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蓝光照射结合腹部环形按摩对新生儿黄疸胆红素和黄疸消退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38
1
作者 朱媛媛 刘颖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21期133-136,共4页
目的探讨蓝光照射结合腹部环形按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5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措施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苯巴比妥治疗)70例和观察组(苯巴比妥、蓝... 目的探讨蓝光照射结合腹部环形按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5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措施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苯巴比妥治疗)70例和观察组(苯巴比妥、蓝光照射结合腹部环形按摩治疗)80例,观察两组新生儿黄疸胎便转黄时间、每日排便次数、黄疸消退时间、胆红素水平、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新生儿黄疸胎便转黄时间、黄疸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每日排便次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3、7 d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不断延长,两组新生儿黄疸胆红素水平逐步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黄疸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蓝光照射结合腹部环形按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胆红素降低显著,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光照射 腹部环形按摩 新生儿黄疸 胆红素 黄疸消退
下载PDF
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后的监护
2
作者 董必伟 朱国际 《苏州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169-170,共2页
总结52例重度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监护体会,其关键是:尽量缩短窒息时间,密切监护生命体征,加强呼吸道管理,注意保暖,减少氧耗,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并发症。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复苏 监护
下载PDF
新生儿胃肠减压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3
作者 袁允如 《工企医刊》 2001年第5期60-61,共2页
1 临床资料 1997年以来,我科共收治了16例以腹胀为主要症状的病例,男性12例;女性4例;日龄最小2天、最大21天,均给予胃肠减压。减压一天,腹胀症状就消失有3例,减压二天消失有5例,减压三天消失有4例,另4例带着胃肠减压管转外科进行手术治疗。
关键词 新生儿 胃肠减压 护理
下载PDF
袋鼠式护理干预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患儿神经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8
4
作者 朱媛媛 杨小红 洪菲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7年第11期1065-1067,共3页
目的观察袋鼠式(kangaroo mother care,KMC)护理干预对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新生儿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0月于某院就诊的10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 目的观察袋鼠式(kangaroo mother care,KMC)护理干预对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新生儿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0月于某院就诊的10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接受HIE的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采取袋鼠式护理模式。评估两组患儿神经发育情况,以及神经系统损害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的同时间点相比,试验组患儿行为能力、主动肌张力、被动肌张力、一般反应和原始反射评分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儿行为能力、主动肌张力、被动肌张力、一般反应和原始反射评分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试验组患儿神经系统损害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0.00%<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肢体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00%<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视力障碍、先天性斜颈、口吃、听力障碍和脑瘫发生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KMC护理能有效改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神经系统,减轻神经系统损害,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袋鼠式护理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 神经系统
下载PDF
不同维持剂量枸橼酸咖啡因对辅助通气早产儿的疗效评估:一项初步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杨洋 卢刻羽 +31 位作者 程锐 周勤 方广东 李洪 邵婕 王淮燕 李征瀛 刘松林 李振光 蔡金兰 薛梅 陈筱青 潘兆军 高艳 黄莉 李海英 宋磊 王三南 舒桂华 邬薇 余孟珠 许准 李红新 徐艳 包志丹 吴新萍 叶莉 董雪萍 殷其改 殷小平 周金君 江苏省早产儿呼吸衰竭协作组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40-248,共9页
目的探讨需要辅助通气和枸橼酸咖啡因治疗的早产儿枸橼酸咖啡因的最佳维持剂量。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江苏省30家三级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需要辅助通气和枸橼酸咖啡因治疗的早产儿566例(胎龄≤34周)的临床... 目的探讨需要辅助通气和枸橼酸咖啡因治疗的早产儿枸橼酸咖啡因的最佳维持剂量。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江苏省30家三级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需要辅助通气和枸橼酸咖啡因治疗的早产儿566例(胎龄≤34周)的临床资料。依据生后24 h内给予枸橼酸咖啡因负荷剂量20 mg/kg后接受高(每日10 mg/kg)或低(每日5 mg/kg)维持剂量治疗将早产儿分为高剂量组(n=405)和低剂量组(n=161)。对两组早产儿咖啡因应用期间有创/无创通气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低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早产儿辅助通气时对高浓度氧的需求明显降低(P<0.05),无创通气撤除后的吸氧总时间及住院期间总吸氧时间均显著缩短(P<0.01),再次无创通气的比例明显降低(P<0.01),肺表面活性物质及吸入性布地奈德的使用率均显著减少(P<0.05),呼吸暂停及BPD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但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明显上升(P=0.032)。两组在体重变化、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率、脑室内出血发生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病死率、咖啡因应用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步多中心研究表明高维持剂量枸橼酸咖啡因(每日10 mg/kg)对治疗我国早产儿人群总体是有益的,并未增加常见不良反应的发生。而对于喂养不耐受的风险,还需要进一步的论证分析,以尽可能排除混杂因素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因 维持剂量 呼吸 早产儿
下载PDF
口腔运动对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朱媛媛 杨小红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18期114-115,共2页
目的观察口腔运动干预对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所收治的6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早产儿护理常规实施各项诊疗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口腔运动,比较两组喂养不耐... 目的观察口腔运动干预对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所收治的6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早产儿护理常规实施各项诊疗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口腔运动,比较两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每日体质量增长情况,达全量经口喂养的时间。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下降;每日体质量增长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达全量经口喂养所需时间与对照组相比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运动可降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尽早达全量经口喂养,缩短其静脉营养的时间,同时操作简便,临床上易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运动 早产儿 喂养不耐受
下载PDF
一种早产儿医源性失血监测分析系统的设计
7
作者 顾希 董建成 +1 位作者 杨小红 韩玉珠 《中国医疗设备》 2018年第10期54-56,共3页
为了减少医源性贫血的发生率,设计一种用于早产儿医源性失血监测分析系统。此系统包括数据采集、传输和分析。数据采集模块由超声液位探测仪测量采血量,电子标签读写器读取患儿基本信息,微处理器处理后,通过无线网络GSM传输到监测分析... 为了减少医源性贫血的发生率,设计一种用于早产儿医源性失血监测分析系统。此系统包括数据采集、传输和分析。数据采集模块由超声液位探测仪测量采血量,电子标签读写器读取患儿基本信息,微处理器处理后,通过无线网络GSM传输到监测分析模块。监测分析模块对采血量、标本种类、血红蛋白值等数据进行分析,为医生开具采血医嘱时机和护士计划采血量提供参考值。系统拥有大数据仓储平台,支持多家医院的数据分析和存储。经实验测试:该系统超声液位探测分辨率0.01 mL,量程4.5 cm,精度±0.2%,声束宽度5 cm,网络传输速度2 MB/s,数据库存储量大于1 T。该系统为目前普遍存在的因医源性失血而导致贫血风险的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源性失血 超声液位探测 远程网络传输 大数据分析 数据挖掘
下载PDF
早产儿脑损伤发病机制的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名扬 宋磊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第4期349-352,共4页
随着国家医疗卫生的发展,目前早产儿存活率逐渐上升,而早产儿脑损伤的发病率也在增加。早产儿脑损伤的主要病变有白质损伤、颅内出血和小脑损伤,脑室周围血管结构的解剖和生理特征使白质易发生脑缺氧缺血,并与感染或炎症因子相互作用,... 随着国家医疗卫生的发展,目前早产儿存活率逐渐上升,而早产儿脑损伤的发病率也在增加。早产儿脑损伤的主要病变有白质损伤、颅内出血和小脑损伤,脑室周围血管结构的解剖和生理特征使白质易发生脑缺氧缺血,并与感染或炎症因子相互作用,激活小胶质细胞,产生氧化应激、促炎性细胞因子和谷氨酸的兴奋毒性作用等,这些因素均会引起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的选择脆弱性,从而影响髓鞘的形成。生发基质是室管膜下高度血管化的区域,构成的毛细血管床具有特殊的结构脆弱性,小脑发育复杂,从微小的局灶性单侧病变到累及大脑半球和蚓部的病变,直至引起整个小脑的病变。本文拟从白质损伤、生发基质-脑室内出血以及小脑损伤3个方面对早产儿脑损伤的发病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脑损伤 白质损伤 生发基质-脑室内出血 小脑损伤
下载PDF
1例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体会
9
作者 冯彩云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第12期151-153,共3页
总结1例超低出生体重儿成功救治的临床护理经验。通过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小组制定集束化护理措施,给予呼吸道管理、体温管理、营养支持、发育支持等措施,患儿住院四个月好转出院。
关键词 超低出生体重儿 集束化 护理
下载PDF
DTI在早产儿脑白质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名扬 洪菲 +1 位作者 陆凡 宋磊 《江苏医药》 CAS 2021年第11期1111-1115,F0002,共6页
目的探讨扩散张量成像(DTI)在早产儿脑白质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97例早产儿分为脑白质损伤组(48例)和无脑白质损伤组(49例)。按胎龄分为早期(28~31周)早产儿22例、中期(32~34周)早产儿35例和晚期(35~36周)早产儿40例;在纠正胎龄36~3... 目的探讨扩散张量成像(DTI)在早产儿脑白质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97例早产儿分为脑白质损伤组(48例)和无脑白质损伤组(49例)。按胎龄分为早期(28~31周)早产儿22例、中期(32~34周)早产儿35例和晚期(35~36周)早产儿40例;在纠正胎龄36~38周时进行磁共振DTI检查,分析各向异性分数(FA)和表观弥散系数(ADC)的差异。结果 DTI图像显示,无脑白质损伤组双侧大脑半球、小脑和侧脑室等均未见异常。脑白质损伤组DTI图像发现,脑白质软化灶2例,缺氧缺血性脑病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4例,硬脑膜下出血2例,额叶出血2例,脑出血17例,其他类型的脑损伤19例。脑白质损伤组早期、中期和晚期早产儿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内囊后肢、内囊前肢和丘脑的FA值均小于无脑白质损伤组(P<0.05),而两组ADC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早期早产儿内囊前肢、左侧内囊后肢、胼胝体压部和右侧丘脑FA值低于晚期早产儿,右侧内囊前肢、胼胝体压部和丘脑FA值低于中期早产儿(P<0.05)。早期早产儿内囊后肢和胼胝体压部ADC值高于中期早产儿和晚期早产儿,早期早产儿和中期早产儿胼胝体膝部ADC值高于晚期早产儿(P<0.05)。结论 DTI能够识别早产儿脑白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张量成像 早产儿 脑白质损伤
原文传递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非脑损伤早产儿脑白质发育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陆凡 张伟艳 +1 位作者 洪菲 宋磊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20年第6期363-366,共4页
目的运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成像分析不同出生胎龄早产儿纠正足月后的脑白质发育特点。方法本研究纳入60例非脑损伤早产儿,按出生胎龄分为三组,其中晚期早产儿、中期早产儿、极早产儿各20例,在纠正胎龄37~38周完善弥散张量成像检查,并... 目的运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成像分析不同出生胎龄早产儿纠正足月后的脑白质发育特点。方法本研究纳入60例非脑损伤早产儿,按出生胎龄分为三组,其中晚期早产儿、中期早产儿、极早产儿各20例,在纠正胎龄37~38周完善弥散张量成像检查,并分别测量双侧内囊后肢、内囊前肢、丘脑、放射冠、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的FA值、ADC值进行分析。结果三组间不同部位的弥散张量成像参数比较:内囊后肢、胼胝体膝部及压部的FA值、ADC值在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三组间两两比较均P<0.05。内囊前肢、丘脑、放射冠的FA值、ADC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出生胎龄非脑损伤早产儿纠正胎龄足月后部分脑白质发育仍存在差异,且出生胎龄越小,生后白质发育越落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脑白质 弥散张量成像 各向异性值 表观弥散系数
原文传递
早产儿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后不同呼吸机撤离方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2
作者 王新媛 宋磊 《江苏医药》 CAS 2021年第12期1253-1257,共5页
目的探讨呼吸衰竭早产儿行辅助控制通气(A/C)后不同呼吸机撤离方式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98例呼吸衰竭早产儿初始均采取A/C模式有创机械通气,随后符合撤离A/C标准后撤机,观察组50例患儿直接撤机,对照组48例患儿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 目的探讨呼吸衰竭早产儿行辅助控制通气(A/C)后不同呼吸机撤离方式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98例呼吸衰竭早产儿初始均采取A/C模式有创机械通气,随后符合撤离A/C标准后撤机,观察组50例患儿直接撤机,对照组48例患儿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撤机。所有患儿拔除气管插管后给予经鼻间歇正压通气。记录两组72 h内呼吸机撤离失败率、A/C后呼吸机使用时间、总氧疗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A/C后呼吸机使用时间、总氧疗时间、住院时间稍有减少(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呼吸机撤离失败率以及颅内出血、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动脉导管未闭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衰竭早产儿停A/C后直接撤机,继之采用无创辅助通气,安全、有效,并且可以减少住院花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衰竭 早产儿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