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4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阳地区某医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住院时长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高建步 杨晓青 +8 位作者 刘扬帆 柴志勇 李慧 杨春源 袁冰 李婷 陈振辉 李蕊 李纲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0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探索影响南阳地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住院时长的因素。方法应用南阳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参加的中国冠心病医疗结果评价和临床转化研究(简称China PEACE)回顾性急性心肌梗死(AMI)注册登记研究的数据,从中随机抽取2001年... 目的探索影响南阳地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住院时长的因素。方法应用南阳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参加的中国冠心病医疗结果评价和临床转化研究(简称China PEACE)回顾性急性心肌梗死(AMI)注册登记研究的数据,从中随机抽取2001年、2006年、2011年及2016年四个年份STEMI的病例共计462例。按照患者住院时长进行排序,分为高住院时长组147例(n=147),中住院时长组166例(n=166)及低住院时长组149例(n=149)。分析住院时长的影响因素。结果与低住院时长组相比,高住院时长组中女性、心率>100次/min、收缩压<100 mmHg(1 mmHg=0.133kPa)的比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低住院时长组相比,中、高住院时长组中合并糖尿病的比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低住院时长组相比,中、高住院时长组中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比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低住院时长组相比,中住院时长组中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比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院STEMI患者的住院时长受性别、糖尿病病史、血压、心率、择期PCI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临床诊疗能力来减少影响因素,从而缩短住院时长是改善该院STEMI患者诊疗效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住院时长 医疗质量
下载PDF
南阳地区某医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5年诊疗趋势 被引量:3
2
作者 杨晓青 李玉东 +1 位作者 高建步 乔崇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8年第3期288-291,共4页
目的评价2001~2016年南阳市中心医院住院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在临床特征、诊疗模式和结局方面的变化趋势。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1年、2006年、2011年、2016年4个年份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住院病历,提取临床信息,分析STEM... 目的评价2001~2016年南阳市中心医院住院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在临床特征、诊疗模式和结局方面的变化趋势。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1年、2006年、2011年、2016年4个年份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住院病历,提取临床信息,分析STEMI的临床特征、诊疗模式和结局。结果本研究共抽取AMI病历758例;其中STEMI 558例,2001~2016年间,心血管危险因素中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的比例上升(P<0.05),发病到入院的中位时间由24 h缩短至12 h(P<0.0001)。未行再灌注治疗率无明显差别,2001年38.9%,2006年16.7%,2011年35.7%,2016年38.4%(P=0.34),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比例由0增至39.4%(P<0.002)。24 h内阿司匹林使用率由79.2%增至96.9%(P<0.0001),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使用率由0增至96.9%(P<0.001),他汀类使用率由0增至96.6%(P<0.001),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率由52.1%增至72.4%(P<0.001),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的使用率由54.9%降至43.3%(P<0.002)。2001年、2006年、2011年、2016年死亡率分别为8%、10.2%、9.2%、7.1%(P=0.76),放弃治疗率2%、6.1%、7.3%、8.1%(P=0.53),死亡与放弃治疗率10%,16.3%,16.5%,15.2%(P=0.76)。结论 2001~2016年,该院STEMI患者医疗质量有改善,但与指南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患者结局并未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医疗质量 结局
下载PDF
2001~2011年南阳地区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疗变化趋势 被引量:2
3
作者 高建步 李玉东 +1 位作者 杨守忠 张松雨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5433-5434,共2页
目的探讨2001-2011年南阳地区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特征、治疗模式、院内结局及患者诊疗情况的变化趋势。方法调取2001、2006、2011年间,南阳中心医院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病历,提取临床信息,分析老年STEMI患者I隘... 目的探讨2001-2011年南阳地区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特征、治疗模式、院内结局及患者诊疗情况的变化趋势。方法调取2001、2006、2011年间,南阳中心医院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病历,提取临床信息,分析老年STEMI患者I隘床特征、治疗模式和院内结局。结果本研究共调取老年STEMI病例267份,2001~2011年,老年STEMI住院患者中位年龄由(65.32±10.07)岁升至(69.26±11.02)岁(P〈0.01);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他汀的应用显著增加(阿司匹林:2001年76%,2011年90%,P=0.032;氯吡格雷:2001年O%,2011年81%,P=0.000;他汀2001年38%,2011年90%,P=0.000),B受体阻滞剂和ACEI类药物应用率仍比较低,且10年间无明显增加(口阻滞剂2001年48%,2011年53%,P=0.776;ACEI类药物2001年56%,2011年55%,P=0.411);未进行再灌注治疗的患者,并无显著改变(2001年57%,2011年62%,P=0.636);院内死亡率10年间变化无统计学意义(2001年14.5%,2011年12.3%,P=0.770)。结论过去10年间,南阳地区老年STEMI患者院内再灌注率无明显增加,死亡率无显著降低,二级预防用药显著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二级预防
下载PDF
目标教学在心内科带教中的应用
4
作者 韩洁青 刘晓哲 苏君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6期3140-3141,共2页
关键词 心脏病学/教育 教学/方法
下载PDF
以躯体症状就诊心内科的抑郁症28例原因分析
5
作者 李慧 陈学云 《医学信息(西安上半月)》 2007年第3期469-470,共2页
目的探讨抑郁症长期就诊于心内科的原因。方法对28例以心悸、胸闷、胸痛等症状为主诉的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8例患者均以心悸、胸闷、胸痛、烧心、失眠、烦躁为主诉,持续就诊于心内科。经正规心内科药物反复治疗无效,且2... 目的探讨抑郁症长期就诊于心内科的原因。方法对28例以心悸、胸闷、胸痛等症状为主诉的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8例患者均以心悸、胸闷、胸痛、烧心、失眠、烦躁为主诉,持续就诊于心内科。经正规心内科药物反复治疗无效,且28例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术,除外冠心病后,给与抗抑郁剂,综合治疗及心理干预治疗,显效率85.7%。结论心内科医师对抑郁症的识别能力不足是造成误诊得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科 抑郁症 误诊
下载PDF
南阳地区某医院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5年变化趋势
6
作者 李艳铮 高建步 +1 位作者 徐敏 余东阳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3年第7期785-788,共4页
目的评估2006~2021年15年间于南阳市中心医院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临床特征,PCI情况和院内结局的变化。方法分别随机抽样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2006年、2011年、2016年、2021年行PCI患者的住院病历,筛选有效信息并分析15年间行... 目的评估2006~2021年15年间于南阳市中心医院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临床特征,PCI情况和院内结局的变化。方法分别随机抽样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2006年、2011年、2016年、2021年行PCI患者的住院病历,筛选有效信息并分析15年间行PCI患者的临床特征、PCI情况及住院结局的变化。结果按照随机抽样法共抽取在院期间行PCI病例936例,2006~2021年间,行PCI患者在心血管危险因素中合并高血压的比例降低,既往有卒中病史的发病率明显升高,既往心肌梗死过的患者比例明显下降(P<0.0001)。院内发生心力衰竭的比例逐年下降,在院期间阿司匹林及相关替代类药物应用率有显著性差异(P=0.0001),氯吡格雷及其替代类药物应用无明显变化(P=0.122),他汀类药物及ACEI/ARB类药物应用率明显升高(P<0.0001),多考虑干预单支血管,左前降支植入支架比例升高。支架的类型也逐渐替代为药物洗脱支架,绝大多数已更换为国产支架,住院天数及花费呈下降的趋势。结论2006~2021年间南阳地区接受PCI的患者数量逐渐增加,介入治疗手段逐步成熟,院内结局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支架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学指标水平与PCI术后预后的关系
7
作者 王云鹏 高建步 贾莹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471-474,共4页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3)、高迁移率组蛋白1(HMGB1)水平及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预后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115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PCI治疗,治疗结束后均进行为期半年...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3)、高迁移率组蛋白1(HMGB1)水平及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预后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115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PCI治疗,治疗结束后均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分别将发生和未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患者分别设为MACE组(35例)和参照组(80例)。对患者手术前后血清Gal-3、HMGB1指标及cTnⅠ、CRP等指标进行检测并对比,将MACE组、参照组患者cTnⅠ、CRP、血清Gal-3及HMGB1指标水平进行对比,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上述指标预测AMI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患者血清Gal-3、HMGB1指标水平相较于术前升高(P<0.05);MACE组患者心功能指标、炎症因子等均相较于参照组升高,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指标水平则相较于参照组下降(均P<0.05);MACE组患者血清Gal-3、HMGB1指标水平相较于参照组升高(P<0.05);血清Gal-3、HMGB1指标预测AMI患者预后不良的AUC值分别为0.723、0.708,灵敏度分别为61.40%、54.55%,而联合预测的AUC值为0.791,灵敏度为82.43%,均相较于各项指标单项检测升高。结论 AMI患者血清Gal-3、HMGB1指标水平均呈异常升高趋势,将上述指标联合检测应用于AMI患者发生MACE的预测中临床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半乳糖凝集素-3 高迁移率组蛋白1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预后
下载PDF
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患者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冀元元 李纲 +2 位作者 李玉东 刘志远 郑喜胜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6077-6079,共3页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其对患者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1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接受冠心病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应用麝香保心丸治疗。结果...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其对患者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1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接受冠心病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应用麝香保心丸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颈动脉血管内-中膜厚度(IMT)和斑块面积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指标白细胞介素(IL)-1、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麝香保心丸用于治疗冠心病患者疗效确切,并能够调节患者血脂,降低IMT、缩小斑块面积,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麝香保心丸 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血脂 炎症因子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炎症因子hs-CRP、TNF-α和IL-6水平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33
9
作者 冀元元 李纲 +3 位作者 刘志远 李玉东 郑喜胜 程梅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47-149,共3页
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CHD)炎症因子hs-CRP、TNF-α和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7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1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均分为2组(n=80)。对照组给予活血化瘀、改善... 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CHD)炎症因子hs-CRP、TNF-α和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7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1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均分为2组(n=80)。对照组给予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后炎症因子hs-CRP、TNF-α和IL-6的水平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hs-CRP、TNF-α和IL-6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个月后2组患者各项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hs-CRP、TNF-α和IL-6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TNF-α和IL-6水平,对于冠心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冠心病 炎症因子
下载PDF
早发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5
10
作者 刘志远 李纲 +2 位作者 李玉东 杨清泉 韩学华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8年第9期657-659,共3页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15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根据年龄分为早发冠心病组(男性<55岁,女性<65岁)74例和老年冠心病组78例。对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比较二...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15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根据年龄分为早发冠心病组(男性<55岁,女性<65岁)74例和老年冠心病组78例。对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比较二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血脂水平、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冠心病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等,评价其是否存在差异性。结果早发冠心病组中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血清总胆固醇高于老年冠心病组;而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低于老年冠心病组。早发冠心病组冠状动脉病变多为单支病变,老年冠心病组以多支病变为主。结论吸烟、冠心病阳性家族史,高胆固醇血症均是早发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以单支病变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对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11
作者 刘 慧 李海剑 +4 位作者 高传玉 李玉东 毛绍芬 陶雅非 任东升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2-186,共5页
目的研究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探讨相关指标对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和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6... 目的研究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探讨相关指标对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和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66例,采用Rentrop分级方法,对冠状动脉侧支循环进行分级,分为侧支循环不良组(n=98)和侧支循环良好组(n=68)。红细胞分布宽度值和平均血小板体积值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侧支循环不良组红细胞分布宽度水平显著高于侧支循环良好组(18.20%±1.83%比13.17%±0.84%),平均血小板体积值显著低于侧支循环良好组(8.16±1.22 fl比11.31±1.34 fl)(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水平的红细胞分布宽度、肌酸激酶同工酶、低水平的平均血小板体积和无梗死前心绞痛与不良侧支循环密切相关。结论高红细胞分布宽度、低水平的平均血小板体积、高肌酸激酶同工酶、无梗死前心绞痛是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分布宽度 平均血小板体积 冠状动脉侧支循环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下载PDF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脂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冯文化 李玉东 +1 位作者 杨守忠 毛绍芬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23-225,共3页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血管内皮功能 冠心病
下载PDF
平板运动试验变时功能不全在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3
作者 冯文化 毛绍芬 刘珂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8年第1期30-31,共2页
冠心病是患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最高的心脏病,因此及早、及时、准确地诊断冠心病,提高对冠心病危险程度的认识,并用于指导治疗尤为重要。国外大量资料表明,平板运动试验(TET)中心脏变时功能不全(CI)可能是诊断冠心病的一个独... 冠心病是患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最高的心脏病,因此及早、及时、准确地诊断冠心病,提高对冠心病危险程度的认识,并用于指导治疗尤为重要。国外大量资料表明,平板运动试验(TET)中心脏变时功能不全(CI)可能是诊断冠心病的一个独立而敏感的阳性指标。本研究结合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对比分析TET中CI与传统ST段标准的变化,探讨CI在冠心病中的应用价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运动试验 功能不全 冠心病 价值 冠状动脉造影 危险程度 指导治疗 心脏病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术后血清促炎因子水平与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的探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燕 李纲 +5 位作者 刘江波 王琰淏 周晓铎 姚明杨 张松雨 陈珂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215-220,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内皮素-1(ET-1)水平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事件的关系探究。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200例AMI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急诊PCI后出...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内皮素-1(ET-1)水平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事件的关系探究。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200例AMI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急诊PCI后出现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事件分为MIRI组与无MIRI组,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IL-6、ET-1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分析评估急诊PCI后缺血再灌注损伤事件的预测能力,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诊PCI后缺血再灌注损伤事件危险因素。结果:200例AMI患者经急诊PCI治疗后,出现MIRI事件患者113例,MIRI事件发生率为56.5%。MIRI组患者下壁心肌梗死比例、心功能Killip Ⅲ级比例、多支血管病变构成比明显高于无MIR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I组患者LVEF低于无MIRI组,而血清IL-6、ET-1水平明显高于无MIR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IL-6、ET-1的ROCAUC分别为0.753、0.800,截断值分别为172.688 ng/L、110.601 ng/L,ROCAUC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下壁梗死、Killip Ⅲ级、多支血管病变、ET-1(≥110.601 ng/L)、IL-6(≥172.688 ng/L)是AMI患者急诊PCI后并发MIRI危险因素(P <0.05)。结论:AMI患者血清IL-6、ET-1水平对急诊PCI术后发生MIRI事件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下壁梗死、Killip Ⅲ级、血管病变、ET-1以及IL-6水急诊PCI术后发生MIRI事件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再灌注损伤 白细胞介素-6 内皮素-1 预测价值
下载PDF
中西部城市老年急性心肌梗死院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应用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7
15
作者 高建步 李玉东 +2 位作者 杨守忠 李慧 张松雨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1145-1148,共4页
目的了解中西部城市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的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31家协作医院符合中国AMI治疗指南Ⅰ类推荐标准的患者1886例,其中2001年218例、2006年531例和2011... 目的了解中西部城市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的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31家协作医院符合中国AMI治疗指南Ⅰ类推荐标准的患者1886例,其中2001年218例、2006年531例和2011年1137例,将服用ACEI/ARB患者为研究组1348例,未服用ACEI/ARB者为对照组538例。分析ACEI/ARB的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 2组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01年、2006年和2011年患者ACEI/ARB使用率分别为74.3%、75.0%和69.3%(P=0.036)。多因素分析显示,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入院时收缩压≥140mm Hg(1mm Hg=0.133kPa)、未测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的患者更倾向使用ACEI/ARB,而女性、非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未测量LVEF、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较少使用ACEI/ARB。结论中西部城市老年AMI患者约1/3住院期间未接受ACEI/ARB治疗,且10年间无明显改善,该类药物的应用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
下载PDF
左侧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冠脉搭桥术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喆 高项羽 付红光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82-1685,共4页
目的探讨左侧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冠脉搭桥术)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非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搭桥术的患者20例,随机分为左侧星状神经节阻滞组(LSGB组)与对照组(N组),每组10例。患者入室后,以24 h... 目的探讨左侧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冠脉搭桥术)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非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搭桥术的患者20例,随机分为左侧星状神经节阻滞组(LSGB组)与对照组(N组),每组10例。患者入室后,以24 h动态心电图(Holter)持续记录24 h HRV的时域指标[24 h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和频域指标[低频功能(LF)、高频功能(HF)、LF/HF]。LSGB组在麻醉前行左侧星状神经节阻滞。N组未实施星状神经节阻滞操作。两组的麻醉方法和手术过程相同。Holter监测分析对比各时段两组间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 LSGB组患者均完成星状神经节阻滞操作。术后两组均未发生并发症。两组星状神经节阻滞前、阻滞后及搭桥前、搭桥后各时段HR、LF、HF、LF/H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DNN值在搭桥前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LSGB组HR值在阻滞前与阻滞后各时段及搭桥前与搭桥后2、10、12、14、16、18 h各时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搭桥前与搭桥后4、6、8h各时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SGB组:SDNN值在搭桥前与搭桥后6、8 h各时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F值搭桥前与搭桥后2、4、6、8、10、12、14、16、18 h各时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值在SGB前与SGB后20、40、60 min各时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搭桥前与搭桥后2、4、6、8、10、12、14、16、18 h各时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F/HF值在搭桥前与搭桥后8、10、12、14、16、18 h各时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SGB能够降低冠脉搭桥患者围术期交感神经活性,平衡冠脉搭桥患者自主神经的功能,可以作为一种保护性措施应用于冠脉搭桥围术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神经节 冠脉搭桥 心率变异性
下载PDF
29例轮状病毒感染并发心肌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7
作者 冀元元 李玉东 李纲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5期3345-3347,共3页
目的对轮状病毒感染并发心肌炎的29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方法共纳入29例入住该院小儿科的轮状病毒感染并发心肌炎的患儿,对心电图、心肌酶谱、肌钙蛋白进行分析,并分析其与脱水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29例患儿中心电图异常18例,主要表现为... 目的对轮状病毒感染并发心肌炎的29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方法共纳入29例入住该院小儿科的轮状病毒感染并发心肌炎的患儿,对心电图、心肌酶谱、肌钙蛋白进行分析,并分析其与脱水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29例患儿中心电图异常18例,主要表现为Q-T间期延长、ST-T改变、期前收缩、低电压等;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为(223.9±7.9)U/L,肌酸激酶(CK)水平为(204.3±7.6)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为(25.9±5.1)U/L,肌钙蛋白T(cTnT)水平为(0.14±0.04)μg/L,均高于正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患儿脱水程度的增加,血清LDH、CK、CK-MB及cTnT亦随之增高(r=0.72、0.77、0.74、0.73,P<0.01)。结论轮状病毒感染并发心肌炎患儿心肌酶及肌钙蛋白水平随着患儿脱水程度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感染 心肌炎 肌钙蛋白 心肌酶
下载PDF
益心舒胶囊对急性心肌梗死后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高建步 李玉东 杨守忠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5期1068-1071,共4页
目的:调查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及应用益心舒胶囊对其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AMI患者共517例。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共发现AMI合并焦虑患... 目的:调查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及应用益心舒胶囊对其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AMI患者共517例。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共发现AMI合并焦虑患者102例,合并抑郁患者89例,同时合并焦虑及抑郁患者63例。将合并焦虑及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药物,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应用益心舒胶囊。观察其对患者生活质量和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基线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生活质量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抑郁量表(HRSD)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HAMA、HRS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及HAMA、HRSD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益心舒胶囊可降低焦虑、抑郁评分,具有改善AMI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生活质量 焦虑 抑郁 益心舒胶囊
下载PDF
C反应蛋白水平在冠心病中的意义 被引量:22
19
作者 李玉东 冯文化 毛绍芬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2年第3期198-199,共2页
目的 探讨 C反应蛋白 (CRP)水平在冠心病中的变化及其预测预后的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 CPR水平 ,其中稳定型心绞痛组 38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组 39例 ,急性心肌梗死组 2 9例和正常对照组 30例 ,采用交叉对照分析。结果 ... 目的 探讨 C反应蛋白 (CRP)水平在冠心病中的变化及其预测预后的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 CPR水平 ,其中稳定型心绞痛组 38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组 39例 ,急性心肌梗死组 2 9例和正常对照组 30例 ,采用交叉对照分析。结果 稳定型心绞痛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CRP水平有所升高 ,但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 ;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 CRP水平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正常对照组 (P<0 .0 1) ,且二者相比有差异性 (P<0 .0 5 )。 CRP>18m g/ L的患者 ,预后不良。结论  CRP是冠心病形成的危险因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C-反应蛋白 CRP 诊断
下载PDF
2001~2011年辽宁省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他汀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5
20
作者 高建步 杨守忠 +1 位作者 李玉东 张松雨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796-2798,共3页
目的评价2001~2011年辽宁省急性心肌梗死(AMI)住院患者他汀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调查辽宁省7家协作医院2001、2006和2011 3个特定年份研究病历,以提取临床信息。结果 7家医院共计1 284例适宜他汀治疗的AMI患者病历纳入研究。AMI... 目的评价2001~2011年辽宁省急性心肌梗死(AMI)住院患者他汀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调查辽宁省7家协作医院2001、2006和2011 3个特定年份研究病历,以提取临床信息。结果 7家医院共计1 284例适宜他汀治疗的AMI患者病历纳入研究。AMI患者院内他汀的使用率从2001年的43.18%增加到2006年的93.44%和2011年的96.22%(P<0.000 1)。不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患者他汀使用率均逐年增加(均P<0.05)。未检测LDL-C患者他汀使用率显著低于LDL-C检测的患者(P<0.000 1)。院内强化他汀的使用率由2001年的1.75%增加到2006年的25.96%和2011年的57.99%(P<0.000 1)。多因素模型中,高脂血症患者更容易接受他汀治疗(OR=1.53,95%CI 1.09~2.13,P=0.013)。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患者较非PCI患者更容易接受他汀治疗(OR=2.70,95%CI 1.99~3.66,P<0.001)。心源性休克患者他汀治疗率明显降低(OR=0.43,95%CI 0.20~0.93,P=0.033)。结论 2001~2011年辽宁省AMI患者他汀类药物应用率明显增加,但2011年仍然有超过40%患者未接受强化他汀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他汀治疗 血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