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7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肿瘤放疗患者医院感染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9
1
作者 朱伟 陆美芹 +2 位作者 倪杰 倪峰 陈蕾 《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 2019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health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HFMEA)对肿瘤放疗患者医院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南通市肿瘤医院放疗科一、二、三病区住院放疗的4 217例患者,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health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HFMEA)对肿瘤放疗患者医院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南通市肿瘤医院放疗科一、二、三病区住院放疗的4 217例患者,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的管理方法,即组建项目团队,根据医院肿瘤患者放疗的流程,采用头脑风暴法列出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可能原因,找出潜在失效模式,根据每一失效模式的严重程度(S)、发生的可能性(O)和不易探测度(D)3个因子计算事先风险数值(RPN),对排在前4位的失效模式制定并实施一系列干预控制措施。并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未实施HFMEA管理前的3 968例患者作为对照。比较实施HFMEA管理前后4个失效模式的RPN值、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和患者医院感染率。结果四个失效模式为"手卫生依从性""放疗患者自身因素""疑似医院感染病例识别""侵入性操作规范性",事先风险数值(RPN)较实施HFMEA管理前有明显下降,分别减少了85.12%、80.71%、78.13%、56.25%;实施HFMEA管理前医生、护士、放技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分别为79.8%、82.1%、73.3%,实施后依次为90.2%、92.2%、87.0%,实施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施HFMEA管理前患者医院感染率为2.07%,明显高于实施后的0.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展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肿瘤放疗患者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有效降低肿瘤放疗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 肿瘤放疗患者 医院感染 控制
下载PDF
鼻咽癌组织中LncRNA CTBP1-AS2和miR-140-5p水平表达与放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研究
2
作者 顾刘雷 顾培 +2 位作者 金广浩 田野 陶勇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3-27,156,共6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癌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羧基末端结合蛋白1反义RNA2(long non-coding RNA C-terminal binding protein 1 antisense RNA2,LncRNA CTBP1-AS2)、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140-5p水平表达与放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 目的探讨鼻咽癌癌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羧基末端结合蛋白1反义RNA2(long non-coding RNA C-terminal binding protein 1 antisense RNA2,LncRNA CTBP1-AS2)、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140-5p水平表达与放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于南通市肿瘤医院确诊的222例鼻咽癌患者为鼻咽癌组,记录患者临床资料,评估放疗疗效及预后,并分为生存组(n=194)和死亡组(n=28);另选取同期219例鼻咽炎患者为对照组。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鼻咽癌患者中LncRNA CTBP1-AS2与miR-140-5p表达水平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鼻咽癌组织中LncRNA CTBP1-AS2,miR-140-5p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鼻咽癌患者预后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鼻咽癌组患者组织中LncRNA CTBP1-AS2表达水平(2.25±0.46)高于对照组(1.02±0.22),miR-140-5p表达水平(0.67±0.19)低于对照组(1.01±0.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5.742,16.934,均P<0.001)。鼻咽癌患者中LncRNA CTBP1-AS2与miR-140-5p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624,P<0.001)。LncRNA CTBP1-AS2高表达的鼻咽癌患者放疗后总有效率(74.11%)和三年生存率(77.68%)低于低表达患者(93.64%,97.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578,19.331,均P<0.001);miR-140-5p高表达患者放疗后总有效率(93.58%)和三年生存率(96.33%)显著高于低表达患者(74.34%,78.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119,15.538,均P<0.001)。死亡组磁共振酰胺质子转移(amide proton transfer,APT)值(2.10±0.26)、放疗无效(85.71%)、LncRNA CTBP1-AS2高表达(89.29%)及miR-140-5p低表达(85.71%)患者比例高于生存组(1.82±0.31,6.19%,44.85%,45.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χ^(2)=4.551,108.127,19.331,15.538,均P<0.001)。LncRNA CTBP1-AS2表达水平为鼻咽癌患者三年内死亡的危险因素(HR=2.762,95%CI:1.510~5.051,P=0.001),miR-140-5p表达水平为鼻咽癌患者三年内死亡的保护因素(HR=0.817,95%CI:0.718~0.930,P=0.002)。结论鼻咽癌组织中LncRNA CTBP1-AS2高表达,miR-140-5p低表达,二者与放疗疗效及预后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长链非编码RNA羧基末端结合蛋白1反义RNA2 微小核糖核酸-140-5p 放疗疗效
下载PDF
益生菌联合经鼻空肠管营养支持对头颈部肿瘤患者同步放化疗期间营养状况的影响
3
作者 康小燕 丁红云 《海军医学杂志》 2024年第7期695-699,共5页
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经鼻空肠管营养支持对头颈部肿瘤患者同步放化疗期间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在南通市肿瘤医院进行同步放化疗的80例头颈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益生菌联合经... 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经鼻空肠管营养支持对头颈部肿瘤患者同步放化疗期间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在南通市肿瘤医院进行同步放化疗的80例头颈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益生菌联合经鼻空肠管营养支持,40例)与对照组(经鼻空肠管营养支持,40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干预后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评价量表(EORTC QLQ⁃C30)评分,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及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水平。结果2组患者客观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CD3^(+)、CD4^(+)、CD4^(+)/CD8^(+)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ALB、PA、HB水平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ALB、PA、HB水平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观察组ALB、PA、H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EORTC QLQ⁃C30各项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经鼻空肠管营养支持用于头颈部肿瘤患者同步放化疗可以更好地改善营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经鼻空肠管营养支持 头颈部肿瘤 同步放化疗 营养状况
下载PDF
缺氧环境下miR-210调控HDAC2对肝癌VEC细胞血管通透性、血管形成及放疗耐药性的影响
4
作者 易琼 杨燕光 +5 位作者 王锋 钱霞 金建华 郝其洁 钱红燕 谭程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849-855,共7页
目的探究缺氧环境下miR-210调控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histone deacetylase 2,HDAC2)对肝癌VEC细胞血管通透性、血管形成及放疗耐药性的影响。方法分别在缺氧环境和正常环境下培养VEC细胞,以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两种培养环境下VE... 目的探究缺氧环境下miR-210调控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histone deacetylase 2,HDAC2)对肝癌VEC细胞血管通透性、血管形成及放疗耐药性的影响。方法分别在缺氧环境和正常环境下培养VEC细胞,以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两种培养环境下VEC细胞miR-210和HDAC2表达。其中在缺氧环境下培养VEC细胞并随机分为对照组、阴性对照组、miR-210 inhibitor组、HDAC2敲低组、miR-210 inhibitor+HDAC2过表达组,采用MTT法和Edu染色检测缺氧环境下各组VEC细胞增殖;Transwell小室法、小管形成实验分别检测各组VEC细胞血管通透性和血管形成;Western blotting和ELISA检测各组VEC细胞血管VEGF表达释放;MTT法测定各组细胞活力并检测其放疗耐药指数。结果与正常环境下培养的VEC细胞相比,缺氧环境下VEC细胞miR-210表达、HDAC2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miR-210 inhibitor组、HDAC2敲低组细胞HDAC2 mRNA及蛋白表达、细胞活力、增殖率、通透性强度、成管长度、VEGF蛋白表达、细胞培养基中VEGF水平、放疗耐药指数降低(P<0.05),阴性对照组细胞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miR-210 inhibitor组相比,miR-210 inhibitor+HDAC2过表达组细胞HDAC2 mRNA及蛋白表达、细胞活力、增殖率、通透性强度、成管长度、VEGF蛋白表达、细胞培养基中VEGF水平、放疗耐药指数升高(P<0.05)。结论缺氧环境下下调miR-210可通过降低HDAC2表达而抑制肝癌VEC细胞增殖、血管通透性、血管形成及放疗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环境 MIR-210 HDAC2 肝癌VEC细胞 血管形成 放疗耐药性
下载PDF
两种图像引导方式在肺癌立体定向放疗中摆位误差及靶区外放边界的分析研究
5
作者 冯进进 商在春 +2 位作者 刘福友 郭帅 翟小刚 《交通医学》 2024年第3期275-277,共3页
目的:分析三维锥形束CT(3-dimensional cone beam CT,3D-CBCT)和四维锥形束CT(4-dimensional cone beam CT,4D-CBCT)两种图像引导方式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立体定向放疗中的摆位误差及靶区外放边界,为临床... 目的:分析三维锥形束CT(3-dimensional cone beam CT,3D-CBCT)和四维锥形束CT(4-dimensional cone beam CT,4D-CBCT)两种图像引导方式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立体定向放疗中的摆位误差及靶区外放边界,为临床靶区勾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立体定向全身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SBRT)的30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医科达Synergy直线加速器XVI机载影像系统分别进行3D-CBCT和4D-CBCT扫描图像和图像配准。比较两种图像引导方式在X轴(左右)、Y轴(头脚)、Z轴(腹背)三个方向的摆位误差以及外放边界。结果:3D-CBCT组在X、Y、Z轴的摆位误差绝对值分别为(0.39±0.08)cm、(0.51±0.06)cm和(0.37±0.07)cm,4D-CBCT组分别为(0.22±0.05)cm、(0.26±0.04)cm和(0.28±0.05)cm。4D-CBCT组在X轴、Y轴、Z轴三个方向的摆位误差绝对值小于3D-CBC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D-CBCT组图像配准中,X轴、Y轴、Z轴方向CTV外放至PTV的外放边界分别为0.38 cm、0.49 cm和0.37 cm,小于3D-CBCT组的0.60 cm、0.86 cm和0.40 cm。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4D-CBCT图像引导摆位的精确度及外放边界优于3D-CBCT图像引导,有效降低正常组织受照范围,提高立体定向全身放射治疗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立体定向全身放射治疗 摆位误差 外放边界
下载PDF
改良式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邱云芳 谢国栋 +5 位作者 葛琴 蔡晶 吴建亭 曹飞 赵季忠 崔娟娟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0年第3期462-464,共3页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对胸腹部肿瘤放疗重复摆位精度的影响。方法:60例需行放疗的胸腹部肿瘤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翼形板+真空垫固定体位(30例);观察组:改良式体位固定技术即热塑体膜联合体板+真空垫组(30例)。所有患...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对胸腹部肿瘤放疗重复摆位精度的影响。方法:60例需行放疗的胸腹部肿瘤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翼形板+真空垫固定体位(30例);观察组:改良式体位固定技术即热塑体膜联合体板+真空垫组(30例)。所有患者首次放疗前行CBCT扫描,以后每周扫描一次,比较两组X轴(左右)、Y轴(头脚)和Z轴(腹背)方向的摆位误差值。结果:对照组X轴、Y轴和Z轴方向上摆位误差分别为(4.03±0.15)mm、(3.62±0.23)mm和(3.74±0.31)mm。观察组X轴、Y轴和Z轴方向上摆位误差分别为(3.91±0.29)mm、(3.54±0.34)mm和(2.86±0.20)mm。两组在Z轴方向的摆位误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体位固定技术可以改善胸腹部肿瘤患者放疗时摆位的舒适度,利于体位的固定,提高患者治疗时摆位的重复性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式体位固定技术 胸腹部肿瘤 放射治疗
下载PDF
颅内肿瘤患者放疗期间主要照顾者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马平平 许容芳 +2 位作者 陆美芹 陈蕾 徐春明 《护士进修杂志》 2018年第18期1697-1700,共4页
目的了解颅内肿瘤患者放疗期间主要照顾者的真实体验,探究在我国现有的医疗和经济条件下照顾者的需求。方法利用目的取样法选择12例颅内肿瘤放疗患者的主要照顾者,以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为指导,通过半结构型访谈收集资料,使用MaxQDA质性... 目的了解颅内肿瘤患者放疗期间主要照顾者的真实体验,探究在我国现有的医疗和经济条件下照顾者的需求。方法利用目的取样法选择12例颅内肿瘤放疗患者的主要照顾者,以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为指导,通过半结构型访谈收集资料,使用MaxQDA质性分析软件采取Colaizzi分析法对录入的文字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颅内肿瘤患者放疗期间主要照顾者需求的主题为:心理体验变化;疾病信息匮乏;家庭适应不良。结论主要照顾者在颅内肿瘤患者放疗期间存在生理、心理、经济等多方面压力,需要医护人员及家庭、社会等因素的共同努力来减轻他们的身心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肿瘤 放疗 主要照顾者 心理体验 质性研究
下载PDF
颅内肿瘤放疗患者健康教育中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陈美 储春霞 +2 位作者 陆美芹 陈蕾 倪峰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7年第2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颅内肿瘤放疗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60例颅内肿瘤放疗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FMEA模式管理健康宣教。观察2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颅内肿瘤放疗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60例颅内肿瘤放疗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FMEA模式管理健康宣教。观察2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治疗的依从率。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FMEA管理模式强化了颅内肿瘤放疗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提高了治疗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颅内肿瘤 放疗 健康教育
下载PDF
食管癌同步加量调强技术提高肿瘤靶区放疗剂量的剂量学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徐朋琴 蔡晶 +1 位作者 刘海涛 夏小春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年第5期382-384,共3页
目的:研究同步加量调强技术提高食管癌肿瘤靶区剂量的相关剂量学参数,观察其可行性。方法:应用三维计划系统为40例食管癌患者设计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IMRT)、同步加量调强放疗(simultaneous integrated bo... 目的:研究同步加量调强技术提高食管癌肿瘤靶区剂量的相关剂量学参数,观察其可行性。方法:应用三维计划系统为40例食管癌患者设计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IMRT)、同步加量调强放疗(simultaneous integrated boost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SIB-IMRT)两种放疗计划,应用剂量体积直方图评估两种放疗计划的剂量学参数和正常组织受照射体积。结果:(1)两种靶区在临床计划靶区(planning clinical target volume, PCTV)(50.4 Gy)剂量处适形指数(conformility index, CI)、均匀指数(homogeneity index, HI)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与IMRT相比,SIB-IMRT计划在肺、脊髓、心脏相关剂量学参数和受照射体积方面均增加,其中脊髓最大受量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食管癌放疗中采用SIB-IMRT技术可选择性增加原发肿瘤的照射剂量,而不明显增加周围正常组织的受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放射治疗 同步加量调强放疗 调强放疗 剂量学
下载PDF
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的营养状况与生活质量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陆红梅 解金凤 吉冬丽 《吉林医学》 CAS 2022年第5期1320-1322,共3页
目的:探讨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的营养状况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1年3月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85例,采用患者主观整体评估法(PG-SGA)、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评价患者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情况,分析其相关性... 目的:探讨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的营养状况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1年3月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85例,采用患者主观整体评估法(PG-SGA)、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评价患者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情况,分析其相关性。结果:85例患者放疗后营养状况水平低于放疗前、放疗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5例患者放疗后5个功能领域及总体健康状况评分低于放疗前,9个症状领域评分高于放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营养状况与生活质量呈现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后营养状况水平较差,生活质量降低,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其营养状态,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放疗 营养状况 生活质量 相关性
下载PDF
肺癌放疗中肿瘤组织内有无建成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建亭 刘海涛 +1 位作者 赵永亮 曹金山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07年第6期516-517,共2页
目的验证射线在肺部肿瘤组织中有无再次建成效应存在。方法对加速器输出的15 MV和6 MV X线在经由不同材料组成的体模后在水模中进行测量。结果15 MV X线出现明显的建成效应。6 MV X线因测量水箱结构的原因,未能完整的显现出建成效应。... 目的验证射线在肺部肿瘤组织中有无再次建成效应存在。方法对加速器输出的15 MV和6 MV X线在经由不同材料组成的体模后在水模中进行测量。结果15 MV X线出现明显的建成效应。6 MV X线因测量水箱结构的原因,未能完整的显现出建成效应。结论对肺癌的治疗,不但要考虑组织密度修正,还应考虑肿瘤体积的大小,选择合适的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成效应 肺部肿瘤 能量
下载PDF
肿瘤放疗患者的心理护理 被引量:3
12
作者 邱云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年第18期130-130,共1页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放疗患者情绪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0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肿瘤放疗门诊住院患者,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30例。干预组患者在放疗和常规对症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对照组患...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放疗患者情绪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0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肿瘤放疗门诊住院患者,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30例。干预组患者在放疗和常规对症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放疗和常规的对症治疗及护理,对患者放疗前、后分别应用自评量表对其进行情绪测试。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焦虑抑郁程度及免疫功能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肿瘤放疗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不但能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而且还能帮助患者提高其机体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放射疗法 护理
下载PDF
纵隔肿瘤压迫气管37例放疗分析
13
作者 成国建 柯军 路逵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07年第4期328-329,共2页
目的探讨纵隔肿瘤压迫气管放疗方法,提高疗效。方法对2003年7月至2006年5月放疗的纵隔肿瘤压迫气管37例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37例中,有9例未能完成计划,中止放疗。28例完成放疗计划。结论纵隔肿瘤压迫气管的治疗以放疗为主,使用... 目的探讨纵隔肿瘤压迫气管放疗方法,提高疗效。方法对2003年7月至2006年5月放疗的纵隔肿瘤压迫气管37例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37例中,有9例未能完成计划,中止放疗。28例完成放疗计划。结论纵隔肿瘤压迫气管的治疗以放疗为主,使用放射增敏剂、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脱水剂、气管支架、三维适形放疗等可帮助完成放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肿瘤 压迫气管 放疗
下载PDF
纵隔肿瘤压迫气管21例放疗分析
14
作者 柯军 成国建 路逵 《中华当代医学》 2005年第11期30-31,共2页
目的探讨纵隔肿瘤压迫气管放疗方法,提高疗效。方法对2003年7月至2004年12月放疗的纵隔肿瘤压迫气管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21例中,有4例未能完成计划,中止放疗。17例患者完成放疗计划。结论纵隔肿瘤压迫气管的治疗以... 目的探讨纵隔肿瘤压迫气管放疗方法,提高疗效。方法对2003年7月至2004年12月放疗的纵隔肿瘤压迫气管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21例中,有4例未能完成计划,中止放疗。17例患者完成放疗计划。结论纵隔肿瘤压迫气管的治疗以放疗为主,使用放射增敏剂、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脱手剂可帮助完成放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肿瘤 压迫气管 放疗
下载PDF
骨转移性肿瘤29例姑息性放疗效果观察
15
作者 季斌 谢国栋 《南通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1期107-107,110,共2页
对晚期肿瘤29例77处骨转移灶进行姑息性放射治疗,放疗剂量按病情而定:全身情况差,疼痛剧烈者以止痛为目的;全身情况尚好以控制病灶为目的。
关键词 骨转移性肿瘤 骨肿瘤 放射疗法
下载PDF
不同放疗剂量对局部晚期肺癌患者近远期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易琼 倪峰 +3 位作者 邰国梅 钱霞 谭程 郭京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1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探究不同放疗剂量对局部晚期肺癌患者近远期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1月南通市肿瘤医院收治的接受放疗的局部晚期肺癌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剂量组(n=31)和... 目的探究不同放疗剂量对局部晚期肺癌患者近远期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1月南通市肿瘤医院收治的接受放疗的局部晚期肺癌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剂量组(n=31)和低剂量组(n=29),高剂量给予等效生物剂量为76~86 Gy,低剂量为60~66Gy。分析2组患者近远期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癌抗原(CA12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细胞角蛋白片段(CYFRA21-1)]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高剂量组总有效率74.19%与低剂量组总有效率65.5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生存率87.10%高于低剂量组的82.76%,而复发率和转移率分别为9.68%、9.68%低于低剂量组的13.79%、13.79%,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放疗后CEA、CA125、NSE及CYFRA21-1水平低于放疗前(P<0.001);但高剂量组高于低剂量组[(45.63±7.33)ng/mLvs.(26.46±7.93)ng/mL,(80.66±5.95)U/mL vs.(45.83±5.77)U/mL,(9.22±2.66)ng/mL vs.(5.23±2.25)ng/mL,(24.24±5.57)ng/mL vs.(21.24±5.69)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2.58%明显高于低剂量组1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低剂量组对局部晚期肺癌患者近远期疗效均无明显差异,但低剂量对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程度优于高剂量,且低剂量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晚期肺癌 放疗剂量 近远期疗效 血清肿瘤标志物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胸部肿瘤放疗中期外周血单核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CRP预测严重放射性肺损伤临床价值
17
作者 郭京 崔晓佳 +1 位作者 王高仁 邰国梅 《交通医学》 2021年第3期250-253,共4页
目的:分析胸部肿瘤放疗中期(95%PTV 50 Gy/25 f)外周血单核细胞数、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和C反应蛋白(CRP)预测严重放射性肺损伤(radiation-induced lung injury,RILI)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发生放射性肺损伤胸部肿瘤放疗患者68例... 目的:分析胸部肿瘤放疗中期(95%PTV 50 Gy/25 f)外周血单核细胞数、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和C反应蛋白(CRP)预测严重放射性肺损伤(radiation-induced lung injury,RILI)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发生放射性肺损伤胸部肿瘤放疗患者68例,按照RTOG/EORTC标准分为RILI≥3级组9例和RILI<3级组59例,分析放疗中期外周血单核细胞数、MLR及CRP与远期放射性肺损伤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外周血单核细胞数、MLR及CRP对预测严重RILI的效能。结果:与放疗前比较,RILI≥3级组放疗中期单核细胞数、MLR及CRP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ILI<3级组放疗中期单核细胞数、MLR与放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RP较放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中期RILI≥3级组单核细胞数、MLR及CRP水平高于RILI<3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单核细胞数、MLR及CRP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2、0.848和0.808,三者最佳临界值分别为0.57×10^(9)/L、0.45和29.83 mg/L,预测RILI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8.9%和61.0%,77.8%和87.3%,84.7%和66.7%。结论:胸部肿瘤患者放疗中期外周血单核细胞数、MLR和CRP明显增高与远期放射性肺炎的发生密切相关,可作为发生严重RILI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肺损伤 胸部肿瘤 放疗 单核细胞 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血浆cfDNA评估原发性肝癌患者放疗效果的临床研究
18
作者 袁小鹏 王向前 +3 位作者 易琼 陆红梅 杨百霞 杨燕光 《交通医学》 2023年第4期378-381,共4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放疗前后血浆游离核酸(cell-free DNA,cfDNA)浓度变化,探讨cfDNA对原发性肝癌放疗效果的评估作用。方法:行放射治疗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40例,在放疗前24 h、放疗后48 h、40 Gy时及放疗结束时测定患者血浆中cf...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放疗前后血浆游离核酸(cell-free DNA,cfDNA)浓度变化,探讨cfDNA对原发性肝癌放疗效果的评估作用。方法:行放射治疗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40例,在放疗前24 h、放疗后48 h、40 Gy时及放疗结束时测定患者血浆中cfDNA、血清中甲胎蛋白(alpha fetal protein,AFP)、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transferase,ALT)及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浓度,并在放疗前、放疗40 Gy时同时行MRI/CT检查,评估肿瘤大小的变化。结果:患者放疗后48 h血浆cfDNA浓度与基线值比值>1,为2.38±0.33,提示cfDNA浓度一过性升高,但在放疗40 Gy时及放疗结束时血浆cfDNA浓度与基线值比值均<1,分别为0.30±0.07和0.25±0.05,与放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放疗后48 h、40 Gy时及放疗结束时血清AFP与基线值比值均<1,分别为0.65±0.13、0.19±0.08和0.14±0.06,呈逐渐下降趋势,放疗40 Gy时及放疗结束时与放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40 Gy时肿瘤直径与基线值比值为0.65±0.15,提示肿瘤较放疗前缩小。患者放疗后48 h、40 Gy时及放疗结束时血清ALT及AST浓度与基线值比值均接近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浆cfDNA和血清AFP浓度有助于评估原发性肝癌的放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核酸 原发性肝癌 放射治疗 甲胎蛋白
下载PDF
白藜芦醇通过阻断JAK激酶2/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信号通路抑制食管癌细胞增殖和迁移并诱导其凋亡的作用研究
19
作者 崔晓佳 谭程 +4 位作者 杨百霞 倪峰 杭达明 沈健 钱霞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1103-1108,共6页
目的探究白藜芦醇对人食管癌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及JAK激酶2/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JAK2/STAT3)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体外培养人食管癌OE19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不做干预)和实验组(15、30、60、90和120... 目的探究白藜芦醇对人食管癌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及JAK激酶2/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JAK2/STAT3)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体外培养人食管癌OE19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不做干预)和实验组(15、30、60、90和120μmol/L白藜芦醇干预24 h)进行预实验,根据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预实验结果,筛选有显著作用且细胞活力高于50%的30、60、90μmol/L白藜芦醇进行后续的实验,后续实验又分为对照组(不做干预)、30、60、90μmol/L白藜芦醇组(30、60和90μmol/L白藜芦醇)和30μmol/L白藜芦醇+抑制剂组(30μmol/L白藜芦醇+10μmol/L JAK2/STAT3通路抑制剂AG490),干预24 h。用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Hoechst 33258染色、Transwell、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及蛋白质印迹法对细胞增殖率、凋亡情况、迁移数及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胱天蛋白酶-3(caspase-3)和JAK2/STAT3相关因子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不同浓度实验组的细胞活力与对照组相比逐渐降低,其中30、60、90和120μmol/L白藜芦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120μmol/L白藜芦醇组细胞活力低于50%,所以本研究选择30、60和90μmol/L白藜芦醇继续后续实验;60μmol/L白藜芦醇组细胞增殖率(41.49±5.06)%、迁移细胞数(36.67±2.52)个显著低于对照组(53.34±1.99)%、(58.00±2.00)个,凋亡细胞数(7.67±1.53)个显著高于对照组(2.50±0.71)个,且cyclin D1、p-JAK2和p-STAT3表达量也低于对照组,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30、90μmol/L白藜芦醇组以上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同样如此。与30μmol/L白藜芦醇组相比,30μmol/L白藜芦醇+抑制剂组以上各指标变化更显著(P<0.05)。结论白藜芦醇可通过抑制JAK2/STAT3通路抑制人食管癌OE19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并诱导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白藜芦醇 JAK激酶2/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信号通路 增殖 凋亡 迁移
下载PDF
榄香烯注射液联合放疗与TP方案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刘向阳 夏小春 +2 位作者 丁华 吴志军 刘继斌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348-352,共5页
目的比较榄香烯注射液联合放疗与TP方案(紫杉醇+奈达铂)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2006年12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5例初诊食管癌患者随机分成3组:单纯放疗组(RT组,n=45)、榄香烯注射液+放疗组(RT+E组,n=42)... 目的比较榄香烯注射液联合放疗与TP方案(紫杉醇+奈达铂)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2006年12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5例初诊食管癌患者随机分成3组:单纯放疗组(RT组,n=45)、榄香烯注射液+放疗组(RT+E组,n=42)和TP方案+放疗组(RT+TP组,n=38)。放疗采用常规四野放疗或三维适形放疗,2Gy/次,5次/周,放射总剂量60~66Gy;榄香烯400mg/d静滴,d1~d21;紫杉醇150mg/m2静滴,d1;奈达铂50mg/d静滴,d1~d3。RT+TP组患者先行1个周期TP方案化疗后完善相关检查,无放疗禁忌证再行放疗;于放疗过程中前4周每周测定白细胞数量,并分析各组白细胞数量变化;3组患者放疗结束时,评价毒副反应及近期疗效;对患者进行随访,分别计算1、2、3年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 RT组、RT+E组及RT+TP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4.4%、90.5%和92.1%,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分别为66.7%、61.9%和60.5%,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分别为24.4%、31.0%和28.9%,骨髓抑制的发生率均为100.0%,上述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放疗开始后第1~4周,RT+E组白细胞数量与RT组和RT+T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组、RT+E组及RT+TP组的1年生存率为60.0%、73.8%、78.9%,2年生存率为40.0%、54.8%、60.5%,3年生存率为28.9%、33.3%、44.7%,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榄香烯注射液联合放疗与TP方案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的近期疗效相当,且两药均不增加放疗的毒副反应,放疗过程中联合使用榄香烯注射液可维持患者的白细胞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榄香烯注射液 放射治疗 紫杉醇 奈达铂 食管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