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对缺血性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吉桧媛 朱冬燕 +6 位作者 王梁 曹月姣 徐倩 韩珍真 高静 卢红建 陈伟观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7-235,共9页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RAGT)对缺血性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22年12月至2023年9月在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RAGT)对缺血性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22年12月至2023年9月在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排标准的患者分为对照组、rTMS组、RAGT组和联合组,每组各21例。4组患者在病情平稳后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包括肌力训练、转移训练、坐站平衡训练、步行训练以及日常活动能力训练,物理因子治疗等,1次/d,5 d/周,持续3周。rTMS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给予rTMS,每个脉冲频率1 Hz/s,持续12 s,间隔2 s,共1200个脉冲,累计1400 s;1400 s/次,1次/d,5 d/周,持续3周。RAGT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给予RAGT,30 min/次,1次/d,5 d/周,持续3周。联合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rTMS治疗结束后立即接受RAGT治疗,方法与单用rTMS或RAGT相同。分别采用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FMA-LE)量表、Berg平衡量表(BBS)、运动范围测试、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评价4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运动范围和步行功能。结果(1)4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灶侧别、病程、患侧下肢Brunnstrom分期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对照组、rTMS组、RAGT组和联合组治疗前FMA-LE量表评分分别为(14.4±2.9)、(13.6±3.0)、(13.5±2.8)、(14.3±3.0)分,对照组、rTMS组、RAGT组和联合组治疗后FMA-LE评分分别为(20.4±2.4)、(23.1±3.1)、(22.8±2.4)、(27.1±3.4)分,4组患者FMA-LE量表评分时间主效应、组别主效应和组别与时间的交互效应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083.102、6.535、23.522,均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4组患者治疗后FMA-LE量表评分均升高(均P<0.05);治疗后rTMS组、RAGT组和联合组FMA-LE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联合组评分高于rTMS组和RAGT组(均P<0.05)。(3)对照组、rTMS组、RAGT组和联合组治疗前BBS评分分别为(25±5)、(25±6)、(25±6)、(26±6)分,对照组、rTMS组、RAGT组和联合组治疗后BBS评分分别为(30±5)、(34±6)、(35±6)、(43±6)分,4组患者BBS评分时间主效应、组别主效应和时间与组别的交互效应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057.204、6.377、59.140,均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4组治疗后BBS评分均升高(均P<0.05);治疗后rTMS组、RAGT组和联合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联合组评分高于rTMS组和RAGT组(均P<0.05)。(4)对照组、rTMS组、RAGT组和联合组治疗前前后向运动范围测试评分分别为(7.3±0.8)、(7.4±0.8)、(7.4±0.8)、(7.6±0.7)分,治疗后前后向运动范围测试评分分别为(8.8±0.7)、(9.3±0.7)、(9.4±0.7)、(9.9±0.6)分;治疗前左右向运动范围测试评分分别为(7.1±0.7)、(7.2±0.8)、(7.2±0.8)、(7.3±0.7)分,治疗后左右向运动范围测试评分分别为(8.3±0.8)、(8.9±0.9)、(9.0±0.9)、(9.7±0.8)分;4组前后向、左右向运动范围测试评分时间主效应、组别主效应和组别与时间的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前后向:F值分别为818.773、3.834、6.075,左右向:F值分别为1935.147、3.114、40.516;均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4组治疗后前后向、左右向运动范围测试评分均升高(均P<0.05);治疗后rTMS组、RAGT组和联合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联合组评分高于rTMS组和RAGT组(均P<0.05)。(5)rTMS和时间(OR=1.948,95%CI:1.465~2.590)、RAGT和时间(OR=2.043,95%CI:1.529~2.728)、联合组和时间(OR=4.376,95%CI:3.116~6.146)交互效应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以治疗前分级作为参照,4组患者治疗后Holden步行功能分级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948,95%CI:1.592~2.383,P<0.01);以对照组为参照,rTMS组、RAGT组和联合组患者Holden步行功能分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rTMS联合RAGT可改善缺血性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步行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磁刺激 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 卒中 下肢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与常规康复治疗对慢性足底筋膜炎的临床短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梁丽 周鑫 +4 位作者 王梁 郭冠兰 钱俊 曹慧 黄志东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第4期387-389,共3页
目的:探讨在慢性足底筋膜炎的临床康复治疗中,体外冲击波治疗与常规康复治疗的短期疗效的区别。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慢性足底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30例)和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30例)。对两组患者在... 目的:探讨在慢性足底筋膜炎的临床康复治疗中,体外冲击波治疗与常规康复治疗的短期疗效的区别。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慢性足底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30例)和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30例)。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1 d后、治疗2周后和治疗1个月后,分别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和单次最长步行时间评定。结果:在短期疗效各评定时间点中,除对照组治疗1 d后无效果外(P>0.05),两组患者的VAS评分、AOFAS踝-后足评分和单次最长行走时间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均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较常规康复治疗对慢性足底筋膜炎有较好的短期治疗作用,可更加明显减轻患者足踝部疼痛、改善其踝足关节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足底筋膜炎 体外冲击波 康复治疗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治疗联合呼吸训练对慢性原发性腰痛的效果 被引量:2
3
作者 朱冬燕 钱俊 +5 位作者 王梁 徐倩 韩珍真 周三连 卢红建 黄志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7期105-109,共5页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治疗联合呼吸训练对慢性原发性腰痛(CPLBP)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CPLB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体外冲击波组、呼吸训练组和联合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接...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治疗联合呼吸训练对慢性原发性腰痛(CPLBP)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CPLB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体外冲击波组、呼吸训练组和联合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体外冲击波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体外冲击波治疗,呼吸训练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呼吸训练,联合组则增加体外冲击波治疗和呼吸训练。三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日本骨科协会(JOA)下背痛评分对患者进行效果评估,同时随访观察三组治疗结束6个月后腰痛的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三组VA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体外冲击波组、呼吸训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ODI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体外冲击波组、呼吸训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JOA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高于体外冲击波组、呼吸训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复发率低于冲击波组和呼吸训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联合呼吸训练可有效缓解CPLBP患者的疼痛,改善腰椎功能受限,降低腰痛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 呼吸训练 慢性原发性腰痛 治疗效果
下载PDF
“8”字绷带对脑卒中伴膝过伸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朱冬燕 徐倩 +5 位作者 王梁 韩珍真 季姗姗 曹慧 胡臻妮 黄志东 《天津医药》 CAS 2017年第9期957-960,共4页
目的观察"8"字绷带对脑卒中伴膝过伸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例脑卒中伴膝过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以Bobath技术、Brunnstrom运动疗法、运动再学习疗法为主的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 目的观察"8"字绷带对脑卒中伴膝过伸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例脑卒中伴膝过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以Bobath技术、Brunnstrom运动疗法、运动再学习疗法为主的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步行训练过程中使用"8"字绷带固定膝关节。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采用Holden步行功能分级、10 m最大步行速度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步行功能、最大步行速度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8周后,2组患者的Holden步行功能分级、10 m最大步行速度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8"字绷带固定膝关节,能显著改善卒中患者膝过伸,从而改善患者步行功能,提高步行速度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行走困难 康复 职业性" 8"字绷带 膝过伸 步行功能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朱冬燕 卢红建 +6 位作者 黄志东 王梁 翟佳佳 徐倩 韩珍真 曹月姣 吉桧媛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81-785,共5页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mCIMT)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纳入的75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rTMS组、假刺激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25例。3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主要包括平衡训练、转移...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mCIMT)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纳入的75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rTMS组、假刺激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25例。3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主要包括平衡训练、转移训练、肌力训练、本体感觉训练等,治疗时间1次/日,每次40 min,每周5 d,共治疗4周。在此基础上,rTMS组增加rTMS治疗,假刺激组增加rTMS假刺激治疗,联合治疗组增加rTMS治疗20 min再间隔30 min后行mCIMT治疗。每日1次,每周5 d,共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Fugl-Meyer运动量表下肢部分(FMA-LE)、Berg平衡量表(BBS)、10 m步行时间(10MWT)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3组患者的步行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的FMA-LE、BBS、10MWT和MBI等各项指标均较组内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联合治疗组治疗后的FMA-LE评分[(27.88±4.04)分]、BBS评分[(47.80±5.16)分]、10MWT[(22.39±6.10)s]和MBI评分[(71.48±9.41)分]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假刺激组和rTMS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MS联合mCIMT能更加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步行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重复经颅磁刺激 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 步行功能
原文传递
虚拟情景模拟训练结合中频脉冲电治疗对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朱冬燕 徐倩 +5 位作者 王梁 翟佳佳 韩珍真 曹慧 周三连 黄志东 《华西医学》 CAS 2021年第5期613-616,共4页
目的探讨虚拟情景模拟训练结合中频脉冲电治疗对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2019年3月-10月纳入偏瘫患者5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 目的探讨虚拟情景模拟训练结合中频脉冲电治疗对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2019年3月-10月纳入偏瘫患者5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虚拟情景模拟训练和中频脉冲电治疗。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采用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Upper Extremities,FMA-UE)、简易上肢功能检查量表(Simple Test for Evaluating Hand Function,STEF)和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定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FMA-UE评分分别为(22.88±5.18)、(23.44±6.26)分,STEF评分分别为(40.12±4.82)、(41.44±4.54)分,MBI评分分别为(51.40±7.29)、(48.60±7.00)分,各项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FMA-UE评分分别为(39.48±6.35)、(33.52±6.53)分,STEF评分分别为(59.08±7.54)、(52.52±5.83)分,MBI评分分别为(71.00±8.78)、(62.40±9.37)分,各项评分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FMA-UE、STEF和MB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且试验组各项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出现脑卒中复发、皮肤电灼伤等不良反应。结论虚拟情景模拟训练结合中频脉冲电治疗能有效提高偏瘫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情景模拟训练 中频脉冲电治疗 偏瘫 上肢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