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d-EOB-DTPA增强MRI肝胆期高信号肝细胞癌的影像表现与鉴别诊断 被引量:6
1
作者 顾季镛 王志刚 +3 位作者 邢飞 张涛 陆健 马秦榕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88-393,共6页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肝胆期(HBP)高信号肝细胞癌(HCC)的影像表现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纳入83例患者101个Gd-EOB-DTPA增强MRI显示的HBP高信号病灶,包括29个HCC、24个非HCC恶性病变[胆管细胞癌(ICC)13个、混合型...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肝胆期(HBP)高信号肝细胞癌(HCC)的影像表现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纳入83例患者101个Gd-EOB-DTPA增强MRI显示的HBP高信号病灶,包括29个HCC、24个非HCC恶性病变[胆管细胞癌(ICC)13个、混合型肝细胞癌-胆管癌(cHCC-ICC)4个,肝转移瘤(HM)7个]及48个非HCC良性病变[局灶性结节增生(FNH)及FNH样变25个、异型增生结节(DN)19个、肝腺瘤(HCA)1个、肝海绵状血管瘤(CHL)3个]。2名观察者独立分析病变HBP影像特征,测量并计算HBP病灶-肝脏信号强度比(LLR)。采用ANOVA、Kruskal-Wallis H检验、卡方检验和Fisher精确概率法对HCC、非HCC恶性病变及良性病变的定性、定量参数差异进行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HBP高信号HCC与非HCC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独立预测因子,并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高信号HCC的诊断效能进行评估。结果:肝胆期上,高信号HCC主要表现为HBP低信号环(79.3%vs 0%,P<0.001;79.3%vs 12.5%,P<0.001)、对比剂局灶性未摄取(55.2%vs 20.8%,P=0.013;55.2%vs 6.3%,P<0.001)及“结中结”表现(37.9%vs 0%,P<0.001;37.9%vs 0%,P<0.001),非HCC恶性病变主要表现为“EOB云”征(70.8%vs 0%,P<0.001;70.8%vs 0%,P<0.001),非HCC良性病变主要表现为“EOB scar”征(37.5%vs 3.4%,P=0.001;37.5%vs 0%,P<0.001)。HCC、非HCC恶性及良性病变的LL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3,P=0.1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P低信号环(OR=81.16,95%CI 11.51~572.33;P<0.001)、对比剂局灶性未摄取(OR=11.04,95%CI 1.62~75.39;P=0.014)是诊断高信号HCC的独立预测因子。ROC曲线显示,以HBP低信号环、对比剂局灶性未摄取预测高信号HCC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2、0.720,两者联合参数AUC为0.882。结论:HBP高信号病变可通过多种影像征象进行鉴别,其中,HBP低信号环、对比剂局灶性未摄取有助于高信号HCC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钆塞酸二钠 肝胆期低信号环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肝样腺癌临床及影像特点分析
2
作者 黄红娟 黄爱娜 +1 位作者 王志刚 陆双双 《交通医学》 2022年第5期498-500,共3页
目的:分析肝样腺癌的临床及影像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肝样腺癌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10例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2例,发病年龄56~77岁,平均67.5±6.0岁。6例治疗前AFP升高,6例治疗前CEA升高。8例行手术治... 目的:分析肝样腺癌的临床及影像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肝样腺癌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10例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2例,发病年龄56~77岁,平均67.5±6.0岁。6例治疗前AFP升高,6例治疗前CEA升高。8例行手术治疗(2例同时行肝切除术),2例行化疗治疗。发病部位胃8例(胃窦5例、贲门2例、胃体1例),肺2例。病灶最大径2.5~8.5 cm,平均5.2±2.0 cm。胃肝样腺癌表现为胃腔肿块2例,胃壁不均匀增厚6例(3例伴溃疡),2例肺肝样腺癌表现为类圆形1例,不规则肿块1例。10例均为不均匀中等度延迟强化。1例胃窦肝样腺癌侵犯邻近组织,2例肺肝样腺癌有周围肺组织炎症,7例有淋巴结转移。3例治疗后随访发现有肝转移瘤,1例有肺转移瘤。结论:肝样腺癌罕见,以老年男性患者为主,多发生于胃部,常伴AFP升高,临床及影像有一定的特征性,确诊需依赖病理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样腺癌 甲胎蛋白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CT形态学征象诊断肺腺癌脏层胸膜侵犯的临床价值
3
作者 万勇 徐蒋辉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9期1298-1302,共5页
目的评估CT形态学征象诊断肺腺癌脏层胸膜侵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南通市海门区人民医院2018年9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68例肺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理学检查结果分为侵犯组(27例)和未侵犯组(4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增强CT和高分... 目的评估CT形态学征象诊断肺腺癌脏层胸膜侵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南通市海门区人民医院2018年9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68例肺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理学检查结果分为侵犯组(27例)和未侵犯组(4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增强CT和高分辨CT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CT形态学征象,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肺腺癌脏层胸膜侵犯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胸膜侵犯风险评分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侵犯组肿瘤边缘毛刺征、肿瘤内部有空洞及胸膜凹陷征患者比例显著高于未侵犯组(P<0.05);侵犯组肿瘤实性部分最大径>10 mm、肿瘤实性比例>50%和存在实性部分接触胸膜患者比例显著高于未侵犯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肿瘤边缘毛刺征、肿瘤内部有空洞征、胸膜凹陷征、肿瘤实性部分最大径>10 mm、肿瘤实性比例>50%和存在实性部分接触胸膜是肺腺癌患者脏层胸膜侵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肺腺癌患者脏层胸膜侵犯的独立危险因素β值创建风险评分模型预测脏层胸膜侵犯的曲线下面积为0.916,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3%和75.6%。结论CT形态学征象肿瘤边缘毛刺征、肿瘤内部有空洞、胸膜凹陷征、肿瘤实性部分最大径>10 mm、肿瘤实性比例>50%以及实性部分接触胸膜联合创建的模型能够作为肺腺癌患者脏层胸膜侵犯的预测因子,且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形态学征象 肺腺癌 胸膜侵犯 肺肿瘤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骨保护素和血钙水平与脑微出血的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蔡思齐 陈素梅 +1 位作者 钱红丽 包亚红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93-98,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骨保护素(OPG)、血钙水平与脑微出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97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头颅磁敏感加权成像结果分为脑微出血组31例和无脑微出血组66例。收集2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和实验室...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骨保护素(OPG)、血钙水平与脑微出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97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头颅磁敏感加权成像结果分为脑微出血组31例和无脑微出血组66例。收集2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并检测患者血清OPG、血钙水平。比较不同病变程度和不同出血部位的脑微出血患者血清OPG、血钙水平,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明确血清OPG、血钙与脑微出血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脑微出血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OPG、血钙对脑微出血的预测价值。结果脑微出血组年龄、饮酒者占比、高血压者占比、收缩压、舒张压、糖尿病者占比和血清OPG、血钙水平与无脑微出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饮酒史、高血压史、收缩压高、OPG水平高是脑微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OR=1.480、1.330、1.843、1.632、1.652,P<0.05),血钙水平高是脑微出血的独立保护因素(OR=0.721,P<0.05)。血清OPG、血钙单独和联合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微出血的AUC分别为0.853、0.825、0.921,联合预测的价值高于单独预测(Z=2.895、3.138,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OPG与脑微出血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_(s)=0.736,P<0.05),血钙与脑微出血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_(s)=-0.752,P<0.05)。不同部位脑微出血患者血清OPG、血钙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微出血患者血清OPG升高、血钙降低,血清OPG、血钙水平与脑微出血病情密切相关,早期联合检测可有效预测脑微出血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脑微出血 骨保护素 血钙
下载PDF
高弥散敏感因子的弥散加权成像及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联合肿瘤糖类抗原125对早期卵巢病变性质判断能力的研究
5
作者 龚姝姝 施晏 黄红娟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2期70-74,共5页
目的:研究高弥散敏感因子(高b值)弥散加权成像(DWI)、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结合肿瘤糖类抗原125(CA125)对卵巢病变性质判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南通市海门区人民医院经治的100例卵巢病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 目的:研究高弥散敏感因子(高b值)弥散加权成像(DWI)、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结合肿瘤糖类抗原125(CA125)对卵巢病变性质判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南通市海门区人民医院经治的100例卵巢病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均行CA125、DWI、DCE-MRI检查及病理检查定性,按病理结果将58例卵巢恶性病变患者纳入恶性组,42例卵巢良性病变患者纳入良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CA125情况,以及高b值DWI+CA125、DCE-MRI+CA125和高b值DWI+DCE-MRI+CA125不同检查方法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结果:恶性组CA125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357,P<0.05);CA125阳性率显著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4.456,P<0.05),恶性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为(0.91±0.18)×10^(3)mm^(2)/s明显小于良性组(ADC=33±0.21×10^(3)mm^(2)/s),而对比剂容积转换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及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e)指标明显高于良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863、9.686、10.205,P<0.05);高b值DWI+DCE-MRI+CA125检查方法诊断恶性卵巢肿瘤的准确率、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预测值均高于高b值DWI+CA125或DCE-MRI+CA125检查方法。DCE-MRI+CA125与高b值DWI+CA125检查方法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高b值DWI+DCE-MRI+CA125检查方法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最佳(AUC=0.920)。结论:高b值DWI+DCE-MRI+CA125的组合检查方法总体诊断效能较好,可提升恶性卵巢肿瘤的临床诊断筛查能力,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加权成像(DWI) 弥散敏感因子(b值)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 肿瘤糖类抗原125(CA125) 卵巢病变
下载PDF
近孟氏孔区肿瘤——请分析病变性质
6
作者 史海生 张旭莲 +3 位作者 范佳杰 黄凰 章可 王志刚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190,191,共3页
患者女,57岁,因“头痛、头晕伴恶心呕吐2天”入院。患者自述2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头痛未给予重视,2 h前头痛加重伴恶心呕吐,喷射状,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既往3年前因“右肾癌”行右肾根治性切除术。
关键词 患者自述 胃内容物 右肾癌 病变性质 肾根治性切除术 喷射状 孟氏孔 恶心呕吐
原文传递
多参数磁共振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及其与Gleason分级评分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朱春晖 周娟 +2 位作者 成晓莉 王立华 王志刚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6期58-62,共5页
目的:探索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p-MRI)应用前列腺成像报告和数据系统第2版(PI-RADS v2.1)对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及其与PCa Gleason分级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医院行mp-MRI且经穿刺病理证实的120例前列腺疾病患者,其中PCa患者68例... 目的:探索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p-MRI)应用前列腺成像报告和数据系统第2版(PI-RADS v2.1)对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及其与PCa Gleason分级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医院行mp-MRI且经穿刺病理证实的120例前列腺疾病患者,其中PCa患者68例,前列腺增生患者52例。以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采用PI-RADS v2.1在双盲法下进行评分,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PCa的诊断效能,采用Spearson相关性分析PI-RADS v2.1与PCa Gleason分级评分的相关性。结果:PI-RADS v2.1诊断PCa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57,最佳截断值≥3分,灵敏度95.1%,特异度79.3%,准确率88.3%,阳性预测值85.5%,阴性预测值93.2%。PI-RADS v2.1与PCa Gleason分级评分呈高度正相关(r=8.08,P<0.01)。结论:mp-MRI应用PI-RADS v2.1与PCa Gleason分级评分具有高度相关性,且对前列腺病变具有较高的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PCa)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p-MRI) Gleason分级评分 前列腺成像报告和数据系统第2版(PI-RADS v2.1)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瘤病理组织学生长方式的鉴别 被引量:2
8
作者 顾芸睿 顾季镛 《肝脏》 2022年第9期990-993,共4页
目的评价MRI对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患者病理组织学生长方式(HGP)类型的鉴别。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海门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经病理确诊并进行手术完整切除的42例CRLM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平均年龄(59.4±8.5)岁,其中男性25... 目的评价MRI对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患者病理组织学生长方式(HGP)类型的鉴别。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海门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经病理确诊并进行手术完整切除的42例CRLM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平均年龄(59.4±8.5)岁,其中男性25例、女性17例。根据国际专家共识标准,CRLM患者中肝转移瘤促纤维组织增生、替代或推挤等组织学生长方式具备优势(>50%)时,分别分类为dHGP、rHGP或pHGP;当dHGP、rHGP或pHGP类型均<50%时,定义为混合型HGP。比较不同HGP类型CRLM患者临床资料,绘制ROC曲线计算诊断AUC值。结果42例CRLM患者中dHGP、rHGP及pHGP分别为20例、11例及11例,无混合型HGP病例。比较rHGP和非rHGP(dHGP、pHGP)一般资料,可知肝转移瘤位置、病理类型、T分期及N分期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rHGP、非rHGP型CRLM MRI表现,rHGP和非rHGP型增强前后肿瘤直径差为(0.30±0.12)cm、(0.08±0.03)c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HGP和非rHGP型CRLM边缘强化分别为11例(100%)、14例(4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增强前后肿瘤直径差、边缘强化来区分rHGP、非rHGP。绘制ROC曲线,增强前后肿瘤直径差、边缘强化联合诊断rHGP CRLM患者时AUC值为0.852(95%CI:0.718~0.986)。结论与dHGP、pHGP型相比,rHGP CRLM更易出现MRI边缘强化,同时增强后肿瘤直径也显著增加。联合增强前后肿瘤直径差、边缘强化等MRI特征可有效区分rHGP、非rHGP CRLM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肝转移 病理组织学生长方式 边缘强化
下载PDF
MRI与CT在介入治疗肝癌后癌肿残留及复发的早期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黄红娟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3年第6期1095-1098,共4页
目的:分析CT与MRI在介入治疗肝癌(PHC)后癌肿残留及复发的早期诊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2年8月诊治的8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入组者均于介入治疗后行CT、MRI及DSA检查,以DSA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将CT、MRI检查结果与DSA诊断结果... 目的:分析CT与MRI在介入治疗肝癌(PHC)后癌肿残留及复发的早期诊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2年8月诊治的8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入组者均于介入治疗后行CT、MRI及DSA检查,以DSA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将CT、MRI检查结果与DSA诊断结果进行比较,计算CT、MRI的诊断效能,并对CT、MRI检出肿瘤病灶情况、肿瘤包膜情况进行比较。结果:CT对癌肿残留及复发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79.35%、73.77%及77.12%;MRI对癌肿残留及复发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95.65%、95.08%及95.42%。MRI检查对癌肿残留及复发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较CT检查更高(P<0.05);CT检查与MRI检查对肿瘤包膜检出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CT检查,MRI在介入治疗肝癌后癌肿残留及复发早期诊断中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可准确显示病灶情况,以指导临床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介入治疗 肝癌 癌肿残留 复发 早期诊断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对急腹症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龚姝姝 徐朝霞 +2 位作者 包亚红 范佳杰 赵娟 《交通医学》 2023年第6期642-644,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对常见急腹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6例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以临床、手术结果的最终诊断为标准,比较MSCT、超声及X线平片对急腹症的诊断准确率。结果:MSCT诊断急腹症的总准...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对常见急腹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6例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以临床、手术结果的最终诊断为标准,比较MSCT、超声及X线平片对急腹症的诊断准确率。结果:MSCT诊断急腹症的总准确率为96.9%,与临床最终诊断结果一致性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T诊断各种出血性疾病准确率均高于超声:外伤性肝脾破裂出血95.7%vs 72.9%,肝癌破裂出血100%vs 70.0%,主动脉夹层破裂出血100%vs 30.8%,肠系膜血管破裂出血70.0%vs 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T诊断肠梗阻、消化道穿孔的准确率均为100%,分别高于X线平片的69.4%和5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T诊断急性阑尾炎、急性胰腺炎、输尿管结石的准确率分别为96.6%、96.9%和100%,高于超声的70.7%、56.3%和7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T诊断急性胆囊炎、胆石症的准确率虽然高于超声,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检查对临床常见急腹症诊断准确率高,明显优于X线平片及超声检查,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急腹症 诊断准确率
下载PDF
多参数MRI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效果及准确度评价
11
作者 黄红娟 《吉林医学》 CAS 2023年第5期1192-1194,共3页
目的: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RI)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效果及准确度评价。方法:选择南通市海门区人民医院2019年9月~2022年6月诊治的疑似前列腺癌患者90例,均进行多参数[常规平扫、动态增强扫描(DCE)、弥散加权成像(DWI)]MRI成像检查,以穿刺... 目的: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RI)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效果及准确度评价。方法:选择南通市海门区人民医院2019年9月~2022年6月诊治的疑似前列腺癌患者90例,均进行多参数[常规平扫、动态增强扫描(DCE)、弥散加权成像(DWI)]MRI成像检查,以穿刺活检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多参数MRI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及准确度,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的MRI-DCE参数(Ve、Ktrans、Kep),MRI-DWI的信号特点。结果:分别与常规平扫、DCE、DWI检查方法相比,多参数MRI成像检查的准确度、敏感度均更高(P<0.05),特异度与阳性预测值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与常规平扫、DCE检查相比,多参数MRI成像检查的阴性预测值更高(P<0.05),与DWI相比,多参数MRI成像检查的阴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0例疑似患者中,前列腺癌82例、前列腺增生8例。与前列腺增生相比,前列腺癌患者Ve、Ktrans、Kep均更高(P<0.05)。与前列腺增生相比,前列腺癌患者MRI-DWI序列中ADC值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参数MRI成像对前列腺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与准确度,T2WI联合DWI及DCE参数可为临床诊断此病提供可靠性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常规平扫 动态增强扫描 弥散加权成像 准确度 敏感度
下载PDF
甲状腺结节超声特征与US-FNAB结果Bethesda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12
作者 黄莉 倪圣霞 张笋燕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4期390-392,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超声特征与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ultrasound-fine needle aspiration biopsy,US-FNAB)Bethesda分级诊断结果的关联性。方法:对9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113个甲状腺结节先后行超声多普勒和US-FNAB检查,应用Bethesda...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超声特征与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ultrasound-fine needle aspiration biopsy,US-FNAB)Bethesda分级诊断结果的关联性。方法:对9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113个甲状腺结节先后行超声多普勒和US-FNAB检查,应用Bethesda分级系统诊断甲状腺结节的细胞学病理。分析人口学特征(年龄和性别)与US-FNAB细胞学诊断结果的相关性,比较US-FNAB细胞学活检报告良性结节(B2~4类)与非良性结节(B5~6类)的超声特征。结果:在113个甲状腺结节中,经Bethesda分级诊断为非结节性增生(B1)23个(20.4%),良性(B2)76个(67.3%),异型性/滤泡病变,意义不明(B3)3个(2.7%),滤泡肿瘤或怀疑滤泡(B4)2个(1.8%),疑似恶性(B5)3个(2.7%),恶性(B6)6个(5.3%)。甲状腺结节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纵横比>1、微钙化、低回声明显增加了非良性结节B5~6细胞学诊断的可能性(P<0.05),而年龄、性别和结节大小、是否实质性、中央血管分布与Bethesda分级诊断结果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甲状腺结节超声特征为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纵横比>1、微钙化、低回声提示US-FNAB细胞学诊断结果可能为恶性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多普勒超声检查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 Bethesda分级 超声特征
下载PDF
肺动脉栓塞诊断中64排螺旋CT肺动脉成像的应用及临床意义分析
13
作者 陈宝根 《智慧健康》 2023年第12期242-245,272,共5页
目的 分析肺动脉栓塞诊断中64排螺旋CT肺动脉成像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本院自2017年1月-2022年9月诊治的45例肺动脉栓塞患者,对其行64排螺旋CT肺动脉成像检查,分析其诊断意义。结果 肺血管强化CT值,其中右肺动脉为(429.38±8... 目的 分析肺动脉栓塞诊断中64排螺旋CT肺动脉成像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本院自2017年1月-2022年9月诊治的45例肺动脉栓塞患者,对其行64排螺旋CT肺动脉成像检查,分析其诊断意义。结果 肺血管强化CT值,其中右肺动脉为(429.38±83.27)HU,左肺动脉为(417.22±87.28)HU;信噪比为(33.28±6.28),对比噪声比为(34.91±4.36),图像噪声为(28.31±6.41)HU,主观图像质量评分为(4.88±0.97)分。26例(57.78%)患者中,有85处栓塞,35处(41.18%)为叶肺动脉栓塞,12处(14.12%)为左右肺动脉主干栓塞,38处(44.71%)为段肺动脉栓塞;19例(42.22%)患者左右肺动脉均有栓塞。结论 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采用64排螺旋CT肺动脉成像,能获得清晰图像,可较好展示肺动脉及其分支情况,还可较好地显示栓子所在部位、大小及形态,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栓塞 64排螺旋CT 肺动脉成像 临床意义
下载PDF
肠系膜下动脉起源肠系膜上动脉变异1例
14
作者 王小永 陈彬 +4 位作者 郭永华 万勇 赵忠 姚杰 盛金鑫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4年第11期778-779,共2页
患者女,71岁,因“大便带血3周”于2023年10月31日在南通市海门区人民医院普外科就诊。既往无糖尿病、高血压病史。门诊肠镜提示距肛门8 cm处见一直肠新生物,大小约4 cm×5 cm,与周围分界不清,占肠腔半周,即刻镜下取新生物,病理学检... 患者女,71岁,因“大便带血3周”于2023年10月31日在南通市海门区人民医院普外科就诊。既往无糖尿病、高血压病史。门诊肠镜提示距肛门8 cm处见一直肠新生物,大小约4 cm×5 cm,与周围分界不清,占肠腔半周,即刻镜下取新生物,病理学检查结果提示为直肠管状腺癌。腹部增强MRI提示直肠上中段癌(T 3N 0),壁外血管侵犯可疑阳性,直肠系膜区点状小淋巴结。腹部增强CT示直肠上段管壁增厚,考虑直肠癌;另在腹主动脉分叉处及其附近未见肠系膜下动脉(inferior mesenteric artery,IMA)起源,见图1A。于CT三维重建影像上寻找IMA,沿着直肠上动脉向上见IMA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近根部处,肠系膜上动脉起源未见明显变异,肠系膜上动脉根部距腹主动脉分叉处约120 mm,见图1B。排除手术禁忌后,于2023年11月4日行腹腔镜下保留左结肠动脉的IMA低位结扎肿瘤根治术。术中暴露肠系膜上动脉,沿其找到IMA,见IMA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左侧方,根部距离肠系膜上动脉根部约36 mm。游离IMA主干至与左结肠动脉交汇处离断,左结肠动脉未见明显变异,左结肠动脉交汇处距IMA根部约118 mm。见图1C。清扫第253组淋巴结,扩大切除癌组织、清理淋巴结行直肠癌根治术,手术顺利。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提示为中-低分化直肠腺癌,浸润肠壁全层,未见脉管内癌栓及神经侵犯,切缘阴性,肠周淋巴结(0/17);第253组淋巴结未见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变异 肠系膜下动脉 起源异常 肠系膜上动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