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析内镜监测下引导行支架置入与胃肠减压术对直肠癌合并肠梗阻的治疗效果与对消化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吕婧 朱媛媛 +2 位作者 田晓锋 江晓晖 周晓梅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3期300-304,共5页
目的比较内镜引导下行支架置入与胃肠减压术对直肠癌合并肠梗阻的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消化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将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78例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根据肠梗阻解除方法不同将患... 目的比较内镜引导下行支架置入与胃肠减压术对直肠癌合并肠梗阻的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消化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将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78例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根据肠梗阻解除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内镜引导下行支架置入术治疗)和B组(胃肠减压术治疗),每组39例。记录患者肠梗阻治疗效果、肿瘤根治效果、并发症及生活质量情况,并进行两组间统计比较。结果A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胃管引流量和气液平面消失时间为(19.12±7.54)h、(138.50±37.26)mL、(6.84±2.03)d,均显著低于B组[(60.03±22.76)h、(457.71±98.35)mL、(12.40±3.51)d],而腹围缩小率、每日排便次数和肠道清洁程度评分(72.73±16.08)%、(2.39±1.64)次、(1.84±0.55)分,均显著高于B组[(58.84±19.02)%、(1.25±1.10)次、(1.17±0.6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肿瘤一期切除吻合率为92.31%,显著高于B组(71.79%),而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及围术期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6±0.87)d、(10.60±4.05)d、10.26%,均显著低于B组[(4.79±0.95)d、(14.07±3.63)d、3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6个月QLQ-C30量表各领域得分均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A组肠梗阻复发率和吻合口狭窄率为2.56%、5.13%,显著低于B组(20.51%、25.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肿瘤复发及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胃肠减压术相比,内镜引导下支架置入可有效解除直肠癌所致的肠梗阻,避免急诊手术,提高一期吻合率,促进术后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肠梗阻 内镜 支架置入术 胃肠减压术
下载PDF
直肠系膜脂肪面积与中低位直肠癌异时性肝转移的关系
2
作者 王勇 杨彦松 +2 位作者 李鼎 邱永娟 张明珠 《肿瘤影像学》 2024年第2期186-193,共8页
目的:探讨直肠系膜脂肪面积(mesorectal fat area,MFA)与中低位直肠癌异时性肝转移(metachronous liver metastasis,MLM)的关系。方法:回顾并纳入2016年12月—2019年12月于南通市肿瘤医院行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目的:探讨直肠系膜脂肪面积(mesorectal fat area,MFA)与中低位直肠癌异时性肝转移(metachronous liver metastasis,MLM)的关系。方法:回顾并纳入2016年12月—2019年12月于南通市肿瘤医院行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MRI)的260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以入组者行直肠癌根治术为随访起始时间,2022年12月31日为随访截止时间,平均随访(51.5±13.9)个月,随访期间31例发生MLM,229例无MLM。由2名阅片者独立重新判读HR-MRI影像学征象,在肿瘤最大截面的T2加权成像(T2-weighted imaging,T2WI)斜轴位图像上沿直肠系膜筋膜(mesorectal fascia,MRF)进行勾画,获得MFA。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χ^(2)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检验比较两组患者间的临床基线资料、HR-MRI影像学征象和MFA的差异。采用COX回归分析筛选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发生MLM的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法分析MLM危险因素的预后作用。结果:MLM组较无MLM组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异常率高[17(54.8%)vs 83(36.2%),P=0.046],HR-MRI上的N分期(HR-MRI reported N stage,mrN stage)高[17(54.8%)vs 81(35.4%),P=0.036],HR-MRI上的壁外血管侵犯(HR-MRI reported extramural vascular invasion,mrEMVI)阳性率高[14(45.2%)vs 54(23.6%),P=0.010],MFA值小(9.34±3.77 vs 11.43±5.13,P=0.008)。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mrN stage阳性、mrEMVI阳性、MFA<14.6 cm2和术前未进行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nCRT)是直肠癌根治术后发生MLM的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mrN stage阳性组、mrEMVI阳性组、MFA<14.6 cm^(2)组的无MLM生存率均显著低于其对应组,而无MLM生存率在是否接受nCRT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rN stage阳性、mrEMVI阳性、低MFA和术前未进行nCRT是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直肠癌根治术后发生MLM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直肠系膜脂肪面积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 异时性肝转移
下载PDF
原发性小肠肿瘤52例临床分析
3
作者 曹广鑫 田晓锋 +1 位作者 江晓晖 王鼎 《交通医学》 2022年第4期416-417,共2页
目的:总结原发性小肠肿瘤的发生部位、病理类型、临床表现、手术方式、非计划再手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原发性小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2例原发性小肠肿瘤中间质瘤24例,发生于空肠和回肠16例,十二指肠8例;高度危险度20例,... 目的:总结原发性小肠肿瘤的发生部位、病理类型、临床表现、手术方式、非计划再手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原发性小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2例原发性小肠肿瘤中间质瘤24例,发生于空肠和回肠16例,十二指肠8例;高度危险度20例,低度危险度4例。腺癌19例,均发生于十二指肠,其中降部16例。淋巴瘤5例,均位于空肠和回肠。腺瘤1例,小细胞癌1例,脂肪瘤1例,肉瘤1例,均发生在十二指肠。原发性小肠肿瘤临床症状依次为腹痛、腹胀34例,消化道出血21例,腹部包块11例,腹泻2例,肠梗阻、肠穿孔各1例。2例非计划再手术原因分别为小肠吻合口出血和小肠系膜断端渗血,经再次手术后顺利出院。结论:原发性小肠肿瘤较少见,大多早期无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漏诊误诊率高,怀疑时及时行小肠CT、MRI、小肠镜、胶囊内镜、小肠造影等检查。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术中应仔细操作,减少非计划再手术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小肠肿瘤 十二指肠肿瘤切除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十二指肠肠段切除 非计划再手术
下载PDF
根治术切除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的安全性分析
4
作者 陈铁 江晓晖 +3 位作者 吴金东 张学良 王鼎 李阳成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69-874,共6页
目的:探讨根治术切除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的安全性分析。方法:选择2019年0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接受D2根治术联合HIPEC治疗的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146例的临床数据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描述全部患者在围手术期不良... 目的:探讨根治术切除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的安全性分析。方法:选择2019年0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接受D2根治术联合HIPEC治疗的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146例的临床数据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描述全部患者在围手术期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情况。分析接受D2根治术联合HIPEC治疗的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安全性的影响因素。结果:146例患者之中,共有64例患者(43.84%)在围手术期之内出现81例次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事件,其中以低白蛋白血症和贫血的数量最多,分布为32例(39.51%),21例(25.93%)。全部不良反应事件分级中,以1级的数量最多,共55例(37.67%)。全部不良反应事件患者均经过对症治疗后缓解,未对后续治疗构成影响。单因素分析结果中,年龄、神经侵犯情况不同的患者的围手术期不良反应事件分级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大于60岁(β’=0.651)、肿瘤发生神经侵犯(β’=0.183)的患者在围手术期具有更高的不良反应事件分级(P<0.05)。结论: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在接受D2根治术联合HIPEC治疗后的围手术期内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风险,但各项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尚在可接受范围之内,手术医师对于年龄高于60岁以及肿瘤侵犯神经的患者需要给予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热灌注化疗 胃癌 根治术 安全性 淋巴结清扫 神经侵犯
下载PDF
DCE-MRI定量参数联合高分辨率T2WI预测直肠腺癌病理N分期的价值 被引量:4
5
作者 杨彦松 李君 +4 位作者 张明珠 邱永娟 王勇 李鼎 张益飞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59-467,共9页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DCE-MRI)定量参数联合高分辨率MRI(HR-MRI)征象预测直肠腺癌病理N分期(pN)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将2019年1月-2021年9月在本院行DCE-MRI和HR-MRI且术后病理证实为直肠腺癌的98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62例、女36例;...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DCE-MRI)定量参数联合高分辨率MRI(HR-MRI)征象预测直肠腺癌病理N分期(pN)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将2019年1月-2021年9月在本院行DCE-MRI和HR-MRI且术后病理证实为直肠腺癌的98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62例、女36例;平均年龄(64.9±8.3)岁;术后病理结果显示41例直肠腺癌患者有淋巴结转移和或癌结节(pN1~pN2组),57例无淋巴结转移和癌结节(pN0组)。由2位阅片者独立分析HR-MRI表现并测量病灶的DCE-MRI定量参数。比较两组间临床危险因素、HR-MRI征象及DCE-MRI定量参数值的差异,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预测pN1~pN2的独立风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各项风险因素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直肠腺癌pN分期的预测效能。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参数和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直肠腺癌pN分期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相较于pN0组,pN1~pN2组中患者年龄更低[(62.9±9.1)vs.(66.4±7.4)岁,P=0.038],血清CEA浓度异常率更高[19(46.3%)vs.12(21.1%),P=0.008],MRI-T分期为T3期患者的比例更高[27(65.9%)vs.22(38.6%),P=0.008],MRI-N分期为N1~N2期患者的比例更高[26(63.4%)vs.12(21.1%),P<0.001]、直肠系膜/筋膜(MRF)受累阳性率更高[10(24.4%)vs.4(7.0%),P=0.015]、壁外血管侵犯(EMVI)阳性率更高[16(39.0%)vs.8(14.0%),P=0.005]、K_(trans)值更低[0.242(0.177,0.317)vs.0.378(0.291,0.547)min^(-1),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CEA升高、MRI N1~N2期和K_(trans)<0.298 min^(-1)是直肠腺癌pN1~pN2的独立预测因素[OR值分别为3.143、5.571和0.167,P分别为0.037、0.001和<0.001]。血清CEA浓度升高、MRI N1~N2期联合K_(trans)<0.298 min^(-1)的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pN1~pN2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39(95%CI:0.761~0.917),敏感度为90.2%、特异度为61.4%。与单变量(CEA浓度、MRI N分期和K_(trans))模型相比,联合模型预测直肠腺癌pN分期的敏感度最高(χ^(2)值分别为18.247、8.289和3.398,P均<0.05),但特异度低于CEA浓度和MRI-N分期(χ^(2)值均为4.191,P值均为0.041),与K_(trans)特异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61,P=0.161)。结论:血清CEA浓度升高、磁共振N分期为N1~N2期和K_(trans)<0.298 min^(-1)是直肠腺癌pN1~pN2的独立预测因素;联合模型预测直肠腺癌pN1~pN2的AUC和敏感度更高,能够筛选出更多pN1~pN2的直肠腺癌患者,有助于优化治疗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N分期 动态增强扫描 磁共振成像 联合诊断模型
下载PDF
姑息性放射治疗晚期胃癌患者胃出血的临床观察
6
作者 刘怡 倪峰 +1 位作者 曹广鑫 王鼎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23年第10期935-939,共5页
目的探讨通过姑息性放疗(RT)缓解晚期胃癌相关胃出血的疗效,确定最佳RT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6年1月至2022年2月在我院接受姑息性RT治疗胃癌相关胃出血的53例患者。分析RT前1个月内的基线血红蛋白(Hb)、RT结束时的Hb、RT结束后1个月... 目的探讨通过姑息性放疗(RT)缓解晚期胃癌相关胃出血的疗效,确定最佳RT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6年1月至2022年2月在我院接受姑息性RT治疗胃癌相关胃出血的53例患者。分析RT前1个月内的基线血红蛋白(Hb)、RT结束时的Hb、RT结束后1个月的Hb和RT结束后2个月的Hb。RT后再出血被定义为Hb水平下降至7.0 g/dL或需要额外输血。结果38例患者放疗后出血得到控制。从姑息性RT开始到出血控制的中位时间为12.5天(1~68天)。RT前1个月基线Hb水平中位为6.85 g/dL(3.4~10.7),RT后即刻、1个月和2个月Hb基线水平中位值分别为8.20 g/dL、10.20 g/dL和10.80 g/dL,高于基线Hb水平(P<0.001)。RT后中位累积无出血(CRR)持续时间为51天(4~370天)。根据生物有效剂量(BED)10分层,BED_(10)<39.2Gy组和BED_(10)≥39.2Gy组中位CRR持续时间分别为44天和7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较小(P=0.001)、RT后化疗(P<0.001)和高BED_(10)(P=0.024)是延长再出血时间的影响因素。结论高BED_(10)的姑息性RT是一种有效控制晚期胃癌相关胃出血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放疗 出血 姑息治疗
下载PDF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与胃癌患者术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小磊 江晓晖 吴金东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2年第24期24-28,共5页
目的分析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与胃癌患者术后预后的关系,为临床评估患者预后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南通市肿瘤医院收治的106例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5年生存情... 目的分析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与胃癌患者术后预后的关系,为临床评估患者预后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南通市肿瘤医院收治的106例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5年生存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存活,45例)与预后不良组(死亡,61例),检测患者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及淋巴细胞计数,计算SII水平、PLR值,根据SII水平分为SII高表达组(SII≥412.30,48例)及SII低表达组(SII<412.30,58例);根据PLR水平分为PLR高表达组(PLR≥125,39例)及PLR低表达组(PLR<125,67例)。分析胃癌患者临床特征与术前SII、PLR水平的关系;统计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临床特征,通过COX回归模型分析胃癌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SII高表达组、PLR高表达组肿瘤最大径≥4 cm、T分期T3+T4、远处转移、胃下部肿瘤、分化程度为低分化、癌胚抗原(CEA)>5 ng/mL、糖类抗原199(CA199)≥37 U/mL患者占比均分别显著高于SII低表达组、PLR低表达组;预后良好组年龄≥60岁、肿瘤最大径≥4 cm、T分期T3+T4、远处转移、胃下部肿瘤、分化程度为低分化、CEA>5 ng/mL、CA199≥37 U/mL、SII≥412.30、PLR≥125患者占比均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60岁、肿瘤最大径≥4 cm、T分期T3+T4、远处转移、胃下部肿瘤、分化程度为低分化、CEA>5 ng/mL、CA199≥37 U/mL、SII≥412.30、PLR≥125均为胃癌患者术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1.451、1.356、2.451、1.549、1.285、1.196、1.795、1.426、1.356、1.245,均P<0.05)。结论SII、PLR水平与胃癌患者术后预后密切相关,SII、PLR高表达是胃癌患者术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监测SII、PLR水平变化有助于评估胃癌患者术后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预后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下载PDF
结直肠癌患者CYFRA21-1、CA125水平与FOLFOX化疗疗效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张莉莉 张学良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3期348-351,共4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与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FOLFOX)联合化疗方案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南通市肿瘤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肿瘤内科住院部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9...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与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FOLFOX)联合化疗方案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南通市肿瘤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肿瘤内科住院部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98例。全部患者均采用FOLFOX方案(奥沙利铂100 mg/m^(2),第1天;四氢叶酸200 mg/m^(2)+氟尿嘧啶500 mg/m^(2),第1~5天)进行化疗,4周1个疗程,共6个疗程。化疗结束后持续随访12个月,以有效率作为主要疗效指标,以无进展生存(PFS)期、总生存(OS)期作为次要疗效指标。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CYFRA21-1、CA125水平。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治疗前后上述血清指标水平的差异,结合Spearman及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CYFRA21-1、CA125治疗前后差值与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治疗后,结直肠癌患者血清CYFRA21-1、CA125水平分别为(5.84±0.57)μg/L、(56.55±4.50)U/ml,治疗后血清指标明显高于治疗前的(2.99±0.48)μg/L、(38.36±4.55)U/ml(均P<0.05)。98例患者中,有效率为41.8%,PFS期为(16.47±3.15)个月,OS期为(29.03±6.10)个月,CYFRA21-1治疗前后差值为(2.85±0.69)μg/L,CA125治疗前后差值为(18.18±5.69)U/ml。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治疗前CA125水平与有效率正相关(r=0.514,P<0.05),而治疗后CA125、CA125治疗前后差值与有效率负相关(r=-0.513/-0.808,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YFRA21-1、CA125与PFS期、OS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CYFRA21-1、CA125水平变化程度与FOLFOX化疗疗效相关,监测治疗前后CYFRA21-1、CA125水平变化可能为疗效评价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 糖类抗原125 FOLFOX化疗方案
下载PDF
年轻与中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浩峰 吴金东 +1 位作者 曹广鑫 江晓晖 《交通医学》 2021年第5期527-529,共3页
目的:分析年轻与中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8例年龄≤50岁结直肠癌患者为观察组,28例年龄>50岁结直肠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病理学特征、手术情况以及预后。结果:观察组粘液腺癌或印戒细胞癌占46.4%,高于对照组的... 目的:分析年轻与中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8例年龄≤50岁结直肠癌患者为观察组,28例年龄>50岁结直肠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病理学特征、手术情况以及预后。结果:观察组粘液腺癌或印戒细胞癌占46.4%,高于对照组的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肿瘤部位、Dukes分期、神经脉管侵犯及dMMR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根治性手术占75.0%,低于对照组的9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腹腔镜手术比率、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年及3年无进展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5年无进展生存率为64.3%,低于对照组的8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轻结直肠癌患者粘液腺癌或印戒细胞癌发生率高,行根治性手术比率低,5年无进展生存率低于中老年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年轻患者 临床特征 预后
下载PDF
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氧合功能及血清炎症介质的影响
10
作者 李鼎 张雷 江晓晖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21年第4期21-25,共5页
目的探究针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老年患者进行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其氧合功能与血清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20年3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老年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观... 目的探究针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老年患者进行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其氧合功能与血清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20年3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老年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组患者进行肺保护性通气的策略,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正压通气策略,比较两组患者在术中的氧合功能与血清炎症介质的参数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氧合功能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血清炎症介质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保护性策略对进行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 氧合功能 血清炎症介质 老年
下载PDF
异功散加减联合东垣针法治疗对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弱证患者胃肠道症状、胃肠激素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1
作者 朱娟 江晓晖 +2 位作者 羌曹霞 许容芳 朱媛媛 《四川中医》 2023年第1期100-103,共4页
异功散加减联合东垣针法治疗对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弱证患者胃肠道症状、胃肠激素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9年3月~2021年3月接收的86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弱证患者纳入研究,并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 异功散加减联合东垣针法治疗对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弱证患者胃肠道症状、胃肠激素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9年3月~2021年3月接收的86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弱证患者纳入研究,并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方案,而观察组在以上基础还应给予异功散加减联合东垣针法治疗,治疗周期为6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记录胃肠道症状、胃肠激素及生活质量的变化,并对其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客观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胃肠道症状评分、血清生长抑素(SS)、5-羟色胺(5-HT)、血管活性肠肽(VIP)及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量表(IBS-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均降低(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弱证患者通过异功散加减联合东垣针法治疗后,其疗效能得到显著提高,不仅能明显改善患者腹痛腹胀、排便异常等胃肠道症状,还能调节胃肠激素水平,对于生活质量的提升也具有重要作用。且安全性较好,值得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功散加减 东垣针法 肠易激综合征 脾胃虚弱证 胃肠道症状 胃肠激素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