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应用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夏陈云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第6期27-29,共3页
目的比较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及常规护理模式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应用效果差异,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应用价值。方法 2016年6—12月该院120例神经内科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神经内科常规护理,2017年1—6月140例神经内科患... 目的比较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及常规护理模式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应用效果差异,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应用价值。方法 2016年6—12月该院120例神经内科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神经内科常规护理,2017年1—6月140例神经内科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完善医院护理管理制度、提升护士风险意识、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加强健康教育提升患者的医疗意识。结果风险管理组护理质量评分(95.25±3.24)分、满意度评分(97.17±1.27)分高于常规护理组的(87.16±8.35)分、(91.08±1.94)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3.57%低于常规护理组的1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病房中进行护理风险管理,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了护理质量评分,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风险管理 神经内科
下载PDF
神经内科护理用药安全与风险管理 被引量:9
2
作者 王丽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2期7895-7896,共2页
关键词 药剂学管理 风险调节 人类
下载PDF
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及iNOS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5
3
作者 沈君华 朱保锋 +2 位作者 王蕾 邢佳丽 李嘉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23年第1期77-81,共5页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10月~2022年6月收治的AIS患者110例,分为2组,对照组(n=54)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研究组(...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10月~2022年6月收治的AIS患者110例,分为2组,对照组(n=54)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研究组(n=56)给予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2组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氧化应激水平、预后及不良反应,并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O)、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结果:治疗2周,两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得分、血浆脑钠肽(BNP)检测结果、全血高切黏度(Hηb)、全血低切黏度(Lηb)、血浆黏度(ηp)、iNOS、NSE、GFA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活性氧簇(ROS)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 <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的NO水平高于治疗前(P <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76.79%vs 57.41%,P <0.05),不良结局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36%vs 18.52%,P <0.05),死亡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9%vs 9.26%,P> 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8.93%vs 11.11%,P> 0.05)。结论: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阿托伐他汀可改善AIS患者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减轻氧化应激,调节NO、iNOS、NSE、GFAP水平,减少不良结局,且未明显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右莰醇 阿托伐他汀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功能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烯醇化酶1及烯醇化酶2与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宦冬壹 沈君华 +1 位作者 张冬梅 李嘉 《交通医学》 2023年第5期458-462,共5页
烯醇化酶(enolase,ENO)是一类高度保守的酶蛋白,除了参与糖酵解过程,还参与肿瘤、感染、免疫、代谢等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存质量,本文主要介绍烯醇化酶1、烯醇化酶2分子结构和功能、在神经系统疾病... 烯醇化酶(enolase,ENO)是一类高度保守的酶蛋白,除了参与糖酵解过程,还参与肿瘤、感染、免疫、代谢等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存质量,本文主要介绍烯醇化酶1、烯醇化酶2分子结构和功能、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为判断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病情和预测预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醇化酶 神经系统疾病 预后
下载PDF
枕神经电刺激联合针灸治疗头痛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李胜利 季炜鹏 黄怀宇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4年第5期399-400,共2页
目的:探讨枕神经电刺激联合针灸治疗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头痛患者76例随机平分为电刺激组和联合治疗组各38例,2组均采用枕神经电刺激治疗,联合治疗组还给予针灸治疗,评估总体疗效及头痛症状评分。结果:联合治疗组的总体疗效及头痛症... 目的:探讨枕神经电刺激联合针灸治疗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头痛患者76例随机平分为电刺激组和联合治疗组各38例,2组均采用枕神经电刺激治疗,联合治疗组还给予针灸治疗,评估总体疗效及头痛症状评分。结果:联合治疗组的总体疗效及头痛症状评分均优于电刺激组(P<0.05或0.01)。结论:采用枕神经电刺激联合针灸治疗头痛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神经电刺激 针灸 头痛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脑心通胶囊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多发性梗死性痴呆的疗效和安全性
6
作者 沈连华 张冬梅 崔杨慧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1期38-41,46,共5页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多发性梗死性痴呆(MID)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海安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MID患者85例,采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1)。两组患者均给予生活干预和常...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多发性梗死性痴呆(MID)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海安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MID患者85例,采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1)。两组患者均给予生活干预和常规治疗措施,对照组患者采用盐酸多奈哌齐口服,观察组患者采用脑心通胶囊联合盐酸多奈哌齐口服。观察两组患者炎症和氧化应激、血液流变学、脑血流动力学和神经功能指标的变化,以及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白细胞介素18、丙二醛、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大脑中动脉峰值流速和平均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蒙特利尔认知评测量表和长谷川简易智能评定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09%(4/44)、7.32%(3/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盐酸多奈哌齐的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可减轻MID患者的炎症反应、氧化反应,改善血液流变学异常,提高脑血液灌注量,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梗死性痴呆 脑心通胶囊 炎症 脑灌注 认知功能 安全性
下载PDF
血清MIF、LRRK2表达联合UPDRS评分对帕金森病的诊断价值及其与疾病分期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姚凯锋 朱向阳 +1 位作者 李嘉 张丽华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2期120-123,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LRRK2表达联合帕金森病综合评分量表(UPDRS)评分对帕金森病的诊断价值及其与疾病分期的关系分析。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7月至2022年8月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血清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LRRK2表达联合帕金森病综合评分量表(UPDRS)评分对帕金森病的诊断价值及其与疾病分期的关系分析。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7月至2022年8月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组,并纳入同期年龄、性别配对的100名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纳入对照组。比较帕金森病患者和对照组的外周血MIF、LRRK2的表达;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帕金森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明确MIF mRNA、LRRK2 mRNA和UPDRS评分诊断帕金森病的临床价值;分析MIF mRNA、LRRK2 mRNA、UPDRS评分与帕金森病疾病分期的相关性。结果帕金森病患者MIF mRNA、LRRK2 mRNA、UPDR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疾病分期的增加MIF mRNA、LRRK2 mRNA、UPDRS评分亦明显更高(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IF mRNA、LRRK2 mRNA、UPDRS评分是影响帕金森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954,95%CI=1.354~3.564;OR=2.364,95%CI=1.523~4.654;OR=2.575,95%CI=1.654~5.654,P<0.05)。MIF mRNA、LRRK2 mRNA联合UPDRS评分诊断帕金森病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达到93.54%和85.45%,曲线下面积为0.897;MIF mRNA、LRRK2 mRNA、UPDRS评分的表达均与帕金森病患者病情分期密切相关(r=0.49、0.52、0.54,P<0.05)。结论MIF和LRRK2的高表达可作为诊断帕金森病的可靠血清标志物,且可检测MIF和LRRK2的表达及联合UPDRS评分对帕金森病疾病分期做出可靠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 LRRK2 UPDRS评分 帕金森病 疾病分期
下载PDF
纤维蛋白原与急性脑梗死患者脑白质疏松严重程度的相关研究
8
作者 杨家伟 汪晗 +3 位作者 陈蓝 曹晴 周永 朱向阳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2期17-20,48,共5页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脑白质疏松(LA)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收集2020年2-8月在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16例。采用Fazekas量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LA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根据Fazeka...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脑白质疏松(LA)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收集2020年2-8月在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16例。采用Fazekas量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LA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根据Fazekas总分将其分为轻度LA组114例(Fazekas总分0~2分)、中度LA组65例(Fazekas总分3~4分)、重度LA组37例(Fazekas总分5~6分)。单因素分析及有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纤维蛋白原、空腹血糖、高敏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与LA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三组患者的年龄、高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有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52,95%CI:1.026~1.079,P=0.000)、纤维蛋白原(OR=1.631,95%CI:1.073~2.479,P=0.022)是急性脑梗死患者LA严重程度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和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急性脑梗死LA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 脑白质疏松 急性脑梗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血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0
9
作者 郭啸鸣 曹志勇 +2 位作者 陆珍辉 丁妹 黄怀宇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7年第6期67-69,共3页
目的分析血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IB)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分别于患者开始治疗前检测其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 目的分析血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IB)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分别于患者开始治疗前检测其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时间(TT)、血浆FIB、D-二聚体(D-D)水平,并于治疗后90天复查时将出现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纳为观察组(45例),其余患者纳为对照组(15例)。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及ROC曲线评价上述指标对预测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价值。结果观察组脑梗死面积大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部位分布及治疗前NIHS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前观察组FIB、血Hcy、hs-CR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两组PT、APTT、TT、D-D差异无显著性(P>0.05)。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开始治疗前FIB、血Hcy、hs-CRP均是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根据回归分析结果建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评估模型,以该模型预测认知功能障碍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35(P<0.05),最佳截断值为232分。结果血HCY、hs-CRP、FIB水平是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检测上述指标并建立相应的风险评估模型,可能有助于防治认知功能障碍,提升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认知功能障碍 同型半胱氨酸 纤维蛋白原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9
10
作者 张珀璇 张丽华 +2 位作者 陈冬梅 冯新云 王丽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25-527,共3页
目的:评价在老年脑卒中患者中实施护理干预改善睡眠的效果。方法:将228例连续收治的新发脑卒中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除采取常规护理外,对干预组患者采取针对睡眠障碍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包括睡眠卫生教育、心理护理、认知行... 目的:评价在老年脑卒中患者中实施护理干预改善睡眠的效果。方法:将228例连续收治的新发脑卒中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除采取常规护理外,对干预组患者采取针对睡眠障碍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包括睡眠卫生教育、心理护理、认知行为疗法等。比较入院时和第4周时患者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觉醒次数、催眠药物使用情况,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睡眠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共有61.8%(141/228)的患者PSQI总分大于7分。治疗后干预组入睡时间减少,睡眠时间延长,觉醒次数减少,PSQI分量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结论:睡眠障碍在脑卒中患者中非常普遍。采取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的睡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睡眠障碍 护理 疗效
下载PDF
颈动脉狭窄及斑块性质与脑血流中微栓子信号的关系 被引量:11
11
作者 朱连海 黄怀宇 +2 位作者 汪芳 范松松 凌卓敏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14-414,共1页
颈动脉狭窄和脑血流中的微栓子信号均是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及斑块性质与脑血流中微栓子阳性率的关系进行分析。
关键词 微栓子信号 颈动脉狭窄 斑块性质 脑血流 独立危险因素 脑梗死患者 脑血管病 狭窄程度
下载PDF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与影像学特点 被引量:28
12
作者 顾晓苏 徐得恩 周永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1-114,共4页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临床与影像学特点。方法对17例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7例CVST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4.4岁,≤45岁的中青年患者12例(70.6%)。常见的临床症状:头痛15例(88.2%),癫痫发作5例(29.4%);...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临床与影像学特点。方法对17例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7例CVST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4.4岁,≤45岁的中青年患者12例(70.6%)。常见的临床症状:头痛15例(88.2%),癫痫发作5例(29.4%);体征:颈抵抗(+)8例(47.1%),视盘水肿4例(23.5%)。16例患者行腰穿CSF检查示压力增高15例,CSF细胞数和蛋白含量轻度增高分别为3例、4例。头颅CT检查显示CVST的直接征象3例(17.6%),间接征象10例(58.8%)。MRI检查显示CVST的表现15例(88.2%);MR静脉造影(MRV)检查有16例患者(94.1%)显示颅内静脉窦血流缺失或降低。经低分子肝素抗凝或合并肠溶阿司匹林、巴曲酶,以及脱水降颅压、抗感染等治疗后,基本痊愈+显著进步11例(64.7%),无变化4例(23.5%),死亡2例(11.8%)。结论 CVST大多为中青年发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头颅CT对CVST的诊断价值较低;而MRI和MRV诊断CVST的准确性高,能显示颅内静脉窦闭塞的表现。本病抗凝治疗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窦血栓形成 临床表现 MRI MR静脉造影
下载PDF
血清25-羟维生素D_(3)水平对老年首发脑梗死患者卒中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陆珍辉 郭啸鸣 +3 位作者 李新玲 曹志勇 朱连海 朱向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17期61-66,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_(3)[25(OH)D_(3)]对老年首发脑梗死患者卒中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70例老年首发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时评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分,随访6个月,于3...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_(3)[25(OH)D_(3)]对老年首发脑梗死患者卒中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70例老年首发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时评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分,随访6个月,于3个月时复测MoCA评分,6个月时评估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根据3个月时MoCA评分将患者分为早期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组和早期卒中后认知正常(Non-PSCI)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老年首发脑梗死患者早期PSCI的独立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25(OH)D_(3)水平对老年首发脑梗死患者早期PSCI的预测价值;根据血清25(OH)D_(3)截断值将患者分为低VD组与正常VD组,比较2组间早期PSCI发病率、MoCA评分差异。结果270例患者中,早期PSCI发病率高达60.37%(163/270)。血清25(OH)D_(3)水平(OR=0.834,95%CI为0.766~0.907,P<0.001)是老年首发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PSCI的独立影响因素,女性患者血清25(OH)D_(3)水平与脑梗死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关联强度大于男性患者。血清25(OH)D_(3)预测老年首发脑梗死患者早期PSCI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51(P<0.05),最佳截断值为23.17 ng/mL。低VD组早期PSCI发病率高于正常VD组,MoCA评分低于正常V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水平血清25(OH)D_(3)是老年首发脑梗死患者早期PSCI的独立保护性因素。血清25(OH)D_(3)水平会影响老年首发脑梗死患者卒中后认知功能,且对老年女性卒中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要大于老年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25-羟维生素D_(3) 老年人 脑梗死 认知功能 卒中后认知障碍
下载PDF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复发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周永 郭啸鸣 +3 位作者 李胜利 朱向阳 董政协 黄怀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2509-2511,共3页
目的:评估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复发的特点及与复发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BPPV的诊断依据体位变动诱发短暂眩晕的临床特点结合变位试验。根据受累半规管的类型选择合适的管石复位法(CRP)治疗。对治愈的患者进行长期随访,... 目的:评估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复发的特点及与复发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BPPV的诊断依据体位变动诱发短暂眩晕的临床特点结合变位试验。根据受累半规管的类型选择合适的管石复位法(CRP)治疗。对治愈的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如出现特征性短暂发作性眩晕且变位试验阳性则认为复发。观察复发的特点.计算复发率,并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的方法分析影响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220例BPPV患者.随访1-42个月,平均(13.1±10.7)个月。复发率为20.9%(46/220),65.2%(30/46)的首次复发发生在6个月内。首次复发的部位累及相同半规管的有15例(32.6%),累及同侧不同半规管的有21例(45.7%),累及对侧或两侧的有10例(21.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天数(OR1.032,95%CI 1.009-1.055.P=0.006)、CRP次数(OR1.587,95%CI 1.104-2.279,P=0.013)和外伤史(OR3.687,95%CI 1.196-11.363.P=0.023)是影响BPPV复发的因素。病程〉3d较病程≤3d(OR2.791,95%CI 1.215-6.410,P=0.016).病程〉7d较病程≤7d(OR3.834,95%CI 1.801-8.158,P〈0.001)的患者均更易复发。结论:BPPV患者在CRP治愈后复发率较高。大部分复发累及同侧不同半规管和对侧,对于复发的患者必须反复仔细行变位试验检查两侧的各个半规管。及早诊断并给予有效的CRP治疗可能有利于减少BPPV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 管石复位法 预后 复发 危险因素
下载PDF
Lp-PLA2、MCP-1和MSE与老年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急性脑梗死患者短期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5
15
作者 万莹 任珏辉 +1 位作者 杨敏 黄国祥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7-240,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Lp-PL)A2、血清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微栓子信号(MSE)与老年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型急性脑梗死(AIS)患者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12例LAA型AIS老年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将老...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Lp-PL)A2、血清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微栓子信号(MSE)与老年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型急性脑梗死(AIS)患者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12例LAA型AIS老年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将老年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122例)和预后不良组(90例),对比两组外周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C反应蛋白(CRP)、脑钠肽(BNP)、同型半胱氨酸(Hcy)、Lp-PLA2和MCP-1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MSE的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LAA型AIS老年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CP-1、Lp-PLA2水平、MSE与LAA型AIS患者预后相关性。结果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TC、TG、BUN、Scr、CRP、BNP和Hcy明显升高(P<0.05),LVEF明显降低(P<0.05)。预后良好组血清Lp-PLA2、MCP-1水平、MSE阳性率均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血清Lp-PLA2、MCP-1和MSE均与mRS呈正相关(r=0.359、0.307和0.215,P<0.05)。Lp-PLA2和MCP-1预测LAA型AIS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1(95%CI:0.364~0.951)和0.803(95%CI:0.271~0.806),血清Lp-PLA2255.30μg/L、MCP-1263.25 pg/ml界值下预测LAA型AIS患者预后不良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16%和81.64%、64.61%和71.5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p-PLA2、MCP-1和MES均为影响LAA型AIS老年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预后不良LAA型AIS老年患者血清Lp-PLA2和MCP-1水平明显增高,MSE阳性率增高,血清Lp-PLA2和MCP-1可有效预测LAA型AIS老年患者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动脉粥样硬化 急性脑梗死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 微栓子信号
下载PDF
管石复位法治疗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短期和长期效果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永 李胜利 +3 位作者 郭啸鸣 朱向阳 董政协 黄怀宇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27-830,共4页
目的分析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特点,观察管石复位法(CRP)治疗BPPV的短期和长期疗效。方法 232例神经内科门诊连续就诊的BPPV患者,年龄20~89岁,平均55.4±14.7岁,女性占66.4%(154/232),病程2h^8m,平均11.8±26.6d。B... 目的分析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特点,观察管石复位法(CRP)治疗BPPV的短期和长期疗效。方法 232例神经内科门诊连续就诊的BPPV患者,年龄20~89岁,平均55.4±14.7岁,女性占66.4%(154/232),病程2h^8m,平均11.8±26.6d。BPPV的诊断依据临床表现结合变位试验。根据受累半规管的类型选择合适的CRP,包括改良Epley法、Barbecue翻滚法和Gufoni法。评估了疗效和安全性,长期随访观察了复发率及影响因素。结果 232例BPPV患者中,受累部位在后半规管(PC-BPPV)、外半规管(HC-BPPV)、前半规管和多个半规管分别为68.5%、26.7%、0.9%和3.9%,主观性BPPV占5.2%。首次就诊治愈率83.2%,1w治愈率93.5%。PC-BPPV、HC-BPPV和多个半规管BPPV分别平均接受了1.5±1.0、2.4±1.4和5.4±1.5次CRP(F=62.242,P<0.001)。26.3%的患者治疗成功后仍有头昏。长期随访20.6%的患者复发,13.1%发生于6m内,年龄、病程和外伤史可能是影响复发的因素。CRP过程中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但有5.2%的患者发生了耳石部位转换。结论 BPPV多累及后半规管,但HC-BPPV的发病率可能被低估;CRP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外半规管和多个半规管受累时需更多的CRP次数;长期随访BPPV有较高的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 管石复位法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科拉奇分析法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在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中的应用及其对Barratt评分和MOAS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黄俭 程小伟 +1 位作者 朱向阳 李新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60-365,共6页
目的探究科拉奇分析法(Colaizzi)联合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behavior therapy,CBT)在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接受治疗的126例NSSI青少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63... 目的探究科拉奇分析法(Colaizzi)联合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behavior therapy,CBT)在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接受治疗的126例NSSI青少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CBT干预,观察组则采用Colaizzi分析法联合CBT干预。评估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自伤行为、外显攻击行为、生活应激事件、健康相关危险行为、家庭的亲密度和适应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自伤功能评定量表(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selfmutilation,FASM)行为问卷评分、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dified overt aggression scale,MOAS)言语、财产、自身和体力攻击评分、Barratt冲动性量表(Barratt impulsiveness scale,BIS)、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dolescent self-rating life events check list,ASLEC)和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问卷(adolescent health related risk behavior inventory,AHRBI)评分均明显下降;而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family adaptability and cohesion scale,FACES II-CV)功能问卷评分明显上升,且观察组改变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青少年NSSI患者采用Colaizzi分析法联合CBT疗法能显著降低患者自伤行为、生活应激事件等发生率,改善其攻击性和冲动性,提高家庭亲密度,该种心理干预措施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拉奇分析法 认知行为疗法 非自杀性自伤行为 青少年 心理干预
下载PDF
不同炎症反应在脑梗死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表达及意义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丁妹 曹志勇 +1 位作者 李胜利 陈蓝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0-284,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炎症因子在脑梗死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64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TIA组)、58例脑梗死患者(CI组)以及50例健康人员(NC组),分析并统计3组受试对象炎症因子表达情况。结果 CI组MMP-9(83.14±9.27)... 目的探讨不同炎症因子在脑梗死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64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TIA组)、58例脑梗死患者(CI组)以及50例健康人员(NC组),分析并统计3组受试对象炎症因子表达情况。结果 CI组MMP-9(83.14±9.27)μg/L、NF-κB(36.88±6.27)%、IL-33(71.63±4.83)ng/m L及hs-CRP(12.57±1.29)mg/L,TIA组分别为(29.17±4.54)μg/L、NF-κB(31.20±5.97)%、IL-33(104.59±8.27)ng/m L及hs-CRP(6.23±1.04)mg/L,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6、P=0.032、P=0.025和P=0.00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C、MMP-9、IL-33及hs-CRP为CI的独立危险因素。TC、hs-CRP为TIA的独立危险因素。MMP-9+IL-33+hs-CRP预测CI发生的AUC为0.859(95%CI:0.751~0.911),显著高于MMP-9(AUC为0.711,95%CI:0.649~0.824)、IL-33(AUC为0.698,95%CI:0.659~0.855)和hs-CRP(AUC为0.705,95%CI:0.671~0.848)的诊断效能(Z=9.267、11.553和10.234,均P=0.000)。结论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存在炎症因子表达差异,MMP-9、IL-33及hsCRP联合检测对CI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炎症因子
下载PDF
优质营养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疗效观察及对其生活质量影响 被引量:35
19
作者 张丽华 姚凯锋 夏陈云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7年第1期119-121,共3页
目的观察优质营养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疗效及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2月因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来我院进行诊治的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两组均于入院48 h内留置鼻饲管行肠... 目的观察优质营养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疗效及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2月因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来我院进行诊治的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两组均于入院48 h内留置鼻饲管行肠内营养干预,对照组配制流食,经胃管注入,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肠内营养制剂,比较两组患者不同营养护理模式下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后血液营养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并发症3例,明显少于对照组出现的并发症17例,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为(2.57±0.64)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48±1.0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经不同营养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吞咽困难均有所改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2.9%,观察组吞咽困难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优质营养制剂的支持护理模式干预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患者吞咽困难得到良好的恢复,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优于常规流食的肠内营养干预模式,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干预 肠内营养制剂 脑卒中 吞咽障碍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经颅多谱勒动态监测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颅内微栓子的干预治疗作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蓝 顾承志 +1 位作者 汪芳 黄怀宇 《河北中医》 2018年第5期706-709,共4页
目的通过经颅多普勒(TCD)动态监测微栓子信号(MES)观察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对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干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102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经TCD检测其中MES阳性者40例,阴性者62例,分别按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MES阳性对照组(19例... 目的通过经颅多普勒(TCD)动态监测微栓子信号(MES)观察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对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干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102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经TCD检测其中MES阳性者40例,阴性者62例,分别按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MES阳性对照组(19例)及阴性对照组(32例)均予西医常规治疗;MES阳性治疗组(21例)及阴性治疗组(30例)均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各组均治疗14 d,均于治疗后第2、7、15、90 d时采用TCD动态监测MES变化情况。结果 MES阳性治疗组治疗后第2、7、15、90 d时MES消失率高于对照组同期水平(P<0.05);MES阴性治疗组治疗后第2、7、15、90 d时MES出现率低于对照组同期水平(P<0.05)。结论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可明显抑制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颅内微栓子的形成,对急性缺血性卒中具有很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缺血 脑梗死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经颅 中成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