胆汁引流时间均低于T管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均为胆漏,其中缝合组发生2例(3.8%),T管组4例(4.7%),经5-6 d充分引流后自行消失,均未发生腹腔感染、胆汁性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术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理想微创术式之一,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外胆管结石 胆总管一期缝合 T管引流 腹腔镜检查 疗效比较研究
下载PDF
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血脂和高敏C反应蛋白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作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徐元 徐志宏 +2 位作者 吴燕华 刘源 刘春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317-321,共5页
目的观察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的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等指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随机分为10 mg他汀组(瑞舒伐他汀10 mg/d,30例),20 mg他汀组(瑞舒伐他汀20 mg/d,27... 目的观察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的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等指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随机分为10 mg他汀组(瑞舒伐他汀10 mg/d,30例),20 mg他汀组(瑞舒伐他汀20 mg/d,27例)和联合组(依折麦布10 mg/d,瑞舒伐他汀10 mg/d,29例),共给药治疗16周。比较治疗前后以及不同组别的血脂、hs-CRP、vWF、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肌酸激酶(CK)的变化。结果①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各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胆固醇(TC)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治疗16周后,20 mg他汀组和联合组LDL-C、TC、hs-CRP和vWF水平均低于10 mg他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治疗期间,三组均无因不良反应而停药病例。治疗16周后,ALT、AST、CK组间比较和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比单用10 mg瑞舒伐他汀具有更好的降低LDL-C和TC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脂蛋白类 LDL C反应蛋白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依折麦布
下载PDF
脑卒中及其危险因素与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沈昊 沈国荣 +2 位作者 李晓平 杨鸿林 朱同华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1187-1189,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dLDL)与脑卒中及其他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112例脑卒中患者的血浆sdLDL水平,患者均经头颅CT和核磁共振检查证实脑卒中,其中缺血性脑梗死54例,腔隙性脑梗死32例,脑出血26例。... 目的探讨血浆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dLDL)与脑卒中及其他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112例脑卒中患者的血浆sdLDL水平,患者均经头颅CT和核磁共振检查证实脑卒中,其中缺血性脑梗死54例,腔隙性脑梗死32例,脑出血26例。对照组120例,性别、年龄匹配并经严格检查排除了脑卒中。观察各组间sdLDL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对sdLDL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元逐步回归进行分析。结果缺血性脑梗死组和腔隙性脑梗死组的血浆sdLDL水平为(1.65±0.31)mmol/L和(1.13±0.21)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0.39±0.14)mmol/L(P<0.01);脑出血组的血浆sdLDL水平(0.48±0.19)mmol/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危险因素中的甘油三酯、年龄、收缩压、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影响血浆sdLDL水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dLDL/LDL>50%者发生缺血性脑梗死的危险性增加(OR值=3.7,95%可信区间2.672~5.214,P<0.001);sdLDL异常与腔隙性脑梗死和脑出血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dLDL水平与缺血性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可能是缺血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 危险因素 低密度脂蛋白
下载PDF
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中血N端脑钠肽前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16
作者 吕荣 李道鸿 +2 位作者 朱敖 严炜 俞丽芬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3515-3516,共2页
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是一组具有心力衰竭症状和体征,射血分数正常或轻度受损而舒张功能异常的临床综合征,且往往发生于收缩性心力衰竭之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约占心力衰竭总数的1/3〔1〕,较多见于老年人,往往女性多于男性。B型钠尿肽... 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是一组具有心力衰竭症状和体征,射血分数正常或轻度受损而舒张功能异常的临床综合征,且往往发生于收缩性心力衰竭之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约占心力衰竭总数的1/3〔1〕,较多见于老年人,往往女性多于男性。B型钠尿肽(BNP)和N末端BN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张性心力衰竭 N末端脑钠肽前体
下载PDF
梭形细胞/多形性脂肪瘤8例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6
17
作者 展瑞 赵光明 +1 位作者 郭凌川 干文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95-298,共4页
目的探讨梭形细胞脂肪瘤/多形性脂肪瘤(spindle cell lipoma/plemorphic lipoma,SCL/PL)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结合HE和免疫组化染色对8例SCL/PL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镜下主要由增生的梭形细胞、成熟脂... 目的探讨梭形细胞脂肪瘤/多形性脂肪瘤(spindle cell lipoma/plemorphic lipoma,SCL/PL)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结合HE和免疫组化染色对8例SCL/PL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镜下主要由增生的梭形细胞、成熟脂肪细胞和多少不等的绳索样胶原纤维组成,间质黏液变性,PL还可见特征性的大花环状的多核巨细胞。肿瘤细胞表达vimentin和CD34,Ki-67增殖指数约2%。术后随访3~74个月,均未见复发或转移。结论 SCL/PL是一种良性脂肪瘤的特殊亚型,治疗首选手术切除,预后良好,因此其诊断及鉴别诊断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瘤 梭形细胞 多形性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下载PDF
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8
作者 钮志林 高胜利 +3 位作者 俞净 徐密琴 沈燕 叶扬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345-346,共2页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8周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5例,口服阿德福韦酯治疗48周,治疗前后均接受肝穿刺活检,检测HBV DNA和肝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68.5%(24/35)患者肝组织学得到改善(HAI由8.3±3.9...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8周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5例,口服阿德福韦酯治疗48周,治疗前后均接受肝穿刺活检,检测HBV DNA和肝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68.5%(24/35)患者肝组织学得到改善(HAI由8.3±3.9下降至4.8±3.6,t=3.901,P<0.01);29例HbeAg阳性患者发生血清学转换7例;ALT、AST和HBVDNA明显下降(P<0.01)。结论 ADV治疗CHB能够降低血清病毒量、稳定肝功能,同时带来肝组织学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阿德福韦酯 肝组织病理
下载PDF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 被引量:8
19
作者 吴继华 沈昊 +3 位作者 徐震 郝天波 朱同华 沈国荣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5年第10期1008-1011,共4页
目的明确同型半胱氨酸(Hcy)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否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探讨Hcy、LDL-C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采用生化法测定200例患者血清Hcy、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LD... 目的明确同型半胱氨酸(Hcy)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否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探讨Hcy、LDL-C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采用生化法测定200例患者血清Hcy、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LDL-C、血尿酸(UA)、血糖(GLU)等指标。以高频超声确定患者颈动脉斑块的有无,依斑块的有无分为无斑块组102例,斑块组98例,对比两组间Hcy、血脂、血尿酸、年龄、收缩压等的差异以及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的比例在两组间的差异。采用Logistic分析方法确定患者颈动脉发生斑块的危险因素。结果在无斑块组和有斑块组间Hcy(14.8±5.3 vs 18.3±6.2μmol/L,P〈0.01)和LDL-C(2.92±0.71 vs 3.19±0.89 mmol/L,P〈0.05)存在明显的差异;UA(310.6±82.7 vs 339.3±89.3μmol/L,P〈0.05)、吸烟的比例(17.6%vs 33.7%,P〈0.05)、收缩压(157.6±19.6 vs169.1±62.8mm Hg,P〈0.05)在两组间也存在显著差异。而其它因素,包括年龄、性别、HDL-C、TG、TC在两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y和LDL-C是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的相对危险度(OR)和95%可信区间(95%CI)分别为1.471(1.039~1.503)和1.861(1.105~1.976)。结论同型半胱氨酸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颈动脉粥样硬化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中缺血修饰白蛋白检测的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徐震 郝天波 +4 位作者 吴继华 朱同华 钮丽萍 陆斐斐 沈国荣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6年第4期421-424,共4页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评价缺血修饰白蛋白与其他心脏标志物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方法采集6小时内持续急性胸痛的患者血清标本163例,采用白蛋白-钴结合试验法(...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评价缺血修饰白蛋白与其他心脏标志物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方法采集6小时内持续急性胸痛的患者血清标本163例,采用白蛋白-钴结合试验法(ACB法)检测其缺血修饰白蛋白水平,同时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其血清肌钙蛋白I(c Tn I)、肌红蛋白(MYO)水平,采用酶速率法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水平。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组血清IMA、c Tn I、MYO和CK-MB中位数水平均高于非缺血性胸痛(NICP)对照组(P<0.05)。以血清IMA水平85U/m L、c Tn I水平0.1g/m L、MYO水平65.8ng/m L和CK-MB水平24U/L作为诊断ACS患者和NICP对照者的临界值,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0.83、0.72和0.76。对比IMA、c Tn I、MYO与CK-MB四项指标单独检测,四者联合检测提高了ACS患者的诊断效率。结论 IMA是一种有用的、敏感的早期诊断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心脏生物学标志物。IMA、c Tn I、MYO和CK-MB联合检测能够提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缺血修饰白蛋白 白蛋白-钴结合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