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部淋巴结结核CT影像特征与病理学分期相关性
1
作者 吴亚丽 朱华东 +1 位作者 陈均 张勤 《交通医学》 2024年第1期56-58,62,共4页
目的:分析颈部淋巴结结核CT影像表现及其病理特点,提高CT诊断和分期水平。方法:回顾性收集经病理确诊的65例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的CT影像及临床资料,结合各期病理分析CT影像特征。结果:CT影像显示,颈部淋巴结结核多呈融合状生长,其中19... 目的:分析颈部淋巴结结核CT影像表现及其病理特点,提高CT诊断和分期水平。方法:回顾性收集经病理确诊的65例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的CT影像及临床资料,结合各期病理分析CT影像特征。结果:CT影像显示,颈部淋巴结结核多呈融合状生长,其中19例累及2个区域,25例累及2个区域以上,59例病灶直径最大径与最小径比值≥2。病理一期淋巴结呈聚集状或呈簇状,边缘光整,形态正常,密度均匀,周围脂肪间隙清晰,呈均匀强化。二期淋巴结呈簇状分布,增强后淋巴结内密度不均匀,可见斑点状低强化区,可呈环形强化。三期淋巴结融合状生长,正常淋巴结结构消失、密度不均,内见斑片低密度影,周围脂肪间隙模糊,增强后强化不均,呈环形、花环状或分隔状强化,中央可见斑片低强化区。四期淋巴结密度不均,形态不规则,周围结构和皮下脂肪内炎性浸润、脓肿或窦道形成,增强后环形不均匀强化。2位影像科医师CT诊断一~四各期准确率分别为83.3%vs 80.1%、83.1%vs 80.0%、86.3%vs 90.0%、89.7%vs 92.3%,分期准确率均较高。结论:CT平扫及增强可以准确发现颈部淋巴结结核,较为准确地判断病理分期,对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淋巴结结核 体层摄影术 影像诊断 病理学分期
下载PDF
CT影像组学联合血清炎症参数预测肝癌根治术后辅助TACE的早期复发
2
作者 刘晓侃 洪鑫 +1 位作者 许若男 丁文彬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75-1082,共8页
目的探讨CT影像组学联合血液炎症指标的综合列线图评估肝细胞癌(HCC)根治术后辅助肝动脉化疗栓塞(PA-TACE)早期复发的效能。方法从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电子病历系统中选择2017年6月至2021年6月外科手术后1个月接受PA-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 目的探讨CT影像组学联合血液炎症指标的综合列线图评估肝细胞癌(HCC)根治术后辅助肝动脉化疗栓塞(PA-TACE)早期复发的效能。方法从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电子病历系统中选择2017年6月至2021年6月外科手术后1个月接受PA-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30例,按7∶3随机分成训练组92例和验证组38例。收集、评估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CT影像组学数据、病理学资料、PA-TACE术前1周内血液学指标。评估PA-TACE术后早期复发和未早期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R语言进行数据分析、影像组学特征筛选、LASSO回归分析、绘制ROC曲线、列线图建立及DCA曲线绘制。结果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CT影像组学预测PA-TACE术后早期复发的AUC分别为0.79(95%CI:0.70~0.89)、0.78(95%CI:0.62~0.94)。单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GLR(P<0.01)是与PA-TACE早期复发相关的血液学指标。训练组中,临床模型、综合列线图模型预测PA-TACE早期复发的AUC分别为0.68(95%CI:0.56~0.79)和0.80(95%CI:0.71~0.89)。验证组中,临床模型、综合列线图模型预测PA-TACE早期复发的AUC分别为0.70(95%CI:0.53~0.87)和0.80(95%CI:0.64~0.95)。结论基于CT影像组学联合血液学炎症指标的综合列线图模型预测PA-TACE术后早期复发有良好效能,与单独临床模型相比预测能力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影像组学 血液学炎症指标 肝动脉化疗栓塞
下载PDF
10例脊柱结核的CT及MRI影像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陆聪 孟祥光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第22期167-169,共3页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患者的CT及MRI影响诊断效果。方法:将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影像科收集的10例胸腰椎结核患者作为实践对象,患者入院后施以CT及MRI影像检测。对患者胸椎结核、腰椎结核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纳入的10位脊柱结核患者,利用CT...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患者的CT及MRI影响诊断效果。方法:将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影像科收集的10例胸腰椎结核患者作为实践对象,患者入院后施以CT及MRI影像检测。对患者胸椎结核、腰椎结核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纳入的10位脊柱结核患者,利用CT及MRI诊断后,结核检测结果差异性不大。但是在患者检测过程中,CT检测对骨骼成像效果更好,MRI检测方式能够体骨组织周围情况。结论:CT及MRI对脊柱结核患者检测过程,针对患者不同病情的特点,可采取针对性方法进行检测,能够将不同检测方式的优势发挥,若患者病情复杂可搭配使用检测方式,能够使检测结果更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CT MRI 影像价值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与超声心动图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右心功能的评估价值比较 被引量:7
4
作者 朱进 黄胜 +2 位作者 陈均 张海健 陶晓亮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年第12期39-41,共3页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MSCT)与超声心动图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右心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8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COPD患者82例,按照肺功能分级标准,分为轻度组24例,中度组32例,重度组26例,所有患者均先后进行...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MSCT)与超声心动图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右心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8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COPD患者82例,按照肺功能分级标准,分为轻度组24例,中度组32例,重度组26例,所有患者均先后进行超声心动图、MSCT检查,比较MSCT与超声心动图对COPD患者右心功能指标舒张末期容积(RVEDV)、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右室每搏输出量(RVSV)、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的评估差异。结果MSCT与超声心动图测定轻度COPD患者右心功能RVEDV、RVESV、RVSV、RVEF指标高于中度和重度患者,中度患者右心功能指标高于重度患者(P<0.05);MSCT与超声心动图右心室功能参数测定结果比较(P>0.05);MSCT与超声心动图测量右心室功能参数RVEDV、RVESV、RVSV、RVEF呈现正相关(r=0.876、0.911、0.843、0.862,P<0.05)。结论MSCT与超声心动图在评估COPD患者右心功能指标方面具有很高的相关性,MSCT能够准确、快速为临床提供COPD患者右心功能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多层螺旋CT 超声心动图 右心功能
下载PDF
术前支气管动脉CT血管成像对动脉栓塞术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的指导价值 被引量:16
5
作者 管银鑫 盛兵 +1 位作者 张海建 陈均 《临床肺科杂志》 2021年第10期1569-1572,共4页
目的分析术前支气管动脉CT血管成像(CTA)对动脉栓塞术(TAE)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的指导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大咯血行TAE治疗的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术前CTA检查分析咯血,供血动脉的起源及数目,与TA... 目的分析术前支气管动脉CT血管成像(CTA)对动脉栓塞术(TAE)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的指导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大咯血行TAE治疗的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术前CTA检查分析咯血,供血动脉的起源及数目,与TAE术中血管造影(DSA)结果进行对比,并指导TAE治疗。结果39例患者TAE术中,经DSA检查共发现78支咯血动脉,均成功栓塞,以DSA结果为“金标准”,术前CTA共发现73支可疑咯血动脉,检出总准确率为93.6%(73/78),TAE术前CTA的检出结果与术中DSA表现出了较好的一致性(P>0.05,Kappa值为0.92),且其可能清晰显示异常动脉起源、开口位置、供血支气管动脉走形、内径、及远端异常分支的情况等;术前CTA可指导TAE术中导管选择,35例患者经术前CTA指导,一次性勾选目标血管成功;术后所有患者咯血即刻停止,随访1年,4例患者再次大咯血,再次接受介入治疗。结论术前CTA可直观、无创提供咯血供血动脉的起源及数目,可指导TAE手术,降低漏栓及复发咯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 CT血管成像 动脉栓塞术 支气管扩张 大咯血
下载PDF
肺结核患者咯血责任血管及其相关胸部CT表现的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王新宏 管银鑫 +1 位作者 盛兵 陈均 《临床肺科杂志》 2022年第1期54-57,73,共5页
目的分析肺结核患者咯血责任血管及其相关胸部CT表现,以期提高支气管动脉介入栓塞(BAE)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本院行胸部CTA及BAE治疗的94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总结肺结核不同胸部CT表现与咯血责任血管... 目的分析肺结核患者咯血责任血管及其相关胸部CT表现,以期提高支气管动脉介入栓塞(BAE)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本院行胸部CTA及BAE治疗的94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总结肺结核不同胸部CT表现与咯血责任血管之间的关系。结果94例患者经CTA检查共发现187支咯血责任血管,其中支气管动脉(BA)124支,非支气管性体动脉(NBSA)63支(多位于肋间动脉及锁骨下动脉);DSA发现咯血责任血管192支,以DSA为诊断“金标准”,CTA对咯血责任血管的检出率为97.4%;35例(占37.2%)病灶周围可见支气管动脉分支局限性迂曲、扩张,供血支气管动脉平均内径为(2.0±0.7)mm;肺结核伴咯血患者胸部CT发现病灶多位于多肺叶,病灶以弥漫性分布为主,多无胸腔积液,此外伴空洞、钙化、支气管扩张及淋巴结钙化等,均与咯血责任血管来源无明显相关性(P>0.05),病灶性质、胸膜增厚程度及结核病灶与增厚胸膜之间关系与咯血责任血管来源明显相关(P<0.05),其中咯血责任血管来源于BA的肺结核伴咯血患者,病灶病变以增殖、渗出为主,邻近胸膜增厚程度多较轻微或没有增厚且增厚胸膜无或轻度黏连者居多,而咯血责任血管来源于BA合并NBSA的肺结核伴咯血患者肺部病变以纤维化为主,邻近胸膜增厚明显,且肺部病灶与增厚胸膜紧密粘连者居多。结论肺结核伴咯血胸部CT表现与咯血责任血管来源关系紧密,可通过胸部CT表现提示咯血责任血管是否源于NBSA,可帮助提高BAE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咯血 支气管动脉 非支气管动脉 CT血管成像 支气管动脉介入栓塞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对咯血型肺部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7
作者 盛兵 管银鑫 +1 位作者 张海健 陈均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9期1609-1611,共3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和非支气管动脉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对咯血型肺部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44例患者,行64排螺旋CTA检查,对咯血支气管和非支气管系统的动脉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44例患者经CTA支气管动脉血管成像检查共发... 目的探讨支气管和非支气管动脉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对咯血型肺部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44例患者,行64排螺旋CTA检查,对咯血支气管和非支气管系统的动脉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44例患者经CTA支气管动脉血管成像检查共发现78支咯血动脉,其中支气管动脉63支,非支气管动脉15支,其中有11支为下肢肺动脉,占73.3%(11/15),4支上肺动脉,占26.7%(4/15);63支支气管动脉中右侧33支,占52.4%(33/63),左侧18支,占28.6%(18/63),另有5支为左右共干,7支为异位起源的支气管动脉;44例患者中21例(47.7%)供血支气管动脉走形迂曲,供血支气管动脉内径范围在1.3~4.1 mm,平均内径为(2.1±0.6)mm;肺癌合并咯血患者CT多平面重组可见支气管动脉增粗,行走至病灶内参与供血,CTA瘤体内可见点或网状肿瘤血管,其内肺动脉被包绕,变窄,甚至闭塞,支气管扩张患者、炎性病变者及肺结核患者可见部分支气管动脉起源位置异常,明显增粗。结论64排螺旋CT支气管动脉成像能较好地显示支气管动脉及非支气管动脉的形态解剖学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 非支气管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咯血 肺部疾病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对肺间质疾病的诊断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国强 《交通医学》 2014年第2期160-161,164,共3页
目的:研究肺间质疾病在多排螺旋CT下的表现。方法:常规扫描,GE16排螺旋CT,层厚7.5mm,层距7.5mm,从肺尖到肺底扫描,扫描后进行0.675mm图像重建,分析150例肺间质疾病患者在多排螺旋CT上的表现。结果:肺间质疾病150例多排螺旋CT上表现单独... 目的:研究肺间质疾病在多排螺旋CT下的表现。方法:常规扫描,GE16排螺旋CT,层厚7.5mm,层距7.5mm,从肺尖到肺底扫描,扫描后进行0.675mm图像重建,分析150例肺间质疾病患者在多排螺旋CT上的表现。结果:肺间质疾病150例多排螺旋CT上表现单独出现少见,而以多种表现共存为主。其中小叶核异常、小叶间隔增厚共同出现65例;磨玻璃影、蜂窝状影共同出现22例。小叶核异常、小叶间隔增厚、支气管血管束异常、蜂窝状影共同出现25例。小叶核异常、小叶间隔增厚、支气管血管束异常、磨玻璃影共同出现15例。6种CT表现全部出现1例。结论:多排螺旋CT可以作为诊断肺间质病变的主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间质疾病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多排螺旋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孤立原发黏液性浸润肺腺癌的CT诊断价值
9
作者 朱进 马波 +1 位作者 陈均 尤小芳 《交通医学》 2021年第3期291-292,295,共3页
目的:探讨孤立原发黏液性浸润肺腺癌的CT诊断价值。方法:对59例孤立原发黏液性浸润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及影像学特征。结果:59例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40例。病灶分布外带41例,中带5例,内带7例,跨带6例。平扫... 目的:探讨孤立原发黏液性浸润肺腺癌的CT诊断价值。方法:对59例孤立原发黏液性浸润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及影像学特征。结果:59例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40例。病灶分布外带41例,中带5例,内带7例,跨带6例。平扫时病灶密度较低,病灶边缘见短毛刺13例,胸膜凹陷9例,病灶内“含气支气管征”3例,泡性含气囊腔(“蜂窝征”)38例。52例行增强检查患者中,11例可见较均匀强化,其余41例病灶内见不规则无强化区。结论:CT能够清晰显示孤立原发黏液性浸润肺腺癌病灶分布、密度、强化方式及周围情况,在诊断及与其他类型肺孤立性肿块的鉴别诊断中有一定价值,但最终需依赖病理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原发黏液性浸润肺腺癌 体层摄影技术 影像学特征
下载PDF
腰骶椎体后缘软骨结节CT分期研究
10
作者 朱小东 王新宏 +1 位作者 曹和涛 苏海兵 《交通医学》 2014年第5期526-527,529,共3页
目的:探讨腰骶椎体后缘软骨结节(LSPMN)CT分期形态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LSPMN的CT表现,依据有无破口及单侧裂口、双破裂或游离进行分期,LSPMN不同发病椎体及分期构成比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LSPMN55例中单发52例,多发3例,病灶58个... 目的:探讨腰骶椎体后缘软骨结节(LSPMN)CT分期形态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LSPMN的CT表现,依据有无破口及单侧裂口、双破裂或游离进行分期,LSPMN不同发病椎体及分期构成比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LSPMN55例中单发52例,多发3例,病灶58个。CT表现为椎体上、下缘后部正中或旁中央局限性骨质缺损,边缘硬化,其内密度与椎间盘组织相近,其后壁骨块突入椎管。其中I期20个、II期16个、III期22个。LSPMN位于腰31个(1.7%)、腰49个(15.5%)、腰513个(22.4%)、骶135个(60.3%)。LSPMN不同椎体发生率及各期占有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LSPMN有特定的好发部位,各期CT表现均具一定特征性,CT诊断分期对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椎软骨结节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肝内LR-3类结节恶变风险评估及预测模型的建立
11
作者 沈亦亮 沈冬元 +3 位作者 陈永莹 江凯 朱逸明 葛尚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836-839,共4页
目的探讨存在LR-3类肝内结节的肝硬化患者恶性转变的危险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恶性转变预测模型。方法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诊治的124例存在肝内LR-3类结节的肝硬化患者,规律随访进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可疑病灶进行穿刺活检。... 目的探讨存在LR-3类肝内结节的肝硬化患者恶性转变的危险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恶性转变预测模型。方法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诊治的124例存在肝内LR-3类结节的肝硬化患者,规律随访进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可疑病灶进行穿刺活检。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癌变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结果经随访60~78个月(平均74个月),120例患者完成随访,发现癌变24例(20.0%),另96例无癌变;癌变组有饮酒、吸烟、合并糖尿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酒精性肝炎者分别为91.7%、87.5%、75.0%、100.0%和41.7%,显著高于未癌变组(分别为45.8%、52.1%、41.7%、58.3%和20.8%,P<0.05);Cox风险回归分析显示,饮酒(HR=2.264,95%CI=1.597~3.210,P<0.001)、糖尿病(HR=1.294,95%CI=1.107~1.513,P=0.001)、乙型肝炎(HR=1.795,95%CI=1.329~2.561,P<0.001)和酒精性肝炎(HR=0.658,95%CI=0.552~0.784,P<0.001)是存在LR-3类病变结节的肝硬化患者癌变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Cox多因素分析结果建立癌变预测模型,即Y=0.817X_(1)+0.258X_(2)+0.585X_(3)-0.419X_(4)(X_(1)=饮酒,X_(2)=糖尿病,X_(3)=乙型肝炎,X_(4)=酒精性肝炎)。经ROC分析显示,该模型判断LR-3类病变结节患者癌变风险的AUC为0.812(SE=0.064,95%CI=0.687~0.936,P<0.001),其敏感度为0.833,特异度为0.673。结论了解危险因素可能对判断肝硬化患者肝内结节的性质有帮助,加强随访,必要时穿刺才是明确诊断的正确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内结节 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管理系统 肝细胞癌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3DCT扫描矢状重组评估腰椎滑脱节段椎间盘退变的价值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新宏 刘婷婷 曹和涛 《江苏医药》 CAS 2016年第6期651-653,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3D)CT扫描矢状重组评估腰椎滑脱(LS)节段椎间盘退变的价值。方法分析162例LS患者的3DCT扫描资料,在矢状重组像作下位椎体后上角与上位椎体后下及后上角连线L_1、L_2;于椎间盘上终板平面上,以椎间盘后缘与L_1、L_2不相交者... 目的探讨三维(3D)CT扫描矢状重组评估腰椎滑脱(LS)节段椎间盘退变的价值。方法分析162例LS患者的3DCT扫描资料,在矢状重组像作下位椎体后上角与上位椎体后下及后上角连线L_1、L_2;于椎间盘上终板平面上,以椎间盘后缘与L_1、L_2不相交者为正常,与L_1相交为膨隆,与L_2相交为突出。结果 162例中,3DCT扫描矢状重组诊断椎间盘突出16例,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总符合率为87.50%。其中,12例椎间盘后缘与L_2相交,2例与L_1相交。结论采用3DCT扫描矢状重组显示LS节段椎间盘后缘与L_1、L_2的关系评估椎间盘退变程度时,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高,有助于提高LS节段椎间盘退变的影像学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 椎间盘 矢状重组 三维CT
原文传递
多排螺旋CT在继发型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国强 《江苏医药》 CAS 2015年第12期1444-1445,共2页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在继发型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1例继发型肺结核患者采用GE 16排螺旋CT行常规从肺尖到肺底扫描,层厚7.5mm,层距7.5mm。扫描后进行0.675mm图像重建,分析CT影像特征。结果 51例继发型肺结核的多排螺旋CT影像表现为...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在继发型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1例继发型肺结核患者采用GE 16排螺旋CT行常规从肺尖到肺底扫描,层厚7.5mm,层距7.5mm。扫描后进行0.675mm图像重建,分析CT影像特征。结果 51例继发型肺结核的多排螺旋CT影像表现为渗出性病变、干酪样坏死和空洞样病变、增殖性病变和慢性纤维空洞样病变。结论多排螺旋CT可以作为诊断继发型肺结核和评估治疗效果的主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型肺结核 多排螺旋C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