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耳穴压豆联合乳房穴位按摩促进产后乳汁分泌临床研究 被引量:35
1
作者 庞丽平 《陕西中医》 2018年第7期965-967,共3页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联合乳房穴位按摩促进产后乳汁分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3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50例。两组产妇均给予饮食指导及正确母乳喂养指导,对照组产妇采取母婴同室、早接触、早吸吮等常规方案;...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联合乳房穴位按摩促进产后乳汁分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3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50例。两组产妇均给予饮食指导及正确母乳喂养指导,对照组产妇采取母婴同室、早接触、早吸吮等常规方案;观察组产妇则在常规方案基础上自产后即进行耳穴压豆联合乳房穴位按摩,观察两组产妇产后母乳喂养情况及乳汁分泌情况,检测血清泌乳素水平变化,比较乳房胀痛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产后母乳喂养及泌乳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其产后1个月母乳喂养成功率90.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7%,产后首次泌乳时间(13.46±3.29)h较对照组(24.07±6.52)h显著缩短,产后2d泌乳量充足率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P<0.05);观察组患者产后血清泌乳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产后乳房胀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乳房穴位按摩促进产后乳汁分泌效果理想,利于提高产后母乳喂养的成功率,促进产妇早泌乳、多泌乳,减轻乳房胀痛,其机制与提高血清泌乳素水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病/针刺疗法 乳汁分泌 耳穴贴压 穴位按摩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辅助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临床效果及对凝血功能、激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3
2
作者 王海平 《江西医药》 CAS 2020年第3期310-312,共3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辅助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临床效果及对凝血功能、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8月-2019年2月我院诊治的80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经检查均确认为宫内妊娠时...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辅助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临床效果及对凝血功能、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8月-2019年2月我院诊治的80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经检查均确认为宫内妊娠时,给予HCG、黄体酮、叶酸、维生素C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不良反应、用药前后凝血指标水平及激素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成功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0%(P<0.05);用药后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PT、TT、APTT水平均高于用药前,FIB水平低于用药前,观察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PT、TT、APTT、FIB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用药后两组患者β-HCG、P、E2水平均高于用药前观察组患者β-HCG、P、E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两组均未发生新生儿畸形。结论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辅助治疗,临床疗效明显,能提高活产率,有效改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不明原因 复发性流产 凝血功能 激素水平
下载PDF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3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杨庆雪 周梅玲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6年第11期1007-1009,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UAE)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疗效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妇产科收治的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71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双侧子宫动...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UAE)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疗效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妇产科收治的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71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双侧子宫动脉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术;对照组应用常规的治疗方法,按摩子宫、缩宫药物注射、宫腔纱布填塞或者改良式B-Lynch缝合术等,上述方法无效时行子宫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抢救输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观察组UAE治疗后出血立即停止,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中22例止血有效,有效率为6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368,P=0.000);两组抢救输血量分别为(1200±180)ml、(1597±182)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41,P=0.000)。结论 UAE具有止血迅速、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有效方法,且节约了血源,保留了生殖功能,提高了产妇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产后出血 子宫动脉栓塞术 临床分析
下载PDF
中药促进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子宫内膜增生及修复效果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汤传梅 《中外医疗》 2015年第21期160-162,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外敷配合中药直肠滴入促进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子宫内膜增生及修复效果。方法随机选择120例于2008年10月—2014年10月经该院临床确诊的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120例宫腔粘连的患者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60... 目的探讨中药外敷配合中药直肠滴入促进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子宫内膜增生及修复效果。方法随机选择120例于2008年10月—2014年10月经该院临床确诊的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120例宫腔粘连的患者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60例,实验组60例。所有患者均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必要时腹腔镜监护),对照组患者术后辅助临床常规治疗3个月,而实验组患者术后辅助中药外敷配合中药直肠滴入治疗3个月。术后1、3个月后对所有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观察其宫腔粘连情况,术后6个月对患者进行阴道超声检查观察其术后子宫内膜增生及修复效果。结果术后1、3个月两组患者的宫颈形态恢复情况以及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月经改善情况的比较结果表明实验组由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平均宫体大小为(41.4±3.6)m L,其平均子宫内膜厚度为(6.63±1.31)mm;而对照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平均宫体大小为(37.2±2.7)m L,其平均子宫内膜厚度为(5.64±0.81)mm;实验组患者的宫体大小以及子宫内膜厚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外敷配合中药直肠滴入能有效促进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患者的子宫内膜增生及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宫腔粘连 分离术 子宫内膜增生 修复
下载PDF
中药在减少宫颈上皮内瘤变LEEP术后创面出血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汤传梅 《当代医学》 2016年第11期160-161,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在减少宫颈上皮内瘤变Ⅰ~Ⅱ级LEEP术后创面出血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接受宫颈上皮内瘤变Ⅰ~Ⅱ级LEEP术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各49例。对照组:术后患者服用头孢克肟分散片抗菌治疗。观察组:术后患者应用中药溃... 目的观察中药在减少宫颈上皮内瘤变Ⅰ~Ⅱ级LEEP术后创面出血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接受宫颈上皮内瘤变Ⅰ~Ⅱ级LEEP术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各49例。对照组:术后患者服用头孢克肟分散片抗菌治疗。观察组:术后患者应用中药溃疡散覆于创面上。比较2组阴道出血及创面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阴道出血〈月经量46例(93.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6例(73.5%),且观察组患者阴道出血时间为(9.51±2.78)d,显著短于对照组阴道出血时间的(12.23±3.52)d,2组患者阴道出血量及阴道出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总有效率为97.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创面恢复时间为(24.7±5.5)d,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创面恢复时间的(41.2±6.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能够显著降低宫颈上皮内瘤变LEEP术后创面出血量,促进创面的愈合和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 LEEP术 中药 创面出血
下载PDF
小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预防重度子痫前期的效果及对妊娠结局 胎盘血流灌注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海平 《实用医技杂志》 2019年第12期1584-1586,共3页
重度子痫前期常见于妊娠期妇女,临床多表现为血压升高、水肿合并多个脏器的异常,严重者甚至出现胎盘早剥、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严重威胁母婴生命健康[1]。目前终止妊娠是治疗子痫前期的唯一有效方法,这对于医生和孕妇都是棘手的难题[2]... 重度子痫前期常见于妊娠期妇女,临床多表现为血压升高、水肿合并多个脏器的异常,严重者甚至出现胎盘早剥、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严重威胁母婴生命健康[1]。目前终止妊娠是治疗子痫前期的唯一有效方法,这对于医生和孕妇都是棘手的难题[2]。有学者研究发现,对重度子痫前期孕妇使用阿司匹林治疗能够改善其凝血功能,对新生儿影响极小[3-5],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预防重度子痫前期的效果及对妊娠结局、胎盘血流灌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子痫前期 妊娠期妇女 阿司匹林治疗 胎盘早剥 终止妊娠 胎盘血流灌注 新生儿窒息 妊娠结局
下载PDF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18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庆雪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年第24期165-165,175,共2页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简称UAE)在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简称CSP)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9年8月至2013年7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CSP行双侧UAE治疗的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出血量、子宫切除率及生...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简称UAE)在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简称CSP)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9年8月至2013年7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CSP行双侧UAE治疗的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出血量、子宫切除率及生殖功能恢复情况。结果:UAE治疗的18例,有效18例,有效率100%,所有患者均保留了子宫,保留了生育功能。结论:UAE治疗CSP安全、有效,能明显减少子宫切除率,保留女性生殖功能,值得妇产科积极尝试并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动脉栓塞术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
下载PDF
微量泵控制下缩宫素引产临床分析
8
作者 杨庆雪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4年第21期3254-3255,共2页
目的 探讨微量注射泵(简称微量泵)控制下缩宫素引产的准确性、成功率及安全性.方法 将120例有引产指征而无引产禁忌证的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采用低剂量方案,观察组在微量泵控制下输注缩宫素,对照组采用人工方法... 目的 探讨微量注射泵(简称微量泵)控制下缩宫素引产的准确性、成功率及安全性.方法 将120例有引产指征而无引产禁忌证的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采用低剂量方案,观察组在微量泵控制下输注缩宫素,对照组采用人工方法调节静滴缩宫素,按照缩宫素引产要求严密观察血压、心率、宫缩、胎心及产程进展情况.结果 两组达到有效宫缩的时间分别为(58.8±31.1)分和(82.5±33.4)分(t=5.30,P<0.01),引产的成功率分别为90%和73.3%(x2=5.57,P<0.05),发生强直性宫缩例数分别为0例和5例,两组引产准确性、成功率及安全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微量泵控制下缩宫素引产,可准确控制缩宫素给药速度,稳定缩宫素有效血药浓度,提高引产安全性及成功率,并缩短引产时间.此方法简便、快捷、易学,值得基层医院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泵 缩宫素引产 安全性
下载PDF
CLDN6对宫颈癌细胞凋亡、凋亡相关蛋白及Akt信号通路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孙瑞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5期490-496,共7页
目的研究紧密连接蛋白6(claudin 6,CLDN6)对宫颈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收集46例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织及对应的癌旁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宫颈组织中CLDN6的表达水平;应用Annexin V/PI双染法流式细胞术检测... 目的研究紧密连接蛋白6(claudin 6,CLDN6)对宫颈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收集46例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织及对应的癌旁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宫颈组织中CLDN6的表达水平;应用Annexin V/PI双染法流式细胞术检测过表达CLDN6对人宫颈癌细胞系Si Ha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过表达CLDN6对Si Ha细胞Bcl-xl、Bax、Bcl-2、Akt和p-Akt等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宫颈癌组织中CLDN6 m RNA水平及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过表达CLDN6使Si Ha细胞凋亡率和促凋亡蛋白Bax水平明显增加,抑凋亡蛋白Bcl-2和Bcl-xl水平和Akt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CLDN6可能通过抑制Akt信号通路活性促进宫颈癌细胞凋亡,宫颈癌的发生可能与CLDN6表达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凋亡 CLDN6 AKT信号通路
下载PDF
戊酸雌二醇配伍药物流产用于瘢痕子宫早中孕引产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海平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32期136-136,共1页
处理孕10—20周瘢痕子宫妊娠的难度位于孕期终止妊娠之首,过去常常用药物流产、钳刮术等引产方法。临床实际操作中,小剂量药物在终止10~20周妊娠时往往失败,钳刮术创伤大,出血多。水囊引产及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引产又属瘢痕子宫引... 处理孕10—20周瘢痕子宫妊娠的难度位于孕期终止妊娠之首,过去常常用药物流产、钳刮术等引产方法。临床实际操作中,小剂量药物在终止10~20周妊娠时往往失败,钳刮术创伤大,出血多。水囊引产及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引产又属瘢痕子宫引产禁忌。近年来,采用戊酸雌二醇联合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处理瘢痕子宫早中期妊娠引产,取得了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子宫妊娠 戊酸雌二醇 疗效观察 中孕引产 药物流产 10~20周妊娠 配伍 临床实际操作
下载PDF
固冲止崩汤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马林藏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第2期86-87,共2页
目的:探求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采用固冲止崩汤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7月收治的96例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按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予以妈富隆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固冲止崩汤治疗... 目的:探求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采用固冲止崩汤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7月收治的96例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按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予以妈富隆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固冲止崩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复发率、激素水平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较试验组低,复发率、雌二醇、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成素水平较试验组高,经期规律时间、控制出血时间均较试验组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采用固冲止崩汤治疗可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激素水平,缩短症状缓解时间,降低疾病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 妈富隆 固冲止崩汤
下载PDF
更年舒片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杨庆雪 汤传梅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9期2699-2703,共5页
目的探讨更年舒片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7年12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78例更年期综合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口服戊酸雌二醇片,1片/次,1次/d。治... 目的探讨更年舒片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7年12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78例更年期综合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口服戊酸雌二醇片,1片/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更年舒片,5片/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绝经期生存质量量表(MENQOL)评分、改良Kupperman绝经指数(KMI)、内分泌激素水平、血脂水平、血流变学参数的变化情况。结论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79.5%、94.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ENQOL评分、改良KM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MENQOL评分、改良KM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雌二醇(E2)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而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则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E2水平高于对照组,而FSH、LH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则均显著增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TC、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而HDL-C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黏度(PV)、红细胞聚集指数(RCAI)及红细胞比容(HCT)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这些血流变学参数值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年舒片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整体疗效确切,可明显减轻患者更年期相关症状,改善生殖内分泌紊乱,纠正血脂及血流变学异常,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年舒片 戊酸雌二醇片 更年期综合征 MENQOL评分 改良KMI评分 雌二醇 卵泡刺激素 促黄体生成素 血浆黏度 红细胞聚集指数 红细胞比容
原文传递
复方芦丁片联合缩宫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杨庆雪 窦倩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8期2013-2017,共5页
目的探讨复方芦丁片联合缩宫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8年2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2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经臀部肌肉注射缩宫素注射... 目的探讨复方芦丁片联合缩宫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8年2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2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经臀部肌肉注射缩宫素注射液,以10 U为首剂,而后20 U加入生理盐水500 m L中充分稀释后静脉滴注,滴速以80 m U/min为宜,具体滴速可根据每位患者实际反应进行调整。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复方芦丁片,2片/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3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出血量、止血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宫底高度、血栓素(TX)B2、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37%、10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0.5、2、24 h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治疗组止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3 d时宫底高度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1、3 d时宫底高度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XB2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增高,NO、TNF-α、IL-6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TXB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NO、TNF-α、IL-6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芦丁片联合缩宫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明显减少出血量,促进子宫复旧,改善微循环,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芦丁片 缩宫素注射液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出血量 止血时间 宫底高度 血栓素TX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6 一氧化氮
原文传递
孕期乙型肝炎、梅毒、HIV筛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庞丽平 《中国卫生工程学》 CAS 2018年第2期276-278,共3页
目的分析本院近3年孕期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梅毒、HIV筛查结果,为本地区上述感染性疾病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2月间在本院妇产科门诊行正常孕期体检的孕妇3 632例,以及同期在本院健康体检的同年龄段育龄期女性... 目的分析本院近3年孕期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梅毒、HIV筛查结果,为本地区上述感染性疾病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2月间在本院妇产科门诊行正常孕期体检的孕妇3 632例,以及同期在本院健康体检的同年龄段育龄期女性3 000例为对照。分析乙肝表面抗原(HBsAg)、梅毒抗体、抗HIV抗体的筛查检测结果。结果孕妇中,HBsAg总阳性率为4.68%(17/3 632),明显高于梅毒的0.36%(13/3 632)、HIV的0.05%(2/3 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Ag阳性率和梅毒阳性率均呈逐年递减的趋势,各年度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因HIV阳性率过低各年度间无法比较。孕妇与健康体检者之间HBsAg阳性率和HIV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孕妇中梅毒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HBsAg阳性的孕妇进行乙肝三系定性检测显示,以HBsAg+抗Hbe+抗HBc(乙肝小三阳)为主,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另外4种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地区近3年孕期乙型肝炎、梅毒、HIV的感染率均处于较低水平,防控工作效果明显,有利于促进优生优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期筛查 乙型肝炎 梅毒 HIV 防控
原文传递
硫酸镁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海平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第3期234-236,共3页
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ntrauterine growth retar-dation,IUGR)是胎儿体重低于其胎龄平均体重第10百分位数或低于其平均体重的两个标准差,是妇产科常见的疾病之一[1]。IUGR不但会影响胎儿和产妇的健康,还会影响胎儿出生后体能及智力发育等... 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ntrauterine growth retar-dation,IUGR)是胎儿体重低于其胎龄平均体重第10百分位数或低于其平均体重的两个标准差,是妇产科常见的疾病之一[1]。IUGR不但会影响胎儿和产妇的健康,还会影响胎儿出生后体能及智力发育等,因此在孕期做好及时的诊断和干预具有重要意义[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硫酸镁 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原文传递
宫腔镜检查在异常子宫出血中的应用
16
作者 杨庆雪 周梅玲 赵丹 《中国实用医刊》 2012年第15期107-107,共1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在异常子宫出血(简称AUB)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9年3月至2011年7月应用宫腔镜检查的106例AUB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将宫腔镜检查和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结果宫腔镜与病理诊断符合率高达93.4%。...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在异常子宫出血(简称AUB)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9年3月至2011年7月应用宫腔镜检查的106例AUB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将宫腔镜检查和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结果宫腔镜与病理诊断符合率高达93.4%。结论宫腔镜检查操作方便、安全、有效、微创,在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中显示出了巨大的优越性,成为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子宫出血 宫腔镜 病理组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