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剖析湿热瘀阻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equelae of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SPID)慢性盆腔痛患者予以中药灌肠与低频脉冲电穴位刺激协同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9月南通市海门区中医院收治的120例湿热瘀阻型SPID...目的剖析湿热瘀阻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equelae of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SPID)慢性盆腔痛患者予以中药灌肠与低频脉冲电穴位刺激协同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9月南通市海门区中医院收治的120例湿热瘀阻型SPID慢性盆腔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3组,40例实施中药灌肠治疗的患者列入对照A组,40例采用低频脉冲电穴位刺激治疗的患者列入对照B组,40例实施中药灌肠与低频脉冲电穴位刺激协同治疗的患者列入治疗组。比较3组治疗效果、NRS疼痛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腰骶酸痛、腹痛、带下增多、疲乏低热)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IL-2,IL-10及TNF-α)。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5.00%,相比于对照A组(75.00%)、对照B组(77.50%)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80,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NRS疼痛评分相比于对照A组、对照B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A组、对照B组低,且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优于对照A组、对照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湿热瘀阻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患者实施中药灌肠与低频脉冲电穴位刺激的协同干预,能在提升疾病疗效、缓解疼痛、改善症状及减轻炎症反应等诸多方面产生积极影响。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剖析湿热瘀阻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equelae of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SPID)慢性盆腔痛患者予以中药灌肠与低频脉冲电穴位刺激协同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9月南通市海门区中医院收治的120例湿热瘀阻型SPID慢性盆腔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3组,40例实施中药灌肠治疗的患者列入对照A组,40例采用低频脉冲电穴位刺激治疗的患者列入对照B组,40例实施中药灌肠与低频脉冲电穴位刺激协同治疗的患者列入治疗组。比较3组治疗效果、NRS疼痛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腰骶酸痛、腹痛、带下增多、疲乏低热)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IL-2,IL-10及TNF-α)。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5.00%,相比于对照A组(75.00%)、对照B组(77.50%)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80,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NRS疼痛评分相比于对照A组、对照B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A组、对照B组低,且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优于对照A组、对照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湿热瘀阻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患者实施中药灌肠与低频脉冲电穴位刺激的协同干预,能在提升疾病疗效、缓解疼痛、改善症状及减轻炎症反应等诸多方面产生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