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中医证候规律与血浆胃动素、血管活性肠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吴燕华 季雁浩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11期2119-2123,共5页
目的探讨胆汁反流性胃炎(Bile reflux gastritis,BRG)不同中医证候与血浆胃动素(Motilin,MTL)、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期间南通市中医院消化科收治的BRG患者150例,参... 目的探讨胆汁反流性胃炎(Bile reflux gastritis,BRG)不同中医证候与血浆胃动素(Motilin,MTL)、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期间南通市中医院消化科收治的BRG患者150例,参照中医证型标准分为肝胃不和组、脾胃湿热组、脾胃虚弱组、胃阴不足组、饮食停滞组与胃络瘀阻组6个证型组,每组各25例,另选健康对照组25例,检测并比较各组的血浆MTL、VIP水平。结果BRG各组患者血浆MTL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VIP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L的变化趋势由低到高为胃络瘀阻组<胃阴不足组<脾胃虚弱组<脾胃湿热组<肝胃不和组<饮食停滞组。其中,胃络瘀阻组、胃阴不足组、脾胃虚弱组明显低于其他3种证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余3种证型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VIP水平由高到低大致为脾胃湿热组>胃络瘀阻组>胃阴不足组>脾胃虚弱组>肝胃不和组>饮食停滞组,且脾胃湿热组、胃络瘀阻组、胃阴不足组明显高于另外3种证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脾胃湿热组、胃络瘀阻组、胃阴不足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脾胃虚弱组、肝胃不和组、饮食停滞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MTL、VIP水平异常与BRG的发生及其中医证型有关,血浆MTL下降以胃络瘀阻最明显,VIP升高以脾胃湿热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反流性胃炎 中医证候 胃动素 血管活性肠肽 脑肠肽
下载PDF
基于德尔菲法的中医护理患者满意度及依从性评价指标构建 被引量:6
2
作者 冯娟 陈桂兰 +1 位作者 瞿艳 朱培培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17期18-21,49,共5页
目的构建科学、规范的中医护理患者满意度及依从性评价指标,为客观评价患者对中医护理的满意度及依从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头脑风暴及文献分析法构建中医护理患者满意度及依从性评价量表,遴选15名中医护理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函询,通... 目的构建科学、规范的中医护理患者满意度及依从性评价指标,为客观评价患者对中医护理的满意度及依从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头脑风暴及文献分析法构建中医护理患者满意度及依从性评价量表,遴选15名中医护理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函询,通过筛选评价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确立指标权重,最终构建中医护理患者满意度及依从性评价指标体系,包含2个维度24个条目。结果两轮专家询函问卷回收率分别为83.3%和100.0%,二级条目变异系数在0.07~0.18,构建的中医护理患者满意度及依从性评价量表体系包括2项1级条目和24项2级条目。结论本研究所构建的中医护理患者满意度及依从性评价量表科学、规范、量化,能够为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实施提供客观可行的患者层面评价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护理 患者 满意度 依从性 德尔菲法
下载PDF
鳖甲灸联合循经摩腹在脾虚湿蕴型泄泻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3
作者 姚婕妤 冯娟 +2 位作者 许琰杰 杨芳 朱培培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5期110-113,共4页
目的观察鳖甲灸联合循经摩腹在脾虚湿蕴型泄泻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在南通市中医院消化科住院的脾虚湿蕴型泄泻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试... 目的观察鳖甲灸联合循经摩腹在脾虚湿蕴型泄泻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在南通市中医院消化科住院的脾虚湿蕴型泄泻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鳖甲灸配合循经摩腹中医适宜技术。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周后采用中医证候评分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住院时间、生活质量量表以及中医护理满意度及依从性量表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量表评分、中医护理满意度及依从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中医护理满意度及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鳖甲灸联合循经摩腹对脾虚湿蕴型慢性结肠炎患者症状干预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及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鳖甲灸 循经摩腹 脾虚湿蕴型泄泻 效果观察
下载PDF
左金丸合化肝煎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吴燕华 《内蒙古中医药》 2014年第30期5-5,共1页
目的:观察左金丸合化肝煎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患者,治疗组60例,对照组20例,8周一疗程,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左金丸合化肝煎可以明显改善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症状,且无不良反应。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左金丸合化肝煎 肝胃郁热证
下载PDF
胆胃宁对乙醇性胃黏膜损伤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高秀华 肖明兵 +3 位作者 顾庆华 魏群 江枫 倪润洲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138-1140,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胆胃宁对乙醇致胃黏膜损伤的修复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胆胃宁组、雷尼替丁组和硫糖铝组。正常组大鼠采用生理盐水灌胃,其余组以无水乙醇灌胃。2h后分别采用胆胃宁、雷尼替丁及硫糖铝灌胃治... 目的探讨胆胃宁对乙醇致胃黏膜损伤的修复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胆胃宁组、雷尼替丁组和硫糖铝组。正常组大鼠采用生理盐水灌胃,其余组以无水乙醇灌胃。2h后分别采用胆胃宁、雷尼替丁及硫糖铝灌胃治疗,间隔5h重复上述治疗一次,对比观察各组胃黏膜修复情况。检测治疗前后胃黏膜内丙二醛(MDA)及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结果胆胃宁组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均显著低于模型组,胆胃宁组胃黏膜损伤轻于雷尼替丁及硫糖铝组。胆胃宁能提高大鼠胃黏膜内PGE2水平,降低MDA含量。结论胆胃宁能促进急性胃黏膜损伤的修复,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脂质过氧化,提高抗氧化活力和促进PGE2合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胃宁 急性胃黏膜损伤 丙二醛 前列腺素E2
下载PDF
疏肝利胆和胃降逆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6
作者 吴燕华 《内蒙古中医药》 2014年第36期7-8,共2页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是由于胆道生理、病理性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消化道术后解剖结构改变等原因引起的,临床患者多表现为胃脘痞胀,痛及两邪,烧心,嘈杂,呕恶酸苦,烦躁易怒等症。近年来,随着社会环境、经...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是由于胆道生理、病理性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消化道术后解剖结构改变等原因引起的,临床患者多表现为胃脘痞胀,痛及两邪,烧心,嘈杂,呕恶酸苦,烦躁易怒等症。近年来,随着社会环境、经济文化及生活方式的变化,本病的发病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反流性胃炎 疏肝利胆 和胃降逆
下载PDF
疏肝利胆、通络止痛法治疗慢性胆囊炎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7
作者 杨芳 《内蒙古中医药》 2013年第22期25-26,共2页
慢性胆囊炎系胆囊慢性炎症性病变,多由结石刺激、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化学性损害以及急性胆囊炎迁延而引起.近年来,随着社会环境、经济文化及生活方式的变化,本病的发病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多反复发作,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慢性胆囊炎 疏肝利胆 通络止痛
下载PDF
灵龟八法定穴择时雷火灸对脾虚湿蕴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症状改善及焦虑抑郁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朱培培 冯娟 +2 位作者 盛君 许琰杰 景姗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28期138-141,共4页
目的观察灵龟八法定穴择时雷火灸在脾虚湿蕴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症状及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通市中医院68例脾虚湿蕴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4例... 目的观察灵龟八法定穴择时雷火灸在脾虚湿蕴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症状及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通市中医院68例脾虚湿蕴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雷火灸治疗(避开公孙穴开穴时间),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灵龟八法定穴择时雷火灸治疗,共治疗7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疗效、焦虑抑郁量表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焦虑和抑郁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焦虑和抑郁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满意度为88.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灵龟八法定穴择时雷火灸对于脾虚湿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病状患者出现的腹痛及腹泻等诸多症状有非常明显的缓解效果,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有利于提高脾虚湿蕴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灵龟八法 雷火灸 焦虑抑郁
下载PDF
黄芪建中汤加减应用于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9
作者 吴燕华 季雁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3期68-72,共5页
研究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治疗中应用黄芪建中汤加减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病例起止年限为2020/1/1-2021/12/31;选取病例来源于本院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纳入病例数为90;将90例患者在随机数字表下以1:1的比例均分为两组,其中45例为A组... 研究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治疗中应用黄芪建中汤加减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病例起止年限为2020/1/1-2021/12/31;选取病例来源于本院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纳入病例数为90;将90例患者在随机数字表下以1:1的比例均分为两组,其中45例为A组,常规西药干预,45例为B组,常规西药+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对比治疗措施差异下,两组疗效、症状消失时间、症候评分、胃肠激素水平、胃黏膜组织学评分、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结果:(1)比较疗效,B组(95.56%)高于A组(80.00%)(χ2=5.075,P<0.05)。(2)比较症状消失时间(神疲倦怠、反酸嗳气、腹痛),B组均短于A组(t=40.942/30.858/26.824,P<0.05)。(3)比较症候评分(反酸、胃脘痛、困乏、四肢不温、纳差),治疗前未见统计差异(P>0.05);治疗后,B组低于A组(t=20.374/32.745/35.215/36.099/27.293,P<0.05)。(4)比较胃肠激素(EGF、TGF-β、GAS)水平,治疗前无差异(P>0.05);治疗后,B组EGF、TGF-β高于A组(t=10.120/4.282,P<0.05),GAS低于A组(t=4.779,P<0.05)。(5)比较胃黏膜组织学(胃黏膜厚度、炎性活动、炎性细胞浸润)评分,治疗前无差异(P>0.05);治疗后,B组均低于A组(t=37.210/32.213/3.629,P<0.05)。(6)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未见统计差异(χ2=0.155,P>0.05);对比预后6个月复发率,B组(0.00%)低于A组(11.11%)(χ2=5.294,P<0.05)。结论: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治疗中应用黄芪建中汤加减干预疗效确切,患者症状改善速度快,胃肠激素恢复显著,且不良反应少,预后复发风险低,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建中汤 脾胃虚寒型 胃溃疡 临床效果 症候评分 胃肠激素水平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清热祛湿、凉血化瘀法治疗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多中心、随机对照、双盲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朱磊 沈洪 +12 位作者 张声生 赵文霞 任顺平 柯晓 顾庆华 唐志鹏 谢晶日 陈苏宁 陈延 邹建东 沈照峰 张露 刘亚军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21年第10期681-685,690,共6页
目的:评价清热祛湿、凉血化瘀法对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大肠湿热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按照多中心、随机对照、双盲临床研究设计,纳入5-氨基水杨酸治疗至少4周后仍为中度活动期UC(mayo评分6~10分)且中医辨证... 目的:评价清热祛湿、凉血化瘀法对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大肠湿热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按照多中心、随机对照、双盲临床研究设计,纳入5-氨基水杨酸治疗至少4周后仍为中度活动期UC(mayo评分6~10分)且中医辨证为大肠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2组以美沙拉嗪缓释颗粒(4 g/d)作为基础治疗,试验组给予清肠化湿颗粒口服,对照组给予清肠化湿颗粒(低剂量)口服,疗程12周。比较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单项症状积分和生存质量积分变化。结果:纳入的119例患者中,共脱落10例,剔除7例,符合方案有效病例102例,其中试验组54例,对照组48例。治疗12周后,试验组中医证候疗效为96.3%(52/54),优于对照组(87.5%,42/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症状总积分和主要症状(脓血便、腹泻和腹痛)总积分治疗前后比较,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试验组脓血便在第8周、10周和12周优于对照组,且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方面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祛湿、凉血化瘀法能够改善中度活动期UC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特别在改善脓血便方面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中医药 大肠湿热证 脓血便 生存质量
原文传递
除幽愈疡免煎颗粒对胃溃疡模型大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芳 葛桂萍 +1 位作者 周国雄 何红梅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1-216,共6页
目的研究除幽愈疡免煎颗粒对乙酸致大鼠实验性胃溃疡的愈合效果。方法将5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西医结合组及中药组,每组10只,采用冰乙酸腐蚀法制作胃溃疡大鼠模型。各组大鼠于术后第2天,西药组予... 目的研究除幽愈疡免煎颗粒对乙酸致大鼠实验性胃溃疡的愈合效果。方法将5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西医结合组及中药组,每组10只,采用冰乙酸腐蚀法制作胃溃疡大鼠模型。各组大鼠于术后第2天,西药组予奥美拉唑0. 132 mg/100 g灌胃,中西医结合组按照西药组基础上加用除幽愈疡免煎颗粒,0. 5 mL/100 g灌胃,中药组予0. 5 mL/100 g除幽愈疡免煎颗粒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予1. 25 mL/100 g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连续干预14天。观察各组大鼠胃黏膜病理形态学变化;计算溃疡面积和溃疡抑制率; ELISA方法检测血清标本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含量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bFGF蛋白表达,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大鼠bFGF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壁结构破坏,黏膜出现坏死、缺损,腺体消失,细胞排列紊乱,黏膜层有炎性细胞浸润;模型组bFGF蛋白表达较弱,血清bFGF含量和bF-GF 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P <0. 05)。与模型组比较,光镜下各药物干预组胃壁结构和黏膜恢复较好,溃疡面积均缩小(P <0. 01,P <0. 05),中药组较西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溃疡面积减小,抑制率明显升高(P <0. 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大鼠胃黏膜组织bFGF蛋白表达水平较强;中西医结合组血清bFGF水平升高,且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P <0. 05);中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bFGFmRNA表达升高,且均高于西药组(P <0. 05)。结论除幽愈疡免煎颗粒可增强胃溃疡大鼠胃组织bFGF蛋白及bFGF mRNA表达,调节细胞生长和分化,促进溃疡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幽愈疡免煎颗粒 胃溃疡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