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关于高职学生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探析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商小咏
-
机构
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社会科学教学部
-
出处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年第4期92-97,共6页
-
文摘
加强和完善大学生生命教育既是时势所需,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终极追求。高职学生与普通大学生相比,虽具有普通大学生共性,但也有这个群体的特殊性。高职大学生生命教育如何找到有效途径,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以正确理念为先导,以课堂教学为渠道,以校园文化为平台,以实践基地为支撑,以四位一体为模式等,都是值得尝试的途径。
-
关键词
高职学生
生命教育
有效途径
-
Keywords
the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life education
effective way
-
分类号
G717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
-
题名青少年虚拟生存方式的价值引领
- 2
-
-
作者
吴菊云
-
机构
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社会科学教学部
-
出处
《社科纵横》
2019年第2期135-138,共4页
-
基金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价值教育研究"(课题编号:2016SJD710196)阶段性研究成果
南通市青少年工作研究基地支持项目成果
-
文摘
虚拟生存作为当今重要的生活方式,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年轻一代。他们习惯于"微生活",将隐秘的个体经验公开化,性别角色呈现多元化虚拟化的特征,带来青少年社会化的新问题,需要采取对策引领其价值观发展的健康方向。
-
关键词
虚拟生存
青少年
价值观
虚拟社会
-
分类号
G63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新媒体时代的价值建构与教育
- 3
-
-
作者
吴菊云
-
机构
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社会科学教学部
-
出处
《鄂州大学学报》
2018年第3期93-95,共3页
-
基金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题(2016SJD710196)
-
文摘
新媒体时代线下与线上、虚拟与现实、个人与团体的交互使得价值教育出现新特点,即价值呈现的多元化、价值内容的碎片化、价值主体的平等化、价值传播的即时化。大学生中出现了价值认同危机,具体表现为价值虚无、价值异化、价值冲突、价值偏执等现象。因此需要运用即时通讯,发展其价值判断力;借助虚拟娱乐,强化其优秀价值观;建设专业平台,重启价值新系统;鼓励媒体创新,提升价值教育力。
-
关键词
新媒体
价值教育
价值危机
认同
-
分类号
D640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国共第二次合作中产生摩擦的原因及启示再探
- 4
-
-
作者
樊玉生
-
机构
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社会科学教学部
-
出处
《世纪桥》
2017年第10期19-20,共2页
-
文摘
在国共第二次合作中国民党蒋介石不断制造摩擦乃至挑起武装冲突,按传统观点看是国民党蒋介石始终坚持反共反人民立场的结果,但按现代理性看是在一块没有现代文明的土地上,不同政治信仰和价值追求必然引发相互冲突彼此征服的结果。今天海峡两岸政党要真诚合作,解决台湾问题,就必须具备现代文明社会的理念,做到对不同政见,不同价值追求的理解和包容,对不同信仰,不同意识形态的尊重和厚待,充分认识到多元信仰,多元文化,多元价值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
-
关键词
现代理性
国共第二次合作
摩擦原因
现实启示
-
分类号
D23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人民性是国共合作的根本前提
- 5
-
-
作者
樊玉生
-
机构
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社会科学教学部
-
出处
《世纪桥》
2017年第9期11-12,共2页
-
文摘
历史上国共两党能两次成功实现合作,归根结底是因为国共两党都能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以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重,搁置不同的信仰,不同的追求,甚至不惜牺牲自身的利益,顾全大局,真诚合作,彰显人民性的结果。这对今天海峡两岸执政的不同政党如何搁置不同的政见,继续以中华民族的前途为重,以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为重,调整政策,精诚团结,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具重要启示作用。
-
关键词
人民性
国共合作
根本前提
-
分类号
D23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浅析我国改革开放成功原因探析
- 6
-
-
作者
樊玉生
-
机构
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社会科学教学部
-
出处
《世纪桥》
2018年第7期4-5,共2页
-
文摘
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4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本文从切实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正确选择改革开放的路径方向、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积极推进融入世界的对外开放四个方面来阐述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
-
关键词
改革开放
成功
原因探析
-
分类号
D619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庄子“尽年”“体道”的生命价值论
- 7
-
-
作者
姚忠秋
-
机构
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社会科学教学部
-
出处
《知与行》
2018年第6期142-146,共5页
-
文摘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原创时期的一颗隐匿的星斗,庄子对生命的关注尤为深刻。作为道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庄子以"道"论为基础,认为人的生命实际上蕴含了形而下和形而上的两种含义:就形而下的层面而言,生命是指属于人的生理层面的自然的形体生命;就形而上的层面而言,生命则是指属于人的心性层面的、由人的形体生命所展开的精神生命。生命得之于"道",人应愉悦接受,并加以重视和珍惜,活足"道"所赋予的生命寿限,这也是实现人的形体生命价值的追求,也即"尽年"。这里,庄子是在用自己的哲学智慧以求在乱世中保全生命;同时,庄子认为"道"也是人的精神生命的最终皈依,人的生命在精神层面要努力地追求"道"的境界,也即"体道"。庄子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形成了与儒家生命思想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补充的关系,丰富了中国文化中关于生命的思想,同时抑制了宗教因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滋长;实践上,庄子的生命价值论告诉我们要珍惜生命,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回归生命的本真,努力追求精神的自由。当然,庄子的生命价值论也有其局限性。
-
关键词
庄子
生命
价值
-
分类号
B821
[哲学宗教—伦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