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三角地区典型城市PM_(2.5)污染特征及潜在来源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缪明榕 陆清溪 +3 位作者 张树民 吴辉 张颖 王昱苏 《职业与健康》 CAS 2021年第14期1963-1967,1972,共6页
目的分析长三角地区4个典型城市近些年细颗粒物(PM_(2.5))变化情况,了解污染的潜在来源,为进一步大气污染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南通、上海、南京、合肥4个城市2014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环境监测数据对PM_(2.5)污染特征进行详细分... 目的分析长三角地区4个典型城市近些年细颗粒物(PM_(2.5))变化情况,了解污染的潜在来源,为进一步大气污染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南通、上海、南京、合肥4个城市2014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环境监测数据对PM_(2.5)污染特征进行详细分析,利用美国环境预测中心的空气资源实验室(ARL)资料选取的2014—2019年间长三角地区四季典型4次严重污染过程进行后向轨迹分析。结果以南通、上海、南京、合肥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2014—2017年PM_(2.5)年平均浓度下降明显,2017—2019年降幅减缓。空气质量二级达标率分别从2014年的68%、81%、61%、57%上升到2019年的93%、94%、90%和87%。PM_(2.5)月浓度曲线基本都呈"U"型,季节变化差异显著,夏、秋季较低,春、冬季较高。PM_(2.5)小时浓度变化基本都呈现两个波峰和两个波谷。南通、上海PM_(2.5)小时浓度变化较为一致,1天当中7:00~9:00和19:00~21:00浓度达到最大;南京和合肥小时浓度变化较为一致,8:00~10:00和19:00~21:00浓度达到最大。大约都在4:00和15:00浓度达到最低。结论长三角地区4个典型城市污染物既有主要来源于偏北方向远距离的输送,也有区域污染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地区 可吸入颗粒物浓度 后向轨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