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感染性疾病科护理记录缺陷分析及对策
1
作者 赵建兰 《航空航天医药》 2010年第2期245-246,共2页
护理记录书写反应了患者的治疗护理过程,是临床工作的原始记录,具有原始性、完整性,是处理医疗纠纷中的重要证据。通过对我科675份护理记录单的质量检查,发现护理记录单缺陷主要有141处,针对这141处护理记录缺陷进行分析归类,针对这些... 护理记录书写反应了患者的治疗护理过程,是临床工作的原始记录,具有原始性、完整性,是处理医疗纠纷中的重要证据。通过对我科675份护理记录单的质量检查,发现护理记录单缺陷主要有141处,针对这141处护理记录缺陷进行分析归类,针对这些缺陷采取具体的措施,加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书写水平,同时强调护士的下病房意识,勤观察,勤交流,采取奖惩措施,提高整体护理记录书写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记录 记录缺陷 感染性疾病科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PBMC表面PD-1、Caspase-9在不同病情阶段中临床表达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承幸 张玉 王芳芳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5期838-841,共4页
目的:探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表面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9(Caspase-9)在不同病情阶段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240例HBV感染患... 目的:探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表面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9(Caspase-9)在不同病情阶段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240例HBV感染患者,分别处于HBV相关性原发性肝癌(HCC)、乙肝肝硬化、重度乙型病毒性肝炎(CHB)、中度CHB、轻度CHB,根据其病情阶段不同分为HBV相关性HCC组(n=76)、乙肝肝硬化组(n=30)、重度CHB组(n=31)、中度CHB组(n=40)、轻度CHB组(n=63),另选取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均检测对比PBMC表面PD-1、Caspase-9水平,同时检测对比各组肝功能相关指标(AST、ALT、HBV-DNA),分析不同病情阶段HBV感染患者PBMC表面PD-1、Caspase-9水平与肝功能相关指标的相关性,分析二者联合检测对HBV感染进展为HCC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HBV感染各组PBMC表面PD-1、Caspase-9水平均明显升高,重度CHB组PBMC表面PD-1水平较中度CHB组、轻度CHB组高,Caspase-9水平较中度CHB组、轻度CHB组低,HBV相关性HCC组Caspase-9水平低于乙肝肝硬化组(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HBV感染各组AST、ALT、HBV-DNA水平均明显升高,重度CHB组AST、ALT水平较中度CHB组、轻度CHB组高,HBV相关性HCC组AST、ALT水平高于乙肝肝硬化组,低于重度CHB组(P<0.05);AST、ALT与PBMC表面PD-1呈正相关(r_(1)=0.753,r_(2)=0.785,P<0.05),与PBMC表面Caspase-9呈负相关(r_(1)=-0.724,r_(2)=-0.692,P<0.05);经ROC曲线分析显示,PBMC表面PD-1、Caspase-9联合检测预测重度CHB进展为HCC的AUC值为0.902,敏感度(90.32%)、特异度(89.47%)均较高(P<0.05)。结论:HBV感染患者不同病情阶段PBMC表面PD-1、Caspase-9表达水平存在差异,二者表达水平可作为肝损伤程度的动态观察指标,辅助鉴别诊断肝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肝功能 程序性死亡受体-1 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9
下载PDF
肿瘤科二胎产后返岗护士抗逆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李乾 朱蒙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21期3750-3753,共4页
目的:调查肿瘤科二胎产后返岗护士抗逆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为促进二胎产后返岗护士群体身心健康和职业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09名肿瘤科二胎产后返岗护士,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医护人员抗逆力评价量表、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 目的:调查肿瘤科二胎产后返岗护士抗逆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为促进二胎产后返岗护士群体身心健康和职业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09名肿瘤科二胎产后返岗护士,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医护人员抗逆力评价量表、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进行调查。结果:二胎产后返岗护士抗逆力总分为(51.36±10.32)分,工作压力源总分(85.97±18.21)分。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月收入、返岗前是否参加岗前培训、一孩年龄、护理专业及工作问题、管理及人际关系问题是其抗逆力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肿瘤科二胎返岗护士抗逆力得分整体处于中等水平。护理管理者应重视对其抗逆力的培养,帮助其顺利度过返岗适应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返岗 二胎 抗逆力 护士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纤溶酶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包裹性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4
作者 郭春霞 杨振浩 王琪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4期38-40,54,共4页
目的探讨纤溶酶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包裹性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11月南阳市某医院诊治的80例包裹性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纤溶... 目的探讨纤溶酶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包裹性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11月南阳市某医院诊治的80例包裹性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纤溶酶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胸腔积液消失时间及治疗前后的胸膜厚度、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凝血酶时间(TT)]。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80.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43)。观察组患者胸腔积液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40,P<0.001)。2组患者治疗后胸膜厚度均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FIB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PT及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溶酶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包裹性结核性胸膜炎效果显著,可促进胸腔积液吸收,减轻胸膜肥厚,改善患者凝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裹性结核性胸膜炎 复方丹参注射液 纤溶酶 胸腔积液消失时间 胸膜厚度
下载PDF
拉米夫定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国范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22期25-26,共2页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慢性乙肝患者83例,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片组给予拉米夫定治疗,疗程为48周。治疗组给予拉米夫定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的...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慢性乙肝患者83例,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片组给予拉米夫定治疗,疗程为48周。治疗组给予拉米夫定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的第12、24、48周检查两组患者的肝功能、血清乙肝标志物和HBV-DNA定量。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第48周检测YMDD变异株。结果 1治疗组治疗后48周ALT复常率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12、24、48周HbeAg转阴率和HbeAg/HbeAb血清转换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治疗48周后HBV-DNA转阴率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P<0.05。4治疗组治疗48周后YMDD变异株发生率与对照组周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P<0.05。5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血宁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可以提高HBV-DNA阴转率,减少使用拉米夫定治疗后所导致乙肝病毒YMDD变异的发生,并促进肝功能恢复,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舒血宁 拉米夫定
下载PDF
热毒宁联合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振浩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2年第23期72-74,120,共4页
目的:探讨热毒宁联合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11月接受治疗的92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探讨热毒宁联合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11月接受治疗的92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热毒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复常时间、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Ig)A、IgM、IgG]、炎症反应[白细胞介素(IL)-6、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WBC)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7.83%)高于对照组(80.43%)(P<0.05);研究组体温、食欲、口腔疱疹、手足皮疹复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5 d后两组IgA、IgM、IgG水平均高于治疗前,血清IL-6、IL-17、TNF-α、WBC计数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IgA、IgM、Ig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清IL-6、IL-17、TNF-α、WBC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70%)与对照组(6.5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毒宁联合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确切,可有效增加患儿机体免疫功能,缩短症状复常时间,抑制炎症反应,且未显著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手足口病 热毒宁 干扰素 免疫功能 炎症反应 不良反应
下载PDF
PHGF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研究
7
作者 郭春霞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2年第21期48-50,89,共4页
目的:探讨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2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84例病毒性肝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采用PHGF治疗,研究组42例在PHGF基础上采用黄芪注射液治疗。... 目的:探讨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2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84例病毒性肝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采用PHGF治疗,研究组42例在PHGF基础上采用黄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2.86%)较对照组(73.81%)高(P<0.05);两组治疗8周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层黏蛋白(LN)、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IV-C)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52%)与对照组(4.76%)相当(P>0.05)。结论:PHGF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肝炎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抑制肝纤维化,提升免疫功能,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促肝细胞生长素 黄芪注射液 肝功能 免疫功能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序贯抗病毒治疗的临床观察
8
作者 张玉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年第14期135-135,142,共2页
慢性乙型肝炎(CHB)反复发作的根本原因是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持续存在,故其抗病毒治疗是所有治疗措施中最重要的。近年来,新的抗病毒药不断出现,而如何合理应用以取得较大的疗效,目前尚无定论。我院在对234例慢性乙型肝炎的抗... 慢性乙型肝炎(CHB)反复发作的根本原因是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持续存在,故其抗病毒治疗是所有治疗措施中最重要的。近年来,新的抗病毒药不断出现,而如何合理应用以取得较大的疗效,目前尚无定论。我院在对234例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中采用了核苷类药物单一用药及联合干扰素序贯用药的不同方法,本文试对此做一比较,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抗病毒治疗 序贯用药 临床观察 乙型肝炎病毒 联合干扰素 核苷类药物 反复发作
下载PDF
血液灌流治疗百草枯中毒临床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杨瑞 任芳 《医学信息(手术学分册)》 2008年第12期1089-1091,共3页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治疗百草枯中毒的疗效。方法血液灌流治疗组(治疗组)2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血液灌流治疗并观察疗效。非血液灌流治疗组(对照组)16例。结果治疗组22例中死亡14例,病死率为63.6%,对照组病死率87.5%,两组相比P<0...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治疗百草枯中毒的疗效。方法血液灌流治疗组(治疗组)2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血液灌流治疗并观察疗效。非血液灌流治疗组(对照组)16例。结果治疗组22例中死亡14例,病死率为63.6%,对照组病死率87.5%,两组相比P<0.05。结论血液灌流治疗百草枯中毒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是临床上抢救百草枯中毒较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草枯 中毒 血液灌流 治疗
下载PDF
夫妻自我表露疗法对青年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婚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乾 朱蒙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20期3582-3585,共4页
目的:探讨夫妻自我表露疗法对青年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婚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住院治疗的102例乳腺癌患者进行研究。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夫妻自我表露疗法... 目的:探讨夫妻自我表露疗法对青年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婚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住院治疗的102例乳腺癌患者进行研究。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夫妻自我表露疗法。干预前后分别采用痛苦自我表露指数量表、癌症患者恐惧疾病进展表、心理弹性量表、Olson婚姻质量调查问卷评价相关指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自我表露水平高于对照组,且心理弹性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癌症复发恐惧总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婚姻满意度、夫妻交流、性生活等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夫妻自我表露疗法有助于提升青年乳腺癌患者的自我表露水平,降低其癌症复发恐惧,促进其心理弹性水平,提高其与配偶的婚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表露 乳腺肿瘤 恐惧 婚姻质量
下载PDF
HIV合并肺部感染患者5年生存率调查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11
作者 李承幸 张玉 王芳芳 《江苏医药》 CAS 2022年第8期813-817,共5页
目的 分析HIV合并肺部感染患者5年生存率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确诊HIV合并肺部感染患者17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160例随访至2021年12月,135例存活(存活组),25例死亡(死亡组)。比较两组基本临床资料,分析影响HIV合并... 目的 分析HIV合并肺部感染患者5年生存率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确诊HIV合并肺部感染患者17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160例随访至2021年12月,135例存活(存活组),25例死亡(死亡组)。比较两组基本临床资料,分析影响HIV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随访期5年生存率为84.37%。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确诊HIV感染时年龄增加为HIV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确诊HIV感染时年龄预测HIV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死亡的AUC为0.891[95%CI(0.832~0.935)],取最佳诊断界值为48岁时,其预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4.00%和96.30%。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确诊HIV感染时年龄≤48岁患者141例的生存率高于>48岁患者19例(P<0.05)。结论 HIV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死率较高,确诊HIV感染时的年龄增加是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肺部感染 生存率 预后
原文传递
单一抗病毒治疗与序贯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对比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玉 《中国实用医刊》 2012年第5期118-119,共2页
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持续存在是慢性乙型肝炎(CHB)反复发作的根本原因,故其抗病毒治疗是所有治疗措施中最重要的。近年来,新的抗病毒药物不断出现,如何合理应用才能取得最大的疗效,本研究在对234例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中... 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持续存在是慢性乙型肝炎(CHB)反复发作的根本原因,故其抗病毒治疗是所有治疗措施中最重要的。近年来,新的抗病毒药物不断出现,如何合理应用才能取得最大的疗效,本研究在对234例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中采用了核苷类药物单一用药及联合干扰素序贯用药的不同方法,并对此做一比较,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抗病毒治疗 序贯用药 临床对比 乙型肝炎病毒 抗病毒药物 联合干扰素 核苷类药物
原文传递
胸腺五肽联合对2H3R3Z3E3S3/6H3R3E3方案复治菌阳肺结核的控制效果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振浩 马巍巍 《中国卫生工程学》 CAS 2021年第6期1036-1037,1039,共3页
目的探究胸腺五肽联合2H3R3Z3E3S3/6H3R3E3方案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76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n=38)、参照组(n=38),参照组给予2H3R3Z3E3S3/6H3R3E3方案治疗,... 目的探究胸腺五肽联合2H3R3Z3E3S3/6H3R3E3方案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76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n=38)、参照组(n=38),参照组给予2H3R3Z3E3S3/6H3R3E3方案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胸腺五肽,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痰菌转阴率、空洞闭合率、病灶吸收率)、治疗前后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免疫功能(CD_(3)^(+)、CD_(4)^(+)、CD_(8)^(+))。结果研究组痰菌转阴率、空洞闭合率、病灶吸收率高于参照组(χ^(2)分别为5.05、4.653、4.070,均P<0.05);治疗后两组FVC、FEV1水平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改善幅度大于参照组(t值分别为5.110、6.535,均P<0.05);治疗后两组CD_(3)^(+)、CD_(7)^(+)水平均有所提高,且研究组高于参照组(t值分别为7.664、9.809,均P<0.05)。结论胸腺五肽联合2H3R3Z3E3S3/6H3R3E3方案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效果确切,可提高痰菌转阴率,加快病灶吸收、空洞闭合,增强免疫功能,改善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五肽 2H3R3Z3E3S3/6H3R3E3方案 复治菌阳肺结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