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检查影像特征对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
1
作者 许禹 尤国庆 +1 位作者 耿云平 马亚丽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1期1265-1268,共4页
目的 探讨CT检查影像特征对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6例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作为SCLC组,采用倾向匹配法按1∶2的比例对性别、年龄进行匹配,共选取52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作为NSCLC组。比较两组患者的CT影像特征,将差... 目的 探讨CT检查影像特征对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6例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作为SCLC组,采用倾向匹配法按1∶2的比例对性别、年龄进行匹配,共选取52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作为NSCLC组。比较两组患者的CT影像特征,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CT影像特征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SCLC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CT影像特征对SCLC的诊断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分型、病灶形态、支气管闭塞和/或肺不张、肺门纵隔淋巴结情况、血管受累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周围型肺癌、有支气管闭塞和/或肺不张均为SCLC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肿瘤形态不规则、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有血管受累均为SCLC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病灶形态、血管受累情况对SCLC具有中等诊断价值,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情况、分型、支气管闭塞和/或肺不张情况对SCLC具有较低诊断价值,联合模型诊断SCLC的AUC为0.989(95%CI:0.893~0.997),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均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P﹤0.05)。结论 CT检查见中央型、病灶形态不规则、有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血管受累任意一项可提示为SCLC,上述指标联合检查对SCLC的诊断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 CT影像特征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多学科护理团队模式在接受影像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秋楠 董飒 曹民 《临床研究》 2024年第3期153-156,共4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护理团队模式对接受影像学检查患者护理风险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期间的临床科室护士30名,所有护士均接受多学科护理团队模式培训。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7月期间在本院接受... 目的探讨多学科护理团队模式对接受影像学检查患者护理风险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期间的临床科室护士30名,所有护士均接受多学科护理团队模式培训。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7月期间在本院接受影像检查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接受影像检查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多学科护理团队模式干预。比较护士培训前后影像检查知识测试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影像检查相关项目、心理状态、护理风险和护理满意度。结果30名临床护士培训后影像检查知识评分均高于培训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候检时间、扫描时间短于对照组,准备完好率、一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和护理风险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护理团队模式可提高临床护士专业技能,提高影像学检查效率,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检查 多学科护理团队模式 护理风险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肠系膜脂膜炎的CT定量影像与分型
3
作者 李文华 熊瑶 +2 位作者 耿云平 张毅 李天然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995-998,共4页
目的 分析肠系膜脂膜炎(mesenteric panniculitis, MP)的定量影像学特点并进行分型,提高对MP的影像认识。方法 对64例MP患者的临床和CT检查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CT表现和临床综合诊断将患者分为炎性渗出型、脂肪坏死型和纤维化型... 目的 分析肠系膜脂膜炎(mesenteric panniculitis, MP)的定量影像学特点并进行分型,提高对MP的影像认识。方法 对64例MP患者的临床和CT检查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CT表现和临床综合诊断将患者分为炎性渗出型、脂肪坏死型和纤维化型。通过对肠系膜病变组织和同层面正常腹膜后脂肪组织进行ROI勾画和CT值测量。结果 64例MP患者中50例炎性渗出型,8例脂肪坏死型,6例纤维化型。病变部位均发生在肠系膜根部,并且向左侧延伸至小肠肠袢,肠系膜脂肪密度增高并出现增生结节。64例患者中50例出现“脂肪环征”,56例出现“假包膜征”,37例同时出现“假包膜征+脂肪环征”,9例同时出现“假包膜征+脂肪环征+血管僵硬、粗细不均”。病变肠系膜脂肪密度高于正常腹膜后脂肪组织,MP区域CT值为(-55.01±17.88)HU,正常腹膜后脂肪组织为(-99.44±8.67)HU,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分型的肠系膜病变CT值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MP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同时肠系膜病变的CT值可作为MP分型的依据,有助于临床制定合理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脂膜炎 计算机断层扫描 假包膜征 脂肪环征 分型
下载PDF
CCTA-AI联合FFR-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应用价值研究
4
作者 许禹 耿云平 尤国庆 《右江医学》 2024年第5期447-450,共4页
目的评估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CTA)与人工智能(AI)联合心肌灌注分数(FFR-CT)对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于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到南阳市中心医院接受诊治的80例疑似冠状动脉狭窄病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C... 目的评估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CTA)与人工智能(AI)联合心肌灌注分数(FFR-CT)对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于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到南阳市中心医院接受诊治的80例疑似冠状动脉狭窄病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CCTA以及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其检查的间隔时间应在14天内,然后通过AI软件自动对CCTA的图像进行重建和计算,同时计算FFR-CT的数值。计算人工智能辅助的心脏计算机断层扫描(CCTA-AI)联合FFR-CT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80例患者经CAG检查确诊,72例患者为冠状动脉狭窄病变,占比为90%;8例患者为非冠状动脉狭窄病变,占比为10%。CCTA-AI联合FFR-CT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以及AUC值均高于CCTA-AI、FFR-CT单独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CTA-AI联合FFR-CT检查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其敏感度及特异度均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CT血管成像 人工智能 心肌灌注分数 冠状动脉狭窄病变 敏感度 特异度
下载PDF
基于4R危机管理理论的多学科协作护理在行CT增强扫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5
作者 闫小琼 侯玲玲 张贵春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24期169-172,共4页
目的:观察基于4R危机管理理论的多学科协作护理在行CT增强扫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于该院接受CT增强扫描的84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 目的:观察基于4R危机管理理论的多学科协作护理在行CT增强扫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于该院接受CT增强扫描的84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4R危机管理理论的多学科协作护理,护理至患者完成检查。比较两组对CT增强扫描的认知度、护理前后焦虑[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检查依从性、造影剂外渗发生率、检查后24 h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准备工作、检查目的、检查过程和注意事项等对CT增强扫描的认知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检查依从率为95.24%(40/42),高于对照组的80.95%(3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造影剂外渗发生率为7.14%(3/42),低于对照组的23.81%(1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2/42),低于对照组的21.43%(9/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形式、服务态度、操作技术、沟通指导及护理效果等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4R危机管理理论的多学科协作护理应用于行CT增强扫描患者可提高对CT增强扫描的认知度评分、检查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评分,降低SAS评分、造影剂外渗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增强扫描 4R危机管理理论 多学科协作护理 焦虑 造影剂外渗 不良反应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糖尿病足X线与CT影像表现比较分析及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7
6
作者 张磊 《糖尿病新世界》 2016年第20期97-98,共2页
目的对糖尿病足患者X线与CT影像表现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4年9月—2016年3月该院确诊的97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给予糖尿病足患者下肢X线平片及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查,同时还进行螺旋CT扫... 目的对糖尿病足患者X线与CT影像表现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4年9月—2016年3月该院确诊的97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给予糖尿病足患者下肢X线平片及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查,同时还进行螺旋CT扫描,根据检查方法不同,将两种影像资料分为X线组和CT组,比较两组影像表现差异,并对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结果 CT影像对糖尿病足患者足部骨质疏松、骨质破坏、骨关节变形脱位、病理性骨折、软组织病变及血管壁钙化等方面较X线影像阳性显示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线平片检查及CT扫描均为临床中诊断糖尿病足的重要辅助检查手段,虽然两者均能够对患者的骨质改变、关节蜕变、软组织病变和血管病变有所显示,但CT影像更加清晰,阳性显示率较高;同时CT影像对足部小血管病变情况及早期骨质改变显示更为准确,对提高临床糖尿病足诊断准确率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X线 CT扫描 影像表现 诊断 应用价值
下载PDF
CT影像伪影产生原因及消除方法探讨 被引量:5
7
作者 张磊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第28期196-198,共3页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CT成像技术越来越成熟,图像越来越清晰,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肯定和应用,为一些疑难疾病的确诊提供资料支持,并参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但在工作中,由于射线硬化效应、容积效应、金属物的干扰、患者在检查时移动、扫...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CT成像技术越来越成熟,图像越来越清晰,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肯定和应用,为一些疑难疾病的确诊提供资料支持,并参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但在工作中,由于射线硬化效应、容积效应、金属物的干扰、患者在检查时移动、扫描参数设置不当、设备故障等原因,容易导致CT影像产生伪影,影响临床诊断准确性,甚至造成误诊。临床可通过应用检查技巧、协助患者摆放体位、科学设置扫描参数、定期校对探测器和准直器、后期计算机处理等方法来消除伪影的影响,以提升CT影像质量,提高疾病检出率,为临床医师对疾病的确诊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伪影 影像质量 消除方法
下载PDF
肠壁增厚和密度CT影像特征变化对小肠梗阻的诊断效果 被引量:2
8
作者 任悠悠 尤国庆 耿云平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17期2825-2829,共5页
目的:探讨肠壁增厚和密度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影像特征变化对小肠梗阻的诊断价值,为肠梗阻的诊断提供临床可参考依据.方法:共纳入42例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确诊为单纯性小肠梗阻(simple small bowel obstruction,SI)... 目的:探讨肠壁增厚和密度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影像特征变化对小肠梗阻的诊断价值,为肠梗阻的诊断提供临床可参考依据.方法:共纳入42例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确诊为单纯性小肠梗阻(simple small bowel obstruction,SI)及38例确诊为绞窄性小肠梗阻(strangulated small bowel obstruction,ST)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记录CT显示肠壁增厚密度,评价不同密度对不同类型小肠梗阻的诊断价值.结果:平扫时SI患者内层密度正常比例明显高于ST患者,而全层密度减低比例低于ST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扫描时ST患者全层密度减低比例高于SI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扫内层密度正常诊断ST的灵敏度为34.2%,特异度为33.3%;平扫全层密度减低的灵敏度为73.7%,特异度为71.4%;增强全层密度减低的灵敏度为84.2%,特异度为73.8%.结论:增强CT显示小肠壁全层密度减低更多倾向于考虑ST,对于该类患者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可及早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壁增厚 密度 CT影像 小肠梗阻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应用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检查对肺癌多发骨转移的诊断价值
9
作者 张磊 米玉霞 王建业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3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多期增强检查对肺癌多发骨转移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0月于本院就诊的72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MSCT、MSCT多期增强及PET-CT...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多期增强检查对肺癌多发骨转移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0月于本院就诊的72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MSCT、MSCT多期增强及PET-CT检查.对比其PET-CT检查结果,计算常规MSCT、MSCT多期增强检查对肺癌的骨转移病灶检出率.结果:常规MSCT检查出骨转移病灶123个,检出率为74.09%;MSCT多期增强检查检出骨转移病灶154个,检出率为92.77%.MSCT多期增强检查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MSCT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于椎体、肋骨、肩胛骨中肿瘤转移病灶,MSCT多期增强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MS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在股骨、颅骨转移病灶检出率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多期增强检查对肺癌不同类型骨转移的临床检出率较高,可为肺癌多发骨转移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影像学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多期增强扫描 肺癌 多发骨转移 诊断价值
下载PDF
CT影像诊断对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价值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任悠悠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2期161-163,共3页
目的探讨CT影像诊断在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中的价值。方法通过对2012年2月-2015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79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比较CT影像资料和病理诊断结果的差异,评价CT影像诊断在直肠癌分期中的价值。结果 79例患者均经CT... 目的探讨CT影像诊断在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中的价值。方法通过对2012年2月-2015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79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比较CT影像资料和病理诊断结果的差异,评价CT影像诊断在直肠癌分期中的价值。结果 79例患者均经CT检出,检出率为100%,T1-T2期、T3期、T4期诊断率分别为56.14%、71.97%、67.12%,总准确率为68.09%。结论 CT影像诊断可准确检出直肠癌,同病理分期诊断具有较高的一致性,CT影像诊断在直肠癌分期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影像诊断 直肠癌 术前分期
下载PDF
64排上腹部增强多层螺旋CT在小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佳音 耿云平 +1 位作者 米玉霞 李真真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3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分析小肝癌在64排上腹部增强多层螺旋CT检查及重建后影像特征和临床检出率.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83例小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比各期检出的小肝癌病灶的数目、大小范围、边界及临床... 目的:分析小肝癌在64排上腹部增强多层螺旋CT检查及重建后影像特征和临床检出率.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83例小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比各期检出的小肝癌病灶的数目、大小范围、边界及临床检出率等.结果:常规CT、动脉期增强CT(AP)、门脉期增强CT(PP)及延迟期增强CT(DP)临床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AP、DP检出率均高于常规CT(P>0.05);而常规CT与PP临床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与DP临床检出率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上腹部增强多层螺旋CT检查可作为临床诊断评估小肝癌的重要手段,能有效提高小肝癌的诊断准确性和病灶检出率,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多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肝癌 64排多层螺旋CT 上腹部增强扫描 诊断应用价值
下载PDF
标准化肠道准备护理对腹部CT检查图像质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侯玲玲 刘蕾 闫小琼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第5期691-692,共2页
目的探讨标准化肠道准备护理对腹部CT检查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行腹部CT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肠道准备护理,观察组实施标准化肠道准备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肠道清洁度、肠道充盈度、CT图像质量、主观检查舒适度... 目的探讨标准化肠道准备护理对腹部CT检查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行腹部CT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肠道准备护理,观察组实施标准化肠道准备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肠道清洁度、肠道充盈度、CT图像质量、主观检查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肠道清洁度和肠道充盈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T图像质量优良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5.6%(P<0.05)。观察组主观检查舒适度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标准化肠道准备护理有助于提高肠道清洁度和充盈度,提升腹部CT检查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肠道准备护理 腹部CT检查 图像质量 肠道清洁度
下载PDF
MRI与双能量CT检查对原发性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疗效的评估价值
13
作者 李佳音 耿云平 +2 位作者 尤国庆 李真真 万里新 《癌症进展》 2023年第24期2757-2759,共3页
目的探讨MRI和双能量CT检查对原发性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120例行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所有患者术后均接受MRI和双能量CT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RI及双能量CT检... 目的探讨MRI和双能量CT检查对原发性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120例行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所有患者术后均接受MRI和双能量CT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RI及双能量CT检查对原发性肝癌肿瘤残余或复发的诊断价值。结果120例患者共135个病灶,DSA检查结果证实,63个(46.67%)肿瘤无残余/复发,72个(53.33%)肿瘤残余/复发。MRI检查诊断原发性肝癌肿瘤残余/复发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3.06%和96.30%,分别高于双能量CT检查的77.78%和88.15%,MRI检查与DSA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较高(Kappa=0.926,P﹤0.01),双能量CT检查与DSA检查结果的一致性中等(Kappa=0.766,P﹤0.01)。结论对于接受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MRI检查能够较双能量CT检查更准确地显示肿瘤残余或复发情况,诊断效能理想,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双能量CT 原发性肝癌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肿瘤残余 复发
下载PDF
CT三期增强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的定性价值探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姜涛 尤国庆 《临床研究》 2023年第9期133-136,共4页
目的探讨CT三期增强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SPN)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南阳中心医院收治的82例SPN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CT平扫和三期增强扫描,获取CT值、CT净增值(ΔCT值)和CT强化率。以病理结果为... 目的探讨CT三期增强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SPN)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南阳中心医院收治的82例SPN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CT平扫和三期增强扫描,获取CT值、CT净增值(ΔCT值)和CT强化率。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良、恶性SPN患者CT平扫、三期增强扫描的CT值;比较良、恶性SPN患者ΔCT值、CT强化率;计算CT三期增强扫描对SPN恶性诊断的准确性、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Kappa值;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T三期增强扫描结果对SPN定性诊断的价值。结果纳入患者82例,其中33例为良性SPN(40.24%),49例为恶性SPN(59.76%);良性SPN和恶性SPN平扫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SPN的主动脉期、延迟期增强CT扫描CT值均显著低于恶性SP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SPN以肺动脉期强化为主,三期ΔCT值及强化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SPN以主动脉期强化为主,三期ΔCT值及强化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SPN肺动脉期、主动脉期的ΔCT值、强化率均显著高于恶性SP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三期增强扫描诊断SPN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为79.59%、81.82%(Kappa=0.602);ROC结果显示,CT三期增强扫描结果诊断恶性SPN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三期增强扫描是SPN定性诊断的可靠方法,可作为SPN良恶性诊断的可靠影像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三期增强扫描 孤立性肺结节 定性诊断 CT净增值
下载PDF
胃癌患者多层螺旋CT血流动力学参数与肿瘤标志物的关系
15
作者 李佳音 耿云平 米玉霞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第11期1503-1504,共2页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多层螺旋CT血流动力学参数与肿瘤标志物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胃癌患者,按照分化程度分为中高分化组(n=56)和低分化组(n=44)。检测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分析多层螺旋CT血流动力学参数...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多层螺旋CT血流动力学参数与肿瘤标志物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胃癌患者,按照分化程度分为中高分化组(n=56)和低分化组(n=44)。检测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分析多层螺旋CT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其相关性。结果低分化组达峰时间(TTP)低于中高分化组,Patlak表面通透性(PPS)、灌注血容量(PBV)、血流量(BF)水平高于中高分化组(P<0.05)。低分化组甲胎蛋白(AFP)水平高于中高分化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PPS与肿瘤标志物AFP、糖类抗原72-4(CA72-4)、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呈正相关(P<0.05)。结论胃癌患者多层螺旋CT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可反映胃癌组织的分化程度,PPS与肿瘤标志物水平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多层螺旋CT 血流动力学参数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螺旋CT增强检查患者对比剂外渗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干预措施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闫小琼 侯玲玲 张贵春 《哈尔滨医药》 2023年第6期118-120,共3页
目的 探讨在螺旋CT增强检查患者中,对比剂外渗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及相关干预措施分析。方法 选取5990例在本院行螺旋CT增强检查的患者,分析其发生对比剂外渗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5990例患者中有27例(0.45%)出现对比剂外渗,5963例(99.5... 目的 探讨在螺旋CT增强检查患者中,对比剂外渗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及相关干预措施分析。方法 选取5990例在本院行螺旋CT增强检查的患者,分析其发生对比剂外渗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5990例患者中有27例(0.45%)出现对比剂外渗,5963例(99.55%)未出现对比剂外渗;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β=1.692,OR=5.429,95%CI=2.543-11.588)、长期化疗(β=2.209,OR=9.111,95%CI=3.671-22.612)、造影剂流速≥3mL/s(β=1.469,OR=4.346,95%CI=1.900-9.946)、前臂掌侧静脉穿刺(β=2.424,OR=11.293,95%CI=3.285-38.827)、渗透压>500 mOsm/kgH2O(β=2.433,OR=11.397,95%CI=4.591-28.293)是螺旋CT增强检查患者对比剂外渗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 螺旋CT增强检查患者对比剂外渗发生与年龄、是否长期化疗、穿刺位置、造影剂流速、渗透压有关,针对上述情况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可能减少对比剂外渗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增强 长期化疗 对比剂外渗 渗透压 造影剂流速
下载PDF
优质护理联合危机护理干预在影像学检查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秋楠 董飒 《临床研究》 2023年第4期132-134,共3页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联合危机护理干预在影像学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92例接受影像学检查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联...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联合危机护理干预在影像学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92例接受影像学检查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联合危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图像优良率、不良情绪、护理风险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效果、图像优良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护理风险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影像学检查应用优质护理联合危机护理干预可提高图像优良率,降低意外事件发生率,保证检查的顺利进行,护理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学检查 优质护理 危机护理干预 图像优良率 意外事件发生率
下载PDF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信迪利单抗对晚期胃癌化疗患者的增效减毒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谢媛媛 邓亚男 +1 位作者 许禹 孙晓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1期1549-1554,共6页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信迪利单抗对晚期胃癌化疗患者的增效和减毒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6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40例晚期胃癌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70例、对照组7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FOLFOX...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信迪利单抗对晚期胃癌化疗患者的增效和减毒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6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40例晚期胃癌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70例、对照组7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FOLFOX6化疗,对照组患者同时予以信迪利单抗治疗,观察组患者则予以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信迪利单抗,以21 d为一个周期,连续治疗3个周期。治疗3个周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发生率,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肿瘤标志物[糖链抗原19-9(CA19-9)、糖链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72-4(CA72-4)]、免疫功能[CD3^(+)、CD4^(+)、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和胃蛋白酶原水平(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以及生存质量[卡氏行为状态(KPS)]。结果治疗3个周期后,观察组患者的客观缓解(ORR)率、疾病控制(DCR)率分别为64.29%、8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71%、65.71%,而各项毒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周期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A19-9、CA125、CEA、CA72-4、胃蛋白酶原Ⅱ水平分别为(26.13±3.02)U/mL、(28.94±3.26)U/mL、(3.05±0.74)ng/mL、(5.46±1.03)U/mL、(12.07±1.05)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27±3.54)U/mL、(34.96±3.88)U/mL、(5.74±1.02)ng/mL、(8.12±1.34)U/mL、(15.69±1.78)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1个周期、3个周期后的血清CD3^(+)、CD4^(+)、IgA、Ig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个周期、3个周期后血清胃蛋白酶原Ⅰ水平高于对照组,胃蛋白酶原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周期后,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总有效率为8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晚期胃癌化疗患者,可增强抗肿瘤疗效,减少毒副反应发生,减轻胃黏膜损伤,并可提高免疫力,改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化疗 参芪扶正注射液 信迪利单抗 增效减毒 免疫功能 生存质量
下载PDF
肺癌CT征象和PET/CT最大标准化摄取值与Ki-67表达的关系
19
作者 佟梓滨 张龙敏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23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肺癌CT征象与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和核抗原Ki-67阳性表达情况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初诊肺癌患者96例,其中腺癌57例,鳞癌14例,神经内分泌肿瘤25例,均... 目的探讨肺癌CT征象与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和核抗原Ki-67阳性表达情况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初诊肺癌患者96例,其中腺癌57例,鳞癌14例,神经内分泌肿瘤25例,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获得核抗原Ki-67表达情况,并根据其百分比分为Ki-67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比较2组间CT征象、SUVmax的差异。结果淋巴结转移及多发淋巴结转移两个征象在Ki-67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2组患者一般特征、病变位置、长径、密度、边界、形状、分叶征、毛刺征、钙化征、血管集束征、支气管充气征、空泡征、空洞征、支气管截断征、胸膜凹陷征、胸膜增厚征、胸腔积液,上述征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i-67高表达组肺癌的SUVmax摄取值更高。结论SUVmax值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肺癌Ki-67的表达情况,肺癌Ki-67高表达患者的SUVmax高于Ki-67低表达患者,肺癌Ki-67高表达患者更容易出现淋巴结转移及多发淋巴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肺肿瘤 最大标准化摄取值 Ki-67抗原 征像
下载PDF
贝伐珠单抗对晚期胃癌患者化疗的增效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
20
作者 谢媛媛 邓亚男 +1 位作者 许禹 孙晓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1385-1389,共5页
目的基于缺氧诱导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HIF-1α/VEGF)信号通路探究贝伐珠单抗对晚期胃癌患者化疗的增效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8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36例晚期胃癌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 目的基于缺氧诱导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HIF-1α/VEGF)信号通路探究贝伐珠单抗对晚期胃癌患者化疗的增效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8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36例晚期胃癌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SOX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贝伐珠单抗+SOX方案治疗,21d为一个周期,共治疗两个周期。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期间毒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的HIF-1α/VEGF信号通路、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CA)19-9、CA72-4、癌胚抗原(CEA)、组织多肽特异抗原(TPS)]和免疫功能,同时采用卡氏功能状态评分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60.29%、77.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59%、61.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周期、2个周期后,观察组患者的HIF-1α、VEG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周期、2个周期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A19-9、CA72-4、CEA、TPS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周期、2个周期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D3^(+)、CD4^(+)、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但血清CD8^(+)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总有效率为79.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伐珠单抗治疗晚期胃癌可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血清肿瘤标志物、生存质量,其治疗效果确切且相对安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调节HIF-1α/VEGF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 贝伐珠单抗 晚期胃癌 化疗 增效作用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