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静脉泵注丙泊酚氯胺酮麻醉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3
1
作者 邢春花 严美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8期497-497,共1页
关键词 小儿 静脉泵注 丙泊酚 氯胺酮 麻醉 临床观察
下载PDF
经典非转流原位肝脏移植术的麻醉管理 被引量:2
2
作者 邢春花 严红星 金云霞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2期850-851,共2页
关键词 原位肝脏移植术 麻醉管理 非转流 缺血一再灌注损伤 脏移植手术 内环境紊乱 肝病患者 移植肝脏 脏器功能 麻醉处理
下载PDF
脊柱外科术中和术后应用氨甲环酸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6
3
作者 翟荣华 佘勇军 屈文平 《临床骨科杂志》 2019年第5期546-549,共4页
目的评价术中静脉注射联合术后持续滴注氨甲环酸在脊柱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全身麻醉下行脊柱手术的75例患者随机分为术中单次注射联合术后滴注氨甲环酸组(B+I组,37例)和术中单次注射氨甲环酸组(B组,38例)。两组患者均于... 目的评价术中静脉注射联合术后持续滴注氨甲环酸在脊柱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全身麻醉下行脊柱手术的75例患者随机分为术中单次注射联合术后滴注氨甲环酸组(B+I组,37例)和术中单次注射氨甲环酸组(B组,38例)。两组患者均于麻醉诱导后静脉注射氨甲环酸1g。B+I组患者则于术中持续泵注氨甲环酸0.5g(10g/L,25ml/h),并于术毕静脉滴注氨甲环酸0.5g(1g/L,250ml/h)。记录两组患者术中补液量、术中出血量、术中红细胞输注例数、术中红细胞输注量及不同红细胞输注量例数。同时记录患者返回病房后24h引流量及术后1、2、4、8、12、16、20、24h累计引流量。结果 74例完成本研究,最终每组各纳入37例。术中补液量、术中出血量、术中红细胞输注量、术中红细胞输注例数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不同红细胞输注量例数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返回病房后24h引流量及术后1、2、4、8、12、16、20、24h累计引流量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红细胞输注例数、红细胞输注量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静脉注射联合术后持续滴注氨甲环酸并未较术中单次注射氨甲环酸提供更好的止血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脊柱外科手术 失血量 围术期输血
下载PDF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对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患者的麻醉效果 被引量:5
4
作者 刘朋 邢春花 +1 位作者 翟荣华 成翔燕 《交通医学》 2021年第1期60-61,64,共3页
目的:观察丙泊酚与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对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患者86例,其中2017年1月—2018年6月43例为对照组,2018年7月—2019年12月43例为观察组。对照组使用静脉与吸入复合麻醉,观察组使... 目的:观察丙泊酚与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对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患者86例,其中2017年1月—2018年6月43例为对照组,2018年7月—2019年12月43例为观察组。对照组使用静脉与吸入复合麻醉,观察组使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复合麻醉。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在T1、T2、T3、T4时间点,观察组患者HR及MAP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7.61±1.15 min,拔管时间8.25±1.64 min,住院时间7.55±2.12 d,分别短于对照组的15.33±1.86 min,17.98±2.07 min和12.36±2.48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4 h、8 h及12 h的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30%,低于对照组的2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使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复合麻醉,能有效稳定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缩短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瑞芬太尼 复合麻醉 腹腔镜 卵巢囊肿切除术
下载PDF
导致麻醉期低体温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4
5
作者 金云霞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第22期3018-3019,共2页
目的:探讨导致麻醉期低体温发生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择60例麻醉期低体温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1∶1比例选择60例同期体温正常的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术中输液输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室温度、麻醉方式等的差异... 目的:探讨导致麻醉期低体温发生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择60例麻醉期低体温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1∶1比例选择60例同期体温正常的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术中输液输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室温度、麻醉方式等的差异。结果:低体温组患者平均年龄(57.56±14.34)岁、术中输液输血量(2 645.54±463.22)ml、手术时间(2.96±1.34)h高于体温正常组的(46.56±13.23)岁、(1 534.56±359.45)ml、(1.98±0.67)h(P<0.05);手术室温度(21.98±0.78)℃低于体温正常组的(23.09±0.87)℃(P<0.05);低体温组实施全麻方式60.00%高于体温正常组的25.00%(P<0.05),是导致麻醉期低体温的相关因素。结论:低体温是手术麻醉期常见并发症之一,对患者预后有不良影响,应该强调手术麻醉期间的体温监测,实施相应措施减少或避免低体温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期 低体温 相关因素 预防措施
下载PDF
三种镇痛方法在前列腺电汽化切除术后的应用比较
6
作者 胡娟 严美新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20期2461-2461,共1页
关键词 前列腺电汽化切除 镇痛方法 切除术后 反复出血 术后早期 膀胱痉挛 临床观察 术后病人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静脉麻醉复合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中的应用
7
作者 胡娟 《智慧健康》 2023年第5期98-102,共5页
目的 探讨上肢骨折手术患者采取右美托咪定静脉麻醉复合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抽选2020年1月-2022年1月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上肢骨折患者6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划分对照组(2... 目的 探讨上肢骨折手术患者采取右美托咪定静脉麻醉复合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抽选2020年1月-2022年1月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上肢骨折患者6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划分对照组(2020年1月-2020年12月,30例)与观察组(2021年1月-2022年1月,3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取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采取右美托咪定静脉麻醉复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监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期间不同时间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水平变化,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质量(麻醉起效用时、完全阻滞用时、维持镇痛用时),观察统计各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总概率。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指标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麻醉10min、30min及手术结束时,观察组患者血压高于对照组,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各时间节点血氧饱和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起效及完全阻滞用时均短于对照组,维持镇痛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总概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临床开展上肢手术期间,首选右美托咪定静脉麻醉复合臂丛神经阻滞,具有较好麻醉质量,同时对患者血压、心率等影响低,安全性高,值得运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静脉麻醉 臂丛神经阻滞 上肢手术
下载PDF
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麻醉处理体会
8
作者 邢春花 《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5期434-435,共2页
心脏瓣膜疾病是由于瓣膜功能失常所致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心功能较差以及长期的心脏用药,使得此类患者的麻醉处理具有其独特之处,本院2004年1月~2005年12月共行心脏瓣膜置换术麻醉16例,现总结如下。
关键词 心脏瓣膜置换术 麻醉
下载PDF
丙泊酚联合氟比洛酚酯对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效果的临床观察
9
作者 严红星 邢春花 《工企医刊》 2008年第6期3-5,共3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氟比洛酚酯在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ASA1-2级无痛人工流产患者100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50例,A组静注芬太尼1ug/kg,B组静注氟比洛酚酯50mg,然后2组患者静注丙泊酚2mg/kg,注药速度5ml~8ml/min,待患者入...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氟比洛酚酯在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ASA1-2级无痛人工流产患者100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50例,A组静注芬太尼1ug/kg,B组静注氟比洛酚酯50mg,然后2组患者静注丙泊酚2mg/kg,注药速度5ml~8ml/min,待患者入睡开始手术。术中根据患者反应每次追加丙泊酚30mg~50mg至手术结束。观察MAP,HR和SPO2变化,观察2组患者的镇痛情况,术后宫缩痛情况,记录丙泊酚的总量,清醒时间,清醒后离院时间,观察术中呼吸抑制及随访术后6小时内恶心、呕吐和头晕情况。结果:2组患者术中安静,镇痛效果好,术后宫缩痛轻,用药后MAP、HR和SPO2均呈一过性下降(P<0.05),术毕清醒均较快,B组清醒时间及清醒后离院时间均短于A组(P<0.05),B组呼吸抑制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1),术后6小时内恶心、呕吐发生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小时内B组头晕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氟比洛酚酯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效果确切,术中、术后并发症少,患者苏醒快,苏醒室停留时间缩短,是较为理想的麻醉配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流产 丙泊酚 氟比洛酚酯 芬太尼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滴鼻在儿科临床镇静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3
10
作者 邬冬云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36期192-195,共4页
右美托咪定(DEX)是一种咪唑类化合物,也是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对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有高度的特异性和选择性,可产生镇静、抗焦虑以及镇痛作用。目前,临床关于DEX在儿科临床镇静中的研究逐渐增多,尤其是经鼻给药,由于其无创性而更易被小... 右美托咪定(DEX)是一种咪唑类化合物,也是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对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有高度的特异性和选择性,可产生镇静、抗焦虑以及镇痛作用。目前,临床关于DEX在儿科临床镇静中的研究逐渐增多,尤其是经鼻给药,由于其无创性而更易被小儿接受。虽然已有大量研究证实DEX的“超说明书”用法是有效的,但其在小儿中的应用范围以及安全有效剂量范围仍无具体标准,现将DEX滴鼻在儿科临床镇静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滴鼻 小儿 镇静
下载PDF
术前认知功能损伤对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手术术后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
11
作者 佘勇军 屈文平 +2 位作者 胡娟 刘龙 马丽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4期17-20,共4页
评价术前认知功能损伤与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术后远期生活质量的关联。方法:取样2011.10-2015.3月入院行全麻下肢骨科手术老年患者中211例,年龄≥65岁,BMI19~24kg/m2,ASAⅠ-Ⅲ级。根据Mini-Cog量表测试结果,分为2组:术前认知功能正常组(N组... 评价术前认知功能损伤与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术后远期生活质量的关联。方法:取样2011.10-2015.3月入院行全麻下肢骨科手术老年患者中211例,年龄≥65岁,BMI19~24kg/m2,ASAⅠ-Ⅲ级。根据Mini-Cog量表测试结果,分为2组:术前认知功能正常组(N组,n=173)和术前认知功能损伤组(I组,n=38)。两组患者均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价,并随访3年评估生存状况。结果:与N组对比,I组术后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活力、社会功能与及精神健康6个维度下降更明显(P<0.05);且患者术后3年死亡率升高(P<0.05)。结论:术前认知功能损伤影响老年患者骨科术后远期生活质量及生存率,应早筛查早干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认知功能损伤 骨科手术 生活质量 生存率
下载PDF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对肝癌患者出血量和血气指标的影响
12
作者 金云霞 邢春花 +2 位作者 佘勇军 马丽娟 邬冬云 《智慧健康》 2024年第7期158-160,共3页
目的 探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对肝癌患者出血量和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3年5月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实验组采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LCVP)技术,... 目的 探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对肝癌患者出血量和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3年5月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实验组采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LCVP)技术,对照组采用正常中心静脉压(CVP)技术,比较分析两组出血量和手术开始时(T1)、切肝结束时(T2)、手术结束时(T3)的动脉血气指标。结果 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均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pH值、碱剩余(BE)、碳酸氢根(HCO3)在T2、T3时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肝癌患者手术中,应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能有效控制术中出血量和改善血气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 肝癌 出血量 血气指标
下载PDF
关节腔注射药物与髂筋膜阻滞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13
作者 林孜颖 邢春花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2期108-111,共4页
目的比较关节腔注射药物与髂筋膜阻滞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95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镇痛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8例)和研究组(47例)。对照组行髂筋... 目的比较关节腔注射药物与髂筋膜阻滞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95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镇痛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8例)和研究组(47例)。对照组行髂筋膜阻滞镇痛,研究组行关节腔注射药物镇痛。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结果术后,两组的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及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均高于术前,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12、24、48 h,两组静息状态和运动状态下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运动状态下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术后1、12、24、48 h,两组静息状态下的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4、8、12周,两组的髋关节活动度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关节腔注射药物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患者的镇痛效果优于髂筋膜阻滞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髂筋膜阻滞 关节腔注射 镇痛效果
下载PDF
布托啡诺复合局麻药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6
14
作者 翟荣华 刘朋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68-969,共2页
目的研究布托啡诺复合利多卡因和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上肢手术患者4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0.06%布托啡诺+1%利多卡因+0.375%左旋布比卡因20 ml,B组:1%利多卡因+0.375%左旋布比卡因20 ml。... 目的研究布托啡诺复合利多卡因和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上肢手术患者4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0.06%布托啡诺+1%利多卡因+0.375%左旋布比卡因20 ml,B组:1%利多卡因+0.375%左旋布比卡因20 ml。分别记录两组麻醉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镇痛持续时间,同时采用VAS评分评价镇痛效果。结果 A组镇痛持续时间明显长于B组(P<0.05)。A组麻醉后4、6、8 h静息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布托啡诺复合利多卡因和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能够延长麻醉镇痛持续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托啡诺 利多卡因 左旋布比卡因 臂丛神经阻滞
下载PDF
不同剂量地佐辛对人工流产术镇痛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翟荣华 佘勇军 邢春花 《江西医药》 CAS 2013年第1期53-55,共3页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地佐辛对人工流产术镇痛效应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拟行人工流产术初孕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D1组:0.1mg/kg地佐辛复合异丙酚组;D2组:0.15mg/kg地佐辛复合异丙酚组;P组(对照组):单纯异丙酚组。分别观察记...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地佐辛对人工流产术镇痛效应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拟行人工流产术初孕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D1组:0.1mg/kg地佐辛复合异丙酚组;D2组:0.15mg/kg地佐辛复合异丙酚组;P组(对照组):单纯异丙酚组。分别观察记录每组麻醉前(T0)、宫口扩张后(T1)、宫腔负压吸引时(T2)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流动力学数值变化,并记录每组异丙酚用量、苏醒时间、苏醒后30min宫缩痛VAS评分评价镇痛效果。结果与P组相比,D1组和D2组T1、T2时间点MAP、HR数值变化、异丙酚用量、苏醒后30min宫缩痛VA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P组相比D1组苏醒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而D2组苏醒时间长于P组和D1组(P<0.05);D1组与D2组苏醒后30min宫缩痛V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麻醉前后各项观察指标组间比较变化趋势相一致。结论 0.1mg/kg地佐辛复合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确切,不影响苏醒时间,是最适宜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佐辛 人工流产术 镇痛效应 药物剂量
下载PDF
地塞米松联合昂丹司琼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6
作者 佘勇军 纪木火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7期1072-1073,共2页
目的比较地塞米松联合昂丹司琼与单独使用地塞米松或昂丹司琼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方法 144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成4组,每组36例。分别予地塞米松联合昂丹司琼(A组)、地塞米松(B组)、昂丹司琼(C... 目的比较地塞米松联合昂丹司琼与单独使用地塞米松或昂丹司琼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方法 144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成4组,每组36例。分别予地塞米松联合昂丹司琼(A组)、地塞米松(B组)、昂丹司琼(C组)治疗和生理盐水(对照组,D组),观察术后48 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 A、B、C组与D组比较术后48 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与B、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地塞米松、昂丹司琼及地塞米松联合昂丹司琼均能有效预防恶心呕吐发生,但地塞米松联合昂丹司琼的疗效优于单独应用昂丹司琼或地塞米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昂丹司琼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恶心 呕吐
下载PDF
地佐辛对臂丛神经阻滞镇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屈文平 胡娟 翟荣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8期30-31,共2页
目的研究地佐辛复合利多卡因和左布比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镇痛效果。方法 8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各40例。A组采用5 mg地佐辛+1%利多卡因+0.25%左布比卡因30 ml麻醉,B组采用1%利多卡因... 目的研究地佐辛复合利多卡因和左布比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镇痛效果。方法 8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各40例。A组采用5 mg地佐辛+1%利多卡因+0.25%左布比卡因30 ml麻醉,B组采用1%利多卡因+0.25%左布比卡因30 ml麻醉。记录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麻醉不良反应,并比较。结果 A组麻醉维持时间(16.46±3.24)h明显长于B组(8.62±2.48)h(P〈0.05);两组麻醉起效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利多卡因和左布比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能延长麻醉维持时间,临床上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佐辛 利多卡因 左布比卡因 臂丛神经阻滞 镇痛效果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局麻监测处理体会 被引量:2
18
作者 严美新 纪木火 《江西医药》 CAS 2009年第8期803-804,共2页
目的总结经皮椎体成形术局麻监测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8例患者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患者手术顺利。结论麻醉监测在经皮锥体成形术效果良好。
关键词 PVP 局麻 监测
下载PDF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门诊无痛胃镜检查58例分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屈文平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1期7720-7721,共2页
关键词 胃镜检查 二异丙酚 哌啶类
下载PDF
丁丙诺啡复合局麻药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严美新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9期4466-4467,共2页
目的:探讨丁丙诺啡复合局麻药用于臂丛神经阻滞对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40例各类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组)和对照组(组),组丁丙诺啡3μg/kg+2%利多卡因10 ml+0.75%布比卡因10 ml,组利多卡因10 ml+0.75%布比卡因10 ml,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丁丙诺啡复合局麻药用于臂丛神经阻滞对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40例各类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组)和对照组(组),组丁丙诺啡3μg/kg+2%利多卡因10 ml+0.75%布比卡因10 ml,组利多卡因10 ml+0.75%布比卡因10 ml,比较两组的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阻滞不全比例、镇痛持续时间。结果:两组在起效时间和痛觉完全消失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组镇痛时间比组明显延长,经t检验,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组术后有超过半数需要肌注杜冷丁止痛,而组仅2例术后应用杜冷丁。结论:丁丙诺啡复合局麻药用于臂丛神经阻滞能够延长麻醉维持时间,对术后镇痛有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丙诺啡 麻醉 局部 臂丛 神经传导阻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